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贾谦 《中国药业》2002,11(6):30-32
据统计,从1620年最初的移民到达美国以来,美国已有500个动植物种和亚种灭绝。由于现代化的开发与发展,威胁动植物生存的因素更是日益增多,因此美国进行了许多立法对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濒危物种法》,《迁移鸟类条约法》,《鱼与野生动物合作法》,《国家野生生物庇护所管理法》,《北美湿地保护法》等。其中最重要的属1973年通过的《濒危物种法》,在1978、1982、1988年又对该法进行了重要的补充,其要点如下: 1.应用同一标准,将美国和外国濒危物种列入目录;在将一  相似文献   

2.
黄巧英 《海峡药学》2007,19(5):57-58
目的 探讨桂林西瓜霜中冰片和薄荷脑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相互间分离良好.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周滢  周萍  周辉  邓中甲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5):116-117
以中药药剂学学科特点为基础,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改革实践,对《中药药剂学》提高教学效果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4.
白虹  宁康  王长云 《药学学报》2015,(3):272-277
中药制剂质量评价以化学成分分析为主,而物种成分分析近年来引起了中医药界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对于丸剂类中药制剂的质量评价更为重要。建立中药制剂物种成分的快速、准确、系统的分析方法,是实现中药现代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关键之一。中药制剂物种成分分析的实质是对包含多个生物物种的混合体系(混合生物样本)的物种鉴定。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元基因组学方法是目前认识、分析生物混合体系结构和功能最有效、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利用元基因组学方法将有助于建立中药制剂的物种评价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DNA分子标记,可对配伍处方药材物种进行鉴别,同时通过大规模数据分析和挖掘鉴别制剂中的混伪品、有毒动植物或受保护动植物的成分,以及在生产过程引入的生物杂质,从而为中药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合法性提供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5.
戚秀萍 《齐鲁药事》2008,27(2):120-120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中心学科,药材的真伪及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用药的安全及疗效,因此一个合格的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必须要学好中药鉴定学.而中药鉴定学这门课程的内容却极其枯燥,我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十余年,也不断研究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所学药材更加易学易认,现就几点粗浅经验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6.
《生物化学》作为高职高专中药专业的一门现代药学基础课程,可以为学生学习其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让学生更快适应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或为其从事中医药工作掌握可靠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奠定基础。但在具体教学计划课时安排上,不同高职院校、不同专业有着不同要求。本文针对高职高专学校中药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删减课时数、删减授课内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从教学方式的改进、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质量标准的制定方面进行改革,并对该课程的考试制度进行重新安排,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基础技能,提高了独立动手和研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李贞  邵蓉 《上海医药》2007,28(1):33-36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1992年10月14日以国务院第106号令颁布,199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药品种的低水平重复问题,保护了中药研制单位及生产企业开发中药新品种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主导品种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推动了中药行业经济模式的转换,改善了企业间无序竞争的局面,规范了中药生产经营秩序,促进了中药生产企业的科技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随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的实施和我国加入WTO,《条例》实施的内外环境均发生了较大变化,重新对其进行修订实属必然。但是在对《条例》进行修改之前必须明确中药品种保护制度的性质及其定位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合理、合法地对《条例》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9.
对中药抗衰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及医疗水平的提高,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迅速增长,抗衰老这一世界性医学课题在我国也日益受到关注。中药方剂在这个领域存在着巨大潜能,只要合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中医抗衰老理论,据此发掘出的中药方剂定能为抗衰老药物的开发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廖志涌  廖立东 《药学教育》2007,23(3):61-62,F0003
对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供中药学专业用)《中药药剂学》有关定义、论述及观点、技术等提出质疑,与同行切磋,使学术正本清源,教科书科学严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中药学各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结合笔者多年从事《方剂学》教学工作的经验,明确了中药学专业《方剂学》的教学需求是使学生获得与中药行业相关的临床知识,并提出具体改革思路,即把握“实用性”原则,突出专业培养目标;把握“必须”和“够用”的原则,精简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中药药剂学》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并实施了"认识实习→中药药剂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试上岗实习"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结果表明:《中药药剂学》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作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建扬 《安徽医药》1999,3(2):45-45
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国宝,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中医药理论及实践独树一帜,理应与西方现代医药理论及实践并驾齐驱,为人类的健康作出巨大贡献。近代中国近几百年来社会发展的停滞不前,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的落后.必然造成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停滞落后。只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药的发展才得到了真正的起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雷丸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信息源,梳理含雷丸的方剂,构建雷丸方药数据库;采用文献分析和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雷丸的增效减毒及其方剂主治病症类型、药物配伍情况;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探寻其在常见病中的配伍特点;使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掘药-证的相关性,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 含有雷丸方剂的剂型主要为丸剂和散剂,高频用药为槟榔、大黄、木香等,与雷丸配伍的主要为驱虫药、泻下药及理气药等,且味多为苦、辛,归胃经、脾经。其中“槟榔-雷丸”出现的药对配伍频数最高,其次是“大黄-雷丸”“木香-雷丸”;雷丸方剂的主治病症为虫积的频数最高,其次为疳证、积滞等。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治疗虫积配伍槟榔、木香、使君子、芜荑、鹤虱等;治疗疳证配伍胡黄连、黄连、青皮等;治疗积滞配伍神曲、陈皮、牵牛子、三棱等。结论 雷丸与槟榔等配伍可加强杀虫消积的功效;与胡黄连、大黄等配伍可增加泻下攻积的作用,以上可能会引起轻微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与陈皮、神曲等配伍可保护胃黏膜,减轻胃肠不良反应。但雷丸毒性物质基础研究等未见报道,仍需深入研究,为雷丸临床应用提供更确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9,(16):2262-2266
目的:为马钱子的临床合理使用及其药物剂型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集整理含马钱子的方剂,将方名、方源、治疗疾病名、组成、用法用量、用药途径等信息录入Access 2010软件并建立数据库,根据用法将这些方剂的用药途径分为内服和外用,分别统计出内服/外用方剂所治疾病的频数;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对含马钱子的复方进行药物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共纳入含马钱子方剂78首,其中42首为内服方剂,33首为外用方剂,3首为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的方剂。内服方剂主要用于治疗痿病、痹病、痔疮、肛瘘、筋骨疼痛等疾病;外用方剂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疾病、瘤、痞块等疾病;内服外用皆可的方剂主要用于治疗疮疡病、跌打损伤和骨折。在内服方剂中,马钱子常配伍乳香、没药、血竭、穿山甲、自然铜、当归、麻黄、草乌;在外用方剂中,马钱子常配伍赤芍、地黄、黄柏、黄连、黄芩、当归、白芷、全蝎。马钱子绝大多数经炮制后使用,且以麻油作辅料炮制为主(占77.97%)。结论:含马钱子的方剂主要治疗疾病包括风湿痹痛、肢体瘫痪,跌打损伤、骨折以及痈疽肿毒、顽癣三类。马钱子在外用方剂中多配伍清热燥湿、凉血活血、止痛药,在内服方剂中多配伍活血化瘀药。此外,用麻油炮制马钱子是保证其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药源性疾病及中药不良反应。方法:参考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与结论:药源性疾病所造成的药源性伤害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重要问题。药品不良反应仅是药源性疾病的一部分,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中药不良反应与药品质量事故、用药不当、药品调剂不当、使用方法不当、使用假药劣药有着本质的区别。客观、全面地分析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原因,更有利于避免及减少药源性伤害的发生,保障群众健康,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中药安全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梅全喜  曾聪彦 《中国药房》2007,18(12):881-884
目的探讨中药安全性有关问题,为中药安全性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中药安全性事件出发,分析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与结论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须从加大中药安全性知识宣传、加强中药安全性基础研究等方面着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中药安全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根据毒性中药应用的实际情况,对毒性中药进行理性的探讨,加强对毒性中药科学合理的应用,使毒性中药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9.
我院制剂室主要是承担中药制剂工作,笔者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对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探讨分析如下几个方面,仅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段永红 《中国药事》2017,31(5):571-574
目的:与中医药界同仁探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中药处方超《中国药典》规定剂量问题,寻求解决方法,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方法:查阅我院中药处方及文献报道。结果:临床中药处方普遍存在超《中国药典》规定剂量问题。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对《中国药典》提出建议。结论:中药处方超《中国药典》规定剂量问题应该引起中医药界同仁的关注和重视,开展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希望《中国药典》对这一问题做出更完善、更科学、更规范化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