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射频消融诱导兔肺内VX2鳞状细胞癌模型细胞凋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兔肺内 VX2肿瘤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情况 .方法 采用 VX2肿瘤组织块悬液肺内注入法在 2 0只新西兰白兔体内建立兔 VX2肿瘤肺内移植模型 ;实验组 12只新西兰白兔给予射频治疗 ,计数毁损中心区肿瘤组织和边缘区肿瘤组织凋亡细胞指数 ;对照组 8只新西兰白兔 ,予假性治疗 ,计数肿瘤组织凋亡细胞指数 .结果 治疗组肿瘤经射频治疗后发生凝固性坏死及细胞凋亡 ,毁损边缘区肿瘤组织凋亡细胞指数为 (345± 38) ,而毁损中心区肿瘤组织凋亡细胞指数为 (84± 12 ) ,两者差异非常显著 (P<0 .0 1) ;对照组肿瘤组织凋亡细胞指数为 (2 .0± 0 .4 ) ,与治疗组毁损区中心组织凋亡细胞指数及毁损区边缘组织凋亡细胞指数相比均相差非常显著 (P<0 .0 1) .结论 射频消融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射频治疗恶性肿瘤的一项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Sun ZG  Chen XP  Huang ZY  Yang GH  Guan J  Hu DY  Mu LD  Xia XG  Li GP  Zhang WG  Li Z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6):409-413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碘油羟基磷灰石纳米粒(nHAP)对兔VX2肝肿瘤生长、坏死率、凋亡指数、微血管密度(MVD)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同时观察其对瘤兔生存期的影响。方法80只新西兰白兔肝内肿瘤种植后2周,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兔上腹正中开腹,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固定,经肝动脉灌注给药,实验设生理盐水组(A组)、单纯碘油组(B组)、阿霉素碘油组(C组)及碘油nHAP组(D组)。治疗后1周及2周,采用CT检测肿瘤大小,计算肿瘤的生长率。治疗后2周,病理观察肿瘤区的坏死率,DNA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肿瘤的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肿瘤的MVD值。记录各组实验兔治疗后的存活期。结果治疗后1、2周,碘油nHAP组肿瘤体积及生长率明显小于其他各组(均P〈0.05)。治疗后2周,碘油nHAP组肿瘤坏死率和凋亡指数大于其他各组(均P〈0.05)。单纯碘油组及阿霉素碘油组栓塞后,残余肿瘤区的MVD(条)升高,两者分别为34±7和35±8,高于阴性对照A组(23±6,P〈0.05);碘油nHAP组残余瘤区MVD(16±4)条低于其他组。栓塞组增殖指数低于阴性对照A组,碘油nHAP组增殖指数低于其他各组(均P〈0.05)。4组瘤兔治疗后的生存天数(d)分别为38±6.46±8、50±8、55±9。碘油nHAP组治疗后的生存期长于其他组(均P〈0.05)。结论肝动脉灌注碘油nHAP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延长瘤兔的生存期,其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坏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发挥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3.
Tang YM  Yang SF  Zhu B  Cui JS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9):2021-2025
目的观察新研制的重组变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recombinantmutanthumanTRAIL,rmhTRAIL)的抗肿瘤作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观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共分5组)的rmhTRAIL对裸鼠肿瘤生长抑制的作用。此外,用TUNEL染色法及DNA片段的凝胶电泳法观察了rmhTRAIL在体内外对裸鼠肿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rmhTRAIL中(5mg/kg)、高剂量(15mg/kg)组相对肿瘤体积(RTV)分别为3.19±2.05和1.47±0.77,显著小于对照组8.48±5.87(P<0.05,和P<0.01);相对肿瘤增值率(T/C%)分别为37.6%和17.3%。中、高剂量组肿瘤重量分别为1.09g±0.55g和0.31g±0.09g,显著小于对照组2.78g±0.77g(P<0.01)。经rmhTRAIL处理的肿瘤组织和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均出现大量TUNEL染色阳性的凋亡细胞,rmhTRAIL处理的肿瘤细胞的DNA提取物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呈现典型的具有凋亡特征的DNA梯带。结论rmhTRAIL具有显著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主要是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肿瘤坏死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T-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作为肿瘤细胞诱导凋亡剂,可单独或与化疗药联合作用诱导多种肿瘤细胞株凋亡。本实验观察重组人可溶性TRAIL是否可有效诱导临床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凋亡,并检验化疗药Ara-C联合TRAIL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将13例原始细胞比例均>60%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标本的每份分4组:对照组、TRAIL组、Ara-C组、TRAIL+Ara-C组,进行细胞培养24h后,用AnnexinⅤ及碘化丙啶染色后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率。结果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10.22±7.48)%,TRAIL组为(14.61±11.95)%,Ara-C组为(15.95±11.12)%,TRAIL+Ara-C组为(22.11±15.97)%。将4组标本进行组间方差检验,对照组与TRAIL+Ar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5)。在TRAIL组中,13例中有3例(23%)显示对TRAIL诱导的凋亡敏感(若TRAIL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10%以上,即认为对TRAIL敏感);在TRAIL+Ara-C组中,2例原对TRAIL不敏感的标本及1例对TRAIL敏感标本在TRAIL+Ara-C联合作用下,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20%以上。结论1)TRAIL在体外可诱导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凋亡;2)化疗药Ara-C与TRAIL联合应用可增加白血病细胞的凋亡率,包括先前对TRAIL不敏感的白血病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奥曲肽辅助肝动脉结扎(HAL)治疗大鼠肝内移植瘤的效果.方法采用大鼠肝内移植Walker256肿瘤模型,分为对照组、HAL组、HAL+奥曲肽治疗组.观察治疗后肿瘤体积改变与肿瘤生长抑制率,Hoechst33342标记法检测肿瘤组织血供(标记细胞数代表血供情况),检测ALT、AST观察HAL、奥曲肽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对照组、HAL组、HAL+奥曲肽治疗组肿瘤体积分别为(0.103±0043)cm3、(0.030±0.018)cm3、(0.016±0.005)cm3,后2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肿瘤抑制率分别为70.8%、84.5%.HAL+奥曲肽治疗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HAL组(P<0.05).对照组、HAL组、HAL+奥曲肽组Hoechst33342标记细胞数分别为369.7±30.2、344.1±26.0、323.2±40.4,HAL+奥曲肽组标记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提示其血供明显减少.HAL及奥曲肽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奥曲肽能明显提高肝动脉结扎治疗大鼠肝内移植瘤的效果,减少动脉阻断后的肿瘤血供可能为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阿霉素热碘油栓塞兔VX2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阿霉素热碘油栓塞对兔VX2肝癌的抑瘤效果 .方法 :将VX2瘤细胞接种于 6 0只新西兰白兔肝左叶 ,建立兔肝癌模型 ,随机分 4组 ,每组 15只 .利用导管经肝动脉分别给生理盐水、超液态碘油、37℃ADM碘油、6 0℃ADM碘油及于不同组 ,1wk后观察各组肿瘤体积及血清AST水平 ,观察瘤兔的存活期 .结果 :6 0℃ADM碘油组生长率(5 3± 11) %与对照组 (348± 117) %相比有差异 (P <0 .0 1) ,与超液态碘油组 (99± 2 1) % ,37°CADM碘油组 (89±16 ) %相比有差异 (P <0 .0 5 ) .6 0℃ADM碘油组存活期 (5 3.0± 3.0 )d与其他处理 (4 6 .0± 2 .5 ,4 7.5± 3.0 )d相比有差异 (P <0 .0 5 ) .6 0℃ADM碘油组血清AST水平治疗前后变化与其他处理相比无差异 (P >0 .0 5 ) ,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 <0 .0 5 ) .结论 :6 0℃ADM碘油组可大大降低肿瘤生长率 ,延长存活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围介入期应用奥曲肽治疗大鼠肝内移植瘤的效果,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肝内移植Walker2 5 6肿瘤模型,以肝动脉结扎(hepaticarteryligation ,HAL)的方法阻断肝动脉血供,模拟肝动脉介入栓塞。分为对照组、HAL组、HAL +奥曲肽治疗组。观察肿瘤生长抑制率、检测肿瘤组织血供、瘤组织VEGFmRNA表达水平、血清VEGF水平、肿瘤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receptor,SSTR) 1- 5mRNA表达水平并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对照组、HAL组、HAL +奥曲肽组肿瘤体积分别为(0 .10 3±0 .0 4 3)cm3 、(0 .0 30±0 .0 18)cm3 、(0 .0 16±0 .0 0 5 )cm3 ,后2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 <0 .0 1) ,肿瘤抑制率分别为70 .8%、84 .5 %。HAL +奥曲肽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HAL组(P <0 .0 5 )。对照组、HAL组、HAL +奥曲肽组Hoechst33342标记细胞数分别为36 9.7±30 .2、344 .1±2 6 .0、32 3.2±4 0 .4 ,HAL +奥曲肽组标记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提示其血供明显减少。HAL +奥曲肽组瘤组织VEGFmRNA表达较HAL组稍下降(P >0 .0 5 )。肿瘤组织中SSTR2 、SSTR3 表达阳性,各组之间表达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0 .0 5 )。对照组、HAL组、HAL +奥曲肽组细胞凋亡率依次增高,其中HAL组、HAL +奥曲肽组分别与对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对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24只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 (1) 治疗组:包括①VPA组;② 顺铂(diamminedichloroplatinum,DDP)组;③VPA+ DDP组;(2) 对照组。观察各组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情况、裸鼠体重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时相、裸鼠肝、脑组织细胞的凋亡率和肿瘤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蛋白含量。结果:治疗组皮下移植瘤抑瘤率分别为40.7%、45.3%、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凋亡率分别为(27.05±1.63)%、(35.93±3.89)%、(42.59±2.55)%,高于对照组(16.73±2.82)%;肿瘤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变化,S期细胞显著减少;各组肝脏和脑组织细胞凋亡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VEGF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VPA对卵巢癌皮下移植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作用的实现可能与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VPA与顺铂联合应用其抑瘤作用增强,而对肝细胞和脑细胞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9.
刘帆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7):740-742,841
目的 探讨扶正消瘤汤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扶正消瘤汤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的影响;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生成;流式细胞法检测扶正消瘤汤对人肝瘤细胞SMMC-7721凋亡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和bax表达.结果 扶正消瘤汤100 μg/ml、50μg/ml剂量组在12~84 h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4~48h对SMMC-7721细胞TNF-α生成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SMMC-7721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随浓度和时间(24~72h)的增加凋亡率增加,活细胞减少;扶正消瘤汤高剂量组对SMMC-7721细胞bax表达有明显上调作用,浓度越大上调越明显.扶正消瘤汤高、低剂量组对SMMC-7721细胞bcl-2表达有明显下调作用,其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正消瘤汤对肿瘤的治疗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促进TNF-α生成有关,并且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调控bax、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20(R)-人参皂甙Rg3对大鼠肝癌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 Rg3对大鼠诱发性肝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 SD大鼠诱发性肝癌模型 ,经肿瘤供血动脉灌注不同剂量的 2 0 (R) -人参皂甙 Rg3(0 .375、1.5、6 .0 mg/ kg) ,磁共振成像 (MRI)技术测量治疗前、后肿瘤的体积变化 ,流式细胞仪 (FCM)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增殖及坏死情况。结果 高剂量组对肿瘤体积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 ,其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5 ) ;低、中、高三个治疗组诱导大鼠肝癌细胞的平均凋亡率 (% )分别为 11.0 8± 3.78、13.5 7± 3.34和 2 7.35± 16 .0 4 ,高剂量组较其它组差异显著 ;用药后测得 S期细胞的平均比率 (% )分别为 2 3.98± 9.4 4、19.73± 6 .6 2和 14 .0 9± 3.4 8,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且药物剂量与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正相关。高剂量组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与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治疗组组间 PCNA与 TNF的表达差异不显著。结论 经肿瘤供血动脉灌注人参皂甙 Rg3能明显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效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组织坏死 ,并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泪囊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泪囊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及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泪囊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内眦肿物及不同程度溢泪、血性溢泪。经CT检查3例,泪囊钡剂造影、B超、MRI检查各1例。5例中有1例累及筛窦。经手术治疗或联合放射疗法,1例复发再次行鼻侧切开、上颌骨内侧部分切除术;其余4例无复发。病理学检查结果:鳞状上皮细胞癌2例,乳头状移行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各1例。结论泪囊恶性肿瘤的早期表现为血性溢泪、内眦韧带以上的实性肿块,易误诊为泪囊炎。对于累及筛窦者,根据病史特点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与原发筛窦癌鉴别。治疗应完整切除肿瘤,必要时术后辅以放射疗法。  相似文献   

12.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参与抗原识别、加工处理和提呈,启动、维持并调控免疫应答。近年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树突状细胞在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浸润、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这为提高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改善疾病的生存和预后提供了新的潜在治疗靶点。文章旨在对树突状细胞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及其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细胞周期素(cyclin)是重要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参与了细胞增殖调控过程,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研究显示,细胞周期素在妇科肿瘤中过度表达,并预示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4.
容祖益  梁建波  李伟 《广西医学》2014,(12):1747-1750
目的探讨初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肿瘤残留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非肌层浸润膀胱癌(NMIBC)实施TURBt术并于术后2~6周内行re-TURBt或开放手术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与肿瘤残留的关系。结果初次TURBt术后39例Ta期肿瘤残留6例(15.38%),49例T1期肿瘤残留19例(38.78%)。相关分析显示肿瘤数目、组织病理类型、电切设备与肿瘤残留无关(P〉0.05),而肿瘤大小、位置、生长方式、分级、分期、电切方法、术者经验与肿瘤残留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肿瘤分级、分期、生长方式为主要相关因素。结论影响初次TURBt术后肿瘤残留的相关因素有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生长方式、分级、分期、电切方法、术者经验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儿胸腺提取液对S180实体瘤的抑瘤作用。方法应用汇康生物工程公司提供的胎儿胸腺提取液,试验动物为IC12纯系小鼠,18~20 g/只,生长旺盛的S180实体瘤载瘤鼠,用生理盐水1∶3匀浆制细胞混悬液,每只鼠腹部皮下接种0.2 mL,分5组观察。结果接种胎儿胸腺提取液小鼠S180实体瘤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小。结论胎儿胸腺提取液对小鼠S180实体瘤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133例脑肿瘤中医治疗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脑肿瘤有效途径.[方法]对133例临床明确诊断为脑肿瘤手术后或手术+放化疗后患者采用以熄风清热、化痰散结、祛瘀通络为主,佐以滋补肝肾中草药治疗.[结果]对133例各型肿瘤患者进行了随访统计,存活时间最长者已达10年,仍在参加工作,存活时间最短者仅3年2个月.[结论]中草药治疗脑肿瘤病具有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乔  张俊萍 《循证医学》2013,13(4):250-251
随着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急剧上升,其研究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焦点,肿瘤数据资料具有数据量大、无序、检索不方便的特点,这就对资料的搜集与统计分析提出了更高要求,肿瘤登记数据库应运而生,它作为循证医学发展的产物,适用于对大量无序的肿瘤相关数据进行组织管理和快速的查询检索.着重介绍SEER数据库,总结国内外肿瘤登记数据库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特点及处理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并经手术证实及病理诊断的12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占总分娩人数的0.79%(期间分娩共15 458例),9例于孕前发现,20例为孕早期发现,3例孕中期发现,90例孕晚期发现(包括剖宫产术中发现);1例于早孕期行囊肿剔除术,4例于孕中期行囊肿剔除术,117例于孕晚期剖宫产术中行手术治疗;孕期发现蒂扭转5例(4.10%),破裂3例(2.46%),其中直径〉5 cm的肿物更易发生并发症(P〈0.05),孕中期较孕早晚期更易发生并发症(P〈0.05);122例患者肿瘤数为135个,其中良性肿瘤129个,以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畸胎瘤为主;新生儿均无异常。结论:在孕期适时进行手术干预对于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患者及胎儿是安全的,剖宫产术中发现卵巢肿瘤时行剔除术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滋养叶细胞肿瘤的介入治疗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5-11~2006-11,我科共介入治疗滋养叶细胞肿瘤22例,其中恶性葡萄胎18例,绒毛膜细胞癌4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32.5岁。以介入技术的经导管肿瘤供血动脉灌注或经导管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术,以Seldinger穿刺技术穿刺单侧股动脉成功后置入4~5F血管鞘后,引入4~5F特选导管行肿瘤供血血管超选择,超选成功后造影证实肿瘤染色后,视肿瘤染色情况行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恶性葡萄胎病人化疗药物以5-Fu(单次用量不超过1.0g)为主,绒毛膜细胞癌病人以5-Fu+甲氨蝶呤(单次用量5-Fu不超过1.0g,MTX不超过100mg)。需要行经肿瘤供血血管栓塞的病人以超液态碘化油(5.0~10mL)+表阿霉素(40mg)+5-Fu(1.0g)+顺铂(100mg)(或MTX50mg)乳化。结果 22例病人以介入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1次性治愈的15例(恶性葡萄胎12例,绒毛膜细胞癌3例),其余7例行2次灌注好转治愈的5例,2例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后好转。结论 滋养叶细胞肿瘤的介入治疗疗效确切,见效快.创伤小。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院1973年1月至1983年12月间85例资料较完整的眼部肿瘤作一临床分析。85例中恶性肿瘤52例(61.18%),良性肿瘤33例(38.82%)。男性44例,女性41例,无明显性别差异。恶性与良性肿瘤之比在1~10岁儿童中约为1:1;11~40岁年龄组为1:3;41岁以上为5:1。我们随访29例恶性肿瘤病人,随访时间6个月~11.7年,除1例于手术后6个月复发死亡,1例于手术后5年死于“中风”外,其余27例均健在,其预后情况很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