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阳 《山东医药》2011,51(43):76-77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2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血部位、出血量等指标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结果本组58例(20.86%)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单纯基底节脑出血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及丘脑、脑叶、脑干出血者,脑出血量〉30ml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脑出血量≤30ml者;并上消化道出血者病死率显著高于无上消化道出血者(P〈0.05、0.01)。结论出血破入脑室或位于丘脑、脑干及出血量〉30ml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可增加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分析急性脑血管病(ACVD)662例有无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临床资料。结果MODS组病死率42.47%,无MODS组病死率6.95%,两组病死率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容易受累的脏器依次为肺脏、心血管系统、脑、肾脏、消化道、肝脏;随着所累及器官越多,病死率就越高。认为对ACVD患者应采取早期预防、正确的治疗及严密的观察,降低MODS的发生率。一旦发生MODS则应紧急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尽快去除诱因,治疗原发病,以免累及更多脏器。  相似文献   

3.
马莉琴  谢姚屹  温德树 《内科》2011,6(5):427-429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伴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方法将16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有无伴发SIRS分为SIRS组75例和非SIRS组88例,均于入院当天、第3天分别进行头颅cT检查、GCS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较两组患者相关资料。结果163例急性脑出血并发SIRS75例,发生率为46.01%。SIRS组GCS评分低、出血破入脑室发生率高(P〈0.05),SIRS组入院第3天脑出血量及NIHSS评分较入院时明显增加(P〈0.0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为33.33%,病死率为30.67%,均高于非SIRS组的9.09%和6.82%(P均=0.000)。结论SIRS从多方面影响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可作为急性脑出血病情进展的警示信号和预后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4.
陈现安 《内科》2013,8(3):233-236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ICH)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97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1例(25.9%)合并消化道出血。依据HICH合并消化道出血与否分组,分析性别、年龄、就诊时血压、GCS评分(意识状态)、脑部出血位置、破入脑室与否、中线结构移位与否、出血量、病死率等因素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关系。结果 HICH并发消化道出血与其脑部出血位置、出血破入脑室与否、中线结构移位与否及意识状态(昏迷)等因素有关(P〈0.05);出血位于脑干、丘脑部位、并破入脑室或有中线结构移位、出血量大、昏迷程度重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HICH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有GCS评分≤8分,单纯基底节区出血,基底节出血且破入脑室,出血破入脑室(或中线结构移位,或有意识丧失),脑出血量≥30 mL。本组197例HICH患者,死亡40例(20.3%),其中合并消化道出血组,死亡23例(45.1%);HICH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预后明显比未合并出血的患者差,且消化道出血发生时间越早,患者病死率越高(P〈0.05);瞳孔散大,GCS评分≤8分,并发消化道出血及3 d内发生消化道出血,均是HICH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掌握HICH并发消化道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后,针对原发病行积极防治,可保护胃黏膜,有效降低消化道出血并发率。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1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 (ACVD)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 (MOF)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科近 6年ACVD住院患者 4 5 9例中并发MOF的 1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并发MOF的 114例 ,病死率高达 6 7.3% ,明显高于同期未并发MOF的病死率 6 .2 %(P <0 .0 1)。②脑出血组并发MOF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脑梗死组 (P <0 .0 5 )。③既往患有≥ 2种慢性疾病的患者发生MOF的机会明显多于慢性疾患 <2种的患者 (P <0 .0 5 )。④脏器衰竭多发与首发脏器以肺 ,胃肠 ,肾为多 ;脏器衰竭的数目越多 ,病死率越高。⑤并发肺部感染组发生MOF的数量和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肺感染组 (P <0 .0 1)。结论 :ACVD并发MOF时病死率增高 ;受累器官越多 ,病死率越高 ;肺部感染和既往慢性疾病是MOF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重型肝炎患者血糖水平对病情及预后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重型肝炎患者糖代谢紊乱的发生情况,探讨低血糖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析我院98例重型肝炎患者的空腹血糖,以血糖水平分组,分析评价其临床意义。结果:重型肝炎临床分型与血糖水平的变化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重度低血糖患者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轻度低血糖症患者(P〈0.05)。重型肝炎有血糖异常时病死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重型肝炎常有低血糖发生(98例重型肝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达44.9%),重型肝炎患者发生低血糖和高血糖后病死率差异不明显(P〉0.05),低血糖组病死率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重型肝炎血糖越低病死率越高(P〈0.05)。结论:重型肝炎患者出现糖代谢紊乱的比例较高,尤其是低血糖。血糖越低,并发症越多,病死率越高。检测血糖水平对于判断重型肝炎的危重程度、评价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临床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673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86例并发肺部感染与相关临床因素的关系。结果:本纽673例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率为12.8%。意识障碍、吞咽障碍以及慢性肺部疾病史与肺部感染的发生有显著性关系(P〈0.01);高龄、脑卒中类型、脑卒中史等与肺部感染发生有显著性关系(P〈0.05)。脑卒中病情越重,肺部感染发生率越高,肺部感染组病死率为15.1%明显高于非肺部感染组的3.6%(P〈0.01)。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肺部感染是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严重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在热射病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对2例热射病合并MODS患者采用BaxterBM25机器行CBP治疗24次,在每次CBP治疗前及治疗后2h、4h、8h分别取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并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即时取血化验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红素(TBIL)、血肌红蛋白(bMb)浓度。结果2例患者24次CBP后血浆TNF—α、IL-1、IL-8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血清BUN、SCr、bMb、TBIL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0.01)。结论CBP能清除热射病并发MODS患者血浆中的细胞因子,并可以改善肝、肾功能指标,有效阻止MODS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对84例慢性乙型肝炎与8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76例同期住院患者(对照组)进行病例分析研究,明确其是否合并糖尿病。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糖尿病并发率为5.9%,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糖尿病并发率为13.3%,对照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率为7.9%,慢性丙型肝炎组糖尿病的并发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患者(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男女比例为2.2:1。三组中合并糖尿病与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均为中老年人,在年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糖尿病的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总胆红素水平高于未合并糖尿病者(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易合并糖尿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是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8例初治慢性IT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GF-β1水平。结果慢性ITP患者治疗前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缓解后血清TGF-β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未缓解者TGF-β1水平与初诊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水平与血小板数呈负相关(r=-0.342,P〈0.05),与巨核细胞数呈正相关(r=0.409,P〈0.01)。结论TGF-β1参与了慢性ITP的发病,检测TGF-β1水平变化有助于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病情的判断,可作为疗效观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胰腺炎血浆凝血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1年1月~2003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128例住院AP患者资料。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指数(INR)、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的PT、APTT、INR和FIB与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组与无MODS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合并胆源性病变组和非胆源性AP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出现器官功能衰竭患者中有肝功能衰竭与无肝功能衰竭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MAP组PT、APTT、FIB值和Ranson积分之间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但SAP组和MODS组PT、APTT、FIB值和Ranson积分之间均存在直线相关关系(P〈0.01)。结论 AP患者血浆凝血功能障碍可提示与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李春林  金秋  吴凡  吴江颖 《山东医药》2007,47(10):46-47
测定106例中老年抑郁症(中老年组)、66例青年抑郁症(青年组)患者和62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股骨颈、大转子和Words三角骨密度(BMD)。结果中老年组股骨各部位BMD明显低于青年组和对照组(P〈0.05,〈0.01);中老年组女性股骨Neck、Troch的BMD明显低于男性(P〈0.05,〈0.01),抑郁轻度者各部位BMD明显高于中、重度者(P〈0.05),病程短者明显高于病程长者(P〈0.05,〈0.01)。提示中老年抑郁症患者有骨量丢失表现,且与性别、抑郁程度和病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脑出血急性期昏迷患者应用安脑平冲汤和泮托拉唑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GCS)≤8分脑出血急性期合并应激性渍疡患者30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15例)与对照组(187例),所有患者基础治疗措施相同,对照组和试验组均静脉使用泮托拉唑,试验组并鼻饲安脑平冲汤。结果试验组存活46例,病死率60.00%,存活患者恢复清醒者34例,平均恢复清醒时间126.41h&#177;48.16h,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液0B阳性率、胃液pH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液OB阳性率及pH值改变呈时效相关性。两组治疗后7d、14d胃液pH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脑平冲汤联合泮托拉唑能有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昏迷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2年12月及2003年1月-2005年12月分别收治的SAP患者108例和103例,前者为A组,后者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是否伴有血液浓缩、休克、低氧血症、腹腔室隔综合征(ACS)、胸腔积液等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同时分析不同处理方式对SAP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A组和B组中分别有33例和31例SAP患者早期并发MODS,这些患者在血液浓缩(HCT〉50%)、低氧血症、休克、ACS、胸腔积液方面明显高于无MODs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患者由于治疗策略转变,采用了早期液体足量复苏,早期机械通气,床边血液滤过,伴腹腔高压者早期行腹腔引流等,其病死率下降,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高原地区SAP患者早期并发MODS的危险因素与血液浓缩、休克、低氧血症、ACS、胸腔积液以及与临床处理的方式有关。积极纠正低氧血症,液体足量复苏纠正休克和改善血液浓缩,控制炎症反应是阻止SAP早期发生MODS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对90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进行开颅清除血肿(A组),脑室穿刺引流(B组)和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C组),分析评价3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IB、C组的总有效率和基本痊愈率高于A组,脑脊液正常时间、住院天数较A组明显缩短,病死率低于A组(P〈0.05),而B、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IC组的基本痊愈率高于A、B组(P〈0.05)。认为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4例脑血管意外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资料,并从发病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和损伤程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脑血管意外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消化道病史无显著差异(P〉0.05);而脑出血者,脑损伤严重者(GCS≥9分),有吸烟史、饮酒史者更多(P均〈0.01)。结论:脑血管意外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可能是脑出血、脑损伤严重和饮酒、吸烟.其防治除治疗高血压外.还要戒烟、限酒。  相似文献   

17.
探讨影响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的因素。对172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的病死率63.4%,与性别无关(P〉0.05);年龄大于50岁者病死率为80.4%,预后差。病死组血清胆红素水平、HBVDNA阳性率、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好转或治愈组(P〈0.01);凝血酶原时间(41.08±17.07)秒明显较好转组延长(27.06±7.84)秒,P〈0.01。结果表明年龄≥50岁、高胆红素血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并发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及继发感染是影响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空腹胃酸、胃食管反流情况及其关系。方法对COPD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空腹胃酸及Hp检测,并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对照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组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空腹胃酸高于对照组(P〈0.05);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根除可能与胃食管反流发生有相关性;胃食管反流与慢性咳喘有相关性。对有胃食管反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者适当应用抑酸药和胃动力药可能部分缓解症状,减少重症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患者血清IL-17水平与骨关节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52例RA早期患者血清IL-17和抗环瓜氨酸多肽(抗CCP)抗体水平,用放射学方法评估关节损害程度,并与血沉、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A早期患者血清IL-17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IL-17随X线分期变化,x线分期越重,IL-17水平越高(P〈0.01或〈0.05);RA早期抗CCP抗体阳性患者血清IL-17水平高于阴性患者(P〈0.05),RF阳性与阴性患者血清IL-17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7与晨僵、抗CCP抗体、CRP、RF呈正相关(P〈0.01或P〈0.05),而与病程、关节痛数、血沉无相关性(P〉0.05)。结论IL-17与RA的骨关节损害有关,关节损害越重,IL-17越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继发体温升高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11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根据发病后体温分为发热组(体温≥37.5℃)48例和非发热组(体温〈37.5℃)64例,分析发病后3个月内两组的多脏器功能衰竭(MOF)和脑疝的发生率、病死率、并发疾病及感染情况。结果(1)发热组伴糖尿病的比率、MOF和脑疝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发热组(P〈0.05);(2)发病7天内体温升高的患者MOF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高于发病7~14天体温升高者(均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继发体温升高易出现在伴有糖尿病的患者中,发病7天内体温升高易发生MOF,病死率高,是近期预后不良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