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6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开腹组(28例)和腹腔镜组(37例)。开腹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超低位前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肛门功能。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最大收缩压、最大静息压、收缩向量容积、静息向量容积均大于术后1个月,腹腔镜组最大收缩压、最大静息压、收缩向量容积、静息向量容积均大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术后6个月排便感觉、便意感、肛门控制力的优良率均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排便次数、排便时间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超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确切,可促进肛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邓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随访1个月,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显著,可减少创伤,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采用腹腔镜辅助对3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前切除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病理检查显示标本边缘均无肿瘤,切除范围满意,淋巴结清扫彻底,平均淋巴结数为9枚。术后患者疼痛轻,肠功能恢复早,术后排便、排气时间平均为31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7.5d。术后随诊均无操作孔种植。结论:腹腔镜下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是一种损伤少、恢复快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及肿瘤切除彻底的优点,会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行直肠癌前切除术(Dixon)直肠癌患者的术前术后直肠和肛管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4通道水灌注式肛门直肠压力检测系统,对46例直肠癌患者进行Dixon术前术后直肠肛门压力测定.结果: Dixon术后粪便质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便次数较术前有所增加,里急后重感明显增加,控制排便的能力较术前有所减弱.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最大收缩时间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肛管直肠抑制反射均为阳性,但压力下降值及下降的百分比均较术前有所下降(均P<0.05).结论: 直肠癌患者Dixon术后肛管自制功能和肛管括约功能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通许县人民医院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78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前侧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及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陆素宁 《医学文选》2004,23(3):349-350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具有较传统手术切口小、损伤低、术后疼痛轻微及并发症少、病人能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住院总天数等优点,被医生和病人普遍接受.我院自2000年7月至2002年2月已施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13例,获得较好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直肠癌腹腔镜超低位前切除术后的肛肠动力学与肛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2012-11~2014-11间进行直肠癌腹腔镜超低位前切除的患者100例,通过肛肠测压仪,于术后1个月进行肛管直肠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顺应性、直肠最大耐受容量、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对肛门功能进行评价,将肛肠动力学和肛门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肛门功能与肛肠动力学中的肛管直肠静息压、直肠顺应性、直肠最大耐受容量呈正相关;与直肠肛门抑制、肛管最大收缩压无相关性。结论肛门功能与肛肠动力学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肛管直肠静息压、直肠顺应性、直肠最大耐受容量是反映出肛门功能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经肛门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经肛门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的手术整体情况、胃肠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后下床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78例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切除手术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78例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根治性切除。平均手术时间2.3 h,平均失血80ml,术后肠梗阻5例,1例术后13 d再次手术,1例术后6周时进行肠梗阻手术。吻合口瘘2例,平均术后住院9 d,术后随访3~27个月,无复发和其他并发症。结论在谨慎选择病例的情况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操作安全、创伤小,可达到根治性切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肛门直肠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对患者肛门直肠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6例直肠癌患者,进行低位前切除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直肠肛门压力测定,并与术前作对比,记录术后控便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15例患者排气不能自制,9例患者排液性便不能自制,直至术后1年上述患者的肛门自制功能才恢复正常。肛门直肠压力测定结果:术后3、6个月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最大收缩时间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2个月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最大收缩时间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的肛门直肠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而导致术后患者的控制排便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8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81例临床资料.结果 除1例行直肠癌姑息性切除乙状结肠造瘘术外,余患者均顺利行手术,手术时间120~420(195±72)min,出血量50~120ml,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术后恢复进食时间2~14(...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尿动力学及消化道功能状态的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1月于本院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74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组)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各37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尿动力学变化及血清胃肠激素和小肠传输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后3d及7d的尿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最大排尿压及排尿期逼尿肌收缩压均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则小于对照组,血清胃肠激素GAS、MTL、VIP、S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3 d的小肠传输功能相关指标AUC及PC显著高于对照组,P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尿动力学及消化道功能状态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开腹手术患者,且患者术后的上述各项指标恢复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2):56-59+6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00 例,按LCA 结果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观察组术中保留LCA,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IMA);对照组术中不保留LCA,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IMA)。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病理结果(包括TNM 分期及第3 站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低于对照组的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淋巴清扫效果满意且不会增加手术难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尿动力学及消化道功能状态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74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组)37例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37例,然后将两组手术前后的尿动力学及血清胃肠激素、小肠传输功能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后3d及7d的尿动力学指标及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1d及3d的小肠传输功能相关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尿动力学及消化道功能状态的不良影响明显小于开腹手术患者,且患者术后的上述方面恢复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15.
卢利新 《西部医学》2013,25(7):1060-1061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37例结直肠癌患者行四孔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根据肿瘤部位的不同,分别行左半结肠切除、右半结肠切除、乙状结肠切除、低位前切除术(Dixon)及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结果本组37例患者除1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36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时间平均17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60ml;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20h。术后住院时间为平均10d。术后无出血、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有18例患者于术后第2周接受为期4~10周的FOLFOX4方案化疗,其中4例同时接受术后辅助放疗。随访3~18个月,平均9个月,1例患者于术后13个月复发并肝转移,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复发、转移、切口种植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患者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术中严格遵守结直肠癌根治原则和无瘤操作原则,完全可达到根治目的,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李锋  黄顺荣 《华夏医学》2007,20(6):1202-120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协会(ASA)~级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20例(组),并选取同期ASA~级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20例(组)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中各时段测定有创桡动脉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并使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腹腔镜组HR于气腹后120 min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快(P<0.05)。气腹后120 min MAP与气腹前和对照组同一时点相比明显升高(P<0.01),但放气后30min两组MAP比较无明显差异。腹腔镜组气腹后30min,60min,120min CVP明显高于组内气腹前,与对照组各相应时点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加强术中循环功能的监测和管理,可在术后短时间内恢复近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6):142-145
目的 探讨地佐辛与瑞芬太尼用于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麻醉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瑞芬太尼麻醉,研究组应用地佐辛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各时点HR、MAP、Narcotrend指数及SAS、VAS、BCS评分。结果 麻醉前、切皮时、气腹建立时、组织分离时、手术结束时两组HR、MAP没有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拔管时、拔管后10 min研究组HR、MAP更低(P0.05);麻醉前、切皮时、气腹建立时、组织分离时、手术结束时两组Narcotrend指数没有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拔管时、拔管后10 min研究组Narcotrend指数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各时点SAS、VAS评分更低, BCS评分更高(P0.05)。结论 对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进行地佐辛麻醉,镇痛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不会对HR、MAP产生明显影响,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因此,地佐辛麻醉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Zhong B  Liu F  Yu J  Liang Y  Zhao L  Mou T  Hu Y  Li G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5):664-668
目的比较腹腔镜及同期开腹直肠癌切除术术后的长期肿瘤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院自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514例病人的临床随访资料,对186例腹腔镜组和328例开腹组病人术后复发类型及长期生存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两组病人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8.54±28.76)月,两组间远处转移(3.9%vs 5.5%;P=0.284)、5年累积总生存率(69.5%vs 61.7%;P=0.085)和5年无病生存率(67.7%vs 60.7%;P=0.11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V期病例中腹腔镜组5年累计总生存率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均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可以获得不劣于开腹手术的长期肿瘤学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会阴直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rectoperineal resection, LAP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 对42例直肠癌患者经腹腔镜实施LAPR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2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 4.5 h,平均3.5 h;术中出血20~60 ml,平均40 ml;术后1~2 d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住院6~14 d,平均8 d.术后随访时间1~4年,术后因肝转移死亡1例,失访2例,有10例术后不足1年的患者,未发现转移及复发.结论 全直肠系膜切除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是直肠癌根治切除术必须遵循的原则,经LAPR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且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保肛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术中放置引流支架管对吻合口漏的预防作用.方法:对本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中低位直肠癌32例行低位前切除术保肛,采用单吻合技术借助辅助手段,吻合保肛成功.吻合后经肛放置大口径肛管经吻合口向上插入至吻合口上方10 ~20 cm处肠管,起到支架及引流目的.结果:该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