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外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心脏外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我科于1999年3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10例心脏外伤患者,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8~51岁,平均(29.5±8.5)岁。其中刀刺伤5例,车祸伤3例,高处坠落伤2例。表现为出血性休克者3例,急性心包填塞者7例。损伤部位有:左心室4例,左心房2例,右心室3例,右心耳1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没有死亡病例。结论:早期快速诊断、紧急开胸手术治疗,及时有效补充血容量,采取自体血液回输,是成功抢救心脏外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临猗县人民医院1995年6月-2005年6月共施行心脏外伤心包填塞抢救治疗26例,其中18例胸心外伤合并急性心包填塞,8例心脏外伤合并心包填塞,均得到合理诊治,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脉压诊断急性心包填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观察了9例急性心包填塞的脉压变化,并就借助脉压可否诊断急性心包填塞加以讨论。临床资料与结果1987~1991年,我院治疗急性心包填塞患者9例,其中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2例,心脏刀刺伤6例,自发性心包填塞1例。所有的患者术前均经静脉快速输液(5%葡萄糖500 ml十多巴胺60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2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病例资料。方法:2例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出现血压下降或突发意识丧失,X线、心脏彩超证实有心包积液。2例均心脏扩大,室壁变薄;1例螺旋电极更换位置后发生急性心包填塞;1例病例术前术后均用抗栓药物。明确诊断后,立即床边心包穿刺引流,静脉快速输液。结果:2例患者心包穿刺引流出200 mL血性液体且迅速输液病情迅速好转。结论: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相关的急性心包填塞要早认识,早发现,心包穿刺引流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非体外循环下心脏外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至2012年,手术治疗心脏外伤12例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在17~47岁。创伤原因主要是刀刺伤9例,车祸伤1例,挤压伤1例,坠落伤1例。均经急诊手术治疗,总结这些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抢救治疗与转归。结果:12例患者中11例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1例因缺血缺氧脑病术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结论:基层医院在不具备急诊体外循环技术的情况下治疗心脏外伤,快速诊断、及时开胸手术、选择最佳手术路径及手术方式,是此类患者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 目的 总结心脏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防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心脏介入术中发生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发病特点、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中1例为房间隔穿刺位置过高致右心房穿孔而发生急性心包填塞,经紧急心外科手术救治成功,1例为送入穿刺鞘致心房穿孔所致,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48h后痊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1例为反复推送导丝穿破高度狭窄钙化的左前降支所致, 经紧急心外科手术救治成功,1例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PCI时发生,经对症治疗及置管引流48小时后痊愈;射频消融术(RFCA)中1例为放置左上肺静脉电极导管时不慎将左心耳穿破所致,行猪尾导管引流、输血、升压等措施后心包填塞症状缓解;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中1例为电极损伤冠状静脉所致,行超声下猪尾导管心包穿刺引流及输血等治疗后,病情稳定。结论:急性心包填塞是心脏介入术的严重并发症,积极预防、及时发现、果断处理是防治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包填塞是心脏介入治疗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我院开展心脏介入手术13年来共发生急性心包填塞10例。现将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早期诊断、治疗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4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完成的480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并发急性心包填塞4例,其中男2例,女2例,平均(63.25±11.76)岁。结果 480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发生急性心包填塞4例,发生率为0.08%。4例发生于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其中前降支2例,回旋支1例,右冠状动脉1例。导丝至冠状动脉穿孔4例。3例行心包穿刺置管持续引流、鱼精蛋白中和肝素;1例为带膜支架覆盖冠脉内穿孔处,4例抢救成功。结论急性心包填塞是PCI治疗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并发症发生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心脏介入性诊断与治疗中 ,影响并发症的因素很多 ,且常常难以完全避免。尽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有许多共同之处 ,但并非完全相同。 1999年 1月~2 0 0 0年 12月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 2 15例病人出现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12例。1 临床资料12例发生并发症 ,男 10例、女 2例 ,年龄 15~ 6 4(4 6±11)岁。 12例中 ,射频消融术中出现 4例 ,其中气胸 1例、心室颤动 (简称室颤 ) 2例 ,心包填塞 1例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中出现 3例 ,分别为心包填塞、小脑梗塞和二尖瓣前叶穿孔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  相似文献   

10.
心脏刃器伤是直接导致伤员死亡的严重损伤之一 ,6 2 %~ 84 %患者死于运送途中。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诊断 ,及时手术。我科自 1991年 5月至1999年 6月收治心脏刃器伤 7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心脏刃器伤患者 7例 ,男性 6例 ,女性 1例 ,年龄 19~ 4 7岁 ,平均 2 7岁。心脏损伤部位 :左心室穿透伤 3例 ,右心室穿透伤 2例 ,右室表面损伤 1例 ,主动脉起始部 1例。体表伤口位置 :左侧胸骨旁线第三、四肋间 4例 ,右侧胸骨旁线第二、四肋间 2例 ,左侧胸骨旁线肋弓 1例。入急诊室时临床表现 3例以大失血为主 ,4例以急性心包填塞为主 ,心音遥…  相似文献   

11.
心脏外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总结分析心脏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989年1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18例心脏外伤患者,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龄6~55岁,平均(24.4±8.5)岁,刀刺伤10例,车祸伤5例,枪伤3例;急诊入院9例,门诊入院9例。其中诊断创伤性室间隔缺损7例。1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死亡。结论:心脏外伤应尽快确定诊断,即刻手术,提高抢救成功率。合并的室间隔缺损或瓣膜病变,如果不危及患者生命,可以择期手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心脏损伤的救治经验,旨在提高其早期诊断和抢救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至2011年12月救治的98例心脏损伤患者的资料,全部患者心脏损伤的诊断均由手术证实。根据患者的外伤史、体表伤口、临床征象等进行早期诊断,部分患者结合胸部X线、测定中心静脉压和心包穿刺等进行诊断。结果全组死亡11例,病死率11.22%,成活87例,存活率88.78%。结论加强院前救治及转运,缩短患者受伤到手术时间,进行快速和正确的病种分类(休克和心脏压塞),能提高心脏损伤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Cardiac contusion is a potentially fatal complication of blunt chest trauma. The diagnosis is obscured because cardiac contusion usually occurs in a setting of multisystem trauma. Furthermore, the electrocardiographic changes are nonspecific. Experience with 2-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in evaluating cardiac trauma has not previously been emphasized. This report examines the results of 2-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ic examinations in 7 patients after significant blunt chest trauma. Generalized right ventricular dilatation was identified in 4 cases; superimposed segmental areas of right ventricular dilatation occurred in 3. Three patients had localized myocardial thinning, and segmental wall motion abnormalities occurred in 2. Additional abnormalities identified included ventricular thrombi (4 right and 1 left ventricular), fibrinous pericardial effusion (1), ruptured tricuspid chordae with flail leaflet (1), and a small aneurysm of the sinus of Valsalva (1). It is concluded that 2-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is useful for diagnosing cardiac contusion, for estimating the extent of myocardial damage, and for identifying accompanying cardiac lesions such as thrombi, pericardial effusion, and valvular disrup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胸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胸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14例,中残9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胸损伤其伤情复杂而严重,伤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全面详细的检查、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处理,弄清颅脑损伤和胸部损伤的关系,积极防治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胸腔镜辅助心脏手术352例的疗效。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心脏病采用周围体外循环技术,全胸腔镜辅助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55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85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23例,二尖瓣置换81例。冠心病组采用胸腔镜辅助下取左乳内动脉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例。结果 无死亡病例。先天性心脏病、风湿心脏病组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闭时间较传统手术方式略长,但全部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短,术后胸腔引流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结论 胸腔镜心脏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在急诊科设立胸痛中心对胸痛患者诊疗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急诊科设立胸痛中心并研究其对急性胸痛患者诊疗时间的影响。方法在急诊科设立急性胸痛中心,每周开诊3d,时间随机确定,其余时间由急诊科按常规流程对胸痛患者进行诊疗,由研究者对急性胸痛患者的病因和诊疗时间进行注册登记。结果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因急性非创伤性胸痛就诊北京军区总医院急诊科或胸痛中心的患者共696例,心源性胸痛244例(35%),包括急性心肌梗死141例(20%),不稳定型心绞痛81例(12%),稳定型心绞痛17例(2.4%),主动脉夹层2例(0.3%),急性肺栓塞3例(0.4%);非心源性胸痛452例(65%),呼吸系统41例(6%),消化系统70例(10%),胸膜骨骼肌肉41例(6%),神经精神或其他299例(42%)。经胸痛中心诊治的胸痛患者的诊疗时间与常规诊疗流程相比都有所缩短。急性心肌梗死(70.1±31.7)min vs(115±40.5)min(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228±54)min vs(264±78)min(P=0.02);非心源性胸痛(108±66)min vs (126±96)min(P=0.03)。结论急性胸痛患者的病因中,心源性者占35%,以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为主;非心源性者占65%。胸痛中心模式能显著缩短急性胸痛患者的诊疗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严重胸部创伤的急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探讨严重胸部创伤救治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2010年抢救严重胸部创伤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抢救成功52例,死亡5例。结论严重胸部创伤病情复杂而危急,应尽快明确诊断,迅速、果断及正确处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起搏电极导线引起心脏穿孔的处理策略。方法研究入选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并明确诊断心脏穿孔的患者4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穿孔电极类型、临床表现、胸片、超声心动图、CT、程控参数以及处理方法等。总结心脏穿孔的最佳处理策略。结果46例患者发生了心脏穿孔,急性心脏穿孔者23例(50.0%),发生于术后1~29(14±8)d,慢性心脏穿孔者23例(50.0%),发生于术后35~2555(1147±812)d。临床表现中以胸痛、肌肉跳动最常见,分别为18例(39.1%)、8例(17.4%)。程控参数中以起搏阈值升高为主,为42例(91.3%)。29例(63.0%)患者的胸片提示电极顶端紧贴或穿出心脏影外缘,20例(43.5%)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穿孔。6例接受胸部CT检查的患者均发现了心脏穿孔。本研究中由内科经静脉拔除电极导线者34例,成功拔除者32例(94.1%),2例患者因考虑术后心脏压塞风险较大,故保留原电极导线;外科参与电极导线拔除者12例,且全部(100%)成功拔除穿孔电极导线,44例心脏穿孔患者拔除穿孔电极导线后均未出现心包积液以及心脏压塞。结论心脏穿孔常以胸痛、膈肌刺激为主要临床表现,可通过程控、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在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无周围器官损伤的情况下,采用经静脉拔除穿孔电极的手术方式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脏闭合伤致心室间隔缺损或瓣膜腱索断裂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5年间,共收治心脏外伤42例。其中心脏闭合伤致心内结构损伤8例,占19%。这8例中二尖瓣腱索断裂4例,三尖瓣瓣叶破裂或腱索断裂2例,肌部心室间隔缺损2例。回顾性地分析8例患者的原始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行二尖瓣成形术2例,三尖瓣成形术2例,二尖瓣替换术2例,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全组无早期死亡。结论:对肌部心室间隔缺损的修补,最好在伤后8周进行。瓣膜腱索断裂者,首选的方法是瓣膜成形术且早期手术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二维及彩色超声心动图结合使用是诊断此病最为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