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人类基因组结构变异在人类多样性和疾病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遗传病都是由染色体结构变异所致。目前临床上对于结构变异检测主要有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等细胞遗传学方法以及拷贝数变异微阵列芯片和拷贝数变异高通量测序等分子遗传学方法等。该文旨在介绍几种人类基因组结构变异检测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分析其局限性,并对未 来结构变异的临床检测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由于条件限制开设单基因遗传病(简称单基因病)群体调查实验教学的困难,我们对原有的“人类某些正常遗传性状的调查分析”实验进行改革,主要是从实验内容、方法和开出时间方面改革,改革后不仅使实验内容得到充实,实践性增强。而且除能达到原有实验目的,即让学生掌握某些正常遗传性状的调查方法,了解人类某些性状的遗传方式。又能起到以人体正常遗传性状代替单基因病进行单基因病群体调查的模拟实验教学作用,使学生比较好地掌握群体遗传学Hardy-Weiberg定律,学会单基因病群体调查的基本方法。取得好的实验效果。为学生将来从事遗传病预防和治疗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对开展优生优育工作,提高我国民族的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现认为胃癌的发病是许多基因异常表达的结果,基因的表达异常包括基因序列,即遗传学(genetics)的改变和基因表型遗传学(epigenetics)改变[1],其中包括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p16基因是一种重要的多种肿瘤抑制基因(MTS1),其编码产物p16蛋白在细胞增殖周期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p16基因的  相似文献   

4.
<正>分子遗传学检测可以探测出引起遗传性疾病(遗传学和遗传药理学),也包括在癌症和其他疾病中核酸的改变。这种检测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带菌者筛查,症状前/易染病体质的检测,同时也可以用于直接治疗干涉(遗传药理学)。遗传学检测结果可能不仅对被检测的患者,而且对他/她的家人产生影响。在过去二十年里,医学遗传学领域发展十分迅速,这种发展不仅是在遗传学变异和人类相关疾病的理解上,而且还在遗传分析的科学技术上。因此,患者和医学专家们对临床遗传学检测  相似文献   

5.
正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又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是目前所知人体最复杂的多态性系统,也是"免疫遗传学"领域的经典分子。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内外各研究团队已陆续报道HLA与精神分裂症疾病之间存在关联,并在世界各国不同地区、民族、人种之中发现一些不尽相同的关联位点。2007年,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和全基因组关联研  相似文献   

6.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异质性是由一系列细胞遗传学异常和分子突变引起的。遗传学标记是对AML不同亚型进行分类的基础,可预测预后,并影响治疗的策略。随着分子的反复变异对治疗方案的影响日益深入,我们在遗传学确定不同的相同亚型上依然能找到临床变异,这部分关系到不同变异和正常核型AML不同分型的交互作用。与这些重要发现相吻合,多种不同类型的新化合物已进入临床前和临床试验,其目的在于通过干预分子遗传学或表观遗传学机制形成靶向治疗的概念。本文简述近年来最常见的相关遗传学标记,作为现代和将来靶向治疗的基础以及最近靶向治疗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慢性期患者应用干扰素 α (IFN α)治疗后细胞遗传学疗效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 ,对我院 10年来 12 8例CML慢性期患者单用IFN α或联用化疗药物后细胞遗传学变化、核型演变及与临床有关特征的关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核型分析全部应用G 显带 ,部分联合应用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果表明 :①所有患者均获血液学缓解。② 118例Ph染色体标准易位患者中 36例 (30 .8% )获细胞遗传学反应 ,其中 2 0例 (17.1% )Ph染色体仍 >35 % ,13例 (11.1% )Ph染色体 <35 % ,3例 (2 5 % )Ph染色体为 0 ,达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 ,细胞遗传学有效应者共 16例 (13.6 % )。③ 7例复杂变异易位患者中 4例获细胞遗传学反应 ,其中2例 (14 .3% )Ph染色体 >35 % ,2例 (14 .3% )Ph染色体 <35 % ,无 1例Ph染色体为 0 ;3例简单变异易位患者无 1例获细胞遗传学疗效。④IFN α治疗后影响细胞遗传学疗效的因素有 :性别、初诊病情、IFN α是否联用其他化疗药物及是否持续治疗。⑤IFN α治疗并不能防止CML疾病进展。结论 :①每周IFN α 6 0 0 - 90 0万U单用或联合Bu/Hu可使 11.1%的标准易位和少数复杂变异易位Ph+ CML患者获主要细胞遗传学效应 ,但不能防止疾病进展 ;②Ph变异易位并不预示IFN α疗效不佳 ;  相似文献   

8.
血型是人类的一种遗传性状,每种血型的遗传都是由相应的基因控制,每一个血型基因在不同种族的群体上分布不相同,本文通过对5033例闽南地区汉族ABO血型调查,以了解其血型频率分布特征,对医疗遗传学的研究有一定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抑癌基因甲基化与胃癌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到基因水平,除了遗传学(genetics)改变如基因突变、杂合丢失等,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改变在肿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后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但能够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如DNA甲基化和染色质构象变化等。其中DNA甲基化是研究最多也最深入的一种表观遗传学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神经系统,造成神经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损伤的疾病。该类疾病表现复杂多样,遗传易感因素与环境的共同作用可能导致其发病。CNS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为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其遗传易感性由多种低外显率的等位基因共同决定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与CNS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最为相关,一些非HLA基因也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不同人种患者的风险基因可能不同。基因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加深了我们对CNS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学发病机制的理解。未来,CNS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遗传学研究将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基因位点与疾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疾病预测和治疗靶点开发将成为CNS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河南汉族人群10对遗传性状基因频率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群体遗传学公认方法,调查了新乡医学院2008级和2007级586人的10对遗传性状频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男女间前额发际、眼睑、睫毛和眼裂4对性状的出现频率差异有显著性(U=2.796~8.150,P〈0.05),男女间其他性状的出现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河南汉族人群10对遗传性状的性别分布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且10对遗传性状彼此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12.
血型是人类的一种遗传性状,每种血型的遗传都是由相应的基因控制,每一个血型基因在不同种族的群体上分布不相同,本文通过对5033例闽南地区汉族ABO血型调查,以了解其血型频率分布特征,对医疗遗传学的研究有一定价值,现报道如下。1资料来源和方法1.1资料来源调查者为本院闽南地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急性白血病MIC和MICM分型中的细胞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rntics)、分子生物学(Molecularbiology)分型等白血病诊断技术的不断成熟,细胞形态学(Morphology)检查的诊断水平也有了很大地发展和提高.但白血病本身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异,而且它的变异速度远远  相似文献   

14.
背景:在群体遗传学研究中,发现一个样本人类白细胞抗原-DPA1位点结果异常,而国际上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PA1等位基因相关的报道较少。目的:鉴定一个人类白细胞抗原-DPA1*01相关的新变异等位基因。方法:在群体遗传学研究中,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分型方法,对人类白细胞抗原-DPA1基因第2外显子进行双向测序。对出现异常分型结果的样本,进行分子克隆和单倍体测序。结果与结论:发现一个样本的人类白细胞抗原-DPA1位点结果异常,经分子克隆和单倍体测序,检出了一个正常的人类白细胞抗原-DPA1*01:03和一个DPA1*01相关的新变异等位基因,该新等位基因的序列与DPA1*01:03的序列最接近,其差异是在第二外显子区域的242位碱基发生A>G的替换,并导致了相应的第50位密码子由CAA>CGA,编码的氨基酸残基由谷氨酰胺变成精氨酸。该等位基因为人类白细胞抗原新的等位基因,已被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白细胞抗原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人类白细胞抗原-DPA1*01:11(提交序列号HWS10015443)。  相似文献   

15.
 Matrix- mixed culture: new methodology for chondrocyte culture and preparation ofcartilage transplants.J Biomed Mater Res 2000 Mar 5;49(3):305- 311 基质混合培养:软骨细胞培养和软骨移植物制备的新方法  Chemical genetics and tissue engineering.Nat Biotechnol. 2000 Mar;18(3):250 化学遗传学和组织工程  Recent progress in tissue engineering.Drug Discov Today. 2001 May 1;6(9):483- 487 组织工程学的最新进展  Exploring the territory in tissue engineering.Nature. 2000 Jan 27;403(6768):46…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变异Ph染色体易位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并比较双色单融合(DC-SF)与双色双融合(DCDF)bcr/abl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变异易位CML中的应用价值。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分析我院42例CML变异Ph易位患者,其中9例进行DC-SF-FISH和1l例进行DC-DF-FISH研究。结果表明:在642例Ph阳性CML中变异易位42例(6.5%),简单变异易位42.9%(18/42),复杂变异易位54.8%(23/42),遮蔽的或隐匿的Ph易位1例。除4,6号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均被累及。4种类型变异易位分别出现于至少2个病例中。变异易位伴附加异常15例(35.7%)。FISH检测bcr/abl阳性19例(95%),阴性1例。DC-DF-FISH显示除1例患者部分细胞(8.8%)能检测到abl/bcr融合信号外,其他患者皆缺乏该融合信号。但在易位后的9号和参与变异易位的另外染色体上分别可以见到abl和bcr基因信号。DC-SF-FISH不能观察到信号的变异特征。结论:CML变异Ph易位广泛累及除9,22外其他染色体。部分类型属重现性异常;FISH检测能给予精确的分子诊断.而DC-DF-FISH可提供直观的、准确的分子变异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NDUFV1(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黄素蛋白1)和NDUFS1(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Fe-S蛋白1)基因变化与儿童遗传性脑白质病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5月临床诊断的6例遗传性脑白质病儿童的血乳酸、脑脊液乳酸检查结果,及分析检测NDUFV1和NDUFS1基因变化。结果3例空泡脑白质病以运动倒退为首发症状,并伴有认知障碍、肌张力障碍、锥体束阳性等症状,实验室检查2例血乳酸升高同时伴有脑脊液乳酸升高,1例血乳酸和脑脊液乳酸均正常,遗传学分析提示2例NDUFV1变异(变异类型p.R377C,p.R377H,368P),1例NDUFS1变异(变异类型p.Y454X,p.D565G);2例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患儿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运动障碍及精神症状,实验室检查1例血乳酸和脑脊液乳酸均升高,1例血乳酸升高脑脊液乳酸正常,遗传学分析提示1例NDUFV1(变异类型p.R368C)变异,1例NDUFS1变异(变异类型p.Y454X,p.D565G);1例球形细胞白质营养不良患儿以惊厥为首发症状,伴有易激惹、四肢僵硬和对听觉触觉刺激过度敏感,实验室检查血乳酸和脑脊液乳酸均正常,遗传学分析提示NDUFS1变异(变异类型p.S701N)。结论儿童遗传性脑白质病是较少见的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对有特殊临床表现的患儿可进行NDUFV1、NDUFS1基因变异筛查。  相似文献   

18.
医学遗传学是人类遗传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医学领域中一门发展很快的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人类亲代与子代之间的遗传与疾病的关系;研究人体遗传性疾病的遗传规律,发病机制以及诊断和防治。同时,医学遗传学还研究人类对各种疾病(其中包括传染病)在发病中遗传因素的作用。因此,医学遗传学涉及到临床各科的病种以及基础医学的各门学科。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FⅡG20210A)变异的研究进展。对FⅡG20210A突变在欧美人种的分布频率,该突变作为血栓形成的危险因子之一,与深部静脉血栓形成,脑血管血栓栓塞,冠心病心肌梗塞发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开关不敏感3转录调节因子家族成员A(Sin3A)基因变异导致的Witteveen-Kolk综合征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方法 收集1例发育迟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基因测序,采用Sanger测序验证可疑变异,并进行家系分析。结合文献分析Witteveen-Kolk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变异特点。结果 Witteveen-Kolk综合征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轻中度智力障碍或发育迟缓、特殊面容(长脸、前额突出、鼻梁凹陷、长人中等)、身材矮小。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显示不同程度的脑畸形。全外显子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儿Sin3A基因存在移码变异c.803dupC(p.Leu269Thrfs*37)(杂合)。Sanger测序证实存在变异位点,患儿父母该位点均为正常基因型。gnomAD等对照人群数据库未收录该变异位点,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ACMG)/美国分子病理学学会(AMP)指南归类为“致病性”变异。结论 Sin3A基因变异可导致Witteveen-Kolk综合征。基因检测可明确生长发育迟缓伴特殊面容患儿的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