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内经》指出的养生原则之一。因此,春夏季节要注意培育和补充人体阳气。秋冬季节要注意补充和保养体内阴液。本文根据此养生原则,在二则医案中分别加入补阳和补阴的药品,在临床上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因《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有"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寒远寒,用凉远凉,食宜同法"的经文,后人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颇多.[1]主要观点有四:一、马莳、高世栻等认为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二、王冰认为养即制也.春夏阳盛,故食寒凉以制其亢阳;秋冬阴盛,故宜温热以抑其盛阴.三、张介宾认为阳为阴之根,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阴为阳之基,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四、张志聪认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  相似文献   

4.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我见河北省中医院王力智(05001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按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古今都非常重视。不但对养生保健,而且对临床治疗也有指导作用。然而这一原则需要不断充实,使之具体化,才能更好地为人们所利用。现据临床观察谈谈个人...  相似文献   

5.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原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根据该篇的主题思想及其内容来分析,这里养阳养阴的阳和阴,显然是指四时气候变化促使生物一年中生长发展过程的生、长、收、藏之气而言的。《四气调  相似文献   

6.
"时静则静,时止则止","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都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人的精神、起居、运动等各个方面都须顺应自然,适时调整生活方式以保持与自然界大环境气机变动的协调一致,故相应于时下流行的夜间锻炼应引起人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阴阳消长,寒暑更迭。人乃万物之灵,生活在大自然之中,适者生存,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1]8,又曰:"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在此篇中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重要养生原则。此对于临床实践以及保健防病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自《黄帝内经》以来,历代注家对其含义的理解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8.
黎巍威  蒋红玉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051-2052
一年之中有暖春、炎夏、凉秋、寒冬的四季交替,世间万物为繁衍生息而顺应自然,表现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人类生活在自然当中,也必须主动适应四时阴阳气候变化,从精神、饮食、起居等各方面进行调摄,才能达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健康长寿。祖国历代医学十分重视四时养生,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黄帝内经》《摄生消息论》等著作中相关篇幅充分体现了顺四时者康的四时养生理论原则。试从这些著作的“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方面作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9.
10.
试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代医家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不同见解 ,理论依据 ,临床应用三大方面进行了这个观点的探讨 ,指出了实际意义等  相似文献   

11.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被历代医家奉为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历代医家多有发挥。但由于立论的角度不同,各家认识尚不一致。笔者就古代医家之见解进行总结,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认为"养"乃指所有顺应时节的"调养"之举,即对该句话的理解为:春导阳生,夏泄阳热,秋滋阴长,冬避阴寒。  相似文献   

12.
《光明中医》2011,(9):1892-1892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更替,周而复始,其中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刀。所以圣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相似文献   

13.
在一年四季之中,调养人的精神,以适应寒暑交替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可以健康长寿。由于春为少阳,夏为太阳,秋为太阴,冬为少阴,所以,春夏之际要适应少阳、太阳之自然界气令的规律,宜生、宜长;而在秋冬要适应太阴、少阴的自然气候之变化,宜收、宜藏。以下简要分述...  相似文献   

14.
陈小宁教授从“春夏养阳”治疗变应性鼻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巧真  陈小宁 《河南中医》2010,30(3):261-262
人在春夏季节要顺应自然界生长规律,调养阳气;春月发陈,万物初醒,皮毛渐开,腠理渐疏;春季阳气初发,寒气仍盛,"春寒料峭",人体历冬寒之后,仍处封藏状态。春季多风,风邪外侵,首先犯肺,肺主皮毛,肺开窍于鼻,肺气虚寒,卫外不顾,遇寒则发病。夏季炎热,热则汗出,当以宣泄。然现在患者易受冷饮、空调等寒冷条件的影响,加之本身阳虚体质,此时温补阳气,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治疗上温肺散寒同时应兼顾温阳。  相似文献   

15.
16.
从扶阳理论及内阳外阴的本体结构角度出发,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句意及内涵进行新的阐述与探讨.笔者认为,人体阴阳二气中阳气起主导作用,且阴阳二气在人体的结构为阳在内,阴在外.因此,"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深层含义应是春夏之时,要顺自然阳气生长之势,养护人体阳气;秋冬则顺自然阴气收藏之性,调护人体阴气.但笔者认为秋冬调养人体阴气的真正目的 是固藏人体阳气,"藏阳"就是"秋冬养阴"的进一步明确,重视调护阳气才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真实含义,也是《内经》重阳思想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罗江孝  刘方  李珍 《国医论坛》2013,28(4):55-55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语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阐发原文精神,如马莳、高士宗等认为春夏之际要适应少阳、太阳之自然界气候的变化规律,顺其生长(升浮)之气,宜生宜长,即"春夏养阳";秋冬要适应太阴、少阴之自然气候的变化规律,顺其收藏(沉降)之气,宜  相似文献   

18.
从生理、病理、治疗、养生等方面,论述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该篇主要是以论述养生之道及宣扬“治未病”的思想为主。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八字更被历代  相似文献   

20.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不仅对中医养生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中医临床治疗亦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价值。自《内经》已降,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立论,但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故本文对其本义进行了探析,以指导人们健康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