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肿瘤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亦称体力伽玛刀),是在手术中或在CT、B超的引导下,根据三维立体治疗计划将微型放射源精确植入肿瘤组织中或肿瘤侵犯的组织中,通过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靠单一治疗手段往往难以达到较好疗效,必须采用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医学生命科学及医学生物工程学的发展,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织间内照射治疗恶性肿瘤的技术日益完善,它是在术中或影像引导下,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内或受肿瘤侵犯的组织中,通过释放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程度的杀伤,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微小损伤,  相似文献   

3.
彭齐荣  肖必 《医学综述》2012,18(23):3960-3963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应用于临床,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已取得良好效果。目前研究结果表明,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原发性肝癌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现就近年来该技术的临床研究与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微创植入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8家医院对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各种肿瘤的疗效,探索其治疗肿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CT、B超定位经皮穿刺、窥镜植入、术中种植放射性粒子等方法,对1013例肿瘤的1336个病灶共植入125I28914粒、103Pd457粒,并对407例肿瘤患者同时进行组织间化疗。结果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各种肿瘤后,局部控制率为97.60%,联合组织间化疗组的局部控制率为99.10%,病人1年生存率为90.50%,2年生存率为82.50%,并发症小于6%。结论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各种肿瘤效果明显,为一种新的微创治疗肿瘤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已有百年历史。随着放射性核索粒子的不断发展更新,超声、CT、核磁等影像学技术的进展,以及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应用,使放射性粒子植入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内或受肿瘤侵犯的组织中,通过持续释放短距离的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限度的杀伤,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微小损伤,不仅能达到治疗目的,同时能减轻肿瘤引起的疼痛。近年来,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癌性疼痛越来越受到疼痛领域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CT导引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应用TPS计划系统,按照治疗计划将125I粒子在CT导引下穿刺植入到恶性肿瘤内,在术后用CT检查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有无并发症及疗效。主要适用于未经治疗的原发肿瘤、手术难以切除的侵犯重要功能组织及器官的肿瘤、复发或转移的肿瘤治疗。此种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可行,并发症发生率低,目前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中晚期转移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对15例中晚期转移性肿瘤病人实施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跟踪随访1~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15例病人均顺利完成粒子植入,13例临床疼痛症状明显改善,12例经CT复查病灶不同程度缩小。结论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中晚期转移性肿瘤近期疗效满意,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属内放疗范畴,是通过超声或CT引导定位技术和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将带有放射线的微粒植入到肿瘤间或瘤床或淋巴引流区域,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多的放射性粒子为125Ⅰ,125Ⅰ粒子虽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但辐射剂量小,且肿瘤组织接受的照射远比正常组织高得多,散发出的辐射剂量对陪护人员及环境损伤小,远远低于国家防护标准[1],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现就我院80例行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的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125I粒子植入对兔VX2肝移植瘤的疗效,观察其对周围正常肝组织的影响。方法 12只新西兰大白兔VX2肝肿瘤模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植入125I粒子,对照组植入空心粒子,在粒子植入前,植入后7、14、28、60 d行CT增强扫描及肝功能检查,并在第60天做组织学观察。结果治疗组植入后7、14、28、60 d肿瘤体积较对照组均缩小,治疗后14 d治疗组ALT较对照组降低,治疗后7、14 d AST较对照组降低。治疗组60 d内CT增强扫描未监测到肿瘤周围肝组织出现放射性肝损伤。结论125I粒子植入治疗兔移植性肝肿瘤,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改善肝功能,对周围正常肝组织的放射性损伤较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立芳  肖琅 《医学综述》2007,13(9):688-690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肿瘤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其原理,发展动态,临床适应证,植入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组织间植入125Ⅰ粒子治疗各部位肿瘤,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患者分别通过CT导引下或术中直视下进行肿瘤内125Ⅰ粒子植入术。首先依据肿瘤的CT影像资料,利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作出治疗计划,然后经CT导引下经皮穿刺或在术中直视下按照计划,将125Ⅰ粒子均匀植入到肿瘤内,进行组织间放疗。术后1、2、6个月分别进行CT检查对患者随访,观察病灶变化。结果:本组21例病灶中,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6例;无变化2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为80.9%(CR PR)。结论:肿瘤治疗中,组织间植入125Ⅰ粒子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姑息性放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125Ⅰ粒子植入对兔VX2肝移植瘤的疗效,观察其对周围正常肝组织的影响.方法 12只新西兰大白兔VX2肝肿瘤模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植入125Ⅰ粒子,对照组植入空心粒子,在粒子植入前,植入后7、14、28、60 d行CT增强扫描及肝功能检查,并在第60天做组织学观察.结果 治疗组植入后7、14、28、60 d肿瘤体积较对照组均缩小,治疗后14 d治疗组ALT较对照组降低,治疗后7、14 d AST较对照组降低.治疗组60 d内CT增强扫描未监测到肿瘤周围肝组织出现放射性肝损伤.结论 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兔移植性肝肿瘤,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改善肝功能,对周围正常肝组织的放射性损伤较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各部位肿瘤,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患者分别通过CT导引下或术中直视下进行肿瘤内125I粒子植入术.首先依据肿瘤的CT影像资料,利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作出治疗计划,然后经CT导引下经皮穿刺或在术中直视下按照计划,将125I粒子均匀植入到肿瘤内,进行组织间放疗.术后1、2、6个月分别进行CT检查对患者随访,观察病灶变化.结果本组21例病灶中,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6例;无变化2例;进展2例.总有效率为80.9%(CR+PR).结论肿瘤治疗中,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姑息性放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手术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胆肠Roux-en-y吻合旁路手术加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的10例晚期胰腺癌的术前准备和手术过程.结果 手术顺利,患者术后生活和生存质量得以提高.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胰腺癌最好采取开腹术式,直视下粒子植入加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中应用彩色多普勒实时检测粒子植入有利于更好的完成手术前制定的治疗计划;术中加大肿瘤背侧的照射剂量有利于缓解患者腹背部疼痛;手术应先行放射性粒子肿瘤内植入,后做消化道重建.  相似文献   

15.
李彦 《医学综述》2011,17(18):2746-2748
近年来,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作为一项日益成熟、疗效可靠的治疗手段,在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使用和认可,特别是对于进展期恶性肿瘤,可有效降低肿瘤的原位复发率,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分子生物学的高速发展已经逐渐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也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影响细胞内信号转导、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方面获得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应用微创技术将^125Ⅰ放射微粒子植入肿瘤组织中,植入的粒子通过持续不断地释放低能量γ射线,破坏肿瘤细胞核的DNA双链,使肿瘤细胞失去繁殖能力,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组织,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优势在于治疗区的定位精确与肿瘤形状非常吻合;在粒子植入的范围之外,放射剂量迅速减少,与外照射相比,可给予靶区更高的剂量,且不增加正常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专用三维立体定向治疗计划系统(TPS)及影像学精确定位,经组织间按计划适形,均匀分布地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到肿瘤组织内。结果 32例患者,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22例、没变化(NC)2例、进展(PD)1例。结论(125)I粒子植入作为常规放化疗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一种补充治疗手段,局部控制率高,创伤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张丽艳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4):1605-1606
应用微创技术将^125Ⅰ放射微粒子植入肿瘤组织中,植入的粒子通过持续不断地释放低能量γ射线,破坏肿瘤细胞核的DNA双链,使肿瘤细胞失去繁殖能力,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组织,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优势在于治疗区的定位精确与肿瘤形状非常吻合;在粒子植入的范围之外,放射剂量迅速减少,与外照射相比,可给予靶区更高的剂量,且不增加正常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组织间植入125Ⅰ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肿瘤组织间植人125Ⅰ粒子治疗(亦称体力伽玛刀),是在手术中或在CT、B超的引导下,根据三维立体治疗计划将微型放射源精确植入肿瘤组织中或肿瘤侵犯的组织中,通过其持续发出的低能量γ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毁灭性杀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1].  相似文献   

20.
CT导引下^125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晖 《医学综述》2006,12(4):248-250
CT导引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应用TPS计划系统,按照治疗计划将^125I粒子在CT导引下穿刺植入到恶性肿瘤内,在术后用CT检查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有无并发症及疗效。主要适用于未经治疗的原发肿瘤、手术难以切除的侵犯重要功能组织及器官的肿瘤、复发或转移的肿瘤治疗。此种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可行,并发症发生率低.目前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