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针对现行《方剂学》教材章节分类体系存在的弊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以此来完善《方剂学》的教材建设,促进方剂学科的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方剂教学、科研与临床。  相似文献   

2.
方剂组方原则是方剂学理论的核心思想内容,但在现行《方剂学》教材选定的208首方剂中,有50.48%的方剂配伍没有遵循君、臣、佐、使这一原则。特别是原则不全、原则反串现象比较普遍,较大程度地影响着方剂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方剂主治的规范性研究较少,通过对方剂主治源流的梳理并分析《方剂学》教材中方剂主治描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病、证、征结合”3个层次的方剂主治描述规范,从而有利于临证依法用方、规范教材和规范方剂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全国高校教材《方剂学》中有关方剂源流辨章学术所涉及的方剂源出问题及考订现况初步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方剂学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性学科之一,其理论的系统性与正确性如何,将会直接影响中医理论的整体水平。但目前的方剂研究依然忽视方名问题,忽视命名方法及其目的性、原则性的认识。本文结合现行教材的有关内容,归纳出8种方剂命名方法,8个目的性和3个原则性,同时分析了传统命名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付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9):1682-1682
《伤寒论》究竟有多少方剂?至今尚未有准确数字,目前,主要有两种认识,一种认识是从高保衡等人于《伤寒论序》文中所言"除重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一种认识是从朱肱于《类证活人书》卷十二中所言:"张仲景伤寒方一百一十三首".在中医药高等院校五版《伤寒论讲义》教材中其方剂索引数目是114方(缺文蛤散);且在六版《伤寒论选读》教材方剂索引数目则是113方(少土瓜根汁方与猪胆汁方),而数版本《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等教材则大多认为《伤寒论》方剂是113方,笔者对此作了认真地仔细地统计,则发现《伤寒论》方剂既不是112方,也不是113方,更不是114方,而是115方,为了纠正以往对《伤寒论》方剂数目的不准确认识,特将《伤寒论》方剂例举于此.  相似文献   

7.
自从《五十二病方》记载了方剂的雏形后,方剂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黄帝内经》的问世、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的诞生、盛唐时期大型方书的涌现,方剂本身日趋完善与丰富,使方剂学也逐步形成、发展起来。不断深化方剂学的研究,并使其研究方法现代化,是广大中医药学者追求的目标。为此,本文就方剂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方剂学是联系中医学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作者在统编教材《方剂学》的学习和临床运用中,发现教材存在淡化药物客观指征的现象,并以酸枣仁汤、小青龙汤、济川煎等方剂为例对此问题作了重点阐述。基于病机的方剂学研究思路可能是问题所在。作者提出方证是方剂学核心,寻找方药与其主治病证症状体征的对应关系是方剂学研究的关键,重视方药使用的客观证据指征是方剂学的最大特色;回归、继承传统用药经验,重视以方药客观指征为核心的方剂学研究思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方剂学》教学中,用归纳比较法,从方名相同或相似方剂的比较,功效相似方剂的比较,主治证病名相似方剂的比较,主治证病机相似方剂的比较人手,并初起经教师演示——继而启发引导学生一同动手——再到学生自己动手观察总结三层次递进方法,从而使学生综观教材全貌,从纵横两方面掌握方与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所学方剂条理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0.
“君臣佐使”是源于《内经》的制方思想,两千多年的中医临床实践过程中,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和完善,使得“君臣佐使”成为指导方剂配伍组方的重要理论:普通高等教育中医院校《方剂学》五版、六版教材皆以“君臣佐使”为方剂的组方原则,新世纪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则把“君臣佐使”作为方剂组方的基本结构,笔者则认为“君臣佐使”作为组方原则更为恰当,治法和“君臣佐使”是指导组方的双原则。  相似文献   

11.
双语教学是目前国内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将作者在西医院校本科生中开展中医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初步实践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对中医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医双语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双语教材编写及深化双语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丁元庆 《中医教育》2006,25(2):52-54
对新世纪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中风》一节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商榷。主要涉及:在中风主症方面:“昏仆”是中风主症但却不是必见症状,“口眼喎斜”还是“口舌歪斜”,中风主症不能没有“偏身麻木(偏身感觉异常)”;中脏腑与“中腑脏”;痰热腑实证的归类与主症;选方用药的几个问题以及教材规范化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医诊断学研究生教学现有教材和中医诊断学研究生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中医诊断学》(研究生教材)建设思路,论述此教材编写特点,并列出内容提要和章节目录。此书的编写,旨在为提高中医诊断学研究生教学水平、提升中医诊断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张前  解华  李峰  王珍 《中医教育》2008,27(5):24-26
为适应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需要,我校为国家生命科学与科技人才培养基地班学生新开设了基因工程实验课程。为了上好这门专业主干课,我们确定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并编写了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实验教材,科学安排实验顺序,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同时全过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措施,旨在提高基因工程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满足21世纪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医类专业和实验诊断学自身的特点,使中医类专业实验诊断学理论教学中存在着学科发展迅猛而教材内容滞后、教学对象为中医临床学生而教学内容为医学实验技术以及学生求知欲强而教材内容少、课时少等矛盾。优化教学内容的扬弃取舍,补充、更新和重组教学内容;缩短教学内容的临床距离;改变教学内容的组织线索以及适当引入中医理论有利于解决这些矛盾。  相似文献   

16.
长学制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事关医疗后备力量的整体质量。针对扩招以来长学制教学过程中涉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建设、临床教学、能力培养、教学管理、合作办学、学风状况等8个方面进行调研并分析出现的问题,籍以促进教学确保人才质量。  相似文献   

17.
申杰 《中医教育》2005,24(5):25-28
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现状表明,预防医学教学在学时、教材、设施、师资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若要全面提高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的教学质量,亟待强化预防医学教育的地位,调整和充实预防医学课程设置与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重视教材建设,建立完善的教学考评体系,逐步建立与形成全新的高等中医药院校预防医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高等中西医结合教育发展概况、困惑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高等中西医结合教育50余年的发展演变及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高等中西医结合教育存在的困惑、问题及原因。结合中西医结合发展状况,从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地位、作用,中西医结合专业名称规范及其定位,多层次办学体系的建立,加强师资培训工作,完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制度,建立一套系统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及相应的配套教辅、教参丛书,加强创新性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加强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后期教学与临床实践及开展全国性高等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改革研究9个方面探讨及展望高等中西医结合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头痛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内伤外感均能引起,病因复杂多变,病程长短不一,症状轻重有别,容易反复发作,甚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引发一系列身心问题,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中医对头痛病的认识可追溯到2000年前的《黄帝内经》,治疗上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传统的辨证论治有时候在临床中证型难以明确区分,往往难以和教科书上的辨证分型对号入座。笔者近年来采用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先辨六经,次辨方证,灵活运用经方加减治疗各种头痛,方证对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名老中医经验方是当代名老中医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确有疗效的方剂,体现了中医对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核心病机的认识,是组方用药规律的宝贵经验,代表了中医临床最高诊疗水平的治疗方案,是新药研发和科技创新的主要源头。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挖掘、整理名老中医经验方,开发出中药新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名老中医经验方的中药新药研发是国家重点鼓励研发的方向,也是目前申报量最大的中药新药类别,但近年来批准上市的此类中药新药却非常少。究其原因,研发人员对国家关于此类中药新药的审评理念及相关技术要求了解不够,导致在中药新药研发策略上存在一定问题,是此类中药新药批准上市数量低的主要原因。为了更好地推进名老中医经验方新药研发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名老中医经验方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独特优势,该文针对目前名老中医经验方新药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重视人用历史、全过程质量控制的中药新药研发理念,并从研发的药学、药效毒理以及临床环节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旨在为广大中药新药研发机构和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从而研发出更多满足临床需求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中药新药,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