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性脑卒中的预防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按已定型的双肾双夹法建立易卒中肾血管高血压大鼠模型,12周后应用人工寒潮引发卒中.预防组给予阿司匹林,假手术组和实验对照组用等剂量植物油,连续7d后,置于人工寒潮箱3d诱发脑卒中;之后,取脑TTC染色、常规病理HE染色以统计卒中灶数目.结果 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卒中发生率、卒中体积.结论 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卒中的发生及梗死体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大鼠延髓缺血中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延髓缺血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多点阻断脑动脉方法制造延髓缺血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延髓缺血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分别在实验7 d、14 d时取延髓,检测脑组织的SOD、MDA水平及微血管密度。结果治疗组及缺血对照组的微血管灰度值较假手术组均增加,治疗组数值增加的幅度低于缺血对照组(P<0.01)。缺血对照组脑组织SOD水平下降,脑组织MDA浓度含量较高;与缺血对照组相比,治疗组SOD下降的幅度小(P<0.01),MDA浓度降低。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保护微血管,对延髓缺血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大鼠延髓缺血后脑微血管密度、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缺血对照组。采用电凝双侧椎动脉和结扎右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造大鼠延髓缺血模型。分别给予治疗组和缺血对照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及等计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大鼠于相应时段灌注取材,每组标本分别采用单宁酸-氯化铁法染色微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脑组织中的BDNF和NGF。光镜下观察脑组织中微血管密度、NGF和BDNF的变化,利用灰度值进行分析。结果微血管密度、NGF、BDNF灰度值治疗组均低于缺血对照组。结论NGF、BDNF水平与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丁苯酞可上调大鼠缺血脑组织中NGF、BDNF的表达,减轻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丁苯酞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丁苯酞预处理组,每组10只大鼠.丁苯酞预处理组大鼠给予丁苯酞80 mg/kg灌胃,1次/d;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替代.灌胃7d后,采用Zea Longa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不插入线栓.采用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RT-PCR法测定脑组织葡萄糖调控蛋白78(GRP78) mRNA、C/EBP同源蛋白(CHOP) mRNA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未见梗死灶;丁苯酞预处理组大鼠脑梗死面积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和丁苯酞预处理组大鼠脑组织GRP78 mRNA、CHOP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丁苯酞预处理组大鼠脑组织GRP78 mRNA、CHOP 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均P<0.05).结论 丁苯酞可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中钙通道Cav1.3表达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和丁苯酞治疗组,每组12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质中钙通道Cav1.3表达的情况。采用TUNEL法观察大鼠大脑皮质内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与缺血对照组比较,丁苯酞治疗组大鼠大脑皮质中钙通道Cav1.3表达有所增加(P0.05),但仍低于假手术组(P0.05),大脑皮质中凋亡神经元数量丁苯酞治疗组明显少于缺血对照组但多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丁苯酞可以抑制缺血造成的脑皮质中钙通道Cav1.3表达的减少,减少缺血后大脑皮质中的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6.
人工寒潮促发脑卒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目的 探索建立人工寒潮环境 ;探讨人工寒潮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观测用经改装的冷藏柜及人工气候箱模拟寒潮时所需条件及达标情况 ;分别将复制成功的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RHRSP)及正常大鼠置于人工寒潮环境中 ,观察大鼠的血压波动、脑血管病变及脑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 冷藏柜与人工气候箱均能模拟寒潮 ,后者除能控制温度外同时能控制相对湿度 ;人工寒潮来临时RHRSP组大鼠血压波动大、自发性脑卒中明显增多 ,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人工气候箱较冷藏柜能更好模拟寒潮 ,人工模拟寒潮克服了季节限制且一致性好、易重复 ;人工寒潮可以使RHRSP发生脑卒中 ,可较好模拟气温骤降 (自然寒潮 )时的脑卒中 ,为进一步研究寒潮诱发脑卒中的机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建立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动物模型探讨慢性低灌注后认知功能的变化及丁苯酞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丁苯酞组。缺血组与丁苯酞组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评估1个月后各组大鼠空间认知功能。结果慢性低灌注后1月大鼠认知功能减退,丁苯酞治疗组逃避潜伏期较缺血组明显增加,显著延长在第四象限停留时间(P<0.05)。结论丁苯酞对慢性低灌注大鼠认知功能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丁苯酞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33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模型组(脑缺血组)和丁苯酞预处理组(丁苯酞组),每组11只.丁苯酞组大鼠给予丁苯酞0.8 g/(kg·d)灌胃14 d.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大鼠模型,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比较各组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及Smac、S100B蛋白水平.结果 丁苯酞组及脑缺血组梗死区及周边脑组织有明显缺血性改变,但丁苯酞组脑组织缺血性改变较轻.丁苯酞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小于脑缺血组(P<0.05).脑缺血组与丁苯酞组脑组织含水量及Smac、S100B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 ~0.01);丁苯酞组脑组织含水量及Smac、S100B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脑缺血组(均P<0.05).结论 丁苯酞预处理能减轻脑缺血性损害,降低脑组织Smac及S100B蛋白水平,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丁苯酞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丁苯酞预处理组,每组按再灌注6h、12h、24h分3个亚组各8只。采用Zea Longa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不插入线栓,丁苯酞预处理组给予丁苯酞50mg/(kg·d)灌胃,共5d,其他2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替代。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脑组织CHOP及Caspase-3的动态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的CHOP、Caspase-3在6h升高,24h达峰(P0.01);丁苯酞预处理组24hCHOP、Caspase-3阳性表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丁苯酞预处理可下调CHOP、Caspase-3的表达,抑制IRE1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及其后的凋亡信号通路,有效减少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丁苯酞对恶性肿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唐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收治的86例恶性肿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丁苯酞组和对照组,其中丁苯酞组43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抗栓、稳定斑块以及对症降糖、降压等综合治疗;丁苯酞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每次100 ml,每天2次静脉滴注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记录相关并发症评估预后;在治疗前(入院时)及治疗后(入院14 d)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的水平并计算差值,评估丁苯酞对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 丁苯酞组患者治疗后24 h、7 d、14 d,NIHSS评分逐渐降低,丁苯酞组患者治疗后14 d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6(4,10)比10(4,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苯酞组患者颅内出血发生率为4.65%(2/43),与对照组的2.33%(1/43...  相似文献   

11.
分析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PSD诊断标准,共纳入102例PSD患者.随机将PSD患者分为研究组(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和对照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各51例,共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周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汉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及细胞凋亡因子bcl-2、bax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造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丁苯酞组,丁苯酞组大鼠在造模前3d给予80mg/(kg·d)丁苯酞,其他组大鼠给予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使用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并使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和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丁苯酞组脑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轻于模型组,大部分线粒体膜较完整,空泡少,内质网形态较正常,高电子密度颗粒较少,染色质出现轻度聚集,核仁可见;假手术组、丁苯酞组和模型组凋亡细胞指数依次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丁苯酞组和模型组bax和caspase-3依次升高,各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丁苯酞组bcl-2依次升高,各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可有效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超微结构,使细胞凋亡减少,其发挥药效可能是通过对bcl-2、bax和caspase-3水平的调节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慢性脑低灌注状态大鼠前脑线粒体超微结构及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丁苯酞组。术后第4周,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丁苯酞组腹腔注射丁苯酞注射液。治疗4周后,观察电镜下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提取线粒体,测定线粒体成分的ATP酶活性。结果:电镜观察表明丁苯酞组线粒体超微结构的破坏明显比生理盐水组轻。丁苯酞组的Na-K-ATP酶活力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丁苯酞注射液可明显增加线粒体ATP酶活性。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对慢性脑低灌注状态下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醒脑静、丁苯酞及二者联合分别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250±20)g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醒脑静组、丁苯酞组、醒脑静联合丁苯酞(联合用药)组,每组又分为6、24、72 h三个亚组; 通过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各个时间点Bcl-2、Bax的表达水平。结果(1)模型组手术对侧大脑半球偶见凋亡细胞,病灶区可见大量神经细胞凋亡。丁苯酞用药组、醒脑静用药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醒脑静联合丁苯酞组凋亡细胞数最少(P<0.05);(2)丁苯酞组及联合用药组Bcl-2阳性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有提高,联合用药组Bcl-2阳性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最高(P<0.05); 丁苯酞组及联合用药组Bax阳性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有降低,联合用药组Bax阳性表达水平最低(P<0.05)。结论(1)醒脑静、丁苯酞及二者联合均可能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来实现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其中二者联合效果最佳;(2)丁苯酞可能通过增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的方式来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3)醒脑静本身不能对Bcl-2、Bax的表达水平产生影响,但其可能通过增强丁苯酞作用的方式影响Bcl-2、Bax的表达,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嗅鞘细胞(OECs)的培养及其对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作用。方法取36只EAE模型大鼠,将其随机分为移植组18只,假手术组18只。用新生Wistar大鼠嗅球培养出OECs,移植组将OECs悬液注入EAE大鼠的侧脑室;假手术组按以上方法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2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1)OECs移植组运动功能评分从第1天的(6.8±0.7)分降至第20天的(1.1±0.3)分,显著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织病理切片可见OECs移植组髓鞘修复明显优于假手术组;(3)OECs移植组VEGF的表达从第1天的(22.1±2.8)个/mm2增至第10天的(300.6±5.1)个/mm2,后逐渐降至第21天的(99.0±3.5)个/mm2,在各时间点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OECs移植可以促进EAE的髓鞘修复,改善运动功能,同时可使VEGF大量表达,诱导病灶周围新生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人工寒潮时不同血压水平大鼠脑卒中发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人工寒潮时不同血压水平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360只大鼠分为寒潮和非寒潮2大组,再按血压水平各分为正常血压组、160~199mmHg、200~219mmHg和≥220mmHg等4个亚组,观察大鼠的脑卒中情况。结果脑卒中发生率在血压<220mmHg与≥220mmHg的大鼠、寒潮组与非寒潮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脑动脉病变严重的卒中率更高。Logistic回归发现只有寒潮前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生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寒潮与脑卒中发病密切相关,脑动脉病变是患病基础,高血压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寒潮是重要的启动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西酞普兰对拟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海马齿状回5-羟色胺1A(5-HT1A)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PSD可能的药理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拟PSD组和西酞普兰干预组.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联合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刺激(CMS)及孤养法建立拟PSD动物模型,同时予西酞普兰(10 mg·kg-1·day-1)干预4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并比较CMS开始后第19、28天各组大鼠海马齿状回5-HT1A受体的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MS开始后第19天,西酞普兰组5-HT1A受体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高于拟PSD组[(0.131±0.008)vs(0.012±0.001)和(0.95±0.06)vs(0.40±0.03),P均小于0.001].第28天,西酞普兰组5-HT1A受体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高于拟PSD组[(0.224±0.012)vs(0.013±0.001)和(0.52±0.06)vs(0.08±0.02),P均小于0.001].结论 西酞普兰促进拟PSD大鼠海马齿状回5-HT1A受体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从而可促进海马神经重塑,这可能为西酞普兰治疗PSD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大鼠延髓缺血后脑神经元凋亡、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缺血对照组。采用电凝双侧椎动脉和结扎右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造大鼠延髓缺血模型。分别给予治疗组和缺血对照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及等计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大鼠于相应时段灌注取材,每组标本分别采用尼氏染色、Tunel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脑组织中的神经元、凋亡神经元数量、BDNF和NGF。光镜下观察脑组织中神经元数量、神经元凋亡的数量。同时观察NGF和BDNF的变化,利用灰度值进行分析。结果神经元凋亡数量及NGF、BDNF灰度值治疗组均低于缺血对照组。结论 NGF、BDNF水平与神经元数量密切相关,丁苯酞可上调大鼠缺血脑组织中NGF、BDNF的表达,减轻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丁苯酞(NBP)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VD组、VD+NBP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分别进行水迷宫实验(MWM)测试其空间认知功能。MWM后,分别记录麻醉状态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LTP变化,比较3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在高频刺激后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斜率变化;电生理记录后,大鼠断头取脑,制备脑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测定海马CA1区NR2B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VD组大鼠有明显的空间认知障碍;丁苯酞治疗后,VD+NBP组大鼠的空间认知障碍得到显著改善。高频刺激后,VD组EPSP斜率增加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大鼠(VD组vs对照组:13.9±1.6 vs 25.1±1.2,P<0.01);VD+NBP组EPSP斜率增加百分比显著高于VD组大鼠(VD+NBP组vs VD组:20.2±1.2 vs 13.9±1.6,P<0.05)。VD组NR2B受体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VD+NBP组NR2B受体的表达量显著高于VD组(P<0.01)。结论丁苯酞可通过提高VD大鼠海马CA1区LTP而改善突触可塑性,从而改善空间认知障碍,其机制与丁苯酞上调VD大鼠海马CA1区NR2B受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丁苯酞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丁苯酞预处理组,每组各16只。各组均灌胃5d后,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及图像分析观察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caspase-3、bcl-2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丁苯酞预处理组神经缺损程度改善,梗死灶体积减少,caspase-3阳性细胞数量减少,bcl-2表达上调。结论丁苯酞可减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作,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