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我院自1992年~2000年间共行包皮环切术86例 ,其中随机选择应用CO2 激光行包皮环切术42例 (治疗组 )。常规包皮环切术44例 (对照组 )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1治疗方法1 1治疗组 :术前常规消毒。用1 %盐酸利多卡因作阴茎根部浸润麻醉。包皮内侧填塞浸湿敷料以保护龟头 ,防止灼伤。3~5钟内用CO2 激光将包皮环形切除 ,切缘用1号丝线缝合。整个手术约10~15分钟完成。术后第3天去除创口敷料 ,创面用洗必泰溶液清洗 ,每天2次。术后10天拆线。1 2对照组 :术前消毒、麻醉同上。用手术剪环形切除包皮 ,止血、…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前后胃酸检查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临床广泛采用各种迷走神经切断手术降低胃酸来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胃酸检查对于选择手术方式和判定术后效果有一定意义。我科曾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外科治疗者无选择地采用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共80例。本文对其中胃酸检查资料较完整者65例进行分析,以探讨手术前后几种胃酸检查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测SD大鼠心迷走神经功能状态的增龄性改变。方法:采用压力反射敏感性测定及迷走神经刺激两种手段观察迷走神经的增龄性变化情况。结果:(1)压力反射敏感性(BRS)随着年龄的增长逐减弱。(2)左侧迷走神经(LVN)和右侧迷走神经(RVN)刺激对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抑制率随年龄的增长也逐渐减弱(P〈0.01)。结论:SD大鼠心迷走神经功能活性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的病理生理变化进行深人研究,阐明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病理基础。方法采用神经示踪技术顺行标记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心迷走传出神经纤维及其支配的心脏神经节的神经纤维末端:同时采用荧光金染料标记心神经节神经元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结构的改变。结果(1)糖尿病大鼠心脏神经元细胞胞体变小,细胞间隙模糊;(2)Dil标记的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直径变细,伴局部肿胀:(3)被心脏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所支配的心脏神经元细胞明显减少。结论糖尿病可导致心脏神经节细胞结构的改变,并减少迷走神经传卅纤维对神经节细胞的支配活动,这种改变可能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乐力反射敏感性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6.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穿孔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穿孔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0年-2004年150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病人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穿孔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h,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97.1%(135/139)的病人溃疡治愈,全部病例胃酸降低,溃疡复发率3.6%(5/139)。结论该手术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溃疡复发率低,可作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的首选手术之一。 相似文献
7.
迷走神经对大鼠肝脏葡萄糖代谢和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对于大鼠肝脏葡萄糖代谢和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方法:(1)建立去迷走神经肝脏模型,SD大鼠32只分模型组及对照组,每组16只。模型组切除迷走神经肝支,对照组仅行开腹神经探查手术。术后每周各采集1次肝脏组织标本,每次4只,连续4周。标本进行VAChT免疫组化,观察肝脏胆碱能神经纤维的表达情况。(2)肝糖原及肝纤维化指标测定.SD大鼠32只分为实验空腹、实验进食及对照空腹和对照进食4组,各8只。实验组行迷走神经肝支切除,对照组行开腹神经探查手术。各组分别测定肝糖原,以及肝组织HA、LN、PC Ⅲ和CIV含量。结果:模型组去迷走神经3周后肝胆碱能神经明显减少,第4周基本消失。实验组空腹肝糖原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进食后亦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进食后肝糖原增加显著(P<0.01)。实验组HA、LN、PC Ⅲ和CIV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大鼠去除迷走神经后4周,能够达到完全去神经肝脏状态,肝脏去迷走神经后葡萄糖的合成和储存能力显著降低,去神经后肝脏的抗纤维化能力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8.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鳞状上皮疣状增生病变的性传播疾病[1].近年来发病仅次于淋病,居第二位,常与多种性传播疾病同时存在,其主要经性交直接传播,偶尔通过污染的衣物间接传播,潜伏期1~6个月,多见于性活跃青中年男女[2].笔者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加氦氖激光和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9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前腹腔镜检查已广泛应用于妇科,检查前,数分钟内需一次充入 CO_22~2.5立升,有时操作中又须继续加量。此时受检查者取倾斜截石位(头低)。如此大量的 CO_2进入腹腔,能否经腹膜毛细血管吸收入血中,使体内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增高,且因体位关系,机械性压迫致通气障碍 CO_2蓄积。上述二种情况能否在体内产生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而导致高碳酸血症。本文对此于充气前后作了血气分析,测定了十项指标,重点讨论了与呼吸调节有关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及血液酸碱度(pH 值),并对麻醉方式不同、不同部位的连续硬膜外麻醉,不同体位以及呼吸、脉搏于充气前后的血气变化均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9,(17)
<正>皮肤血管瘤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的良性肿瘤,血管瘤常发于患者面部、四肢及胸颈部,特别是位于身体裸露部位的,十分影响美观。因此,血管瘤给患者及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而随着病灶的发展,血管及组织硬化影响患者的健康。目前临床治疗皮肤血管瘤的方法有:局部药物注射、手术、微波、电凝及激光治疗,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陷,也有自己的适应证等。但就整体而言,激光治疗的痊愈率是最高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小。二氧化碳激光是一种气体激光,波长为10 600 nm,它可以让组织气化而达成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我科于1989年10月~2002年12月用CO2激光对体表。体腔各种痣、疣、乳头状瘤、小血管瘤,及其它赘生物等数十种疾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我院自1998年始对产后尿潴留患者采用普鲁卡因长强穴封闭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从1998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妇产科共收治产妇1151人 ,产后尿潴留者87例 ,顽固性尿潴留者16例 ,尿潴留时间1~6天不等 ,平均2 5天。2方法患者取胸膝位 ,普鲁卡因皮试阴性后 ,抽取0 25 %普鲁卡因20~30ml ,接8号封闭针头 (腰穿针 ) ,取尾骨下缘作穿刺点 ,局部常规消毒。左手戴手套 ,食指石蜡油润滑后探入肛门 ,紧贴直肠后壁 ,以感觉及引导穿刺针方向 ,右手持注射器 ,沿骶尾骨方向取45°角 ,进针5~6cm ,回抽无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一接近人类肾小球硬化病理特征、制作周期短、稳定性重复性良好的动物模型,以供新药研究之用,对健康雄性SD大鼠行左侧肾切除合并阿霉素双次注射尾静脉的方法建立肾小球硬化动物模型.正常组则行假手术及予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于第0,2,4,6,8周留取24h尿液测定尿蛋白含量;第8周末取血检测血生化指标,单侧肾切除合并阿霉素双次尾静脉注射的肾小球硬化模型大鼠的24h蛋白尿、血脂都较正常组明显升高.该模型病理特征与人类肾小球硬化相似,其建立为治疗肾小球硬化的新药开发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4,自引:3,他引:54
目的对不同剂量的三硝基苯磺酸(TNBS)引起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采用一次性直肠注入大鼠TNBS(25~150mg·kg-1)的30%乙醇溶液,引起慢性炎症性肠疾病(IBD),3wk后外死动物对各剂量下动物结肠的重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组织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TNBS在100~150mg·kg-1剂量下引起的UC肠壁明显增厚,炎症和溃疡至少维持7wk时间,MPO活性值显著性升高,组织学检查发现粘膜及粘膜下层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纤维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及隐窝脓肿形成,50mg·kg-1剂量时有一较轻度的损伤。25mg·kg-1时对结肠的重量、MPO活性及损伤指数都没有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用TNBS引起大鼠实验性UC,其溃疡和炎症维持一较长时间,这一病理特征为炎症性疾病防治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条件;本模型的最佳剂量为100mg·kg-1左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判定服用木棉花对人体的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性,确定木棉花对试验动物的食用安全性及其对人的安全食用量;为后续将其做为新资源食品进行开发和利用提供毒理学安全性的依据。方法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的致畸试验方法,将木棉花样品按3 300、6 600和13 300 mg/kg·bw的剂量分为3组,采用灌胃的方式给药,溶媒对照组用等量纯水灌胃;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 mg/kg。妊娠第20天处死孕鼠,解剖并检测记录着床数、黄体数、吸收胎、早死胎、晚死胎和活胎数子宫连胎重,计算孕鼠体重增重、体重净增重,检查胎鼠外观、内脏和骨骼的畸形情况。结果木棉花各剂量组对SD孕鼠母体未见明显毒性、对胎鼠未见明显胚胎毒性和致畸性。结论在本实验研究剂量范围内,木棉花样品未见致畸作用,NOAEL为13 300 mg/kg·bw。 相似文献
18.
19.
甲硝唑大鼠肠吸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甲硝唑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吸收部位及吸收机制,为其结肠定位缓控释制剂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鼠在体灌流肠吸收实验,考察了甲硝唑的吸收部位和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甲硝唑在大鼠肠道内无特定吸收部位,各肠段吸收速率常数按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回肠顺序依次上升,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78、0.136、0.155、0.168/h。在2~2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甲硝唑的吸收量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甲硝唑在大鼠全肠段均有吸收,吸收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适于制备结肠定位缓控释制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冠状动脉介入检查(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1].股动脉穿刺并置入鞘管是心脏介入治疗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但介入治疗术中、术后存在一些并发症,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就是其中一种严重的并发症[2],发生率3%~5%[3],现就我院冠状动脉造影和PCI发生VVRs的59例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总结有效预防及护理VVRs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