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路路通酸(BTA)对乳腺癌MCF-7细胞及宫颈癌C-33A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BTA作用不同时间后对MCF-7细胞、C-33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TA处理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BTA作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24、48、72 h后的IC50分别为(37.62±1.72)、(27.32±0.99)、(19.19±0.90)μmol/L。BTA作用于宫颈癌C-33A细胞24、48、72 h后的IC50分别为(34.55±0.88)、(27.20±1.03)、(16.74±0.79)μmol/L,BTA对2种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流式结果显示,BTA将MCF-7细胞阻滞在S期,并诱导其凋亡;BTA将C-33A细胞阻滞在G1-S期。结论BTA对乳腺癌MCF-7细胞和宫颈癌C-33A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与细胞周期阻滞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酒石酸锑钾对肝L-02细胞的抑制和凋亡诱导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酒石酸锑钾(PAT)对人胚肝L-02细胞的生长、细胞周期和诱导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的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PAT处理24、48、72、96及120 h对L-02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用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PAT处理24 h诱导细胞周期的改变情况,用Arm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PAT作用24 h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PAT染毒24、48、72、96及120 h,随PAT染毒剂量的增大,L-02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升高;浓度200μanol/L PAT作用24 h使细胞发生S期阻滞,≥400 μmol/L PAT使细胞发生G1期阻滞;浓度200μmol/L PAT作用24h诱导细胞凋亡,≥400μmol/L PAT可导致细胞坏死.结论 在一定剂量下,PAT可以显著抑制L-02细胞的生长增殖,低剂量PAT主要引起L-02细胞发生S期阻滞和细胞凋亡,高剂量PAT主要引起L-02细胞发生G1期阻滞和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依帕司他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抑制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方法将106个肾小球系膜细胞转移至培养瓶中,分为正常生理浓度葡萄糖(5.5 mmol·L~(-1))组、高浓度葡萄糖(30 mmol·L~(-1))组、依帕司他高剂量浓度组(10μmol·L~(-1))、依帕司他中剂量浓度组(1μmol·L~(-1))、依帕司他低剂量浓度组(0.1μmol·L~(-1)),在37℃,体积分数5%CO_2培养箱内于无血清培养基培养48 h。分别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T-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一氧化氮(NO)含量。采用western-blot方法分别测定肾小球系膜细胞内硝化酪氨酸蛋白(NT)来反映肾小球细胞内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的生成量。结果与高浓度葡萄糖组对比,依帕司他各剂量组中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内ROS含量显著地降低;系膜细胞中T-SOD和Cu/Zn-SOD含量显著升高;系膜细胞中GSH的含量无显著变化。与高浓度葡萄糖组相比,依帕司他各剂量组的系膜细胞中NO含量显著地升高;高剂量(10μmol·L~(-1))和中剂量(1μmol·L~(-1))的依帕司他能够显著地降低NT的蛋白表达,表明ONOO~-的生成被显著抑制。结论依帕司他能够升高由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中T-SOD和Cu/Zn-SOD含量,增强其对ROS的清除能力,降低由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中ROS含量。依帕司他虽能够升高NO生成,但仍能抑制高糖培养的系膜细胞中NT蛋白表达,抑制ONOO~-生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NSAIDs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和NS-398对胃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MTT检测表明,阿司匹林和NS-398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对SGC7901细胞活性产生抑制(P<0.05);阿匹匹林浓度为0.1mol/L时,24,48和72h抑制率分别为7.1%,10.4%和24.5%;浓度为1.0mmol/L时抑制率分别为7.9%,15.5%和50.5%;浓度为8.0mmol/L时抑制率分别为10.2%,23.6%和81.3%;NS-398浓度为10μmol/L时,NS-398作用24,48和72h,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8%,12.0%和19.8%;浓度为50μmol/L时抑制率分别为5.1%,17.4%和35.8%;浓度为100μmol/L时抑制率分别为12.4%,28.1%和51.1%;阿司匹林和NS-398呈剂量依赖性影响细胞周期,显著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结论阿司匹林和NS-398在一定浓度内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变细胞周期的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临床肿瘤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多西他赛(0.1、1、10、20、50、100μmol/L)处理人肺癌A549细胞48h,采用MTT法检测A549细胞增殖情况,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不同浓度的多西他赛处理A549细胞后的增殖抑制率和凋亡指数均高于对照组;G2/M期细胞占总细胞的比例增加,G0/G1期细胞占总细胞的比例降低(除0.1μmol/L外)。多西他赛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凋亡指数、G2/M期呈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加,G0/G1期呈浓度依赖的方式降低。结论多西他赛可促进A549增殖和凋亡,同时可将A549细胞阻断在G2/M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g_3对H_2O_2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_2O_2诱导建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以不同浓度的人参皂苷Rg_3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预处理24 h,采用CCK-8试验、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以及丙二醛(MDA)测定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凋亡数量、细胞培养液中LDH水平和MDA含量。通过流式细胞术、q RT-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CDK4的m RNA水平和蛋白表达。结果 400μmol/L H_2O_2培养细胞4 h能够建立稳定有效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随着人参皂苷Rg_3浓度的增加,被H_2O_2损伤的细胞的凋亡数量、细胞外LDH活性、细胞产生的MDA的含量均明显下降。40μmol/L人参皂苷Rg_3可以把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下调CDK4的m 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人参皂苷Rg_3可以通过抑制CDK4而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木栓酮调控K562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木栓酮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株K562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K56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木栓酮组,木栓酮组包括10、20、50、100μmol/L组,培养24、48、72h。采用四甲基固氮唑盐(MTT)法测定木栓酮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木栓酮对K562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m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中CDK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50μmol/L木栓酮组和100μmol/L木栓酮组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进一步研究发现,50μmol/L和100μmol/L木栓酮可以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高浓度木栓酮作用后,CDK1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木栓酮能够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使K562细胞周期阻滞在G2期,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DK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5,(31):4375-4377
目的:研究吲哚美辛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为试验对象,分别用0(空白对照)、200、400、600、800、1 000μmol/L吲哚美辛作用24、48、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吲哚美辛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用0(空白对照)、400、600、800μmol/L吲哚美辛作用24 h后,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600、800、1 000μmol/L吲哚美辛可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增殖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与空白对照比较,吲哚美辛可使Hela细胞形态由多角形逐渐向圆形转变且细胞呈现凋亡和坏死状态;其中细胞G0/G1期比例增加、S期比例减少,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吲哚美辛可抑制Hela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主要阻滞细胞于G0/G1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索拉菲尼对SMMC-772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ATRA(10-5mol/L)及不同浓度的索拉菲尼(6μmol/L、9μmol/L、12μmol/L),并选用10-5mol/L的ATRA分别联合索拉菲尼(6μmol/L、9μmol/L、12μmol/L)作用于SMMC-7721肝癌细胞24h、48h、72h;期间药物对SMMC-7721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阻滞作用通过MTT比色法进行观测,同时细胞生长过程中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形态变化,其后药物作用48h时SMMC-7721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的情况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不同浓度的索拉菲尼单药、全反式维甲酸单药及联合用药均对SMMC-7721肝癌细胞的生长明显抑制并改变细胞的形态,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比例增加。其凋亡作用有随剂量-时间改变的依赖性。两药联合应用相比单用全反式维甲酸或索拉菲尼其细胞凋亡作用更为显著。12μmol/L索拉菲尼、9μmol/L索拉菲尼分别与ATRA联合作用于细胞48h及72h相比较,其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两药联合作用时可见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的肝癌细胞较单药应用时显著增多(P<0.01),凋亡率增加。结论 ATRA、索拉菲尼均有阻滞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及促凋亡的作用,联合索拉菲尼作用增强并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黄素对HK-2细胞周期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的毒性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利用噻唑蓝法(MTT)评价大黄素对HK-2细胞增长抑制的IC50,观察不同浓度药物对细胞形态和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黄素对HK-2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大黄素作用HK-2细胞48 h后,明显抑制细胞的增值,其IC50值为130.65μmol/L,并且能够导致细胞发生皱缩和空泡化,LDH漏出率增加,同时对细胞周期产生阻滞作用,随着浓度的增高,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下降。而S期细胞明显升高。结论大黄素在体外对于HK-2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了HK-2细胞正常的细胞周期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为观察对象,分别给予不同浓度青蒿素(2、5、10、30、50、70、100μmol/L)和双氢青蒿素(1、3、5、10、15、20、25μmol/L)处理,于给药后24h、48h、72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考察药物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作用48h后,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68,16μmol/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药物组均不同程度的抑制了正常HepG2细胞的增殖,并表现出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结论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在体外对HepG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随浓度的增大细胞毒作用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增殖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癌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5、10、20、40、80、160μmol/L槲皮素处理SW480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SW480细胞增殖情况,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实时荧光定量反相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槲皮素对SW480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够诱导SW480细胞凋亡,且与剂量、时间呈正相关;40μmol/L槲皮素可明显抑制Bcl-2、C-myc mRNA的表达;处理48、72 h时40μmol/L槲皮素明显抑制Bcl-2、C-myc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槲皮素能够抑制SW480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槲皮素可能通过下调Bcl-2、C-myc的表达水平而发挥抗结直肠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曹泉 《中南药学》2009,7(8):605-608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SMMC-7721细胞增殖影响的量效与时效关系;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测定caspase-3酶活性。结果白藜芦醇(50、100、200μmol·L^-1)处理SMMC-7721细胞48h,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且诱导其凋亡;100μmol·L^-1白藜芦醇处理细胞24、48或72h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且呈时间依赖性。白藜芦醇(50、100、200μmol·L^-1)处理SMMC-7721细胞48h,呈浓度依赖性增加SMMC-7721细胞caspase-3活性。结论白藜芦醇可抑制人肝癌细胞株洲C-7721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与增强细胞内caspase-3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在体外联合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0、10、20、40、80、160μmol/L)作用胰腺癌SW1990细胞24、48、72h后,CCK-8法检测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细胞的增殖作用;冬凌草甲素(40μmol/L)与吉西他滨(20μmol/L)单独及联合处理细胞48h,并设立对照组, CCK-8法检测SW1990细胞的存活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SW1990细胞中NF-κB和XIAP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冬凌草甲素对胰腺癌SW199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与时间依赖性;与其他各组相比,冬凌草甲素联合吉西他滨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另外,联合组明显下调胰腺癌细胞中NF-κB和XIAP表达水平(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在体外能显著增强吉西他滨对胰腺癌SW1990细胞的抗瘤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NF-κB及其下游XIAP 的表达,进而诱导胰腺癌细胞的凋亡而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抗胆碱药(R,R’)-富马酸戊乙奎醚[(R,R’)-penehyclidine fumarate,R2PHF]对非小细胞肺癌H157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RT-PCR检测H157上M受体的表达;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法测定R2PHF作用于H157后细胞活力改变;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分析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M受体五种亚型在H157上有不同的表达,R2PHF在体外可时间及浓度依赖性抑制H157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发生G0/G1期阻滞。FCM检测结果显示,20μmol.L-1R2PHF作用48 h后,H157细胞G0/G1期比率显著增高,S期比率显著下降,而细胞凋亡未发生明显变化。Western Blot分析表明R2PHF可时间及浓度依赖性下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结论:R2PHF抑制非小细胞肺癌H157细胞增殖与其下调cyclin D1的表达水平并将细胞阻滞在G0/G1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姜黄素和索拉非尼联合应用对人肾癌786-O 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 MTT 法观察姜黄素和索拉非尼对人肾癌细胞786-O 细胞株的抑制作用。结果姜黄素及索拉非尼能抑制人肾癌786-O 细胞株的增殖,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两者作用人肾癌786-O 细胞株48 h 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分别为29.2μmol/ L、6.5μmol/ L。姜黄素6.25μmol/ L、12.5μmol/ L、25μmol/ L、50μmol/ L 与索拉非尼1.5μmol/ L、3μmol/ L、6μmol/ L、12μmol/ L、联合24 h、48 h、72 h 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用索拉非尼、姜黄素组( P ﹤0.05)。结论姜黄素在体外对人肾癌786-O 细胞株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提高索拉非尼对人肾癌786-O 细胞株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外源性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奥沙利铂对HCT116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进行人结肠癌肿瘤细胞株HCT116细胞培养,HCT116细胞在20μmol/L奥沙利铂与不同浓度GM1(5~300μmol/L)联合干预,孵育12、24、48 h后通过CCK-8法检测药物对于HCT116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GM1联合奥沙利铂对于HCT116细胞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的影响。结果奥沙利铂导致HCT116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该作用呈现显著时间依赖性,并且不受GM1药物作用的影响(P>0.05)。细胞形态学观察,奥沙利铂作用24 h后,HCT116细胞生长出现显著抑制,联合使用GM1对奥沙利铂引起的HCT116细胞的生长抑制亦无明显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奥沙利铂作用24 h后,HCT116细胞周期G0/G1期和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增多,细胞凋亡增多(P<0.05),联合使用GM1对于奥沙利铂引起的HCT116细胞细胞周期和凋亡的改变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GM1在体外不降低奥沙利铂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不影响奥沙利铂引起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芹黄素对体外人大肠癌Lovo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芹黄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大肠癌Lovo细胞24、48或72 h,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芹黄素对Lovo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芹黄素对Lovo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PI染色法、Annexin V 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芹黄素对Lovo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芹黄素对Bcl-2、pro-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芹黄素可浓度-时间依赖性的抑制人大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及克隆形成,作用48、72 h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98.05μmol·L-1及33.91μmol·L-1;细胞周期分布发生改变,主要表现在G0/G1期细胞比例减少、G2/M期细胞比例增加,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细胞凋亡率增加;Bcl-2、pro-caspase-3表达下调;cleaved caspase-3表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芹黄素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抑制Lovo细胞增殖,通过下调Bcl-2、pro-caspase-3表达,上调cleaved caspase-3表达,诱导Lovo细胞凋亡,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大肠癌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