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胃电图作为指标,观察氦氖激光照射胃脘痛病人足三里穴前后的胃电变化,并与正常人作比较.结果表明,激光针足三里穴对胃电慢波频率影响不明显,对波幅则产生升高和降低的双向变化,与针刺的胃电图改变相似。和激光针间使穴前后波幅变化不大的结果相比较,提示胃经足三里穴与胃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并认为胃电图可以作为胃脘痛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探讨在相同的针刺刺激条件情况下,针刺效应与机体状态的关系.通过匀速持续静脉给予2种不同剂量的盐酸山莨菪碱,制作2种胃电异常背景,观察比较针刺足三里对2种程度不同的异常胃电状态的调节.结果:在2种胃电异常背景下,对足三里穴位施以同样的针刺刺激,针刺的效应有所不同.说明针刺效应与机体异常状态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笔者采用提插补泻手法,独取足三里一穴,通过胃电图仪观察针前、针后振幅及频率的变化,为针刺治疗胃脘痛的即时疗效提供了依据。1 病例选择 本组报告39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男22例,女17例;年龄18~67岁,辨证属虚证者21例,实证者18例。选择患者均经纤维胃镜或X线观察透视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  相似文献   

4.
1 健康人胃电图 许氏观察到空腹胃电慢波占整个记录的90%,其频率3.06±0.23次/分,幅度153±47μv,另有10%尖波,频率9~11次/分,幅度250~300μv。有人记录到与之相似的结论。杨氏观察到空腹胃电幅度在胃大弯和胃小弯处较高,胃体次之,胃窦部较低;但未记录到如许氏所说的尖波。有人为了观察进食对胃电图的影响。采用空腹时记录胃电图和进食后再记录胃电图,通过比较发现,胃电振幅可升高到300μv以上,持续5~20秒,恢复到餐前水平需要1个小时。  相似文献   

5.
观察12只家兔空腹体表胃电图的昼夜变化,发现胃电图振幅变化在昼夜节律,蜃地最高,戊时最低,差异显著。于二时辰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发现辰时振幅降低,无统计学意义;戊时振幅升高,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针刺效果与生物体的当时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对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对正常大鼠孤束核(nucleus tractus solitarii,NTS)神经元放电的影响,阐明NTS在内关、足三里穴共同调节心、胃功能中的作用。方法运用细胞外记录神经电生理学方法,观察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时NTS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结果NTS内神经元对针刺刺激主要以呈兴奋性反应为主;针刺内关、足三里穴组,NTS内兴奋性神经元出现率与针刺偏历、合阳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内关、足三里穴组兴奋性神经元频率变化率亦显著高于针刺偏历、合阳穴组(P<0.01)。结论NTS是针刺内关、足三里穴共同调节心胃功能的整合中枢之一;经穴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提插法、捻转法针刺足三里穴对新西兰兔胃电、血浆胃泌素、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的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分为提插和捻转两组,针刺前后分别记录体表胃电图,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胃泌素、cAMP和cGMP的含量。[结果]与捻转法相比较,提插法可升高健康新西兰兔胃电幅值并使频率增快(P<0.01或 P<0.05);提插法可升高血浆胃泌素及cAMP含量(P<0.05),但两种手法对血浆cGMP含量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提插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新西兰兔胃电活动、血浆胃泌素、cAMP的作用比捻转手法强。  相似文献   

8.
戊巴比妥钠麻醉下植入浆膜下电极,观察激光针“足三里”穴对清醒家兔胃电变化及切断双侧颈部迷走神经对针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激光针组胃电波幅8例降低,均差值为-58±14μV,2例升高,均差值为41±29μV,电针组胃电波幅7例降低,均差值为-73±16μV,3例升高,均差值为52±27μV,两组胃电波幅均差值与对照组比较 P<0.05和 P<0.01;激光针组和电针组针前频率分别为3.88±0.38次/分和4.02±0.31次/分,针后频率分剐为4.03±0.34次/分和4.03±0.33次/分,两组胃电频率针前后与对照组比较 P>0.05,结果表明:光针后胃电波幅呈降低和升高两种变化,以降低为主,而胃电频率变化不明显,近似电针效应。另外,实验通过切断双侧颈部迷走神经后,胃电波幅先升后降,光针能够缩短波幅升高的程度和时间,提示激光针对胃电的效应可能是通过迷走神经以外的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不同方式经穴电针刺对大鼠脑局部缺血皮层脑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的电针刺刺激对缺血脑组织神经功能的激增作用 ,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 (MCAO) ,分别观察单侧针刺法和双侧针刺法在造模后即刻 ,10min ,2 0min和 30min 4个时点对皮层脑电图 (EEG)振幅和频率的影响。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 ,模型组 4个时点的EEG振幅和频率均显著降低 (P <0 .0 5 ) ;单侧电针刺组的EEG振幅和频率显著高于模型组 (P <0 .0 5 ) ;双侧电针刺组与单侧电针刺组比较 ,前者的EEG振幅和频率显著增高(P <0 .0 5 )。针刺两组对EEG振幅和频率的激增效应以针刺后前 10min或 2 0min最为显著。结论 电针刺可显著激增缺血脑组织的功能 ,使其电兴奋性提高 ,双侧电针刺法的激增效应明显优于单侧电针刺法。同时电针刺对缺血脑组织功能的激增效应随时间延迟出现衰减现象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重点观察了针刺足三里穴对毛果方香碱和阿托品所致的兴奋性和抑制性胃、结肠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毛果芸香碱组呈明显的抑制效应,而对阿托品组呈明显的兴奋效应,针前针后效应差异非常显著(P<0.01)试验结果进一步解释了足三里穴的多功能,多环节的双向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刺不同经脉穴位对健康人胃电平均幅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经穴对健康人胃电平均幅值的影响,探讨经脉穴位与脏腑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针刺健康人胃经、脾经、胆经的不同穴位及非经非穴,观察针刺前后胃电平均幅值的变化,比较研究针刺不同经脉穴位对胃功能影响的差异。结果:针刺不同经脉穴位对健康人胃电平均幅值变化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针刺胃经不同穴位对胃电平均幅值变化率具有不同影响。结论:针刺对健康人胃功能的影响具有经脉和穴位的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在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中对198例患者行针刺足三里穴,观察胃肠功能改变状态,并选择资料完整的60例予以分析。针刺足三里可使胃肠蠕是性加强,紧张者缓解。人为改变胃功能对良恶性病的鉴别诊断,可提供晨常有价值的资料,从而提高了X线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神经在针刺足三里对大鼠胃机能的影响中所起的传导作用 ,揭示经络与神经是否真正具有内在联系。方法 :对 4 0只大鼠随机分 5组 (正常对照A组、针刺足三里B组、针刺非经非穴C组、切断神经对照D组、切断神经针刺足三里E组 ) ,分别进行胃电、胃酸检测分析。结果 :针刺足三里对大鼠胃电、胃酸均有明显影响 ,针刺足三里组可使胃电降低 (VSAgroupP <0 .0 1) ;而切断神经后针刺足三里则使胃电升高 (VSAgroupP <0 .0 1) ;针刺足三里组可使胃酸升高 (VSAgroupP <0 .0 1)。结论 :针刺足三里对大鼠胃机能有明显影响 ,针刺穴位的传导过程与神经有联系 ,但神经并非经络的唯一通路 ,应该存在其它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针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足三里穴(ST36),观察其胃排空的变化以及与胃排空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罗马Ⅲ标准,确定FD患者.采用B超预先测定FD患者进餐前、后胃排空情况.采用针刺FD患者双侧足三里穴(连续3 d),再测定进餐前、后其胃排空情况,同步测定与胃运动相关的胃肠道激素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以及观察针刺FD患者足三里穴对其胃动力作用的影响.同时选择健康志愿为对照组.结果 FD患者在进餐后,其胃排空呈现减慢趋势,胃肠道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而给予针刺足三里后,FD患者胃排空较未针刺状况相比明显加快,接近于正常对照组.FD患者MTL、SS水平在针刺后均较针刺前为高.结论 针刺FD患者足三里,可以改善FD患者胃排空障碍,其主要变化可能与某些胃肠运动相关的激素水平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诺为对缓解糖尿病性胃轻瘫症状和治疗胃排空延迟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9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服用诺为0.1 g,每日3次;对照组43例,口服胃复安5 mg,每日3次;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为60.8%,二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胃电图振幅、频率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胃电图振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频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诺为能明显地缓解糖尿病性胃轻瘫症状,可促进糖尿病性胃轻瘫的胃排空。  相似文献   

16.
针刺胃经下肢段及非经非穴点对胃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足阳明胃经对胃功能调控的相对特异性。方法静脉持续输入盐酸山莨菪碱制作胃电节律规整性下降的异常状态背景。针刺胃经穴位足三里、梁丘以及穴位旁开1.5cm的非经非穴点,比较足三里、梁丘及其穴位旁开对照点对胃电节律的调整作用。结果足三里、梁丘及其穴位旁开对照点均能对抗盐酸山莨菪碱引起的胃电节律规整性下降。足三里、梁丘穴较其旁开对照点对胃电节律的调整作用好。结论足阳明胃经下肢段对胃功能调控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辨证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动力的影响。方法将112例F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辨证针刺治疗,4周后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并通过胃电图观察2组胃动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早饱、腹胀、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空腹、餐后平均收缩波频率及收缩波幅值等胃电图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辨证针刺可改善FD患者的胃动力及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8.
本工作应用体表导联无创伤电极记录胃电图的方法,从针刺前后健康人与某些胃病人胃电水平的对比,进一步观察与分析针刺对人胃电水平的双向调节作用,并探讨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穴的相对特异性。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45名健康人为青年学生,经体检均未发现有胃肠道疾病。胃病人91例,包括胃溃疡12例,十二指肠溃疡15例,浅表性胃炎23例,萎缩性胃炎22例,胃癌19例,均经胃镜、细胞活检病理切片和钡餐检查证实。  相似文献   

19.
胶质细胞参与电针足三里对胃运动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迷走复合体(dorsal vagal complex,DVC)中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并采用胶质细胞代谢阻断剂丙戊茶碱(propentofylline,PPF)予以干预,研究胶质细胞是否参与针刺足三里对胃运动功能调节作用的影响,探讨针刺对胃运动调节作用的神经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中枢核团DVC中神经元被激活的标志c-fos以及星形胶质细胞GFAP、小胶质细胞OX42的表达变化.采用PPF予以干预,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并同步测定大鼠胃电活动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大鼠DVC的c-fos呈现低水平表达,GFAP和OX42活化程度很低,胃电亦较为规律.电针足三里组大鼠DVC的c-fos表达水平、GFAP和OX42活化程度明显增加,胃电的波幅和频率均有显著增加.丙戊茶碱干预后电针足三里组大鼠DVC的c-fos表达水平、GFAP和OX42活化程度明显降低,胃电的波幅和频率也有显著的降低,与无干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依然显著.结论 电针足三里对胃运动功能的调节不但有神经元的作用,而且胶质细胞也参与这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对家兔血糖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针刺机理,观察了针刺正常家兔“足三里”或“三阴交”穴针刺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以及针刺“足三里”穴对实验性高血糖和低血糖家兔血糖浓度的影响及其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