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凤荣  张放 《辽宁中医杂志》1999,26(12):534-535
关于衰老的机理学说众多 ,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源远流长 ,认为肾虚是衰老的主要原因和机理。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进步 ,揭示了钙与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提示了生命衰老的本质是与人体骨钙减少 ,出现的“钙搬家”现象有关 ,与几千年来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 ,主命门之火的理论不谋而合 ,遥相呼应。肾虚与缺钙均可导致衰老 ,补肾与补钙相得益彰 ,对于延缓衰老 ,改善机体状况防治老年性疾病有充实的理论基础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肾虚本质的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肾虚本质的研究近年受到高度重视,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后天之根”,在人的生长、发育、壮盛和衰老的生命全过程中,肾的功能正常与否对人体的生命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肾虚本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衰老等方面,这些研究对于中医辨证规范化及疗效判定的客观化,以及中医学在自然科学界立足和走向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试论延缓早衰从肾虚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来胜 《陕西中医》1999,20(10):456-457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是一切生命活动之源泉,并认为肾虚是衰老的根本原因。从传统医学理论及现代医学研究说明延缓早衰当以补肾为要旨。  相似文献   

4.
中医关于肾与衰老以及补肾可以延年益寿的理论已被临床和实验所证实。自由基学说在对衰老的分子水平的研究中,是极为活跃的领域,在探讨肾虚、衰老与自由基之间的关系,以及补肾药物对自由基反应的影响上,已有许多报道,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肾虚、衰老与自由基的关系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在人生长、发育、壮盛、衰老的生命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精辟地论述了肾气随年龄增长逐渐由弱到强、又由盛转衰的过程。许多研究表明,体内自由基的含量是随年龄增长而积累;体内清除自由基的各种酶类(如超氧岐化酶等)和非酶系  相似文献   

5.
张天瑶 《陕西中医》2008,29(4):497-498
祖国医学认为,精、气、神乃人身之三宝,是祛病延年的内在因素,精与气又是神的物质基础.这就是肾主生长衰老,肾为先天之本的理论根据,也是中医学从肾气衰竭探讨衰老原理,从生殖功能与生命功能状况判断衰老程度,研究预防衰老方法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医"肾"的内涵十分丰富,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与人体生、老、病、死、生殖等紧密联系,肾的功能贯穿机体生命活动的始终。文章就中医"肾"的概念与补肾理法方药及应用进行阐述,从而提高我们对中医"肾"的概念与补肾法治疗多种疾病中"异病同治"思想的认识,以期促进今后"肾本质"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中医学认为,人体内脏由五脏六腑组成,肾属五脏之一。它不同于西医学上肾的概念,西医的肾只是人体的排泄器官,而中医认为肾为机体的阴阳之根,先天之本。中医"肾"的功能涉及到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生殖、脑髓、骨骼、造血、呼吸、排泄、五官等多个方面,肾的功能减退就导致肾虚。现浅述肾虚的临床表现。1肾的生理功能[1]1.1藏精、生髓、充脑、主骨:肾所藏之精,被称作肾阴,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生殖发育的根本就是男女媾精之精;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就是水谷化生之精。肾精又能化生血液。其他脏腑阴虚,久之  相似文献   

8.
养生肾为先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生命之源,元气之居。因此,历代医家都主张将益肾固精作为延缓衰老、强身益寿的重点。肾之盛则寿延,肾之虚则寿夭。中医所谓肾与现代医学的肾是不完全等同的。中医理论的肾含有生长发育的骨骼、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的功能,是繁衍后代,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主要内脏,故称为先天之本。  相似文献   

9.
刘康丽  孙升云 《陕西中医》2010,31(12):1693-1695
中医学的许多理论跟现代医学是相通的,存在的只是表达方式的不同.藏象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中医五脏六腑更强调的是功能的集合而非实质性的脏器.如《素问· 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 阴,通于冬气",总论了肾的实质,也即是其功能的体现.以现代研究方法研究中医的肾, 表明肾参与了生殖、遗传、免疫、衰老、内分泌和造血功能等多种生理和病理活动[1].中医认为,肾为精之处,贮藏着"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根本,生命之源,即所谓"肾为 先天之本".这个理论长期指导着中医学生命观,并形成了治疗先天不足以治肾为主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中老年高血压病与肾虚血瘀证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的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从现代医学看,性腺功能低下是中医肾虚证的重要致病因素;中医学的血瘀证则与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关。本文应用现代医学放免检测技术,通过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性激素、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规律,探讨高血压病与中医肾虚血瘀证的客观联系。1一...  相似文献   

11.
干细胞研究是目前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同为干细胞的胚胎干细胞(ESC)研究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从分化角度综述ES细胞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的基础研究,中医药学对干细胞及ES细胞的基本认识,有关干细胞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应在分化研究的基础上从先后天之本入手,探索中医药对ES细胞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陆炜青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18-1519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病情呈持续进展,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预后差。西医主要以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长期使用全身副作用多,中医中药在本病的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申春悌教授从医多年,对许多疑难杂症的治疗颇有心得,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有着丰富的经验。现具体论述其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神的复杂性导致了其难以客观地把握和认识。从临床实践角度揭示中医学的神、五脏、脑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诊断、治疗机制,是科学诠释中医学神的正确可行途径。诠释神的内容体系包括:相关概念如神明、元神、识神、神志等;生理机制如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神在不同脑区的定位、神经调节路径、各种网络、调节物质等;病理机制如从功能性病理到器质性病变、从微观气化到宏观产物、从五脏功能单位到脑区定位等的具体内容和机制;证候学内容如确立以神的症状为辨证要点引领的症状群、揭示证候实质的科学内涵;疗效作用机制如客观准确评价中药方剂对于脑病的防治效果、阐明中药方剂治疗脑病的作用途径、作用方式和作用靶点等。  相似文献   

14.
秦建增  王志远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0):1005-1006
目的:从生命编码的角度重新认识中医理论体系。方法:以中医阴阳为中医的编码符号,用计算机“01”数字语言,从生命编码角度解构和重建中医理论。结果:完成了中医阴阳五行和五脏的数字编码。结论:在解剖学尚未建立起来的历史时期,中医学没有建立在实证科学基础上,而是采用了类似现代生物信息学用信息编码的方式来认识生命现象。中医学是用阴阳作为编码符号编码出的一套生命理论体系,中医的阴阳理论体系与计算机中“01”的二进制逻辑关系非常近似,可以用计算机二进制数字语言对中医理论进行解构和重建,实现采用现代科学语言阐述传统中医理论,使之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5.
从中医理论渊源,中医药方论述,现代药理研究三方面,探讨机体衰老与中医肾脏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依靠现代科技,进一步开展机体衰老与中医肾脏的研究,扩大科研成果,造福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6.
刘德桓教授化瘀浊益肝肾思想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瘀浊益肝肾思想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中医院刘德桓教授根据中医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的治疗高血压病的中医治则。化瘀浊益肝肾,即化血瘀祛痰浊,补肝血益肾精。以化瘀浊益肝肾法组方的瘀浊清颗粒处方中诸药合并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升降有序,共奏活血化淤、祛痰化浊,调补肝肾之功效,使精气充,阴阳复,瘀浊祛,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方中诸药均含有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可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剂。化瘀浊益肝肾思想融合了痰瘀相关理论、血瘀理论、津血同源思想和肝肾同源思想,并把现代医学理论及药理研究有机地运用于处方用药中,体现了中医现代化的思想,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意义,在实践中亦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自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到1949年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百年来的中西医之争,无论是学理角度的"东西风"之较量,还是意识形态领域生死存亡之争,更多地体现了话语权的争夺.中医话语权力失落主要体现在文化翻译上,但在以"科学"为话语标志的范式下中医并未放弃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中医理论运用模式类推方法,在生命运动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中,把握了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运动变化规律。这些成功规范生命和疾病本质的模式及类推方法,使中医学凭借变化莫测的生命现象,研究人体生命运动的生理、病理状态,创立了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中认识人体生命运动,征服疾病变化的医学科学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再生医学的基础理论、概念与研究内容,分析中医再生医学学科的形成与展望。 方法:在前期精与干细胞系列理论研究和中医药与干细胞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中医再生医学的概 念与内涵,分析中医再生医学学科的形成与展望。结果:中医再生医学是研究中医药调控干细胞以促进组织与 器官再生、防治疾病、延缓衰老的一门科学。就是以干细胞与精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中医药学手段,调动机体 自身的潜力,通过改变干细胞的微环境,激活体内处于静止期或休眠状态的干细胞,使其增殖、迁移、分化,或以 中医药手段联合干细胞移植、组织工程重建以提高效率,从而达到促进组织自我更新与修复、功能重建以防治 疾病或延缓衰老的目的。中医再生医学内涵的核心是中医药调控干细胞。因此,再生医学相关的研究内容,均 可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干细胞为靶点,来进行研究、阐释与深入挖掘。结论:本研究指明中医再生 医学未来的研究内容与发展方向, 为中医再生医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