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老年维持性HD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35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多方位护理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12个月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得分均低于中国一般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个月干预组患者的QOL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方位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维持性HD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扬州市城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及导致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比较老年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营养状态的改变,分析导致营养不良的诱因。结果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差。结论加强优质蛋白质及热量摄人有利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维持性血透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的状况,大概在12%~40%,老年患者尤为严重,65岁以上的老年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51%。营养不良是影响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美国透析研究协作组(NCDS)研究表明,低蛋白分解率(PCR)反映稳定性HD患者的饮食蛋白摄入(DPI)不足,与治疗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将70例维持性HD伴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2组,HD组进行每周3次常规透析,HP组在常规透析基础上每2周接受1次HD+HP治疗,2组同时根据皮肤瘙痒情况进行常规的对症治疗。结果 HP组对皮肤瘙痒疗效更为明显。结论对于维持性HD合并皮肤瘙痒患者,HP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长期血液透析(HD)患者容易并发心血管疾病,HD本身也可以加重心脏负担,对心脏也有危害作用.接受HD者的心血管损害发生率也比较高.血清肌钙蛋白(Tn)在监测维持性HD(MHD)患者患心血管并发症的早期预测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笔者主要阐述目前该课题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皮肤瘙痒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前2月采用常规透析方法(HD组)治疗,后3月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组)每月2~3次治疗,观察皮肤瘙痒好转情况。结果:HP+HD组较HD组皮肤瘙痒明显改善(P<0.01)。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高钾血症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对49例HD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紧急血透、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及饮食宣教等.结果:所有患者接受透析治疗2-4小时后,临床症状改善,血清钾由原来的5.9~8.9mmol/L降至正常范围.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控制饮食中钾的摄入可减少高钾血症发生;应重视综合治疗;血液透析是治疗高钾血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其他方法欠佳时应及早采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未实行品管圈管理的55人为对照组,分析其营养知识知晓率低的原因,确定解决方案。实施品管圈管理的55人为观察组,通过营养知识教育,提高患者的营养知识知晓率,评价品管圈活动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营养知识知晓率等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可以明显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提高其生活质量,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DH)皮肤瘙痒治疗及其机制。方法:选择我院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透析时间、皮肤瘙痒程度上,无明显差异性,观察组1周2次透析滤过(HDF)、1次透析(HD),对照组常规1周3次透析(HD)。结果:治疗后3个月后,观察组的皮肤瘙痒程度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性(P〈0.01,结论: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的皮肤瘙痒,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近5年国内中医药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态研究的情况,分析研究趋势及发展方向.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态研究的文献,总结分析汇总.结果 中医药对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态具有一定的作用.结论 目前国内中医药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态的研究主要从专病专方、辨证施治、单方治疗、穴位灸疗、中药注射剂、中药膏方及综合疗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倒,检测多项实验室指标,对其营养状态进行评估,并分析各项因素对营养状态的影响.结果:营养不良组患者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钙离子、血红蛋白、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明显低于正常,且与非营养不良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与非营养不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与微炎症状态、贫血、代谢性酸中毒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营养评估方法对于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的评估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就诊于我院的健康老年人23例为对照组,分别应用主观整体营养评估(SGA)和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进行营养状态的评估,测定受试人员生化指标并与营养状态评估结果计算相关性。结果:观察组Scr、BUN、SGA评分和MIS评分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观察组SGA的评分与TSF相关,MIS评分与体重、Alb相关(P0.05)。对照组中,SGA的评分与BMI和TSF相关,MIS评分则与TSF、Scr、Hb和BUN水平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照组SGA、MIS两项评分与营养指标的复相关系数相近(P0.05),而观察组中MIS的评分与营养指标成复相关(P0.05)。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状态较为明显,MIS评分更适用于此类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估。  相似文献   

13.
营养支持疗法在维持性血透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持性血液透析(HD)是临床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现代肾脏替代疗法使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存活时间大大延长,但是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仍很高。欧美6个透析中心的联合评价显示:33%透析患者有轻至中度营养不良,8%为重度营养不良,国人发病率更高,为57·14%~85%[1]。透析患者这样高的营养不良发生率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存活率,并产生各种并发症。HD患者随着存活时间延长,营养状态会逐年恶化,并发症和病死率也随之增加,营养不良是HD患者长期存活的重要障碍之一[2]。因此,对HD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疗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营养要素跟踪管理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1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护理,观察组实施营养要素跟踪管理护理干预,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改良主观营养评分、血白蛋白检测值评价干预前后患者营养状况,采用肾病专用生活质量调查简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营养评价指标和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营养要素跟踪管理法可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维持性血透病人日渐增多,而老年透析起步晚,临床资料和经验不足,同时老年人具有病情复杂多变的生理特点,极易并发各类感染,严重威胁生命.应用黄芪注射液对30例老年血透患者进行治疗,旨在观察黄芪对老年血透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行维持性HD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持性HD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或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营养状况管理在老年精神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2017年于医院就诊的老年精神疾病患者108例做为研究对象,分析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症状,评估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营养状况、体重指数,并建立营养调查档案与制订营养评定标准。结果:采用NRS 2002对108例研究对象评分,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63%。采用体重指数评价,超重、肥胖患者为7.41%、4.63%,营养不良患者为6.48%。女性患者营养不良与营养风险发生率较男性患者低,肥胖、超重患者较男性患者低;且年龄越大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越高。结论:NRS 2002和BMI评价可以有效、准确地评定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联合血液灌流(hemodialysis,HP)对维持性HD患者的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HD的终末期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HD联合HP组(HD+HP组)和单纯HD组(HD组),每组各2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采血,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瘦素(leptin)。结果治疗前,HD组与HD+HP组治疗前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浆瘦素(leptin)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Hb水平两组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0.05),HD联合HP组较单纯HD组升高更明显(P<0.01);(2)单纯HD组血瘦素(leptin)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HD+HP组治疗后血瘦素(leptin)明显下降(P<0.01)。结论 HD联合HP组能够全面清除终末期肾病HD患者体内毒素,能更好的改善患者贫血和营养状况,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海螵蛸颗粒剂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与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中药+HDF组、HP+HD组,每组各30例。2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中药+HDF组、HP+HD组血磷及iPTH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中药+HDF组血钙、血磷下降均优于HP+HD组(P〈0.05),iPTH下降与HP+H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螵蛸颗粒剂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水平方面较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0.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防治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力 《吉林中医药》2007,27(1):27-28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防治与护理措施。方法:对自2000年以来的321例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是失用的主要原因,心血管并发症是老年透析患者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早期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是显著改善患者长期预后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