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探究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4月来我科住院治疗的小儿癫痫60例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丙戊酸钠组(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和左乙拉西坦组(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每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丙戊酸钠组30例癫痫患儿治疗后无效4例、有效14例、显效12例,总有效率28例(93.33%)。左乙拉西坦组30例癫痫患儿无效8例、有效12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22例(73%)。丙戊酸钠组疗效明显优于左乙拉西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较左乙拉西坦在治疗小儿癫痫方面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2.
黄先萍  余中红  刘可心 《西部医学》2017,29(10):1429-1432+1439
【摘要】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患儿的应用剂量及疗效。方法 随机数字法将150例癫痫患儿分为丙戊酸钠组、左乙拉西坦组与联合组(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比较3组临床疗效、脑电图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变化。结果 联合组临床疗效、脑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86.00%,较丙戊酸钠组的74.00%、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乙拉西坦组脑电图总有效率80.0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00%,较丙戊酸钠组的62.00%、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左乙拉西坦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较治疗前、丙戊酸钠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A总分较丙戊酸钠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明显低于左乙拉西坦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相比两者单独用药治疗癫痫疗效更好,能明显改善患儿认知功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孟桃  蒋萍  牟凌梅  刘沁  夏坤伟   《四川医学》2023,44(4):388-395
目的 评价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在缺血性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的疗效及最佳疗程。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22年2月神经内科确诊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仅使用丙戊酸钠或左乙拉西坦抗癫痫治疗的住院患者8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人口学体征、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情况。通过电话或面对面随访82例患者抗癫痫药物使用时长以及缺血性卒中1周以后是否再发癫痫。根据用药种类和时长将82例患者分为丙戊酸钠组(37例,其中短疗程组20例、长疗程组17例)、左乙拉西坦组(45例,其中短疗程组19例、长疗程组26例)。采用倾向性得分加权的方法平衡不同比较组间的协变量均衡性,并在具有协变量均衡性的伪人群样本中比较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在缺血性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的疗效,探索缺血性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的最佳治疗疗程。结果 82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6.33±10.83)岁,其中男53例,女29例。有32例患者缺血性卒中1周后再次出现癫痫发作。丙戊酸钠组与左乙拉西坦组癫痫再发率比较,左乙拉西坦组患者出现癫痫再发的风险高于丙戊酸钠组(OR左乙拉西坦=2.276,P=0.012);丙戊酸钠短期组与左乙拉西坦短期组癫痫再发率比较,丙戊酸钠短疗程相对于左乙拉西坦短疗程对于控制癫痫再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丙戊酸钠短疗程=0.873,P=0.798);丙戊酸钠长疗程组与左乙拉西坦长疗程组癫痫再发率比较,丙戊酸钠长疗程组患者出现癫痫再发的风险低于左乙拉西坦长疗程组(OR丙戊酸钠长疗程=0.288,P=0.007);丙戊酸钠长疗程组与短疗程组癫痫再发率比较,丙戊酸钠疗程的长短对于控制癫痫再发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长疗程=1.166,P=0.783)。结论 总体及长疗程上,丙戊酸钠在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控制癫痫再发方面优于左乙拉西坦;短疗程中,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在控制癫痫再发方面效果相当。但丙戊酸钠疗程的长短对于控制癫痫再发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孙百弟 《大家健康》2016,(9):175-176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疾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该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小儿癫痫疾病患儿。患儿分组方法:密封信封法。83例患儿分为奥卡西平组和左乙拉西坦组两个组别。观察指标:(1)癫痫控制效果;(2)药物副作用;(3)患儿癫痫症状消失时间、总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1)左乙拉西坦组相比于奥卡西平组癫痫控制效果更高,差异显著(P <0.05);(2)左乙拉西坦组相比于奥卡西平组药物副作用更低,差异显著(P <0.05);(3)左乙拉西坦组相比于奥卡西平组癫痫症状消失时间、总治疗时间更短,差异显著(P <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疾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均高于奥卡西平,且在促进症状消退和缩短疗程方面更有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兰鸿  陈鸿梅  李炯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3):1591-1594
目的 了解湖北省某院抗癫痫药物(AEDs)的利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2010-2013年十堰市太和医院AEDs的用药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年均增长率(AARG)及排序比值(RM)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传统AEDs有6个品种,分别为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巴比妥,其中丙戊酸钠有国产的普通片剂和国内外合资的缓释片剂,卡马西平有国产的普通片剂和国内外合资的片剂;新型AEDs有5个品种,分别为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奥卡西平、托吡酯和加巴喷丁。2010-2013年AEDs的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增长,AARG为13.85%,丙戊酸钠缓释片、丙戊酸钠和奥卡西平4年中DDDs排序始终保持在前3位;新型AEDs的DDC(16.93~36.28)明显高于传统AEDs(0.38~5.22),且RM均大于1。结论 经济因素影响着AEDs的选择,该院AEDs仍以传统AEDs为主,需大力发展新型AEDs的自主研发,切实降低药价,造福广大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癫痫的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用药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将44例小儿癫痫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丙戊酸钠治疗组与左乙拉西坦治疗组,每组22例,根据两组患儿的组别分别对他们采用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对照统一的疗效标准,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采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的患儿在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采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的患儿,丙戊酸钠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0%,左乙拉西坦治疗组仅为81.81%,对比差异呈现出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能够取得比左乙拉西坦更加确切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当中加强推广与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7.
龚娟 《当代医学》2016,(12):124-125
目的 观察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变化,探讨儿童癫痫的治疗方法 及其对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65例儿童癫痫患儿按随机法分为左乙拉西坦组及丙戊酸钠组,左乙拉西坦组33例,丙戊酸钠组32例,丙戊酸钠组患儿给予丙戊酸钠口服、对症支持等治疗,左乙拉西坦组给予左乙拉西坦口服、对症支持治疗,随访6个月~2年,观察临床疗效及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4版)评分的变化.另随机选取同龄健康儿童30例,仅作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4版)评分,作为认知功能对照.结果 左乙拉西坦组总有效率为90.9%,明显高于丙戊酸钠组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乙拉西坦组治疗6个月后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4版)评分6个月为(97.27±6.51)与同年龄健康患儿(98.24±5.2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癫痫采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能更加长期平稳的控制儿童癫痫的临床发作,对患儿智能发育无任何影响,使患儿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左乙拉西坦与奥卡西平治疗老年卒中后继发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93例卒中后继发癫痫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给予左乙拉西坦,对照组46例给予奥卡西平,半年后对比两组疗效、疾病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各项临床疾病指标以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系统症状、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对老年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疾病控制与治疗效果均较佳,但左乙拉西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奥卡西平,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小儿癫痫治疗中联用左乙拉西坦和丙戊酸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儿单独应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总体治疗有效率是97.06%,对照组是8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癫痫治疗中应用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同时有助于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托吡酯片+丙戊酸钠对难治性癫痫(IE)患者免疫功能、神经损伤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78例我院IE患者(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随机分两组,各39例.二联组以丙戊酸钠+托吡酯片治疗,三联组采用左乙拉西坦+丙戊酸钠+托吡酯片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评价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临床效果。方法研究资料来自2001年至今我院小儿癫痫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左乙拉西坦组和丙戊酸钠组。就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左乙拉西坦组治疗效果跟丙戊酸钠组相似,χ~2检验显示P0.05,差异不显著,其中,左乙拉西坦组10例完全控制,18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80.00%;丙戊酸钠组10例完全控制,17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总有效率78.00%;从不良反应看,左乙拉西坦组跟丙戊酸钠组相似,χ~2检验显示P0.05,差异不显著,其中,左乙拉西坦组2例失眠,3例头痛和3例嗜睡,发生率16.00%;丙戊酸钠组2例失眠,3例头痛和2例嗜睡,发生率14.00%。结论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均相似,疗效和安全性均比较好,在临床治疗可根据患儿病情、家庭情况等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研究左乙拉西坦和奥卡西平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1例癫痫患儿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OXC组(41例,给予口服奥卡西平治疗)和LEV组(40例,给予口服左乙拉西坦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和脑电图改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EV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OXC组(P<0.05).结论 左乙拉西坦和奥卡西平用于治疗儿童癫痫疗效相当,但左乙拉西坦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癫痫患儿中应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探究分析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0例,对照组口服奥卡西平,观察组口服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对比两组的疗效、安全性以及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χ2=6.0606;认知功能评分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t=25.6417)。结论在癫痫患儿中应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虽然安全性和单独应用奥卡西平相近,但改善了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和探讨3种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奥卡西平和左乙拉西坦对幼鼠认知功能以及海马CA3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和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s-3,NT-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6只)、拉莫三嗪组(10只)、奥卡西平组(10只)和左乙拉西坦组(10只)。NS组每天经口腔灌胃生理盐水,其他3个药物组分别经口腔灌胃溶于生理盐水的不同的抗癫痫药物。连续给药3周后行Morris水迷宫、旷场实验测试,比较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自发探索运动活性。采用qRT—PCR和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各组幼鼠海马CA3区BDNF和NT-3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测试显示,与NS组相比,拉莫三嗪组大鼠找到平台时间明显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及在平台象限搜索时间的百分比减少(P〈0.05);旷场实验测试表明,拉莫三嗪组大鼠水平及垂直运动能力显著低于Ns组,而左乙拉西坦组高于对照组(P〈0.05);qRT—PCR结果显示,拉莫三嗪组、奥卡西平组和左乙拉西坦组中BDNFmRNA表达量分别是NS组的0.53、0.95、0.92倍,NT-3mRNA表达量分别是NS的0.66、0.88、1.03倍。与NS组相比,拉莫三嗪组BDNF和NT-3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拉莫三嗪组、奥卡西平组和左乙拉西坦组BDNF蛋白表达量分别是Ns组的0.45、0.93、0.98倍,NT-3蛋白表达量分别是NS组的0.64、0.89、1.0l倍。与NS组相比,拉莫三嗪组BDNF和NT-3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奥卡西平和左乙拉西坦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小,拉莫三嗪影响幼鼠认知功能可能和其降低BDNF和NT-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某院开展的两种新型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奥卡西平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并对患者进行回访,结合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回访结果综合评价两种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临床疗效,为指导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使用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方法 收集某院2020年1—12月使用新型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奥卡西平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患者的基本信息,对患者进行回访,分析血药浓度达标率与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率。结果 共收集数据52例,排除空号,诊断和症状不符等情况,可用数据共42例。监测对象以中青年(19-60岁)为主,占71.43%,男性多于女性。奥卡西平监测结果在有效浓度的范围内的比例(89.66%)高于拉莫三嗪(15.38%)(P<0.05)。通过电话进行回访,联合用药患者共17例,其中联合拉莫三嗪和奥卡西平治疗有效率为33.33%;联合拉莫三嗪和丙戊酸钠治疗有效率为50%;联合丙戊酸钠和奥卡西平治疗有效率为40%;联合左乙拉西坦和奥卡西平治疗结果有效的例数是1例,有效率为100%。奥卡西平总有效率为51.72%,高于拉莫三嗪的30.77%(P<0.05)。结论 新型抗癫痫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总体达标率不够。对回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癫痫患儿,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奥卡西平治疗,观察组接受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QOLIE-31)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QOLIE-31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95%)高于对照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效果显著,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邱芳明 《当代医学》2021,27(31):134-135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74例小儿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比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研究组采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35/37),高于对比组的78.38%(29/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认知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TNF-α、HCY、hs-CRP水平均低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用药方案治疗小儿癫痫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儿认知功能、炎性因子水平,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90例小儿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在保证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的基础上将患儿分成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的观察组(45例)与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的对照组(45例),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以及两组包括NSE(神经源特异性醇化酶)、癫痫发作频率等相关情况.结果:采用丙戊酸钠的观察组与采用左乙拉西坦的对照组在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率等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包括NSE、癫痫发作次数等相关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对于小儿癫痫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基本相当,均可作为小儿癫痫的治疗方案.但左乙拉西坦的神经保护作用略高于丙戊酸钠,有助于减少癫痫发作次数,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0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2例小儿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儿按照治疗的方式分为丙戊酸钠组和左乙拉西坦组各26例,通过不同的药物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丙戊酸钠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24/26),左乙拉西坦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23/26),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均为治疗小儿癫痫的有效药物治疗方式,患儿的康复效果比较理想,建议在小儿癫痫治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对成人癫痫患者脑电图、骨代谢、骨密度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8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成人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采用左乙拉西坦片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者纳入观察组,40例给予丙戊酸钠单药治疗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