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明确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ning tool,MUST)和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e assessment,PG-SGA)对住院肿瘤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的适用性。方法对208例住院肿瘤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χ~2检验比较三种营养筛查与评估工具结果差异,用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及Kappa值分析比较3种营养筛查与评估工具的评定效果。结果以BMI为标准,肿瘤患者营养不良比例为14%,营养过剩比例高达41.3%;以体质指数(BMI)和血清白蛋白(ALB)为标准,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6.8%,NRS2002、MUST、PG-SGA3种工具营养不良的风险检出率分别为26.0%、25.4%、39.4%;以BMI和ALB为标准,其中MUST筛查工具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及Kappa值最高。结论三种营养筛查与评估工具均适用于住院肿瘤患者;从营养不良的风险检出率来看,患者主观全面评定法更有优势;从营养风险筛查能力看,MUST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病人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PG-SGA)表作为进展期肿瘤病人营养状况筛查工具的有效性. 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进展期肿瘤病人88例,利用客观营养指标及PG-SGA表判断其营养状况. 结果:以客观指标判断为营养不良的病人有53例(60.2%),而根据PG-SGA表评估,有54例(61.4%)存在营养不良.PG-SGA表评分的灵敏度达94%,特异性为91%.两种筛查方法有高度的相关性. 结论:PG-SGA表作为进展期肿瘤病人的营养状况筛查,具有简单、有效、易行、无创及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风险的筛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对住院的胃肠道肿瘤病人进行营养风险调查。方法:对260例胃肠道肿瘤病人进行调查,并判断临床营养支持的合理性。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营养风险筛查,有风险的病人为167例(64.2%),其中胃癌病人95例(71.4%);无风险病人93例(35.8%)。共有193例病人实施了临床营养支持,占74.2%。无风险93例中实施营养支持者63例(67.7%)。结论:胃肠道肿瘤病人存在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的比例高,临床营养支持合理性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肺癌非手术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不足)、超重/肥胖发生率,比较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和主观全面评定(SGA)用于肺癌非手术患者营养筛查的适用性和结果。方法连续定点抽样,对符合入选标准、获知情同意的153例肺癌非手术患者在人院次日晨分别采用NRS2002和SGA进行营养筛查,NRS2002筛查营养不足以体重指数(BMI)的中国标准判定。结果153例患者均完成NRS2002和SGA。用BMI中国标准判定营养不足、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分别为10.5%、37.9%和9.1%。NRS2002筛查显示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4.6%,SGA筛查显示营养不足发生率为33.3%;两种方法在营养不足筛查结果间差异无显著性(P=0.845)。结论NRS2002和SGA均适用于肺癌非手术患者营养不足筛查,NRS2002还可同时筛查患者的营养风险。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病人多出现营养不良,其原因主要是恶性肿瘤本身的消耗和手术的影响,营养不良又会增加病人手术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由此对这类病人进行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对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状况评定、营养支持的指征、时机、原则和方法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营养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胃肠肿瘤外科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肿瘤专科医院胃肠肿瘤择期手术患者的营养风险及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情况.方法 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方法调查我院胃肠外科2010年5至9月新入院胃肠肿瘤择期手术患者的营养风险及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情况.结果 入院时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占43.6% (85/195),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前营养支持率为11.7% (10/85),术后营养支持率为100% (85/85).无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前营养支持率为0,术后营养支持率为84.5% (93/110).有营养风险与无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1% (13/68)和7.1% (9/127) (P=0.02).结论 胃肠肿瘤择期手术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不尽合理.入院时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要继续推广基于证据的肠外肠内营养指南.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主观整体评估(PG-SGA)、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和生物电阻抗分析(BIA)在评估妇科恶性肿瘤病人营养状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妇科恶性肿瘤病人118例,应用不同方法(PG-SGA、NRS 2002、BIA)评估病人营养状况,比较其一致性。结果:应用PG-SGA、NRS 2002和BIA法病人营养不良/存在营养风险的检出率依次为64.4%、57.6%和33.9%。在总体中,PG-SGA与NRS 2002一致性较高(P0.001),而BIA与NRS 2002、BIA与PG-SGA一致性均较低(P0.001),仅在宫颈癌病人中一致性有所增加(P0.001)。结论:妇科恶性肿瘤尤其是卵巢癌病人营养不良/存在营养风险率较高,可用PG-SGA和NRS 2002评价其营养状态,而BIA在评估宫颈癌病人营养状态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营养不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中相当常见,已成为影响病人长期存活和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早期诊断和治疗营养不良,是改善MHD病人远期状况极重要的一个方面。近20年来,有主观全面评定(SGA)[1]、微量营养评估(MNA)[2]等营养评定方法,但无一种工具能在筛查  相似文献   

9.
王保云 《健康大视野》2007,15(1):112-113
有文献报道,临床上约有40%-80%的肿瘤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由于肿瘤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即使活动量减少到摄低程度,其代谢率仍高,病人可因机体贮存的脂肪迅速丢失而引起的食欲减退,继而肌蛋白过度分解,导致进一步的厌食。另外,肿瘤病人常有味觉和嗅觉的改变,对“苦”的阈值降低,对“甜”的阈值升高。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厌食,异味感,腹胀,便秘,呕吐。所有这些症状均可影响病人食欲,导致营养不良。近年来,随着营养支持的研究与发展,TPN(完全胃肠外营养)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肿瘤病人因此而受益。我院内科2004年2月-2006年9月对58例肿瘤病人进行TPN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萧山地区消化道肿瘤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64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采用NRS 2002简表实施营养风险筛查,并分析发生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 64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中,271例存在营养不足,占41.82%;有营养风险的患者398例,占61.42%。年龄、性别、病程及文化水平对营养不足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居住地类型、肿瘤TNM分期及是否接受化疗对营养不足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类型为农村,肿瘤TNM分期为Ⅲ、Ⅳ期,有化疗史是患者营养不足的影响因素(均P<0.05);年龄、文化水平、居住地类型、肿瘤TNM分期及是否接受化疗对营养风险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龄,低文化水平,居住地类型为农村,肿瘤TNM分期为Ⅲ、Ⅳ期,有化疗史是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萧山地区消化道肿瘤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足情况,营养风险较高,年龄、文化水平、居住地类型、肿瘤分期以及化疗史均是引起营养风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肠内营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化疗期间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研究。按NRS 2002营养风险量表筛选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62例不可手术的晚期胃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人均行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化疗,对照组(n=30)在化疗的同时予营养咨询;治疗组(n=32)在化疗的同时予安素肠内营养治疗,所有病人在化疗前和化疗后行NRS 2002量表评估,观察并记录体重、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化疗结束后评价化疗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化疗结束后肠内营养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体重及体重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化疗后不良反应和化疗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营养联合化疗可改善晚期胃癌病人的营养状态,降低营养不良风险。  相似文献   

12.
进展期胃癌病人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评估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不同方法评估进展期胃癌病人的营养状况,并探讨其生活质量的改变。方法:选取初次确诊为进展期胃癌的病人467例,分别采用三种(传统营养评估方法、PG-SGA评估和NRS 2002评分)不同的标准评估其营养状况,同时用胃癌病人生活质量问卷(QLQ-STO22)对病人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传统营养评估方法显示:进展期胃癌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24.41%,营养不良组QLQ-STO22总分为(19.56±6.71)分,明显高于营养正常组的(11.26±4.98)分(P0.05)。PG-SGA评估显示:轻度营养不良或可疑营养不良(B级)发生率为45.82%,严重营养不良(C级)发生率为30.41%,营养状态良好(A级)的QLQ-STO22得分显著低于B+C级得分(P0.05)。NRS 2002评分显示:病人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51.61%,无营养风险组的QLQ-STO22得分显著低于有营养风险组(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病人在初诊时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三种方法均能评估进展期胃癌病人的营养状态,但采用PG-SGA B+C级筛查营养不良的检出率高于传统营养评估方法和NRS2002评分法。  相似文献   

13.
高龄消化道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对高龄消化道肿瘤病人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将 117例高龄消化道肿瘤病人分为营养支持组 (NS)和常规治疗组 (NT) ,进行临床对比分析。 结果 :围手术期无死亡 ,NT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NS组。NT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较NS组明显延长。NS组手术后体重、血清蛋白回升较NT组明显提前 ,由负氮平衡向正氮平衡恢复所需时间较NT组明显缩短。 结论 :高龄消化道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理想方法是肠外营养加肠内营养 ,有利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提高对手术创伤的耐受性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消化道恶性肿瘤单纯行化疗病人的营养状态及支持的现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后期制定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护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9月上海长海医院757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单纯行化疗的病人为调查对象,运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分表和病人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PG-SGA)进行营养不良分级,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57例消化道肿瘤病人中存在营养风险的占35.4%,其中可疑营养不良占19.4%,中度营养不良占54.8%,重度营养不良占25.7%。最近2周体质量变化、有无"无食欲"、"呕吐"、"腹泻"、"疼痛"等症状以及年龄≥65岁是消化道肿瘤化疗病人营养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营养支持现状:87.3%的病人接受营养教育,66.4%接受营养支持,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率高。结论:单纯化疗的消化道肿瘤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化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是影响营养状况的主要原因,做好症状管理以及规范营养支持是改善该类病人营养状况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是否可作为对肝部分切除病人进行营养支持的依据。方法:收集肝部分切除病人243例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其中NRS 2002评分3分为182例,有营养支持组的病人109例,无营养支持组的病人73例;评分≥3分为61例,有营养支持组的病人41例,无营养支持组的病人20例,分别比较相关营养指标和临床结局指标。结果:在肝部分切除病人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5%。有营养风险组的病人给予营养支持的为67%,未给予营养支持的为33%。无营养风险组的病人给予营养支持的为40%,未给予营养支持的为60%。在有营养风险组,有营养支持组的病人和无营养支持组的病人相比,入院时血清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总蛋白(TP)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时,有营养支持组病人的血清PA、ALB含量均显著高于无营养支持组(P0.05);有营养支持组病人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无营养支持组(P0.05)。在无营养风险组,无论是否给予营养支持,病人出院时血清PA、ALB、TP含量与入院时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或无营养支持的病人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肝部分切除并存在营养风险病人的营养状况和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