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论新《国际卫生条例》与国境口岸卫生资源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58届世界卫生大会正式通过了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国际卫生条例》第四章用专门的条款提出了各会员国在入境口岸必须具备的能力要求并以附件方式具体规定。解读这些要求,其核心就是国境口岸必须具备必要的卫生资源,负责监督控制的口岸当局具备利用、调动这些卫生资源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评估、控制和处置的能力。然而,作为口岸当局的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却并不具备符合《国际卫生条例》要求的可供调用的卫生服务资源,在口岸卫生资源的配置上也存在许多不足,本文通过对《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核心能力要求的解读和现行口岸卫生资源配置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我国国境口岸卫生资源配置的框架思路,以提高我国国境口岸防控疫情疫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由于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偶发性,往往因缺少必要的技术、物质与实验室网络的准备与保障,易造成口岸卫生检疫工作的慌乱,不能及时、有效控制事件的发生、发展,极大损害口岸卫生检疫工作者技术执法的形象,甚至危及国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安定。因此,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需要在平时做好应有的准备并需要建立一套良好的保障体系予以维持。文章就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保障体系建设的5个方面进行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4.
出入境口岸卫生检疫的任务由原来防止传染病传入传出国境转变到预防、抵制和控制疾病的国际间传播,及时有效地处理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护人体健康和口岸公共卫生安全,其中重点突出了公共安全,赋予了口岸卫生检疫更多的内容和责任,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传染病检疫,还扩大到有害生物、食物中毒及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等,对口岸卫生检疫工作是一个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为了迎接这些挑战,各国必须集中精力重建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大力支持公共卫生实验室的建设和加强控制措施.如何在现有的工作条件中提高中国口岸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能力,是迫切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检验检疫机构是国境口岸食品的监督主体,为贯彻《食品安全法》,加强口岸食品安全监督工作,从法律地位、国境口岸特点和工作要求,就开展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提出建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与国际社会的交流日趋频繁,口岸卫生检疫工作内容不断丰富,为了有效防止和处罚进出境口岸卫生检疫工作中的各种违法行为,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树立良好的口岸执法形象,正确行使行政处罚权是必要的。然而,在以往的检疫工作中,应用行政处罚手段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不多,相关报道也非常鲜见,排除各种客观因素外,同口岸执法人员本身对行政处罚的法律程序不  相似文献   

7.
8.
1 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框架 1.1应急指挥体系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及其设在各地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直属局)和分支机构,组成国境口岸突发事件出入境检验检疫应急指挥体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应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等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卫生检疫人员尤其需要提高警觉与识别能力,防止疫情通过出入境口岸传入和传出。但从目前口岸卫生检疫工作的实际来看,对传染病疫情嗅觉不够灵敏,只有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才能解决突发事件防治中凸显出来的防疫难题。因此,在努力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长效机制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卫生枪疫队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工作,已经成为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下面对培训应把握的若干要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应对大榭港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降低和控制事件对人体、环境的危害,依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入境检验检疫应急处理规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食品安全事件频出是目前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暴露出以行政监管为主的食品安全监管理念和监管模式的不足.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监督检查司司长于军表示,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隐蔽性强,仅仅依靠监管部门的有限力量进行监管,很难及时发现和查处随时发生的所有不法行为.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是对政府监管力量的补充,可以有效弥补目前监管资源的严重不足,解决违法分子故意犯罪且极力逃避监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卫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各类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凸显出我国食品卫生安全法律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彻底解决,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体系化的食品卫生安全法律制度的建构.本文在对我国现行食品卫生安全法律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就我国食品卫生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述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模式,分析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存在的缺陷,给我国食品安全造成的隐患,思考消除隐患的可能措施,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方法使用固定项目调查表,由统一培训调查人员现场填写汇总。结果分段监管导致的监管空白和监管资源配置不当等决定我国食品安全隐患将长期存在。结论加快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整合食品安全监管资源,建立并不断完善各级政府的食品安全议事机制、食品安全信息通报机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合作机制、食品安全的风险监测、评估及预警机制等综合协调机制及配套法规,能有效提高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食品污染事件在全球各地频繁爆发,食品安全的国际法规制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际法规制食品安全呈现出如下的发展趋势:公共卫生安全、人权保障和市场监管三种进路齐头并进;国际硬法与国际软法并重;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在食品安全治理中负有责任,并日益发挥重要作用;食品安全的全球治理框架与治理网络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5.
我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执法的形式主要有两种:餐饮食品与卫生监督分开执法,餐饮食品与卫生监督合并执法。本文分析了这两种执法形式的利弊,结合“瘦肉精”等多起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的监管问题进行分析,建议我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在短期内实行卫生监督一支队伍执法,建立多层协调机制。随着大部制改革进程的加快,我国应适时修改《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等涉及食品安全的全过程实行一个部门监管,一支队伍综合执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食品安全法》实施前后学生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基本特征的变化。方法以国家卫生行政部门食物中毒事件的通告为数据来源,对实施前(2005-2008年)与实施后(2010-2015年)全国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发生因素等基本流行特征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前后比较,年均学生食物中毒的报告数(122.3±64.1 vs 32.8±3.7)与中毒人数(4 372.5.0±1 831.1 vs 2 086.3±367.2)均显著降低(P0.01),年均每起学生食物中毒人数(40.4±13.9 vs 63.6±8.7)显著升高(P0.05),年均死亡人数(3.5±1.9 vs 2.2±1.5)无明显变化(P0.05);各因素引起学生食物中毒发生起数的构成比,实施前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64,P0.05),实施后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χ~2=7.463,P0.05);各因素引起学生食物中毒人数的构成比(实施前χ~2=1 466.6,实施后χ~2=79.34),实施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因素引起学生食物中毒死亡人数的构成比(实施前χ~2=11.667,实施后χ~2=15.708),实施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后,全国学生食物中毒的发生起数和中毒人数显著减少,且引起学生食物中毒发生起数的因素主次关系已趋于稳定,但化学性物质仍然是导致全国学生食物中毒死亡的第一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构建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安全事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作者通过对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及食品安全法律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就构建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试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性质和保障条件等方面阐述了开展相关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分析了国际上相关机构的简况,比较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风险交流和安全性评估的联系与区别,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于2009年6月1日正式颁发.这部法律是在1995年10月30日颁发的<食品卫生法>的基础上进行修定,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重点突出了以食品安全为核心.本法律颁布之后,笔者进行了深入学习、理解,并对今后卫生监督工作的重心转移而进行了探讨.1 执法监督主体的划转<食品卫生法>明确规定,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服务的卫生监督管理由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服务的卫生监督管理,划归于质量监督、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卫生监督机构不再进行管理.食品安全事故则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协调下分工协作、相互配合调查处理,这样使卫生监督机构原有以食品卫生监督为主的职能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