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前庭阵发症(VP)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应用MRI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3D-FIESTA)对51例VP患者(VP组)及51例其他眩晕病患者(对照组)的桥小脑角区进行轴位扫描,并比较其结果.结果 VP组42例(82.4%)患者存在神经血管交互压迫(NVCC),其中单侧37例(88.1%),双侧5例(1 1.9%);对照组8例(15.7%)患者有NVCC,均为单侧.VP组NVCC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5.351,P<0.001).VP组NVCC Ⅰ型23耳(48.9%),Ⅱ型5耳(10.6%),Ⅲ型17耳(36.2%),Ⅳ型2耳(4.3%);压迫小脑前下动脉45耳(95.7%).对照组Ⅰ型4耳(50.0%),Ⅱ型1耳(12.5%),Ⅲ型3耳(37.5%),无Ⅳ型;压迫血管均为小脑前下动脉.VP组与对照组分型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7,P =0.947).结论 VP患者NVCC的发生率较高,最常见的为单侧NVCC Ⅰ、Ⅲ型的前庭蜗神经与小脑前下动脉交互压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庭阵发症的磁共振表现。方法应用三维-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28例前庭阵发症(vestibular paroxysmia,VP)患者(VP组)及28例其他眩晕病患者(对照组)进行扫描,评判所见前庭蜗神经周围有无神经血管交互压迫(neurovascular cross-compression,NVCC)现象,并记录责任血管和责任血管压迫神经部位至脑干的距离。分别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以明确两组差异之间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VP组56耳中存在NVCC现象有35耳,其中血管接触关系28耳,推移关系7耳,对照组56耳中存在NVCC现象有16耳,均为接触关系,未发现前庭蜗神经受血管推移现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91,P<0.001)。VP组中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25耳(71.4%),小脑后下动脉7耳(20%),椎动脉3耳(8.6%),对照组中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9耳(56.3%),小脑后下动脉6耳(37.5%),椎动脉1耳(6.3%),VP组与对照组压迫责任血管来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74,P>0.05)。NVCC距脑干距离VP组为8.57±5.08 mm,对照组为8.93±4.64 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7,P>0.05)。VP组NVCC压迫位置距脑干距离<15 mm者为29耳(82.9%),对照组NVCC压迫位置距脑干距离<15 mm者为12耳(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5,P>0.05)。结论 NVCC在VP患者中发生率高,压迫血管以小脑前下动脉多见,NVCC多发生在前庭蜗神经中枢髓鞘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前庭阵发症(V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特点。方法对51例VP患者的BAEP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AEP异常者40例,异常率为78.4%。与Ⅰ-Ⅲ波峰间期正常的患者相比,Ⅰ-Ⅲ波峰间期延长的患者男性比例高(χ2=4.763,P=0.029),病程显著延长(t=2.469,P=0.021),而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Ⅲ-Ⅴ波峰间期正常的患者比较,Ⅲ-Ⅴ波峰间期延长的患者男性比例、平均病程、平均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Ⅰ-Ⅲ波峰间期耳间差正常的患者比较,Ⅰ-Ⅲ波峰间期耳间差延长的患者病程相对较长(P=0.055),男性有增多趋势(P=0.0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P患者BAEP异常以Ⅰ-Ⅲ波峰间期延长为主,且以男性更多见。病程越长,蜗神经越易受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诊室就诊的急性头晕/眩晕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分布,比较前庭中枢性和前庭周围性疾病所致头晕/眩晕的临床特点差异,以更有效地区别急性头晕/眩晕的前庭中枢性和周围性病因。方法 前瞻性连续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神经内科急诊以急性头晕/眩晕为主诉就诊患者,记录基线人口学信息、现病史和既往史、神经系统查体和前庭功能床旁查体,并随访影像学信息、前庭功能检查和最终诊断等。根据患者病因,将患者分组为前庭中枢性(central vestibular system,CVS)和前庭周围性(peripheral vestibular system,PVS)疾病组,比较不同组别的人口学信息和临床特点等。结果 最终共纳入660例急性头晕/眩晕患者。男性多于女性,50~69岁为高发年龄,春季和冬季为高发季节。按病因分组,CVS组共422例,PVS组共238例。CVS组男性(70.1% vs 42.4%,P<0.001)、吸烟(30.3% vs 9.2%,P<0.001)、饮酒(27.3% vs 5.5%,P<0.001)比例,既往高血压(59.7% vs 42.9%,P<0.001)、脂代谢紊乱(18.5% vs 12.2%,P =0.035)、脑血管病(20.9% vs 10.9%,P =0.001)、周围血管病(7.3% vs 1.3%,P =0.001)和心血管病史(5.5% vs 0.8%,P =0.003)发生率高于PVS组。PVS组的平均年龄(60.19±12.77岁 vs 57.44±12.73岁,P =0.008)、既往有内耳疾病(5.9% vs 0.5%,P<0.001)的比例高于CVS组。病因诊断方面,CVS组最终诊断后循环梗死256例(60.7%),脑出血87例(20.6%),蛛网膜下腔出血34例(8.1%),前庭性偏头痛13例(3.1%),TIA 13例(3.1%),海绵状血管瘤9例(2.1%),肿瘤8例(1.9%),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1例(0.2%)和多发性硬化1例(0.2%);PVS组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21例(50.8%),梅尼埃病38例(16.0%),前庭神经炎14例(5.9%),突发性聋伴眩晕3例(1.3%),不确定病因为62例(26.1%,排除中枢性病因)。结论 神经内科急诊室表现为急性头晕/眩晕患者中,最常见的前庭周围性疾病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最常见的前庭中枢性疾病为后循环梗死,前庭中枢性疾病患者更可能合并有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吸烟、饮酒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慢性主观性头晕(CSD)的近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月收取的120例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住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增加前庭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指标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2、4周,两组患者的情感、躯体、功能评分及其DHI总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外,治疗后1、2、4周,实验组患者的情感、躯体、功能评分及其DHI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实验DHI总分及躯体因子分从治疗后2周末开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周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但大多数都是在治疗后两周内,并且程度比较轻(P0.05).结论针对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采用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安全性较高,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是一种新定义的慢性前庭功能障碍性疾病,其统一了恐惧性姿势性眩晕、空间运动不适综合征、视觉性眩晕和慢性主观性眩晕的核心特征。PPPD人群发病率无准确数据,最新研究表明该病在眩晕门诊中占有重要比例。但由于该病病名新颖,故目前临床医生知晓率低,诊断率低。本文回顾了PPPD的历史演变,简述其诊断标准及流行病学,重点探讨了病理机制及治疗手段,推广治疗经验,希望提高该病的临床识别及诊疗率。  相似文献   

8.
前庭阵发症     
前庭阵发症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的血管性眩晕,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常伴姿态不稳,耳鸣等表现,其发病与血管压迫前庭蜗神经有关。目前该病尚缺乏特异的检查方法,MRI发现血管压迫前庭蜗神经现象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发现Ⅰ~Ⅲ波潜伏期延长等神经电生理检查异常有助于诊断。本病治疗首选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对于不能耐受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病人及对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发作的病人可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多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颅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相似文献   

9.
头晕(dizziness)和眩晕(vertigo)是临床非常常见的症状,是普通人群就医的前10位主要原因,头晕和眩晕尤其多见于中老年人群。然而,头晕和眩晕是种主观的异常感觉,受文化、传统及地域语言差异的影响,不同患者可能对同一症状的描述千差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告1例前庭阵发症患者的诊治过程,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从而提高对该病的诊治能力。方法对1例前庭阵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以"阵发性头晕7 d,再发2 h"为主诉的82岁女性患者,结合其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治疗特点,诊断为前庭阵发症,随访未再发作。结论临床上遇到反复发作性头晕,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且病情反复又排除其他相关疾病时,应考虑前庭阵发症可能,建议试验性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改善症状、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前庭康复训练法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连续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脑病科门诊及病房确诊的60例中重度PPPD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的研究对象均接受口服倍他司汀治疗。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用药物组(30例,倍他司汀)和联合干预组(30例,倍他司汀与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盲法评估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眩晕障碍量表(DHI)、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结果。结果 干预2周时,单用药物组与联合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联合干预组DHI评分显著低于单用药物组,且联合干预组VSI评分明显低于单用药物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8周后,联合干预组DHI评分显著低于单用药物组,且联合干预组VSI评分显著低于单用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中重度PPPD患者口服倍他司汀与前庭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较单用倍他司汀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眩晕及平衡障碍,有利于患者重新获得日常生活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前庭阵发症(vestibular paroxysmia,VP)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VEMPs)的引出率和各参数指标,探讨其临床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将20例伴有神经血管交互压迫(neurovascular cross compression,NVCC)的VP患者作为VP组,并以同期20例年龄、性别分布相仿磁共振检查未见NVCC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者行眼肌前庭诱发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potential,o VEMP)和颈肌前庭诱发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potential,c VEMP)检查,对其VEMPs的引出率和各参数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进一步对VP的VEMPs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 VP组o VEMP引出22耳(55%),其非NVCC侧引出16耳(84. 21%)、NVCC侧6耳(28. 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 33,P 0. 05),对照组引出35耳(87. 50%); VP组c VEMP引出26耳(65%),其中非NVCC侧引出17耳(89. 47%),NVCC侧9耳(42. 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 59,P 0. 05),对照组引出35耳(87. 50%); VP组NVCC侧与对照组o VEMP、c VEMP引出率经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 70,P 0. 05;χ~2=13. 65,P 0. 05); VP组非NVCC侧与对照组o VEMP、c VEMP引出率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 00,P 0. 05;χ~2=0. 00,P 0. 05)。(2)在VP组,c VEMP与o VEMP引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83,P 0. 05)。(3) VP组NVCC侧潜伏期延长、振幅下降,与非NVCC侧VEMPs各参数值经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 VP组NVCC侧与对照组VEMPs各参数值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 VP组非NVCC侧与对照组VEMPs各参数值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结论 VP患者NVCC侧VEMPs引出率较低、潜伏期延长、振幅下降,NVCC是VP的发病机制之一且VEMPs有助于鉴别病变侧; VP患者NVCC侧前庭上、下神经传导通路均有一定的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前庭阵发症血管神经压迫的影像学特点,并对血管走行在发病中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应用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3D-TOF-MRA序列对30例前庭阵发症症(vestibular paroxysmia,VP)患者及30例其他眩晕患者的桥小脑角区进行扫描,对两组前庭蜗神经周围有无血管神经交互压迫(neurovascular cross-compression,NVCC)、压迫类型、神经血管之间的角度(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VP组NVCC阳性率为93.3%(28/30),显著高于眩晕组56.7%(17/30,χ2=6.296,P=0.012,P<0.05)。VP组最常见的NVCC类型为血管袢压迫(15/28,53.6%)。两组间NVCC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3,P=0.421,P>0.05)。VP组血管神经之间角度45°<α<135°的患者24例(24/30,80.0%),显著高于眩晕组(12/30,40.0%,χ2=10.000,P=0.002,P<0.05)。结论VP组NVCC阳性率高,压迫类型以袢压迫多见,血管神经之间的角度在45°至135°之间与VP发病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及评价卡马西平在前庭阵发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9月-2010年3月经眩晕门诊诊断的前庭阵发症患者20例,予以卡马西平进行干预后每月随访1次并进行疗效评价,共随访及评价3个月.结果 经随访观察,予以卡马西平干预后患者头晕的发作频率,发作程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良好.结论 卡马西平治疗前庭阵发症有效且安全,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门诊头晕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头晕门诊2005年4月~2009年1月间3 270例连续头晕患者的登记资料,总结患者人口学特征和常见病因.结果 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1.83;51~60岁年龄段发病最多,占29.3%;精神性因素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在所有病因中最常见,分别占35.8%和28.62%.结论 头晕具有多种病因,病史收集是最重要的诊断前提,应加强对精神性因素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压迫型前庭阵发症的磁共振影像学特征。方法共收集前庭阵发症(vestibular paroxysmia,VP)患者64例,分为非椎基底动脉压迫型组(对照组)32例和椎基底动脉压迫型组(观察组)32例,应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判断64例患者的前庭蜗神经周围有无神经血管交互压迫(neurovascular cross-compression,NVCC)及其压迫类型,并对两组间NVCC压迫点至前庭蜗神经出脑干处的最短距离、基底动脉及双侧椎动脉血管直径、双侧椎动脉间血管直径变异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观察组NVCC压迫点距前庭蜗神经出脑干处距离为(6.26±2.02)mm明显小于对照组(8.17±1.98)mm(t=-3.872,P=0.000,P0.01);而观察组椎动脉血管直径(3.53±0.42)mm与对照组(3.44±0.31)mm无明显差异(t=0.962,P=0.340,P0.05);两组的基底动脉血管直径观察组(3.74±0.41)mm与对照组(3.65±0.29)mm间亦无统计学意义(t=0.992,P=0.326,P0.05);而观察组的双侧椎动脉血管直径变异度(1.09±0.31)mm明显高于对照组(0.82±0.35)mm(t=3.330,P=0.001,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压迫型VP患者NVCC压迫点距前庭蜗神经出脑干处距离较近且双侧椎动脉血管直径变异度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治愈后残余头晕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以及残余头晕的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性前瞻性收集确诊的284例BPPV患者,在颗粒复位后随访3个月,统计患者残余头晕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残余头晕的危险因素.结果 (1) 284例被确诊的BPPV患者纳入研究,其中55.63%(158/284)在治愈后有残留头晕症状.245例患者完成了3个月的随访,30 d残余头晕率为13.67%(38/278),60 d残余头晕率为9.29% (25/269),90d残余头晕率为7.75%(19/245).残余头晕组的平均年龄(岁)明显大于无头晕组(61.46±9.38与56.93±7.62,t =2.121,P=0.015).此外,女性残余头晕的发生率稍高于男性[62.41% (88/141)与37.59%(53/141),x2=7.984,P=0.005].(2)对残余头晕患者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前眩晕的持续时间是残余头晕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88,95% CI 1.688~5.292,P=0.000).结论 (1)BPPV颗粒复位后一半以上的患者残留有头晕症状,多在1个月内自然消失.(2)手法复位治疗前眩晕的持续时间是眩晕后头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性研究伴前庭症状的急性轻型卒中患者卒中后6个月焦虑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前瞻性连续收集2020年9月—2022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伴发前庭症状的急性轻型卒中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卒中危险因素、发病前m RS评分、入院时NIHSS评分、卒中类型和部位。评估住院期间及卒中后6个月HAMA和HAMD评分。根据卒中后6个月HAMA和HAMD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焦虑抑郁组和非焦虑抑郁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卒中后6个月焦虑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同时随访m RS以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共纳入患者230例,平均年龄(56.2±11.9)岁,全部患者发病6个月均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卒中后6个月时30例患者(13.0%)存在焦虑和(或)抑郁状态。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期存在焦虑和(或)抑郁状态(OR 3.734,95%CI 1.659~8.400,P=0.001)是卒中后6个月存在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结论 伴前庭症状的急性轻型卒中患者整体神经功能预后良好,住院期间存在焦虑和(...  相似文献   

19.
<正>很多人说自己得了“头晕”病,其实“头晕/眩晕”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它是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中医讲“治病必求其本”,因此,要经过医生检查找到引起“头晕/眩晕”的病根,对病因进行相应治疗,方能取得好的效果。引起“头晕/眩晕”的病因有哪些病呢?头晕/眩晕的原因与神经系统病变、耳部疾病、内科疾病、感冒、脑动脉硬化、心脏疾病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具体的病因需要根据检查结果才能判断。(1)神经系统疾病:指的是脑部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如高血压、脑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庭阵发症血管神经压迫的MRI特点。方法应用三维-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36例前庭阵发症(vestibular paroxysmia,VP)患者(VP组)及36例其他眩晕病患者(对照组)进行扫描,进一步比较分析血管神经压迫(Neurovascular cross-compression,NVCC)的发生率、压迫类型及血管来源。结果 VP组45耳(62.5%)存在NVCC现象,其中39耳(50.0%)存在血管接触,9耳(12.5%)推移关系;对照组21耳(29.1%)存在NVCC现象,均为接触关系。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12,P0.001)。VP组中Ⅰ型22耳(48.9%),Ⅱ型5耳(11.1%),Ⅲ型16耳(35.6%),Ⅳ型2耳(4.4%);对照组Ⅰ型10耳(47.6%),Ⅱ型3耳(14.3%),Ⅲ型8耳(38.1%),无Ⅳ型。VP组与对照组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3,P=0.781)。VP组中34耳(72.3%)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9耳(19.1%)为小脑后下动脉,4耳(8.5%)为椎动脉。对照组中12耳(57.1%)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8耳(38.1%)为小脑后下动脉,1耳(4.7%)为椎动脉。VP组与对照组压迫责任血管来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61,P=0.278)。结论 NVCC在VP患者中发生率高,常见于Ⅰ、Ⅲ型,以小脑前下动脉为压迫血管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