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375例肾穿刺活检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本文对375例肾活检病例的护理情况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心理指导,呼吸训练,血压监测及了解术前病情等在提高肾活检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移植肾穿刺活检是一种组织病理学的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对疾病进行诊断和疗效判断,它对于急慢性排斥反应、慢性移植性肾病、环孢素毒性损伤等的鉴别诊断以及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准确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但移植肾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检查方法,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并发症,其中血尿最为常见。如何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减少移植肾穿刺活检术后血尿的发生,文献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分析了移植肾穿刺活检术发生血尿的原因,并对护理方法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肾组织穿刺活检术是诊断弥漫性肾疾病的一种介入性诊断技术,自从1951年 Iversen 及 Brun 首次报道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取得成功之后,逐步运用于临床,取代了开放式肾活检术,将肾穿刺组织送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查,对肾脏病病因的诊断,病理演变过程,临床与病理形态学的联系,判断药物治疗效果等都有极重要的意义。已广泛应用于成人及小儿肾病的诊断,移植肾并发症的鉴别诊断等方面。80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经皮肾活检的临床意义及并发症进行探讨。方法 在静脉丹盂造影电视荧屏定位下,以Tru-Cut针行肾活检术,标本分送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现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肾活检后明确诊断120例,穿刺成功率97%。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病理娄型主要为微小病变和局灶节段硬化;以肾炎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主要病理类型为系膜增生和IgA肾病;无症状血尿多见于系膜增生和IgA肾病。肾活检的主要并发症为肉眼血尿、肾周血肿和镜下血尿。结论 肾活检对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但仍需注意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移植肾活检在移植肾疾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移植肾活检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慢性环孢素肾病、肾小球肾炎等移植肾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探讨慢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肾活检时机.方法 对肾移植受者中出现血清肌酐水平升高超过正常水平、微量白蛋白尿或(和)蛋白尿、肾小球性血尿等临床表现,但根据临床资料并不能确诊病因的44例实施非随机移植肾活检,另对6例受者于术后1个月进行常规移植肾活检.对全部肾活检标本依照Banff 97分类标准进行病理诊断,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移植后1年内、移植后2~3年、移植后3年以上分别接受肾活检的受者中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3%、76.5%和88.2%,肾活检发现慢性排斥反应的移植受者中多数并无明显的慢性排斥临床表现.临床拟诊急性排斥的受者中,少数经移植肾活检排除急性排斥,多数病理检查虽证实为急性排斥,但其中部分受者同时合并慢性排斥、Wd,球肾炎和环孢素肾病;临床拟诊为慢性排斥反应者均由肾活检后病理确诊,但其中少数受者同时存在急性排斥,肾小球肾炎和慢性环孢素肾病病理表现;移植肾损害病因不明的受者移植肾活检结果 分别为急、慢性排斥、肾小球肾炎和慢性环孢素肾病.肾活检诊断为肾小球肾炎的受者中近半数并无肾小球肾炎临床证据.上述患者经肾活检明确诊断后,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本研究结果 提示,肾移植术后第2、3年是早期诊断慢性排斥反应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术后第2、3年进行常规移植肾活检.移植肾活检对临床不能明确移植肾疾病诊断的肾移植受者具有重要作用,并有利于修正临床诊断.临床上常见移植肾同时存在急、慢性排斥反应,慢性环孢素肾病,肾小球肾炎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彩超实时引导肾活检156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脏病理活检对肾脏疾病具有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等意义,在肾脏病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经皮肾活检应用于临床有近50年的历史,是目前最普及的肾活检方法。但如何提高肾活检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是临床肾脏病学者关注的问题。我院自2000年开展彩超实时引导肾活检156例,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2000年5月~2004年10月间,我们先后对156例病人实施经皮肾活检术,均在彩超实时引导下进行。本组其中男106例,女50例,年龄13~67岁,平均年龄39岁。包括慢性肾炎127例,狼疮性肾炎12例,紫癜性肾炎12例,糖尿病肾病5例,所有病例术前均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存在着各种组织学类型,广泛开展肾活检对于了解不同类型肾炎的预后及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近4年来我院肾活检中78例的情况,为防治肾小球肾炎提供了初步资料.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经颈静脉肾活检和经皮肾活检对肾实质疾病诊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作者自1993—1998年利用改良的Colapinto经颈静脉肝活检系统,连续对400例病人行经颈静脉肾活检,并与同期400例经皮肾活检者进行回顾性比较。男性273例,女性127例,年龄17~80岁。303例病人有出血倾向,14例有无法控制的高血压,5例有病态肥胖,11例为独肾,49例为多脏器活检,18例为经皮肾活检失败,28例合并肝病性凝血异常。400例经皮肾活检者中,男性  相似文献   

9.
作者报告了1例经皮肾活检后腹腔内出血的病例,49岁,女性,因蛋白尿、血尿,行超声导向经皮左肾活检。活检后间断性肉眼血尿,并出现休克。急症CT显示左侧被膜下及肾周血肿,伴盆腔内大量腹腔积血。急症选择性左肾动脉造影显示肾下极有一动静脉瘘,向供应动静脉瘘血液的亚段肾  相似文献   

10.
对肾、前列腺,精囊的诊断、治疗时,利用超声穿刺术较为安全,准确且简便。在肾的选择性活检、肾肿瘤穿刺、经皮的肾盂造影、肾造口术、肾输尿管取石术,前列腺活检,药物注入、囊肿穿刺,由精囊抽吸精囊液、药物注入、造影等时已被广泛应用。作者等在泌尿系应用超声穿刺仅数年已取得飞跃进步。选择性肾活检:利用超声穿刺做经皮活检须边观察二维实时图象上肾脏动态,边进行穿刺,故可自由选择活检部,作者称它为选择性肾活检。通常在肾下极穿刺,只要避开中心部的回声象,就不会出现血尿。肾肿瘤穿刺:超声诊断对肾肿瘤有用。当在IVP 上确认有占位病变,则需鉴别肿瘤的内容物。如为囊性的则应做超声穿刺术,抽吸活检。如为实质性或囊性与实质性的混合体,则应考虑为恶性,要进行CT、血管造影、超声穿刺抽液等检查。有的恶性肿瘤已不可能手术,为明确病变组织类型,以  相似文献   

11.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自动枪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随着肾自动枪穿刺活检术的开展 ,肾手动活检已少用。小儿肾活检通常采用 16G(Tru cut槽长 1.7cm)活检穿刺针 ,我们采用自动枪 18G活检针实施 ,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性研究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资料 收集近 5年 ( 1997~ 2 0 0 1年 ) 10 7例肾穿刺活检病例 ,其中男 5 9例 ,女 48例 ,年龄 9~ 6 3岁 ,平均 2 6 .6岁。分成三组 ,A组 :肾手动 ( 18G针 ,Tru cut、槽长 1.7cm )活检 10例 ;B组 :肾自动枪 ( 18G针内 ,槽切割式 ,槽长 1.7cm )活检 83例 ,C组 :年龄≤ 14周岁 ,肾自动枪 ( 18…  相似文献   

12.
报告1例应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抢救肾活检后大出血成功,提示在肾活检率逐年提高、肾活检人数逐渐增多的今天,即使发生严重的大出血,不再必须切除肾脏,介入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而且能够尽可能地保护残存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并评价其在肾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0例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其成功率、并发症、安全性及其治疗修正率问题。结果肾活检成功率100%,肉眼血尿8例(4%),包膜下血肿2例(1%)。术后均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肾活检病理诊断中,电镜下观察肾小球超微结构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收集1202例肾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并评价其在肾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0例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其成功率、并发症、安全性及其治疗修正率问题。结果肾活检成功率100%,肉眼血尿8例(4%),包膜下血肿2例(1%)。术后均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以安全、准确为特点的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肾活检在肾脏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报道我院自2004~2009 年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疑为肾脏占位性病变而行螺旋CT-Pinpoint激光定位引导下经皮肾活检的46例患者,通过活检病理与手术病理及随访观察对照,分析其活检灵敏度和诊断正确率,并对其在诊断肾脏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肾活检微波快速处理六胺银染色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穿刺活检光镜观察肾组织病变进行肾小球疾病诊断和分类的工作中,高质量的六胺银染色(PASM)对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我科在肾活检标本制作过程中采用微波快速处理组织,结合六胺银染色中组织容易出现过染等问题,利用二次染色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徒手肾穿刺活检术与使用穿刺架肾穿刺活检术的优缺点,探讨超声引导下徒手法肾组织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18G巴德一次性自动活检枪对甲组226例慢性肾病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徒手肾组织穿刺活检术,乙组261例慢性肾病患者行超声引导下使用穿刺架肾穿刺活检术,按相同的穿刺活检标准决定穿刺部位、穿刺次数,取出的肾组织标本能完成完整的病理诊断,视作活检成功;术中记录穿刺次数,术后观察并发症.结果 甲、乙两组患者平均每例的肾活检穿刺次数各为(2.97±0.43)次和(303±0.72)次、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各为4.9%和2.7%、活检成功率各为98.2%和98.1%,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穿刺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使用穿刺架法穿刺失败主要是因为患者特别肥胖或肾脏位置特殊,徒手法穿刺失败主要与穿刺时穿刺枪的稳定性有关.结论 超声引导下徒手法肾穿刺活检术与使用穿刺架法肾穿刺活检术均是安全有效的操作技术;徒手法更适合特别肥胖及某些肾脏位置特殊的患者,可作为使用穿刺架法重要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70例肾活检病人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方法:70例住院病人在B超引导下行肾活检术,肾组织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病理学检查.结果:原发性肾脏病58例,以系膜增殖性最多为 65.7%(46/70)、微小病变7.1%(5/70)、膜性及膜增殖性各占2.9%(2/70)、毛细血管内皮增殖及新月体肾炎各1.45%(1/70),继发性肾脏疾病12例(17.2%),其中狼疮性肾炎11.4%(8/70)、紫癜性肾炎 2.9%(2/70)、溶血性尿毒症及糖尿病肾病各1例.结论:病理与临床诊断相结合大大提高了诊断正确率,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复杂疑难者肾活检更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肾脏穿刺活检术(简称肾活检),是用以明确肾脏疾病性质和病理类型、确定治疗方针、判定预后的重要检查方法.在现今肾脏疾病的诊疗和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肾活检是一项有创性的诊疗操作.即使严格掌握穿刺的适应证仍有可能导致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做好肾脏穿刺活检术前后的护理是保证穿刺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减少医患纠纷的重要环节。2004年1月至2009年5月,我科共实施52例超声引导下肾脏穿刺活检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