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福斌 《中外医疗》2009,28(4):150-150
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或称猫抓病是一种被猫抓伤、咬伤或与猫密切接触后引起的以近端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自限性传染病。近年来,随着家庭饲养宠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此病发病率有所增加。本组收集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18例在我院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猫抓病性淋巴炎患者的彩超检查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宠物饲养的增多,一些因为猫狗等宠物而引发的疾病也日益增多,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便是其中一种。全球每年猫抓病患者近万例,本病以青少年多见,80%患者小于21岁,最可能的感染方式是被猫抓伤、或被狗咬伤后患病。由于猫抓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故易误诊、误治,本文附一例曾被误诊为淋巴结结核病的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报告以探讨其病因、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3.
猫抓病 (cat scratch disease,简介 CSD)是一种良性、非细菌性局部淋巴结炎,为接种性淋巴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以局部淋巴结肿大和压痛为特征,病前常有猫舔、抓或咬伤等接触史,临床常误诊.本科于 2003年 12月诊治 1例右腮腺淋巴结猫抓病,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猫抓病(cat-scratch disease,CSD)是由巴尔通体(Bartonella)感染后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多表现为皮肤抓伤及相应淋巴引流区域出现淋巴结肿大,称为猫抓病性淋巴结炎。随着宠物饲养的流行,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1])。本研究对28例猫抓病患者的肿大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查,探讨超声在猫抓病性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罕见猫抓病致死亡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是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对本病的认识距今只有40多年的历史,是由巴尔通体(Bartonella)感染引起的一种良性自限性感染性疾病,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者常表现为皮肤或头面部淋巴结病变,而在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发生严重的全身性病变。临床较少见,在骨科更为少见。2005年2月收治了1例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腰痛,外院疑为结核的患者,经过全身仔细检查和病理活检,确诊为猫抓病,于2005年3月突发呼吸衰竭死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任美杰  王萍 《中国病案》2012,13(3):76-77
目的探讨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患者的淋巴结超声表现。方法对12例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分析其大小、轮廓、髓质一淋巴结门等情况总结其特点。结果本组猫抓病性淋巴结炎多为单发存在,仅1例可探及3枚淋巴结,淋巴结包膜完整,边界清晰,内部呈均匀一致低回声,或无回声,可有髓质一淋巴结门存在,且回声增强。部分淋巴结内可见血流信号。结论超声诊断猫抓病性淋巴结炎不具典型特征,但仍然是浅表淋巴结疾病旨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漪  陈志刚  李煜华  龙滨  赵燕  吴娜娜 《西部医学》2017,29(8):1158-1160+1164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高频彩超)对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经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穿刺活检与手术确诊的8例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患者,观察其淋巴结的数目、大小、形态、分布、回声变化以及血流情况。结果 超声初诊为猫抓病8例患者的肿大淋巴结主要分布于颈部、腋窝、上肢及腹股沟。单个部位的淋巴结肿大者4例,多个部位淋巴结均有肿大者4例。部分肿大淋巴结周围伴有小淋巴结卫星样分布。肿大的淋巴结多呈均匀低回声或极低回声,皮髓质分界不清,球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其内血流多为低阻型。结论 明确有宠物抓伤及接触病史的前提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猫抓病性淋巴结炎的诊断快捷、方便,随访证实与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诊断一致,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胡双武  韩军 《安徽医学》2005,26(5):404-404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CSD)是由巴尔通体(Bartonella)感染引起的一种良性自限性感染性疾病,被抓伤处皮肤可见疱疹、脓疱、结痂或小脓疡形成并伴有局部淋巴管炎(红线),继而出现近端躯体淋巴结肿大。猫抓病应与结核、淋巴瘤、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鉴别。我院自1998年元月~2004年5月共收治CSD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猫抓病1例报告广州市胸科医院(510060)冯蝶仪猫抓病是由猫抓或咬伤引起的亚急性良性的局部淋巴结肿大之疾病,本病国内很少报道,现报告我院经厉理证实为猫抓病1例。患者男,26岁,因发现右锁骨上肿物,压痛,觉全身骨痛,疲倦就诊,既往无结核病史。体查:体...  相似文献   

10.
本病是一种亚急性局部肉芽肿性淋巴结炎,又称猫抓病(Cat Scratch Dcsease);或猫抓热(Cat Scratch Fever)。本病少见,但在全世界各地均有发现,1932年首次报道。近年来国外陆续有些关于本病的报道,并在病因学致病菌的研究上,有了新的发现,国内报道少见。本病虽是良性病变,但症状不典型,无明显特征,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偶有复杂或致死的病例,诊断更属不易。结合笔者遇到的病列,参考有关文献,就本病的几个临床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1.
高峰 《医学争鸣》2008,29(15):1367-1367
0 引言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CSD)是一种与猫密切接触或被猫抓伤、咬伤引起的以皮肤原发病变和局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一种亚急性、自限性人兽共患疾病,是一种少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饲养宠物人数的增多,本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1995~2007年本院收治5例猫抓病患者,术前均误诊为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2.
患者王× ,女性 ,12岁 ,保定市东高庄村人。主因发现左上臂肿物一周就诊 ,查体 :体温正常 ,无皮疹 ,左上臂内侧中段可触及一肿物 ,约2cm×3cm×2cm大小 ,质地较硬 ,活动 ,无压痛。以纤维瘤收入院并行手术治疗 ,术后病理证实为猫抓病性淋巴结炎。追问病史 ,2个月前曾被猫抓伤左上臂 ,当时无明显不适症状 ,未引起重视。猫抓病是由接触猫或被猫抓伤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潜伏期3~10d。其特点是 :(1)常有猫抓病史 ,儿童青少年发病较多 ;(2)发热伴流感样症状 ,个别患者低热或不发热 ;(3)原发性皮疹位于抓伤部位 ,初为淡红色丘疹 ,继而为疱疹 ;(…  相似文献   

13.
猫抓病是一种以局部淋巴腺肿大和压痛为特征的自限性传染病。我科1986年7月~1992年5月收治4例猫抓病,报告如下。本组4例发病前1~3周均有被猫抓或咬伤史。患者无自觉症状,以局部淋巴结肿大,抗炎治疗无效而就诊。例1颏下5cm×4cm包块,例2左腮腺有4cm×3cm包块,例3右颌下肿块3cm×3cm,例4右腮腺肿块3cm×2cm,肿块质较硬,活动度较差,有触压痛。经局部活检病理诊断,有猫抓病的病变.其中例3为典型中晚期病变,可见到多发性微小脓肿,在肿大的淋巴结中均抽到无菌性浅黄色脓液,皮肤未见丘疹与  相似文献   

14.
猫抓病(cat—scrdtch diselme)又名良性网织细胞增多症。猫抓病是一种少见的、原发于皮肤的、非肿瘤性的、特殊性炎性疾病。国内较少见,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养宠物的人不断增多,猫抓病的发生率不断增高。由于少见,临床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临床上往往容易误诊,再加上猫抓病可发生一些罕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所以,需引起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妊娠并发猫抓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猫抓病(CSD)是一种以增生性、肉芽肿性及化脓性淋巴结炎为特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临床医生对此病往往认识不足,以下报告1例以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猫抓病(Cat-Scratch disease,CSD)又称良性淋巴网状细胞增多症,是由于猫的抓咬所致的一种急性自限性传染病,临床上比较少见。最近,我科收治1例临床表现为右侧腋窝肿块的患者,手术切除后病检报告为CSD,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猫抓病(Cat-Scratch Disease,CSD)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的传染病,临床较少见,在整形外科更为少见。最近,我科收治了1例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外院疑恶性肿瘤的患者,经过我科全身仔细检查和病理活检,确诊为猫抓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猫抓病     
本文报告了两例淋巴结的猫抓病,并对本病的病因、症状及诊断作了讨论,尤其对病理改变作了详细描述。并提出本病的诊断标准是:(1)局部淋巴结炎,尤其是抽得无菌性“脓液”;(2)皮肤试验阳性;(3)有猫接触史或存在着皮肤原发病灶;(4)淋巴结活检符合猫抓病的改变。具有以上2~3项而排除其它有关疾病者,可诊断为猫抓病。本  相似文献   

19.
猫抓病临床分析(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猫抓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5-2004年8例猫抓病。结果 临床误诊为隐性乳腺癌1例,淋巴结核2例,淋巴瘤2例,多发性神经鞘瘤1例,慢性淋巴结炎1例,均肿块切除、抗炎等治疗痊愈。结论 猫抓病临床无特征性的表现,易误诊,典型猫抓病在抓咬部位出现小的皮损,随后出现区域淋巴结肿大,病理特征是微脓肿性肉芽肿形成;Wanllin-Starry银染色可见细菌,手术切除及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猫抓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告2004-2006年收治的3例猫抓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3例均有猫抓、咬史;均有局部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发热;1例以癫癇持续状态就诊;早期均误诊;病理特点是淋巴结内微脓肿性肉芽肿形成;经抗感染和(或)局部淋巴结切除术,均治愈。结论猫抓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误诊,但与猫密切接触史、局部淋巴结肿大及病变淋巴结病理组织学特点是诊断本病的关键。治疗以庆大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和阿奇霉素效果较好,必要时可手术切除肿大的淋巴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