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院外急救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整群收集2013年5月~2014年5月南海区人民医院、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及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急救车出车院外急救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共出车9 976次,空载523次(5.24%),接诊患者9 453人,发生院外死亡548人(5.79%).男性患者为5 808人,女性为3 645人,男女比例为1.59∶1.年龄高峰段为(20~29)岁组、(40~49)岁组和≥70岁组.时间分布中全天以16:00~17:59时间段为高峰期.院外急救时间平均为(20.18.28) min,急救前五位疾病为交通事故(32.26%)、工业意外(18.36%)、心血管系统疾病(16.82%)、神经系统疾病(15.42%)和酒精中毒(8.21%).院外死因前4位为猝死或原因不明(43.19%)、外伤(18.12%)、心血管系统疾病(16.42%)和神经系统疾病(13.11%).结论 南海区医疗急救系统在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和应急处理能力方面优于其他地区.中青年和老年人是院外急救的高发人群.院外急救病种与国内其他地区类似,但交通事故率偏高.院外死亡率亦偏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恩施市院外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分析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接诊的1 640例院外急救患者相关因素.结果 恩施市院外急救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1:1,21~60岁患者为主.出诊高峰时段在8:00~12:00,;1月、7月、10月、11月、12月为季节性高峰期.疾病种类前四位依次为创伤(60.00%)、神经系统疾病(9.33%)、急性中毒(7.13%)和心血管系统疾病(5.18%).结论 恩施市院外急救患者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完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区域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院外急救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全面提升院外急救能力和水平。方法分析上海市城乡结合部的宝山区医疗急救中心2008年1月~9月18349例院外急救病例,对疾病谱的构成、年龄构成、一般急救与危重病构成及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院外急救患者排前5位是骨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普通外科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共占院外急救总量的49.6%;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院外急救对象的38.1%。根据院外急救对象病情程度统计,一般急救患者占66.0%,危重患者占31.2%,死亡患者占2.8%,前5位致死疾病是心血管系统(15.3%)、车祸多发伤(11.1%)、恶性肿瘤(10.1%)、呼吸系统疾病(8.0%)、神经系统(6.0%)。结论宝山市120院外急救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在城乡结合部的急救中心,常见的疾病包括骨科及普外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北京120急救呼叫电话部分信息进行分析,为科学合理配置急救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以北京急救中心调度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北京市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间120急救呼叫电话量、出车量、欲派无车量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日急救呼叫电话时段分布:在4:00~6:00 最少,在8:00~10:00最多,以后呈缓慢下降趋势.日出车量分布趋势与急救呼叫电话量分布趋势基本一致.日欲派无车量分布:4:00~6:00最少,10:00~12:00最多,此外,交接班、就餐时段欲派无车量也相对较高.结论 北京120院前急救呼叫需求量具有时间分布特点,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急救资源配置将有利于提高院前急救工作效率,减少欲派无车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镇江市2009年~2010年院外救治交通事故伤害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09年~2010年镇江市急救中心病案中提供的有关交通伤信息按性别、年龄、时间段、受伤部位和急救反应时间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相关特征及变化.结果 2009年~2010年镇江市急救中心共救治2 134例交通事故伤.在交通事故中男性比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46:1;以41~60岁年龄组为高危人群,占41%;一年内,以5~6月、10~11月为高发期;在一天中,道路交通伤院外急救的高峰时点和高峰时段分别7:00~10:00、13:00~16:00、19:00~22:00.损伤部位分布:头面部外伤排第一位,其后依次为下肢外伤、腰外伤、上肢外伤、胸腹部外伤,而2处及以上部位损伤266例(12.46%).急救反应时间15 min内占87.09%,16~30 min占10.33%.结论 居高不下的交通事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镇江市急救中心应根据其流行病学特点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伤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镇江市急救中心救治的脑卒中患者的流行病学与院外救治规律,为院外更好救治脑卒中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镇江市急救中心救治的脑卒中患者的院外急救病历资料。结果共救治脑卒中患者797例,占同期院外急救人数的10.42%,其中①男女比例=1.32:1;年龄20~101岁,男性平均(66.67±13.937)岁,女性平均(71.85±13.797)岁(P<0.01);发病率随年龄增长,70~79岁是最高发年龄段;既往史以高血压病史多见,占394例(49.4%)。②发病者数在季节上无特征变化(P>0.05);一天中7:00~12:00、16:00~20:00是两个高峰时间段,9:00~10:00最高发时段(共6共61例,占8.3%),而凌晨4:00~5:00的发病率最低(共9例,占1.4%)。③全部病例中危重192例(24%),重症359例(45%),轻症246(31%);送三甲医院患者人数共为552例,占总人数的69.3%,以患方自主择院为主(626例,78%)。④急救反应时间(接警至到达现场时间)平均12.63 min,其中10 min内共318例(39.9%);急救总耗时平均38.11 min。结论①老年人是脑卒中发生的易患人群,应积极开展预防工作,特别是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应注意监测和治疗高血压;②脑卒中的救治过于集中于大医院,应积极构建脑血管病的急救、防治与康复的高度组织化的管理体系;③急救中心应加强院外急救网络建设,建立卒中院外处理系统,优化急救流程,有效减少延迟因素,提高院外急救质量。  相似文献   

7.
院外急救已成为急诊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急诊医学的重要范畴.院外急救系统是否完善及其医疗急救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快速有效的院外急救可以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武汉市急救中心为单纯院外独立模式的急救体系,作为湖北省院外急救龙头的带动城市,为加快院外急救的建设,了解武汉市院外急救的流行病学的特点,本文对2010年的有效出车52 069次,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恩施市院外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救治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12月接诊的760例院外急救创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男女之比为2.50:l,20~50岁为创伤的高发人群,占65.92%;创伤发生时间8:00~23:00 处于较高水平,8:00~9:00 为高峰期;23:00~8:00 处于较低水平,4:00~5:00 为低谷期;全年以10、11、12月份创伤发生率最高;受伤原因:交通伤72.24%,斗殴伤跌伤10.26%,坠落伤6.58%,跌伤6.05%; 创伤部位分布依次是头部(45.15% )、四部(35.84% )、胸部(9.11%)、腹部(5.54%)和脊柱(4.36%);死亡率3.68%,其中多发伤占67.86%,交通伤是最主要的死因.结论 交通伤是院外急救创伤患者的首要病因.加强各类创伤的预防,建立完善的急救医疗体系,提供高质量的院外急救是降低创伤患者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院外急救是争分夺秒的工作,不管是急危病症还是突发事件,分分秒秒可能都决定着伤病员的生命。缩短调度时间,加快出车速度是院外急救管理的重要环节。无锡市急救中心向社会作出“一分钟调度,一分钟出车”的承诺。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四级急救机构网络建设截止到2009年底,江苏省有13个地级市、106个县(县级市、区)、1243个乡镇.建有急救中心(有固定建筑物、急救车、固定急救人员、有急救分站)或急救指挥中心(仅有调度指挥功能,本身不出车、不出人)的有:1个省急救指挥中心、,12个市级急救中心(苏州市除外)、106个县(市、区)的急救中心或急救指挥中心;59个乡镇急救分站(由急救中心派车、派人值班).其中省级、市级、县区120网络建成率达100%,而乡镇急救网络建成率不到5%.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嘉定南翔地区院外急救现状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海嘉定南翔地区院外急救的现状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查阅2006年12月11日至2007年10月11日上海嘉定南翔救护站1533例院外急救病例的记录资料,对性别、年龄、出诊时间、病情分类、急救半径、急诊诊断或主诉等项目进行分析。结果此期间救护患者1533例,男936例,女543例,男女之比为1.72:1未知性别54例;平均年龄为47.81岁(1-105岁),1岁以上1163例;高发年龄组为20-29岁、30-39岁和40-49岁3个组;7、8、9月急救患者最多;每天9:00-18:00为急救高峰时间;创伤、新生儿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居前5位;急救半径在5km以内的为1387例(90.47%)。未见恶意骚扰呼叫。结论南翔地区救护站位置设置合理,急救半径短、抢救效率高。急救患者中男性,交通伤、斗殴伤所占比例大。  相似文献   

12.
兰州市25992例院外急救患者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兰州院外急救多发病种及发病时段等特征。方法分析2006年1月1日。2008年1月1日兰州市呼叫“120”并实施院外救治的25992例城市及周边地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992例患者中男15855例,女10137例,男:女1.56:1;年龄分布≥60岁37.51%,40~59岁29.48%,20—39岁28.98%,〈20岁4.03%。前三位疾病类型为创伤(30.85%)、神经系统疾病(16.31%)和循环系统(13.36%)。院外病死率在以下疾病类型较高:肿瘤(8.77%),其他(死因不明及转院、出院回家途中死亡患者)(6.46%)、循环系统疾病(4.95%),呼吸系统疾病(4.37%)。总的发病时段呈0~6时和18~24时两个高峰时段,各时段内发病数呈逐渐增多趋势。消化系统疾病、妇产科疾病0~6时发病高于其他时段;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类系统疾病0~6时发病低于其他时段,其他时段差异不明显;肿瘤类疾病6-12时发病高于其他时段;中毒、创伤、理化外因、儿科类疾病18—24时发病高于其他时段。结论城市及周边地区人群中呼叫“120”的急性危重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1.56:1;青中年人群占大多数(58.46%)。创伤、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居发病类型前三位。呼叫“120”的患者人数呈现早、晚两个高峰时段。不同类型的疾病高发时段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张江科学城院外心脏骤停事件发生特点和急救现状,为健全该城区院外公众急救体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1月一2017年7月在张江科学城地理规范范围内的558例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患者资料,采用Utstein模式进行转录,对其一般资料、心脏骤停资料、现场急救情况和患者结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资料OHCA事件发生高峰是6:00-11:59时段(P<0.01),约73.30%的OHCA事件发生在居民区家中,心脏骤停的病因以心源性为主(368例,65.95%),被目击的OHCA事件仅14例(2.51%),急救响应时间(14.10±5.33)min,首次监测心律均为不可除颤心律,仅1例患者被实施了旁观者CPR,而旁观者除颤率为0,186例患者具有专业复苏措施记录,但无1例恢复自主循环。结论张江科学城OHCA院外公众急救现状不容乐观,今后可通过加大公众急救参与度,加强AED科学化配置,加快OHCA注册数据库建设,不断完善院外公众急救体系,进而改善该城区OHCA存活率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专职化和非专职化院外急救模式对急救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中心2008年11月~2009年11月6384例院外急救病例,分为A、B两组,即将A组由非专职化急救小组救治的3020例作为对照组。将B组由专职化院外急救小组救治的3364例作为研究组。比较和分析两组间救治效果的差异。结果专职组现场救治有效率71.90%,显著高于非专职组(40.25%,χ^2=32.78,P〈0.01)。专职组3分钟内的急诊出车、20min内到达现场情况,与非专职组比较有明显改善(均P〈0.01)。结论专职化院外急救救治效果明显优于非专职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柳州市院外急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OP)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城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和预防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月柳州市各家医院进行院外急救的ACOP患者,对其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发病时间、发病地点、中毒原因、中毒程度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8年2月—2019年1月全柳州市共进行院外急救ACOP患者924例;男性357例,占38.64%;女性567例,占61.36%;其中3人以上群体性中毒113起共365例次,占39.50%。患者年龄1个月~92岁,平均年龄(26.5±17.9)岁,集中在11~20岁(16.56%)、21~30岁(18.83%)、31~40岁(17.97%)、41~50岁(17.32%)。小学及以下文化患病例数最多,占46.1%。1月,2月、12月为发病高峰,12月份发病率最高,占36.58%。日发病时段高峰为22点至凌晨2点。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占84.31%。中毒场所主要发生在家庭,占95.45%。结论本研究提供了院外急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为城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院外急救和预防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连云港市老年患者院外疾病谱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对连云港市急救中心2000~2009年院外急救的全部老年患者病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00年,60岁以上老年病例占全年出救量的10.97%,到2009年已上升到16.49%。前3年递增速度较缓和,从2003年开始大幅度增加,这与连云港市老龄化程度相应。10年间院外急救的60岁以上老人前5位病种依次为:创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共占老年病例的65.06%(9762/15019)。结论10年间接受院外急救的老年病例数增长较快。老年疾病的院外救护是未来院外急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厦门市2008年院外急救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厦门市2008年院外急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统计2008—01—01-2008—12—31接诊的31833例院外急救患者疾病种类、发病年龄段及发病时段,分析相关因素。结果2008年厦门市地区实施的院外急救患者中,有完整数据记录者31833例,男女比例为2.14:1,高发年龄段为21-50岁。急救病种前4位的依次为创伤(41.25%)、心脏病(11.62%)、脑血管病(10.79%)和外因中毒(10.06%)。院外病死率在肿瘤(9.12%)、其他(6.84%)、心脏病(5.16%)及呼吸系统(4.33%)疾病类型较高。总的发病时段分布呈从0~6am至18~24pm逐渐增多的趋势,不同疾病的院外急救有各自的高峰时段。结论厦门市院外急救患者有其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建立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和促进急诊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模式在脑卒中院外急救中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1月一2018年9月武汉市急救中心收治的12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1月一2018年9月武汉市急救中心收治的接受院外一体化急救模式64例脑卒中患者纳为试验组。另择规范制度实施前,2016年11月一2017年11月武汉市急救中心收治的6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急救相关指标、接诊医生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从呼救到接受院外急救时间、从呼救至入院接受专业救护时间、出车速度、建立静脉通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初步诊断准确率、无后遗症率、轻度残疾率、重度残疾率、患者对院外急救满意度、接诊医生对院外急救满意度分别为93.75%、17.19%、60.94%J 5.63%、98.44%、96.88%,对照组分别为79.69%、4.69%、42.19%、35.94%、85.94%、82.81%,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一体化急救模式在脑卒中院外急救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急救速度及医护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