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叔微是宋代临床大家之一,其在《普济本事方》中多处阐述了呕吐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许氏论治呕吐,根据其寒热虚实辨证施治,为后世医家防治呕吐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谈仲景“寒热并用”法的临床意义龙明照,龙明智导师金妙文周仲瑛(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题词张机,寒热并用《伤寒论》太阳病篇、厥阴病篇均论述了寒热夹杂病证,并立三泻心汤、干姜黄岑黄连人参汤。从方的药物构成分析,体现...  相似文献   

3.
刘华教授认为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病位在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刘教授在长期临床诊疗过程中重辨虚实、寒热,将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分为气虚痰阻证、阳虚饮停证、阴虚胃热证、肝气横逆证、寒热错杂证等证型,灵活加减化裁六君子汤、小半夏汤、理中汤、苓桂术甘汤、橘皮竹茹汤、半夏泻心汤等方剂,兼用中医外治法,使脾能升清,胃得降浊,中焦升降有序,呕吐则止。  相似文献   

4.
基于脾胃生理有别,从病因病机入手,系统论述脾胃寒热失调的常见证候,包括脾胃寒证、脾胃热证、脾胃寒热错杂证及脾胃与他脏寒热错杂证,并对其治则治法做以梳理总结,提出平调寒热(燥湿)、脾胃同治、脾胃分治三大治则,以期为临床脾胃寒热证的临床论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梳理《伤寒论》中有关呕吐的相关条文,据呕吐病证特点,辨析其病位、病性与病势的证治规律。提出六经之呕吐各具特点;呕吐可用以判定病性之寒热、虚实;呕吐之轻重、有无可作为传变及预后的重要依据。临床呕吐辨证应灵活多变,审机定治。  相似文献   

6.
发热、恶寒是外感病最常见的症状。《伤寒论》详细论述了发热恶寒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关系;阐明了寒热的状态,寒热真假,寒热错杂,寒热转化等不同的临床意义;把寒热症作为辨病变部位、病变性质、病变趋势等的重要证据之一。所以辨寒热症,对辨证论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药性味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就中药性味的传统认识,现代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加以论述,由此提出对中药性味的研究,应从疾病寒热的内涵入手,从药理方面探索寒热药性特点;从药味明显的中药着手,找出药理作用与药味的相关联系,从而形成现代的性味理论。  相似文献   

8.
草果为姜科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的干燥成熟果实。国产草果主产于云南、广西、贵州。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疟疾寒热。草果既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药,又是烹调的重要香料。据有关史料记载,我国栽培、应用草果已有1000多年的历  相似文献   

9.
鼻鼽辨证要分清寒热、虚实、表里,以寒热为纲从表实寒证、表虚寒证、里实寒证、里虚寒证、里热证、表寒里热证(真热假寒)六个方面论述了严道南治疗鼻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寒热并用在方剂中的作用秦皇岛市中医院宁德新关键词寒热并用;方剂;寒热相济;寒热相使;相制相成寒性药与热性药同用,称为寒热并用。并用的寒性药和热性药,在方剂中可同为君药、同为臣药、同为佐药;或一为君一为臣、一为君一为佐、一为君一为使,运用非常广泛,寒性...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双向调治的定义入手,对《金匮要略》所论及的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相兼等做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16):46-46
患者,男,46岁.农民.患胃病史10余年,常因饮食、寒热失调而1年内屡发.甚或1个月数发.先后服用左金丸,香砂六君丸.丁蔻理中丸等药,效果不佳.近半月来,胃痛.呕吐清水.病情加重来诊。  相似文献   

13.
凌光 《大家健康》2014,(10):52-52
肾盂肾炎属中医热淋范畴,治疗以清热解毒、分利湿热为主。取金银花、紫花地丁各30克,茯苓、车前子各20克,牛膝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加减:寒热往来者加柴胡、黄芩:恶心、呕吐加姜半夏、藿吞:腰痛甚加杜仲、川断:大便秘结加大黄。  相似文献   

14.
<正>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本篇举例论述了寒热、水火、营卫、脏气等相互失调所发生的病证,故名《逆调论》。逆调,即失调。高士宗说:“调,调和也。逆调,逆其寒热水火营卫之气,不调和也。寒热逆调,则为烦为痹,水火逆调,则为肉烁,为挛节。营卫逆调,则为肉苛。脏气逆调,则为息喘也。”  相似文献   

15.
胆胀一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其病位以胆腑为本,以肝脾及散膏为标;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有先病经者,多突然发病,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右上腹胀痛,拒按,恶心,呕吐,甚则呕吐胆汁;亦有先病腑者.病人腹胀,右上腹及胁内绵绵而痛不止,时作时止,多牵及右肩胛下酸楚,或有波及腰酸者,或嗳气矢气.胃中灼热.大便时干时溏为主。本病的病程长,在治疗上比较缠绵.多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6.
急性胰腺炎的证治八法严峻(姜堰市中医院225500)1分型施治1.l肝气郁结型主证;院腹胀痛,连及两胁,甚或满腹惧痛,胸闷暖气、食纳减少,苔薄白,脉细弦.相当于急性胰腺炎的初期。或有往来寒热,或有呕吐,大便不通。方药:柴胡疏肝饮、四逆散加减。药用柴胡...  相似文献   

17.
大柴胡汤治疗胆结石30例滨海县五汛中心卫生院(224532)于正林,余云清大柴胡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是治疗少阳、阳明合病。有和解少阳、内泻热结的功效,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吐,心中满痛,或心下痞鞭,大便不解或胁热下利、舌苔黄、脉弦。笔...  相似文献   

18.
1"厥"有"尽""最"的意思,"两阴交尽"即是厥阴,厥阴为三阴之尾,阴尽之后便是阳复,这是其之所以称作"厥阴"的位置属性。"厥"有"逆"的意思,因于气机逆乱,导致阴阳寒热不调,出现上下、表里、脏腑等的寒热错杂之证;因于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导致的气机升降失常,出现四肢温度和感觉与体干不符的逆冷病证,均可称之为"厥",这是"厥阴"的本质属性。无论厥阴病的位置属性和本质属性,都反映了"厥"的概念内涵,因其为三阴经之一,所以称作"厥阴"是名实相符的。2气机逆乱,升降反作,阴阳敷布失常是厥阴的病机特点,因此寒热错杂、呕吐哕利、四肢厥冷等症状会相继出现,第326条基本包含了厥阴病寒热错杂、四肢厥逆、呕吐哕利的病机、症状,该条的文法也与其他五经提纲证的文法一致,所以作为厥阴病的提纲是没有异议的。  相似文献   

19.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邪气内陷,脾胃受损,寒热错杂于中焦而引起的呕吐、下利、肠鸣、胸脘痞闷诸证的代表方。笔者运用本方治疗急性胃肠炎,收效甚捷,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16岁;全部病例均有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的研读,系统归纳呕吐的兼见症状及用药,发现刘完素在治疗呕吐的临证处方用药方面,受其主要学术思想火热论的影响。呕吐常见兼见症状为腹痛、痞满、头痛、泄泻等,临证用药时偏用大黄、寒水石等寒凉之品,且喜用肉桂、人参、白术等甘温之药顾护脾胃,处方用药寒热兼顾,治疗以润燥除湿、补泄其本为原则,对现今全面继承刘完素学术思想具有一定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