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吐法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理论概述吐法 ,是通过涌吐的方法 ,排出体内病邪的一种疗法。《诗·大雅·丞民》说“柔则茹之 ,刚则吐之”,是关于吐法的最早记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其高者 ,因而越之”一直奉为吐法的主要理论根据。汉朝张仲景精于伤寒 ,亦重视吐法 ,在《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说 :“宿食 ,在上脘 ,当吐之 ,宜瓜蒌散。”通观仲景用吐法 ,规范严谨 ,病位局限于“胸中”“心中”“中脘”,宜实而忌虚 ,沿《内经》之理论 ,匡定了吐法治病的定势。南宋许叔微 ,恪守经方 ,尤有发挥。屡用吐法治中风风涎潮于上膈、气闭不通证。在《普济本事方》中…  相似文献   

2.
妊娠吐逆,谓之恶阻。“恶”者,恶心;“阻”者,阻其饮食。此名始于巢氏。《千金》谓之病阻;《产宝》谓之子病;《坤元是保》谓之病食;乡村父老则名恶食,嫌饭,病喜。名不同而所指则一。夫生殖之道,本乎自然,理应气血臻和,妊娠为何病此?盖以冲为血海,隶于阳明,上冲胃口而至咽喉,今血海莲花初结,血气未和,当泻之气不泻,每挟阳明之气上干清道,此呕逆、痞闷,恶食之所以成也。轻者不必服药,重者则须就医,治之者每以调气和胃,止呕降逆为法,然体有盛衰,  相似文献   

3.
和法辨析     
和法,系中医治法中的八法之一。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祛除病邪为目的一种治法。其要义贵在中正平和,内容则包含病变部位、具体治法、组方用药及服药方法。因此,使用本法须仔细辨析。1 适应的病变部位和法,是专治病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方法。《伤寒明理论》说:“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内不外,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以矣。”和法之治不限于病邪半表半里。戴北山说:“寒热并用之为和,补泻合剂之为和,表里双解之为和,平其亢厉之为和。”故本法适应于脏腑气血不和,或…  相似文献   

4.
1“其高者引而竭之”含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有“……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吴注:“高,胸之上也,越之,吐之也”;“下,脐之下也,或利其小便,或通其大便,皆引而竭之。竭,尽也”。《类经》释:“越,发扬也。谓升散之,吐涌之,可以治其上之表里也。……竭,祛除也。谓涤荡之,疏利之,可以治其下之前后也。”即病位在胸之上者,可用涌吐升散法向上泄越邪气,病位在脐以下的,引导邪气从前后二阴而出。如,张仲景用瓜蒂散治疗“……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当吐之,宜瓜蒂散”,即是体现了在“高以越之”;应用…  相似文献   

5.
瓜蒂散属涌吐剂,由瓜蒂、赤小豆组成,主要功能是涌吐痰涎宿食。古代医家对此方有诸多论述。《伤寒论》太阳病篇166条云:“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用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为散,合治之。”仲景将本条诸症之病机归为“胸中有寒”,痰饮之类阴邪阻塞于胸。《伤寒论》厥阴病篇355条云:“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  相似文献   

6.
原文: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译文:在胸膈以上的疾病,要先吃饭后服药;在心腹以下的疾病,要先服药后吃饭;在四肢、血脉的疾病,应该空腹而且在早晨服药;在骨髓的疾病,应该吃饱而且在夜间服药。解读:服药时间与疗效关系密切,在认真总结前人用药经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医药报》报道,服用中药,不仅要注意药物的质量、安全等关键问题,服用时间、服用温度及服用禁忌等同样不能忽视。服药时间:一般来说,病在胸腔以下及胃肠部的患者,服用中药宜在饭前;病在胸腔以上者宜饭后服,且量不宜多,须分次服;病在关节、骨髓、腰背部者,则宜在晚上睡前服用;病在四肢者宜清晨服用。服药温度:一般汤药宜温服;止吐药或清热、解毒药,以及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少阳病治法主要是和解法。所谓“和解”,金·成无已说:“伤寒邪气在表者,必溃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於不外不内,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和解并不意味着调和折衷,邪正不分,其实质是转运枢机、助正达邪。临床实践证明,少阳病治法不仅用于外感疾病,而且更广泛地用于内科杂病。本文就少阳病治法在内科杂病中的应用,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9.
吐法在中医内科急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者,涌吐上焦之邪也。吐法是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其在高者,引而越之”就是吐法很早的应用。历代医家运用吐法者甚多。例如: 后汉·张机《伤寒论》云:“宿食在上脘者,当  相似文献   

10.
<正> 病理之火有虚实之分,脏腑之别。治疗之法,实火者:“热则寒之”多用苦寒或大剂甘寒;虚火者:“损者益之”阴虚火吐宜滋阴降火;阳虚发热宜甘温除热。自东垣提出甘温除热法以来,诸家又有所发展。厚土敛火的提法首见于尤在泾《静香楼医案》:“中气虚寒,得冷则泻,而又  相似文献   

11.
服药方法的正确与否,是确保临床取效之重要一环。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列有服药法专篇。本文特对此作一归纳与探讨。 一、据病服药法 是指根据疾病的病位、病势、病性等情况不一,确定不同之服药法则。 1.据病位:依据疾病所生部位,制定不同的服药法则。所言疾病部位包涵了疾病在上在下在表在里等。如“病在胸腹已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已下者先服药而后食。 此即据病之所在上、下不一,规定药、食先后之序。夫病在上者所以先食而后药,盖欲延长药物停留上部之时间,使药力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书中标点的合理运用,对于进一步理解原文,并切近仲景原意,有很大帮助,兹就本人教学中的体会,略陈管见,不当之处,尚祈同道指正。1.《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第二条:“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类?……”(原文标点,根据《金匮要略讲义》,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版,以下同)。按上述标点, “当有脓血,吐之则死”隔在两个问号之间,自成一句,“吐之”在语气上自然指的是“脓血”。但仲景“吐之”本意在这里不是指脓血,而指的是“吐法”。因此,笔者认为此段的标点应改为“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  相似文献   

13.
一、《伤寒论》对四逆汤的用法四逆汤为附片、干姜、甘草所组成,为《伤寒论》少阴篇之主方。论中记载运用四逆汤的主证有以下几条: 1.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2.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3 大汗出,热不去,肉拘急,四肢痛,又下利厥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4.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5.既吐且利,大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6.大汗出,若下利而厥者,四逆汤主之。  相似文献   

14.
道家导引术     
导引术健身祛病,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有记载,《素问·异法方宜论》说:“中央者,其地平而湿,……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足乔)…….”1972年在我国湖南长沙市东郊出土了马王堆汉墓《帛书》,《帛书》内有数十幅导引图,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本文基于对晋代以前的古文献如《黄帝内经》《伤寒论》《肘后备急方》等的研究,梳理汗、吐、下三法在疫病中的临床运用。其中,对于邪气初犯人体,邪在三阳者,则重在“给邪以出路”,以汗、吐、下因势利导,遵循祛邪为第一要务;但仍需注重“三因制宜”原则,若疫邪直中三阴,当以扶阳为主,同时还需始终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16.
饮证最早见于《内经》,如有“水饮”,“积饮”、“溢饮”的记载。《金匮》对饮证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以《痰饮》篇论述甚详,它把饮证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此外还敞见于《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胸痹心痛短气病》、《惊悸吐衄下淤血病》、《呕吐哕下利病》等篇章。《金匮》虽然痰饮混称,但主要是论述饮证。笔者学习体会到《金匮》对饮证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十法,现分述供同道者参考。一、温肺化饮法:适宜于饮在上焦,主要特征有胸满咳喘,咯唾痰涎。“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  相似文献   

17.
食痹之名首见于《内经》,是指进食后上腹闷痛,饮食不下,吐后乃快的症状。痹是阻闭不通的意思。秦伯未认为“《内经》痹病包括两种,一种指肌肉筋骨疼痛麻木,一种指脏腑机能障碍。”(《内经类证》)显然食痹属于后者,是脾胃病的一种。笔者复习有关文献及临床床所见,认为食痹与现代医学贲门失弛缓症颇者相似。现略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一、《内经》中说:“胃脉……其实而散者,当病食痹”。(《素问·脉要精微论》)“厥阴之复……甚则入脾,食痹而吐。”(《素问·至真要大论》)以后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对食痹作了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18.
“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由历代医家不断总结完善而形成的活血化瘀治疗法则。股肿病病因繁杂,但都要归总于“血瘀”这个病机上来。本文根据《黄帝内经》所提“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探讨活血化瘀法在股肿病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吐法新论     
吐法,是中医古老的治病方法。它受启发于呕吐这一防御性的病理反射现象。因为一经呕吐,可排出过多的食物或误食的毒物,可使某些病症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吐法作为一种治病手段的最原始的文字记载,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的“其高者,因而越之”。(马莳曰:“病之在高者,因而越之,谓吐之使上越也”)。及《素问·至真要大论》的“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王冰曰:“涌,吐也”)前者成为后世运用吐法的准绳,后者成为遴选药物的依据。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有“辨不可吐”,“辨可吐”的论述,这是他对吐法研究的心得。在“可吐”条中,除了吐法的季  相似文献   

20.
<正>吐法是攻邪的重要治法之一。《黄帝内经》说:"其高者因而越之",这是吐法的理论依据。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等有形之病邪直接从口中吐出,疗效迅速。瓜蒂散为张仲景的经方,载于《伤寒杂病论》,是涌吐实痰的代表方剂。方由瓜蒂(熬黄)、赤小豆各等分组成。将二药研细末和匀,每用1~2克,用淡豆豉15克,煮作稀粥,去渣,取汁和散,乘温顿服。如不吐者,再少加剂量,得吐停药。本剂具有涌吐痰涎宿食的功能,主治痰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