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2007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制定了第一个针对糖尿病并发慢性肾脏疾病(CKD)的指南《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1],并提出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和糖尿病肾小球病(diabetic glomerulopathy,DG)的新概念拟取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与1型糖尿病导致的DKD相比,无论是发病机制、临床和病理表现,还是诊断、治疗、合并症与预后,  相似文献   

2.
肾脏病学的新创意:"肾脏疾病:改善全球预后"(KDIGO)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慢性肾脏病(CKD)是世界范围的医疗和公共卫生问题,并开始呈现流行性的特点。美国肾脏数据系统(USRDS)的数据提示,终末期肾衰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日益增加。根据近期USRDS登记系统提供的资料,世界范围内需要肾脏替代治疗(RRT)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数目持续上升,其中我国台湾、美国和日本最多(254-365人/100万人)。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脏病(CKD)是2001年由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首次提出。CKD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人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很大比例的CKD患者最终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而接受肾脏替代治疗。CKD进展的损伤机制十分复杂,其特征主要是由于各种初始原因触发了肾脏纤维化的过程,最终导致尿毒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发现慢性肾脏病(CKD)常伴发血脂异常已近两个世纪。早在1811年Blackall就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过报道。但直到近20余年来,“表现为血脂异常的脂质代谢异常及调脂治疗在CKD中的重要意义”才得以认识。纵观CKD调脂治疗的进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基本忽略不治。(2)以维护慢性肾脏病中的“病肾”为主要出发点,积极进行调脂治疗。(3)美国肾脏基金会(NKF)制定的“慢性肾脏病,透析病人生存质量指南(K/DOQI)”则提出应以防治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CVD)及提高其生存率为主要治疗目的,从而CKD的调脂治疗进入规范性治疗时期。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脏病(CKD)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其患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高。目前大多数肾脏病难以根治,因此对于CKD的治疗目标应该定位在控制并发症和延缓疾病进展,避免进入尿毒症期。而西医治疗往往因其不可耐受或有着不可预测的副作用而成为瓶颈。随着中医在治疗CKD方法上的深入研究,在保护CKD患者肾功能,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上显示着巨大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一体化治疗(integrated therapy)是指针对病因合理治疗、及时防治合并症和适时开始肾脏替代治疗,以最大限度延缓肾功能的进展,改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命的临床方法。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CRF已成为常见的疾病。研究资料显示,大于70岁的老年人口中有1/3患有3期以上的慢性肾脏病(CKD),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脏疾病( CKD)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1]。2012年中国CKD 发病率横断面调查显示,CKD 总患病率达10.8%,估计全国总患者人数约1.2亿,成为中国的公共卫生问题[2]。慢性肾衰竭( CRF)是各种原因的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结果,终末期肾病( ESRD)是CRF进展的最终结局,其发病率逐年增长,且治疗费用昂贵。在中国,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数以每年11%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平均每人花费8~10万/年[3]。CRF的治疗消耗了巨大的卫生资源,并且ESRD的病人社会回归率低,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8.
蛋白尿是导致肾脏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蛋白尿的水平与慢性肾脏病(CKD)的进展密切相关,寻找最佳的治疗措施来延缓CKD进展一直是近年来国内外肾脏疾病领域的研究重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醛固酮(aldosterone,ALD)介导肾脏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9.
部分肾科医生在慢性肾脏病诊断和治疗领域中的工作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我国肾科医生在慢性肾脏病(CKD)诊断和治疗领域中的工作概况。方法参照K/DOQI临床实践指南工作组设计的((K/DOQI现行CKD临床实践调查表》制定了统一的问卷《调查表》,对2003年8月至2004年4月期间参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举行的各种研修班的205名肾科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者来自25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结果大多数医生认为我国CKD的最常见病因是慢性肾炎,其次为糖尿病和高血压肾损害,每年新进入的CKD患者不在少数,但就诊往往偏晚。大多数医生了解CKD的监测手段、延缓进展的措施以及治疗目标。对开始肾脏替代治疗的时机也比较了解。大多数医生认为能坚持随诊、达到治疗目标、并及时开始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比例较低。除经济原因外,很多医生认为CKD患者不能及时开始肾脏替代治疗是诊断偏晚和患者不愿意接受现实。很多血液透析中心仅使用一种钙浓度的透析液。结论本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大多数被调查者对CKD的监测和治疗手段比较熟悉,但达到治疗目标的患者比例以及及时开始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比例均较低。透析液没有很好的个体化。因此,肾科医生需要不断充实CKD方面的防治知识;需要不断对CKD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咨询,使其了解慢性肾脏病的发展规律,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2002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制定的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K/DOQI)提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概念,并将CKD分为5期[1]。CKD的定义与分级,是建立在对终末期肾脏病(ESRD)风险的预后与评估之上的。相比于正常人,CKD患者更容易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不断进展,人们发现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不仅有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多种慢性肾脏疾病还存在肾内小血管病变,而且肾内小血管病变对CKD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选择及其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已有研究证实CKD伴肾血管病变患者肾脏进展迅速,病情重、预后恶劣,治疗也较为困难[1,2]。临床中虽然对肾间质血管病变有一定的认识,但因目前肾脏病治疗主要参考是临床表现和肾穿刺病理类型及分级,而这两方面的因素对CKD的间质血管病变关注较少。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目前较为常见的肾脏疾病,伴有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减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升高、尿蛋白(PRO)、尿潜血(ERY)等,最终进展为CKD5期。我们在西药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上"慢肾康宁"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延缓病情进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障碍参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发生和发展,线粒体靶向治疗在慢性肾脏疾病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我们总结和综述了线粒体损伤在CK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线粒体靶向治疗CKD的临床价值与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世界肾脏日:重视慢性肾脏病的危害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国际肾脏病学会(ISN)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IFKF)联合倡议每年3月份的第2个星期四为“世界肾脏日”。此举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引起全球对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及相关的心血管疾病予以重视,并借此将。肾脏病信息传送给政府的卫生官员、全体医生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个人和家庭。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高度流行和危害的疾病.近期的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1]发现CKD的患病率为10.8%,达到1.2亿.CKD[2]容易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感染,易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代谢废物蓄积、内环境紊乱等,尤其是在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时则需要行肾脏替代治疗,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开鬼门方法是传统中医治疗水肿病、去除病邪的重要方法.本文复习中医对开鬼门法的认识,并探讨如何应用开鬼门方法治疗慢性肾脏病.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2012年中国成人CKD的患病率为10.8%,是我国的常见病之一。CKD常呈不可逆慢性进行性发展,最终发展成终末期肾脏病(ESRD)。CKD肾脏病理改变主要表现在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此外肾内小动脉硬化也是CKD重要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7.
患有慢性肾脏病(CKD)的人数正在不断增长,美国约11%的成人患CKD,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CKD患病率为79/6~13%,而大部分CKD患者(58%)死于心血管疾病(CVD)。美国肾脏病基金会一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NKF-KDOQI)指南中将CVD定义为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肾动脉狭窄、周围血管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左心室肥厚,并指出CKD患者是冠心病的最高危险因素人群。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西方和我国的数据均表明,成年人中,CKD患病率超过了10%[川。由CKD所导致的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也在逐年增长,同时CKD患者还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对于特定病因CKD患者的遗传背景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如IgA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糖尿病等)。  相似文献   

19.
含钙磷结合剂在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患者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含钙磷结合剂可导致骨外钙化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钙剂补充所引发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肾脏病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为了防治慢性肾衰竭(CRF),我们应从K/DOQI慢性肾脏病(CKD)1~2期至3期抓起,认识CKD进展的危险因素与机制,明确防治对策,改进逆转与延缓CKD进展的措施,是提高CKD防治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在肾脏病临床34年来中西医结合防治CKD的追求[1,2]。1一级防治法一级防治法,指对已有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经中西医治疗未能控制病情,可能发展到肾损害,或已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