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 气管内肿瘤病人需急诊手术时,通过对其麻醉安全性的评估,进一步探讨气管内插管的位置及管径大小选择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近几年来典型气管内肿物手术麻醉病例共85例,其中急诊14例,本文旨在对14例急诊手术麻醉病例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供大家参考.结果 14例手术均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成功插管,6例从CT、胸片看气管被阻塞1/2~2/3,插管顺利通过肿瘤,8例气管被阻塞2/3~3/4,在纤维支气管镜下看到气管腔较窄,其中5例导管顺利通过狭窄管腔,另3例未敢插入.所选择的支气管导管为6.5~7.0的单腔管.结论 气管内肿瘤的急诊病人,需要急诊手术时,除了准确评估手术麻醉的风险性外,选择合适的气管内导管非常重要,在光导纤维镜引导下,插管尽量通过肿物,是保障术中充分供氧,顺利完成手术麻醉的较好方法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堵塞器单在胸外科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开胸手术需单肺通气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即麻醉诱导后插入单腔气管导管,然后将支气管堵塞器沿单腔气管导管插入目标肺侧)和B组(麻醉诱导后直接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观察记录两组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外科术野暴露及气道峰压情况。结果 A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而气道峰压较B组低(P0.05),A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外科术野暴露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堵塞器插管方法简易,插管成功率,而且能满足胸科手术单肺通气要求,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Coopdech支气管阻塞导管在胸科单肺通气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史俊武  王瑛 《现代医学》2009,37(5):377-378
目的评价盲探插入Coopdech支气管阻塞导管在胸科单肺通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8例全麻胸科手术患者,行肓探插入Coopdech支气管阻塞导管麻醉。结果48例均顺利插入Coopdech支气管阻塞导管,其中45例一次性成功,3例二次插管成功。插管最短时间为1min,最长为10min。48例在术中均隔离完全,均未出现插管相关并发症。结论利用气囊阻塞手术侧支气管的方法来实现单肺通气,其插管难易度等同于一般单腔插管,肺隔离完全,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较小,对上呼吸道有变异或双腔管插管有困难者也适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气管、隆突及支气管成形术27例,其中气管、支气管肿瘤22例.外伤性支气管断裂4例,支气管内膜结核1例.术式包括气管环状切除、部分隆突切除、支气管肺袖状切除、外伤性气管食管痿二期手术保肺切食管以结肠代食管术.后者符合生理,部分隆突切除扩大了隆突成形术适应证.对各类手术适应证、特殊气管插管麻醉及手术技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气管内肿瘤或肺癌累及隆突常需行气管部分切除及隆突重建术.该类患者因肿瘤阻塞呼吸道常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及缺氧,且支气管开放时间较长,围术期麻醉处理有其特殊性和一定难度,尤其是围麻醉期呼吸道管理及维持足够通气量是手术成功及患者安全的关键之一[1].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Coopdech支气管阻塞管单腔气管导管外置管在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选择ASA Ⅰ ~Ⅱ级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双腔支气管导管组(D组,全部选择左侧双腔管)和Coopdech支气管阻塞管导管外置管组(C组),每组20例.记录两组插管时间、定位时间、导管移位发生率、肺萎陷指标、术后咽痛声嘶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单肺通气前,单肺通气后30min两个时间点的SpO2、PET CO2、PAW变化.结果 C组插管时间、定位时间、导管移位发生率、术中肺萎陷程度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患者声音嘶哑及咽喉痛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插管前即刻D、C两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即刻两组的MAP及HR均较插管前即刻增高(P<0.05),但D组较C组升高明显(P<0.05).单肺通气前D、C两组的气道压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肺通气后两组的气道压峰值较双肺通气均升高(P<0.05),但C组气道压峰值升高明显低于D组(P<0.05).单肺通气前后SpO2、PET 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pdech支气管阻塞管单腔气管导管外置管插管简便、定位准确、肺萎陷和手术野暴露良好,且与DLT相比气管插管反应轻、气道阻力较小、术后声嘶咽痛发生率低,可安全用于胸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Arndt支气管阻塞器与双腔气管导管应用于成人食管癌手术单肺通气的优缺点.方法 30例食管癌经左胸径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分别应用双腔气管导管和Arndt支气管阻塞器行单肺通气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各循环、呼吸指标;左肺萎陷及手术野评估;测定血气分析与肺内分流率.结果 单肺通气时,B组气道压显著低于A组(P<0.05);B组肺内分流率亦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术侧肺萎缩及手术野评估均为优良,其余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两组患者单肺通气均有良好的肺隔离效果,利于手术操作及麻醉监控.B组单肺通气时气道压明显低于A组,更利于降低肺内分流.两种麻醉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围术期麻醉管理及围术期并发症的处理。方法:OSAS患者34例均采用全身麻醉方法,术前评估患者的插管条件,采用不同的诱导方法、气管插管方法、术中及术后处理。结果:2例因鼻腔阻塞,面罩供氧诱导时放置口咽通气道,3例体重〉100kg插管困难外,其余患者诱导插管均较顺利,术后0.5小时内拔管22例,带气管导管回病房12例。结论:OSAS患者的麻醉,术前充分估计病情和气道困难程度及并发症的合理处理有助于围术期安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气管狭窄多为气管外肿瘤压迫浸润或气管内新生物堵塞,而气管狭窄的切除和重建手术则是对麻醉医师气道管理水平的一个挑战,在整个围术期均需要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的仔细沟通紧密配合,对气道进行严格的管理,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安全。随着可视化技术在f艋床麻醉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对于气管狭窄患者围术期气道进行动态观察成为可能,并为制定麻醉方案提供指导性的信息。现报道l例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和总结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0年4月至2005年2月对12例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肿瘤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颈横切口手术1例;气管袖式切除5例;隆突加右上肺切除并隆突重建,左主支气管与气管端-端吻合,右中间支气管与左主支气管端-侧吻合5例;气管隆突切除重建,右主支气管与气管端-端吻合,左主支气管与右主支气管端-侧吻合1例.结果全组手术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肿瘤的外科治疗应根据患者个体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5例支气管成形术采用气管内静吸复合麻醉管理。术中进行支气管袖状切除时,将自制的支气管导管送入健侧主支气管,保持单肺通气。在完成主支气管与某叶支气管端端吻合后,再将导管退回总气管,保持双肺通气。本文所介绍的具体麻醉管理方法,简单易行是可取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纤维支气管镜在气管、支气管成形术前后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管、支气管成形术是胸外科难度较大的手术,手术病例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手术操作均不易掌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围手术期常需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进行辅助诊断和治疗。1988年6月至2002年12月,我们应用气管、支气管成形术治疗气管、隆突和主支气管肿瘤10例、中央型肺癌56例,现将该系列手术前后纤支镜应用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气管内肿瘤切除与气道重建术的麻醉经验。方法对1997年1月~2002年5月间23例行气管内肿瘤切除与气道重建手术的麻醉处理进行分析。根据肿瘤部位(上、中、下段)、大小和气管阻塞程度决定麻醉和气道处理。结果全组无1例麻醉意外。术中5例(21.7%)出现脉搏氧饱和度(SpO2)<90%,经多次吸痰、鼓肺后,SpO2回升至95%以上。术毕17例(73.9%)通气良好,SpO2>95%,清醒后拔管;另6例(26.1%)带气管导管留外科ICU观察,于术后24h内拔管。结论气管内肿瘤切除术麻醉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肿瘤部位、大小、气管阻塞程度以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而定,术中麻醉处理的关键在于既要维持良好的通气功能,又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光纤压力传感器(FOPT)直接气道压力监测在肺部手术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30例行肺部手术的患者,根据术前肺功能情况分为肺功能正常组(14例)和肺功能异常组(16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将FOPT插入双腔气管导管的左右腔,所测压力分别为支气管压力和主气道压力,持续监测气道压力至术后30 min.观察围术期气道压力的变化.结果 单肺通气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主气道压力都随着单肺通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肺功能正常组在单肺通气过程中各时间点的主气道压力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肺功能异常组在单肺通气90 min及结束时的主气道压力较单肺通气开始10 min时显著增加(P值均<0.05).双肺通气过程中,肺功能正常组术毕和术后30 min支气管压力和主气道压力与麻醉诱导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肺功能异常组在术毕和术后30 min的支气管压力和主气道压力均较麻醉诱导后显著增加(P值均<0.05).结论 在肺部手术应用FOPT直接测压可及时反映气道的实际压力,有助于气道管理.术前肺功能异常患者术中易出现气道压力升高,且术后不易下降,这可能与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
气管肿瘤造成严重气道阻塞时,将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常须使用外科手段解决,但麻醉及手术风险较大,也给围手术期护理增加了难度。我科对1例主支气管部位气管孤立性神经纤维瘤并大气管急性梗阻的患者在急诊、全麻体外循环下行肿瘤切除术,获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腔气管导管在肥胖患者单肺通气中的可行性。[方法]60例择期例行右侧胸科手术患者,体重指数25~50,随机分为单腔气管导管组(Ⅰ组)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组(Ⅱ组)。Ⅰ组通过单腔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Ⅱ组通过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观察两组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插管时间、定位时间、气道峰压、外科术野暴露程度、胸膜打开后40分钟血气分析、术中吸引分泌物时间,拔管后用纤支镜观察声带损伤情况和声音嘶哑情况,随访肺不张,肺部感染和住院天数。[结果]Ⅰ组插管时间、声音嘶哑和声带损伤发生率,明显短于Ⅱ组(P<0.05)。Ⅰ组术中吸引分泌物时间大于Ⅱ组(P<0.05)。两组定位时间、气道峰压,外科术野暴露程度,血气分析,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腔气管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均能应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中,在肥胖患者中应用单腔气管插管可缩短插管时间及减少患者术后声带损伤和声音嘶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气管性支气管的认识,探讨术中气道管理方法。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气管性支气管患者的临床表现、麻醉处理,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诊治经验。结果患者为60岁女性,拟在全麻下行左肺上叶切除术,肺部CT提示为气管性支气管,麻醉诱导完成后,最终在纤支镜引导下将双腔支气管导管放入正确位置,麻醉过程顺利,术后随访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气管支气管极为罕见,麻醉医生应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相似文献   

18.
为气管隆凸支气管气肿瘤切除积累经验。方法,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气管隆凸支气管成形术,最大限度的恢复及保留肺功能,结果3例术后并发肺不张,经纤支有痰及取血块后肺复张通气功能正常。术后6个月死亡2例。结论扩大了气管隆凸支气管肿瘤的治疗范围及食管癌的根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回顾性总结,探讨高频通气应用于唇裂整复术中麻醉呼吸管理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高频通气应用于先天性唇裂畸形患儿围术期的呼吸管理,实施择期手术30例,年龄3月~3岁,体重6~16kg.行唇裂修复术,手术时间40~160分钟.结果 术程进行麻醉安全效果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患儿术中心电图、心率、SPO2及PETCO2均正常,术后均及时清醒拔除气管导管,未发生缺氧、呛咳、躁动、支气管痉挛、喉痉挛情况.结论 以高频通气应用于先天性唇裂患儿畸形麻醉中的呼吸管理,可以有效地保障先天性唇裂畸形患儿麻醉呼吸管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GlideScope视频喉镜联合盲插型支气管堵塞器在困难气道患者胸外科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方法经术前评估为困难气道的患者18例,于慢诱导保留自主呼吸情况下采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暴露声门插入单腔气管导管,加深麻醉之后再经单腔气管导管盲探插入盲插型支气管堵塞器,经纤支镜定位后完成单肺通气。观察记录声门暴露满意度、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置入支气管堵塞器一次成功率及操作完成时间、单肺通气满意度。结果 GlideScope视频喉镜声门暴露满意度优16例(88.9%)、良2例(11.1%);气管内插管和置入支气管堵塞器均一次成功(100%);单肺通气满意度优16例(88.9%)、良2例(11.1%);置入支气管堵塞器操作完成时间3.8 min(2.8~4.4 min);术中血压、心率平稳,无低氧血症;无插管损伤及术后声嘶。所有患者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平稳、血氧饱和度正常。均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然后完成支气管堵塞器插管进行单肺通气。结论 GlideScope视频喉镜联合支气管堵塞器应用于困难气道病人开胸手术单肺通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