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病人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风险管理方法程序,找出重症病人院内转动中存在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评估重症病人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制定护理标准制度,规范重症病人转运过程。实施有效地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病人转运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减少护理纠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护理风险管理在病人集体转运中的运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病人集体转运至医院新病房楼中的运用。方法制定护理风险管理预案,明确风险管理职责,培训护理人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和抗风险能力,建立严格的护理质量监控系统。结果病人转运按计划完成,无任何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结论实施有效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病人转运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减少护理纠纷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定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评估表,及时做好转运过程意外风险和潜在风险的防范,以降低风险造成的危害和纠纷.方法:对2012年我科需院内转运的2723例危重病人使用院内转运评估表,对表中内容逐项落实并填写或以“√”表示执行.结果:2723例危重病人转运过程中,无医疗护理纠纷及投诉事件发生,转运成功率达100%.结论:危重病人院内转运评估表的使用,降低了护理安全隐患,预防了各种不良转运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卫生部在医院管理评估条例中,把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作为评估的主要内容。有文献报道,院内转运能增加重症病人的并发症,转运病人的死亡率比正常高于9.6%[1]手术后病人的安全转运,是医疗安全的关键一环。颈椎手术的病人由于手术创伤、牵拉组织水肿,压迫血管、气管,使病人在手术后安全转运显的尤为重要。本文对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58例颈椎手术患者的转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妥善的医疗护理和杜绝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医院工作的核心,是每位医护人员应尽的职责。如何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安全渡过手术和全麻术后苏醒期及全麻术后安全转运的护理关,是医护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术后患者清醒后转运过程中由于只有短暂的几分钟,常被医护人员所忽略,且全麻苏醒后的患者转运工作贯穿于日常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为加强转运的安全护理,  相似文献   

6.
手术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医院手术室每日接待大量的手术患者,我们往往重视在手术间内的安全护理而忽视患者在手术前、后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为加强手术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我们对2006年1~10月全院3752例手术患者在院内转运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1手术患者转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1.1威胁生命的隐患1.1.1呼吸系统严重颅脑外伤患者在搬运过程中呼吸突然停止,瞳孔散大,血压下降,严重危及生命。全麻术后的患者呼吸功能未完全恢复,特别是伴有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7.
车萌 《护理研究》2012,26(6):491-492
分析我院心血管外科手术病人院内转运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发生意外的因素,并根据我院自身特点,同时参考相关文献,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安全转运护理规范,改进了院内转运流程,有效提高了手术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性,实现了无明显差错发生,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危重病人转运交接单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梅娟 《护理研究》2011,25(1):70-71
危重病人病情重而复杂、变化快,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生命危险。危重病人院内的安全转运,是杜绝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的重要环节。目前,危重病人转运交接中存在信息交接不全或遗漏、交接双方职责不清、护士未全程护送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危重病人的转运交接流程,减少护理纠纷,我们在原有交接程序的基  相似文献   

9.
田竟  张杨  臧舒婷  张红梅 《全科护理》2021,19(15):2116-2118
目的:研究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急诊-EICU病人转运交接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医院EICU进行治疗的150例急诊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在急诊-EICU转运中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急诊-EICU转运中采用无缝隙管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护理效果、转运交接情况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率、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电话咨询、推卸责任、危急值漏交接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EICU病人转运中进行无缝隙管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危重病人院前转运的安全性,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危重病人实施转运前、风险评估、现场救护,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大部分病人能安全转运到医院.安全成功率达97.2%。结论:通过实施安全转运措施,既及时对危重病人实施了救治。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又减少了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意识障碍病入院内转运的安全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春英 《护理研究》2005,19(7):629-630
急诊科是接诊各类危重病人的前沿窗口.危重病人绝大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常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进行医院内转运.有人报道,院内转运能增加并发症,转运病人的死亡率比平常高9.6%[1].如何做好各种意识障碍病人转运途中的安全护理,对病人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2003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446例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病人在转运中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集体转运病人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医院科室间病人集体转运工作的安全管理。方法转运前向病人做好告知工作,制订全面、细致的转运预案,明确各级工作职责;转运中严格、有序地实施转运预案和流程,医护及相关职能科室紧密配合;转运后迅速落实、查找安全隐患,确保转运全过程顺利进行。结果病人转运按计划完成,转运过程中无护理投诉、差错、事故发生。结论在病人转运过程中实施安全、有效的管理,对预防因病人转运而引发的护理投诉、纠纷、差错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降低院内转运病人气道安全隐患因素发生率的效果。[方法]2016年5月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对2016年5月—2016年7月急诊观察区院内转运病人气道安全隐患因素发生的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对策并予以实施,再调查改善后院内转运病人气道安全隐患因素发生率,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院内转运病人气道安全隐患发生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37.5%降低到9.5%,改善幅度为74.7%。[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院内转运病人气道安全隐患因素发生率,提升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技、工业条件下群体烧伤病人增加,成批重度烧伤病人的救治需要一个技术力量雄厚和医疗设备条件好的烧伤治疗中心.飞机转运病人是最快捷的方法之一.国内有关空中转运成批危重烧伤病人过程中的护理特点及措施少有报道.我院2005年6月3日接收特重烧伤病人16例,根据上级指示及救治需要,分三批次利用救护车及飞机等运输工具成功转运10例伤员于千里之外的烧伤专科医院.现将转运过程中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现代医院手术室每日接待大量的手术病人,容易忽略手术前、后病人在转运过程中"边缘时间"的安全~([1])。针对护理安全隐患,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流程和一系列防范措施,但是仍有意外情况的发生。思考、研制一种新型的一次性多功能睡袋应用到手术病人接送流程中,降低手术病人的安全隐患。边缘时间是指病人入室前(接送时段),病人进入手术间等待过程(安置等待时段),手术复苏期间(复苏时段),转运回病房或重症监护室  相似文献   

16.
79例护理缺陷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卫生部在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基础上又深入开展了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提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主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发展与生存的基础。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如何提高护理质量,消除不安全隐患,保证病人安全,受到越来越多的护理管理者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方法将360例在我院转运的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80例。对照组由经过转运基础培训的医护人员转运。实验组在转运系统培训的医护人员陪同下转运。比较两组转运过程中效果及意外发生率。结果两组转运过程中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转运过程中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由经过系统培训的医护人员陪同下转运手术病人出现的意外状况明显减少,有效提高了手术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性,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方法将360例在我院转运的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80例。对照组由经过转运基础培训的医护人员转运。实验组在转运系统培训的医护人员陪同下转运。比较两组转运过程中效果及意外发生率。结果两组转运过程中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转运过程中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由经过系统培训的医护人员陪同下转运手术病人出现的意外状况明显减少,有效提高了手术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性,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科危重病人在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我科危重病人院内转运7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86例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发生供氧不当24例,输液中断11例,管道滑脱8例,运送方式不当25例,护士对患者病情缺乏了解15例,转运前未联系接收科室26例,接收科室不满意43例,送错科室3例.结论:危重病人院内转运风险不容忽视,应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训,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做好转运前准备工作及预处理,正确实施转运,并做好转运后交接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眼科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实时记录的护理问题,并量化安全隐患发生率.方法 本研究采取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某综合医院600例白内障手术的安全隐患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5%的病人手术中出现护理问题,4.6%的病人出现安全隐患,0.2%的病人出现差错事故.结论 有经验的巡回护士可作为可信的安全隐患的资料来源,需要进一步明确眼科手术中的安全隐患,并设计一种可靠的、容易操作的系统来记录这些潜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