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持续吸入75%氧对新生大鼠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EGFR1和VEGFR2)表达的影响,探讨较高浓度吸氧对肺血管发育的影响及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关系。方法新生足月Sprague-Dawley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生后12h开始持续吸入75%氧气。分别于实验开始后的7d、14d和21d处死留取肺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VEGF及其受体蛋白表达,RT-PCR检测其mRNA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肺组织结构发生类似"新型"BPD的病理改变。75%氧暴露21d时,VEGF(10.9±2.7vs30.8±6.4)、VEGFR1(5.4±1.4vs15.6±3.4)和VEGFR2(11.3±2.6vs21.7±4.5)的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VEGF(1.6vs3.3)、VEGFR1(0.4vs6.6)及VEGFR2(0.5vs4.9)的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在新生大鼠中,长时间吸入较高浓度氧可能通过抑制肺血管发育导致B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吸入一氧化氮(iNO)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时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肺组织甘露糖结合力(MBA)的影响,探讨iNO对高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空气);高氧组(>95%O2,6d);NO组(空气+10ppmNO,24h);高氧+NO组(>95%O2,6d+10ppmNO,24h)。观察暴露后2d和6d肺组织病理变化,肺SP-AmRNA基因表达、蛋白含量和MBA的变化。结果:高氧组病理损伤明显,暴露后2d时SP-A的mRNA含量(0.81±0.04vs1.53±0.25)和蛋白表达(59.45±18.37vs89.77±16.41)比对照组减少,6d时分别比对照组增加(0.81±0.02vs0.63±0.03),(93.57±13.71vs47.73±21.69),(P<0.05)。高氧+NO组暴露后2d时病理损伤比高氧组明显减轻,SP-AmRNA(0.55±0.91)比对照组和高氧组降低,SP-A蛋白表达(55.12±17.53)比对照组降低(P<0.01);6d时SP-A蛋白表达(67.33±18.59)比高氧组降低(P<0.05)。甘露糖结合力在暴露后2d时NO组比对照组增加(0.821±0.133vs0.580±0.158)、高氧+NO组比高氧组增加(0.430±0.175vs0.738±0.141)(P<0.05)。结论:小剂量NO吸入可降低高氧肺组织SP-A蛋白表达的升高,增加肺组织的MBA,减轻肺组织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高氧对新生大鼠肺组织胶原的影响。方法足月新生大鼠分别持续吸入90%以上的高氧和空气,于3、7、14、21d,通过染色、化学法和免疫组化,动态比较肺组织中胶原相对含量、羟脯氨酸含量以及I型胶原蛋白的分布和半定量变化。结果(1)7d时肺间质蓝色胶原所占的面积百分比较对照组增加(P<0.05),14d和21d更为明显(P<0.01);(2)7d起高氧组羟脯氨酸含量高于空气组(P<0.05),在14d(P<0.05)和21d(P<0.01)持续高于对照组。(3)7d时高氧组较空气组胶原在肺间质中的表达增加(P<0.05),14d(P<0.05)和21d(P<0.0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吸入高氧可致胶原在新生大鼠肺组织间质中的沉积增加。  相似文献   

4.
高浓度氧对早产鼠肺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明确高浓度氧对早产大鼠肺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合成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内源性NO在新生儿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3日龄早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检测实验3 d及7 d时两组肺湿重/干重比值(W/D),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NO含量及诱导型NOS(iNOS),内皮细胞型NOS(eNOS)在肺内的分布和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3 d时高氧组表现为急性肺损伤:充血、出血、炎性渗出;7 d时,W/D值高于空气组(5.54±0.41) vs (5.00±0.15),(P<0.05),病理改变依然明显。与空气组相比,暴露3 d及7 d时,高氧组灌洗液中的NO含量(17.06±5.86)和(23.75±4.07) μmol/L较空气组(5.59±2.03)和(7.93±2.33) μmol/L明显上升(P均<0.01)。高氧组肺气道和肺泡上皮细胞、炎症细胞iNOS表达强阳性,强度高于空气组(P<0.01),且高氧7 d组高于3 d组(P<0.01)。与空气组比较,7 d时高氧组气道上皮细胞eNOS表达增加(P<0.05)。结论:高氧可上调早产大鼠肺炎症细胞、上皮细胞NOS的表达,促进NO合成,提示内源性NO介导参与了高氧诱导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持续吸入高氧致新生大鼠肺损伤时肾组织自由基的变化,以探讨高氧对肾脏的损伤。 方法 采用高氧致新生鼠肺损伤的模型,将足月新生鼠生后分别在90%±5%氧气(n=140)和正常空气(n=88) 中持续暴露,于1,3,7,14,21d各处死8只,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动态测定肺和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 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 高氧暴露3d肺组织SOD的活性开始增高,7d时明显高 于对照组(214±19KNU/gvs186±19KNU/g,P<0.01),并逐渐增高持续至14d(220±15KNU/gvs197±21 KNU/g,P<0.05)和21d(251±15KNU/gvs195±8KNU/g,P<0.01);MDA含量于高氧暴露3d开始增高并高 于对照组(28.1±2.0μmol/gvs21.1±1.3μmol/g,P<0.05),7d最高(30.8±4.2μmol/gvs19.9±2.2μmol/g, P<0.01),14d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26.3±3.8μmol/gvs22.6±2.3μmol/g,P<0.05);NO水平则于7d 时有所增高并高于对照组(99±8μmol/gvs89±8μmol/g,P<0.05),14d(128±34μmol/gvs93±17μmol/g,P <0.05)和21d(171±34μmol/gvs106±25μmol/g,P<0.01)仍高于对照组。而高氧组肾组织SOD活性的改变 与对照比较无差异,MDA和NO含量改变较肺晚,于吸高氧14d时高于对照(分别为24.1±5.0μmol/gvs16.0± 1.9  相似文献   

6.
目的:高氧肺损伤是导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最常见原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肺中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分化、诱导血管发生的作用。本研究动态观察高氧暴露对新生鼠肺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BPD的发生机制。方法:新生Wistar大鼠出生后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均n=30)。高氧组在生后12h内开始,予以持续吸入95%氧气。分别于生后1、2、3、7、14、21d各处死5只大鼠,留取肺组织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VEGF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方法检测VEGFmRNA表达。结果以切片视野灰度值表示,值越高说明蛋白或mRNA表达越少。结果:新生鼠高氧暴露7d后肺泡间隔减少,肺微血管发育异常,间质纤维化,且病变随高氧暴露时间延长而加重。高氧组大鼠第3,7天时肺组织VE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相应空气对照组(81.9±0.8vs80.8±1.0,82.8±1.2vs79.2±1.6,均P<0.01)。VEGFmRNA表达亦显著减少(89.5±1.1vs88.0±1.0,91.1±1.5vs87.7±1.7,均P<0.001)。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VEGF蛋白和mRNA进行性降低,在高氧暴露14、21d时几乎检测不到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论:高氧暴露抑制新生鼠肺VEGF的表达,这可能与高氧诱导BP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Liu JC  An CS  Wang JF  Li FY  Li JH 《中华儿科杂志》2006,44(1):46-48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肺组织中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体重为210~310 g健康雄性W istar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1)对照组:室内空气正常饲养;(2)低氧组:在常压低氧舱内[氧浓度(10.0±0.5)%]缺氧,每天8 h,每周6 d,连续30 d;(3)治疗组:缺氧条件同低氧组,自缺氧第一天起给大鼠每天腹腔内注射8g/kg黄芪注射液。对照组与低氧组每天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量和治疗组相同。于低氧30 d后用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测定颈动脉平均压(mCAP),分光光度法测定肺组织中NO含量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肺组织中ET-1含量,观察肺中、小肌型动脉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1)低氧组mPAP(mm Hg)(21.9±1.6)、ET-1(pg/m l)(309.1±58.1)明显高于治疗组(16.2±0.8、287.7±57.5)和对照组(15.3±0.8、241.1±52.5)(P<0.01和<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大鼠肺组织中NO含量(μmol/L)低氧组(6.5±0.3)明显低于治疗组(7.9±1.2)和对照组(9.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虽高于低氧组,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3)三组之间mC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电镜下可见:对照组肺小动脉内皮细胞扁平、结构正常,低氧组肺中、小肌型动脉内皮细胞增生、肥厚、肿胀,平滑肌细胞肥厚,胞浆内可见大量线粒体和内质网,治疗组内皮细胞趋于扁平、胞浆内空泡明显减少。结论慢性低氧可引起大鼠肺组织中ET-1含量升高、NO含量下降、肺血管结构重建及内皮损伤,导致mPAP上升,黄芪注射液可调节肺组织中ET-1、NO含量,对HPH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实验性胎粪吸入性肺炎一氧化氮吸入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在不同氧浓度下吸入CD11b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对实验性胎粪吸入性肺炎肺损伤及肺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表达的影响,为对该病是否适宜早期NO吸入干预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建立胎粪吸入性肺炎模型兔,对常频机械通气下的胎粪吸入性肺炎家兔在21%或100%的氧浓度下分别给予6×10-6、10×10-6、20×10-6的NO干预12 h,通过图像分析处理测量肺泡间隔平均距离,病理切片检查评估肺损伤程度;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活性,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的表达.结果在相同氧浓度下,NO吸入能显著改善氧合.病理结果表明,各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均可见严重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到肺间质,轻到中度的肺出血、肺水肿、肺透明膜形成以及中性粒细胞移行到肺泡腔,各吸入NO干预组上述病理变化均有减轻趋势.相同氧浓度下10×10-6、20×10-6的NO 吸入干预组肺MPO活性分别显著低于非干预组(P均<0.05);100%氧浓度下20×10-6NO干预组MPO活性显著低于21%氧浓度下同一NO干预组[(1.4±0.3) U/g vs (2.0±0.1) U/g,P<0.05].在21%或100%氧浓度下,10×10-6、20×10-6NO干预组与非干预组间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CD11b的表达(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显著,表现为NO吸入后CD11b表达显著降低(P均<0.05);在不同氧浓度下同一NO浓度干预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各组肺泡间隔距离及肺湿/干重比、平均动脉压差异无显著意义,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在正常范围之内. 结论 NO吸入可以通过抑制肺组织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的表达而减轻中性粒细胞在肺组织的扣留及MPO的活性,起到潜在的抗炎作用.对胎粪吸入性肺炎,早期吸入NO进行干预可望减轻肺损伤,其合适的NO吸入浓度可能是(10~20)×10-6.  相似文献   

9.
高浓度氧对早产鼠肺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高浓度氧 (简称高氧 )对早产鼠肺一氧化氮合酶 (NOS)分布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 2 1d孕早产鼠随机分为高氧暴露组 (简称高氧组 )和空气对照组 (对照组 ) ,分别置于常压高氧仓中 (氧体积分数 >0 95 )和正常空气中暴露 7d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免疫蛋白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OS分布及基因表达。此外对肺组织干 /湿重比值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成份和肺病理组织变化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高氧组与对照组比较 ,早产鼠肺组织有明显水肿、出血和炎症 ;高氧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 (中位数为 1 4 9g/L)、细胞数 (中位数为 139 70× 10 7/L)和肺组织干 /湿重比值 (5 5 7± 0 2 9)较对照组 (分别为 :0 32g/L、16 30× 10 7/L、5 2 9± 0 2 5 )均明显增加 (t=2 8、2 1、2 2 9,P均 <0 0 5 ) ;高氧组肺组织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mRNA、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蛋白表达 (分别为 :1 0 2± 0 0 6、8 77± 0 75、4 6 1± 0 6 5 )较对照组 (分别为 :0 70± 0 12、4 5 2± 1 0 2、3 2 4± 0 5 5 )明显增加 (t =6 36、8 14、3 2 1,P <0 0 1、P <0 0 1、P <0 0 5 )。iNOSmRNA也显示有增加的趋势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同时免疫组织化  相似文献   

10.
吸入一氧化氮治疗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吸入一氧化氮 (NO)对慢性和急性缺氧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方法  分别利用雄性Wistar大鼠 3 0只 ,制备慢性和急性缺氧肺动脉高压模型。实验中监测肺动脉压、血气、高铁血红蛋白含量 (Met % )等指标。 结果  慢性缺氧大鼠吸入 2 0 ppm、40ppmNO ,肺动脉平均压 (MPAP)由治疗前 (2 5 2± 3 5 )mmHg降到 (2 2 4± 3 5 )mmHg及 (2 1 8± 3 3 )mmHg ,而对动物体循环血压无明显影响 ;急性缺氧大鼠吸入 2 0 ppm、40 ppmNO 1hMPAP分别由缺氧时 (2 2 8± 2 7)mmHg、(2 4± 2 8)mmHg下降到 (19 6± 4 7)mmHg和 (2 0 5± 4 1)mmHg。吸入NO 4h ,2 0ppm组Met %由 (0 40± 0 3 9) %升到 (0 95±0 75 ) % ,40 ppm组由 (0 3 9± 0 3 2 ) %升到 (1 2 6± 0 49) %。肺病理组织检查显示 :2 0 ppm、40 ppm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 结论  吸入NO对慢性和急性缺氧肺动脉高压具有选择性扩张肺血管的作用 ,急性缺氧大鼠持续吸入NO 4h不会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对肺组织结构无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与慢性病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患儿血清中一氧化氮(NO,ni-tric oxide)、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及血清铁蛋白(Fn,ferritin)浓度,以探讨三种物质的变化及它们在ACD中的作用机制,为ACD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ACD患儿3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21例血清中NO、iNOS及血清铁蛋白含量。结果①ACD组血清中NO浓度为157.13±28.75(μmol/L),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中NO浓度为33.97±6.79(μmol/L),ACD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与贫血程度呈正相关、与Hb含量成负相关(r=-0.66);②ACD组和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中iNOS活力分别为30.66±8.70(U/ml)和9.58±3.72(U/ml),ACD组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ACD组血清中iNOS活力与N0含量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73;④ACD组血清中Fn均值为311.77±73.56(ng/ml),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中Fn均值为31.82±13.80(ng/ml),ACD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NO在ACD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而NO主要是在iNOS的诱导下产生。ACD组中N0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血红蛋白含量成负相关,与贫血程度呈正相关,从而提示使用iNOS抑制剂或可抑制NO的产生,为临床治疗ACD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吸入一氧化氮对急性肺损伤动物氧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不同动物模型比较吸入NO对动物急性肺损伤氧合的影响。 方法  应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和新西兰兔各 14只 ,经右心导管注入油酸制成急性肺损伤模型。 结果  油酸注入大鼠右心后 ,对照组、NO组氧分压由 ( 3 2 2 3± 3 0 2 )mmHg和 ( 3 2 2 3± 2 2 9)mmHg( 1mmHg =0 13 3kPa)降为 ( 10 1 6± 12 9)mmHg和 ( 110 9± 6 1)mmHg ,吸入 40ppmNO 1h后氧分压未有上升趋势。兔急性肺损伤时 ,对照组和NO组氧分压分别由 ( 14 7 2± 11 8)mmHg和 ( 14 3 4± 7 3 )mmHg降为 ( 84 6± 4 8)mmHg和 ( 85 1± 8 6)mmHg ,吸入 2 0 ppm、40 ppmNO上升为 ( 115 1± 10 7)mmHg和 ( 117 7± 11 9)mmHg。 结论  轻度肺损伤时吸入NO可使氧合得到适当改善 ,提高血氧分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吸入一氧化氮(NO)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观察吸入NO后急性肺损伤大鼠诱生性NO合酶(iNOS)和内源性NO的变化及其与PAI-1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内毒素(LPS)二次打击方法建立4~5周SD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对照组和LPS组分别随机给予吸入空气(A)、20×10-6 NO,干预24 h.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大鼠肺组织PAI-1 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测定2组大鼠肺组织PAI-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测定肺组织iNOS活性和NO水平;同时行肺组织病理评分和纤维素染色.结果 造模后气体干预24 h时肺组织PAI-1 mRNA和蛋白表达在NO干预的LPS-NO组较LPS-A组显著降低(4.94 ±0.52比5.56±0.27;1.31 ±0.40比1.69 ±0.16,P均<0.05).同时NO干预后LPS-NO组iNOS活性和肺组织NO水平均显著低于LPS-A组[(0.84±0.36)U/mg prot比(2.30±0.25) U/mg prot;(1.90±0.84) μmol/g prot比(3.38±0.73) μmol/g prot,P均<0.05).iNOS活性与PAI-1 mRNA和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81,P=0.005;r =0.667,P=0.000);肺组织NO水平与PAI-1 mRNA和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32,P=0.002;r =0.784,P=0.000).肺病理评分在干预24 h时,LPS-NO组较LPS-A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8±0.94比6.12±1.51,P<0.05).光镜下LPS-NO组大鼠肺纤维素沉积较吸入空气的大鼠有所减少.结论 早期吸入20×10-6 NO可抑制急性肺损伤大鼠PAI-1的高表达,缓解纤溶失衡,减少纤维蛋白沉积,减轻肺损伤;吸入NO可减少急性肺损伤时肺组织iNOS活性和NO产量,此作用与PAI-1表达下调密切相关,因此可将研究内源性NO系统调节PAI-1表达的信号通路作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为设计新疗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动态观察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过程中肠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变化及其与肠损伤关系,为进一步阐明NEC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0只新生SD大鼠按简单随机法分成模型组(M)32只,对照组(C)8只。模型组大鼠出生48h开始鼠配方奶人工喂养,并予以3次缺氧和冷刺激建立NEC模型,缺氧冷刺激开始后24h(M24)、48h(M48)、72h(造模结束,M72)及最后一次缺氧和冷刺激后24h(M96)分别空腹断头处死8只;实验结束时处死对照组大鼠,分别留取肠管进行肠组织损伤评分、肠组织中NO含量和NOS活性检测。结果建模后,模型组出现腹泻、腹胀、萎靡、活动减少。M24、M48、M72、M96及对照组肠组织损伤评分分别为(1.25±0.56)、(1.46±0.31)、(2.79±0.40)、(3.33±0.59)和(0.08±0.15)分,肠组织NO含量分别为(2.07±0.38)、(2.88±0.32)、(3.09±0.40)、(3.98±1.15)和(0.94±0.44)μmol/gprot,总NOS活性分别为(2.21±0.42)、(2.77±0...  相似文献   

15.
癫痫和热性惊厥病儿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癫痫 (EP)和热性惊厥 (FC)病儿血清和脑脊液 (CSF)一氧化氮 (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及其与EP和FC的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酶测定法测定EP和FC病儿惊厥发作后 2 4h内血清和CSFNO和NOS的含量。结果 EP组和FC组CSFNO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EP组和FC组血清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FC组CSFNOS活性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EP和FC病儿CSF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提示NO可能与阻止惊厥发作有关 ,并可能有抗惊厥作用。FC病儿CSFNOS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 ,与FC病儿CSFNO水平下降一致 ,进一步支持NO在FC中可能有抗惊厥作用 ,这一结果可为EP的临床药物治疗和研制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吸入一氧化氮(NO)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3~4周龄健康雄性幼猪30只麻醉后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随机分为4组.(1)正常组(C,n=6)单纯机械通气;(2)正常幼猪加吸入NO(CNO,n=4);(3)模型组(M,n=10)单纯机械通气;(4)模型制备加吸入N0(MNO,n=10).M和MNO组动物经腹腔注射标准大肠杆菌诱发急性肺损伤(ALI),C及CNO组用无菌生理盐水替代.MNO组出现ALI后进行吸入NO(10×10-6),治疗24h,CNO组则机械通气4 h后(0 h)开始吸入NO并维持24 h.在实验基础状态、ALI时(0 h)、ALI后12以及24 h测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红细胞膜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及红细胞内丙二醛(MDA)浓度.结果 CNO组吸入NO后12、24 h高切率下血液黏度(反映红细胞变形能力)、红细胞膜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及红细胞内MDA浓度变化不大.动物出现ALI时其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红细胞膜Ca2+-Mg2+-ATP酶、Na+-K+-ATP酶活性均下降,红细胞内MDA浓度升高(P<0.05).MNO组在吸入NO 12 h时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红细胞膜Ca2+-Mg2+-ATP酶、Na+-K+-ATP酶活性均较M组高(P<0.05),红细胞内MDA浓度则低于M组(P<0.05);但这些参数在吸入NO 24 h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ALI时红细胞变形能力显著下降,可以因吸入NO而改善,但作用不持久.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氮与肾小球疾病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一氧化氮(NO)与肾小球疾病发病关系。方法 采用Griess 硝酸盐还原法对44 例急性肾炎,32 例肾病综合征,18 例紫癜性肾炎进行了血清亚硝酸/硝酸盐(NO2-/NO3 -) 测定,并以28 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 疾病组血清NO2 -/NO3 - 的浓度( 急性肾炎:70 .8 ±34.7 μmol/L;肾病综合征:66 .6 ±27.9;紫癜性肾炎:47 .4 ±21.4 μmol/L) 显著高于对照组(30.3 ±8 μmol/L,P<0 .01),疾病急性期高于缓解期( P< 0.05),伴有感染者(93 .5 ±32.9 μmol/L) 高于无感染者(48 .7±14 μmol/L,P< 0.01)。肾病综合征血清NO2-/NO3 - 浓度与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 P< 0 .01) ,与血浆白蛋白及尿蛋白定量无相关(P> 0.05) 。结论 NO 可能参与这3 种肾小球疾病发病及病理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8.
Hu XW  Zhu YR  Lu Y  Lam LK  Zhang LE  Shao XM  Sun B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0):761-765
目的 观察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 (Surf)和吸入一氧化氮 (NO)预防性治疗家兔胎粪吸入性急性肺损伤 (ALI)并机械通气时的疗效。方法 将 3 3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 5组进行治疗 :即对照组 (C ,n =8)、NO组 (n =6)、Surf组 (n =7)、NO +Surf组 (SNO ,n =6)、正常组 (N ,n =6)。前四组用胎粪生理盐水混悬液滴入气道内经机械通气造成ALI并随机分四组治疗 ;N组气道内滴入生理盐水替代 ;NO组连续吸入NO 1× 10 - 6 、10× 10 - 6 、2 0× 10 - 6 、40× 10 - 6 各 1h ,间隔停用 3 0min ;Surf组气道内滴入猪肺Surf10 0mg/kg ;SNO组联合NO吸入及Surf组治疗 ,各组均治疗 6h ,同时测定血气、肺呼吸力学判断疗效。化学发光法检测吸入气NO浓度。结果 在C组胎粪滴入 3 0min后动脉血氧合 (PaO2 /FiO2 )及呼吸顺应性 (DynamicCompliance ,Cdyn)显著变差 ,治疗后血氧合、Cdyn在SNO组显著改善 ,Surf和NO组略有改善。在湿化器前持续接入NO可在供气管道“Y”近端测得较为稳定的吸入NO浓度 ,受呼出气的影响最小 ,( 10~ 2 0 )× 10 - 6 NO吸入有较好的效果。结论 Surf联合NO治疗在有效预防ALI上优于单独应用Surf或NO。从呼吸机供气管路持续接入NO测定到稳定NO浓度与接入气和监测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学龄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学龄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eNO)水平.方法 选择北京市11-18岁在校学生,采用过敏件疾病与哮喘的国际间对比研究调查问卷,通过填写问卷及现场体检对儿童进行分组(正常儿童组及曾患不同疾病儿童组),检测eNO水平、峰流速及过敏原.结果 共筛选出正常儿童395名,男177名,女218名.不同性别正常儿童eN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与其年龄呈正相关(男性P=0.008,女性P=0.05),在男性与其身高呈正相关(P=0.02).11~14岁、14~18岁正常儿童eNO几何均数(G)分别为11.22、14.13 ppb(ppb=10~9),其95%正常值范围分别为4.17~30.20 ppb、5.50~36.31 ppb.曾患哮喘/喘息(68例)和曾患过敏性鼻炎(96例)儿童eNO几何均数分别是19.05 ppb、14.79 ppb,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1、0.008).过敏原皮肤点刺检查阳性与阴性儿童eNO几何均数分别为16.98 ppb、11.75 ppb,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北京地区11~18岁正常学龄儿童eNO随年龄波动于10.72~13.80ppb,与年龄、身高呈正相关,与性别无关.喘息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患儿以及特应性个体eNO水平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NO)的变化。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128名7~12岁正常儿童和76例6~14岁哮喘患儿进行呼出气NO浓度测定,同时测定哮喘儿童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对其中21例哮喘患儿进行治疗后8个月内随访,监测其呼出气NO浓度,采用组胺激发试验测定其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气道反应性。结果哮喘患儿呼出气NO浓度为39±21ppb,正常儿童呼出气NO浓度为23±13ppb,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发作期哮喘患儿呼出气NO浓度略高于缓解期患儿,但差异无显著意义(42±24ppb,35±21ppb,P>0.05);哮喘患儿呼出气NO浓度与FEV1%无明显相关性(r=0.092,P>0.05)。11例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哮喘患儿治疗2周后缓解期呼出气NO浓度较治疗前降低(27±9ppb,44±18ppb,P<0.05),治疗6个月后气道高反应性(AHR)程度表现下降趋势,另10例未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儿缓解期呼出气NO浓度和AHR程度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哮喘患儿呼出气NO浓度高于正常,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降低呼出气NO浓度和AH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