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参皂苷Rg3抗血管形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的抗血管形成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TNP-470(阳性对照)和人参皂苷Rg3对HUVEC增生的影响;采用改良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形成模型,将不同剂量人参皂苷Rg3和TNP-470(阳性对照)置于7天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3天后观察新生血管形成是否被抑制.结果:TNP-470抑制HUVEC增生,人参皂苷Rg3对HUVEC增生无影响,二者都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形成.结论:人参皂苷Rg3无细胞毒作用,但有抗血管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2.
苦参碱联合热疗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应用热疗对体内外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苦参碱联合热疗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transwell板,观察苦参碱对HUVEC迁移的影响;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观察苦参碱对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结果:苦参碱在6.25~200μg/ml浓度时,具有抑制HU-VEC增殖的作用(细胞存活率在86.4%~56.1%),与浓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955),此浓度范围内苦参碱对人肠癌细胞株细胞的抑制低于对内皮细胞的抑制,具有明显的差异细胞毒作用;在12.5~25μg/ml浓度时苦参碱对鸡胚尿囊膜血管形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6.25~25μg/ml浓度时对内皮细胞迁移具有显著抑制作用;6.25、12.5、25μg/ml苦参碱联合热疗在体外具有抗血管生成的次加效应。50、100、200μg/ml苦参碱联合热疗在体外具有抗血管生成的协同效应。结论:小剂量苦参碱(6.25~200μg/ml)在体内外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作用,联合热疗具有协同或次加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干扰素α(IFN-α)的抗肿瘤血管形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IFN-α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检测不同剂量IFN-α对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IFN-α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有直接抑制作用;而且对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形成也有抑制作用.结论:提示IFN-α可通过直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而发挥抗血管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4.
独活抗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中药独活抗血管生成作用的体内外实验研究.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独活提取液对肿瘤细胞和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差异性细胞毒性,采用鸡胚尿囊膜血管网(Chick Embryo Choriallantoic Membrane,CAM)观察独活对CAM血管网的影响.结果 独活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亚细胞毒浓度下可以有效抑制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低浓度即能够抑制血管网形成.结论 中药独活在体内外具有一定抗血管生成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及鸡胚尿囊绒毛膜(CAM)促血管生成作用.方法 分别以生理盐水(NS)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为阴性和阳性对照,通过三维培养模型,观察rHuEPO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管腔结构形成的影响;并采用鸡胚尿囊绒毛膜法,通过一级、二级微血管计数来评价rHuEPO在体促血管生成作用.结果 rHuEPO组内皮细胞形成管腔数目及在CAM上形成血管数均较NS组明显增多.结论 rHuEPO具有促进培养HUVEC及鸡胚CAM的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1,1-二甲基-4-苯基哌嗪(1,1-dimethyl-4-phenyl piperazinium,DMPP)对于鸡胚发育期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采用质量浓度为50μg/mL的DMPP溶液局部处理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en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和鸡胚卵黄囊膜(yolk sac membrane,YSM)表面,分别用肉眼和显微镜观察与被测物作用后CAM膜上血管生成情况和YSM膜血管密度和生长率的变化。结果 DMPP能明显抑制CAM模型血管的生成和YSM模型的血管面积和密度的增长。结论 DMPP可抑制鸡胚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姜黄素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血管生成和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生长因子(VEGF和bFGF)诱导的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增生模型观察姜黄素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利用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时间、不同浓度姜黄素对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姜黄素能明显抑制VEGF和bFGF诱导的CAM小血管生成,对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姜黄素具有显著的抗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收涩中药椿皮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模型,观察椿皮含药血清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椿皮对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数目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椿皮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GF10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长作用,探讨FGF10对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应用胶原蛋白共培养方法,将FGF10(100 ng/ml)单独或与FGF受体拮抗剂SU5402(20μmol/L)作用于鸡胚尿囊膜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块,观察FGF10对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FGF10组新生血管形成面积显著增加(P<0.001).SU5402可抑制FGF10的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新生血管形成面积显著下降(P<0.001).结论 FGF10能促进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冯磊  花慧  邱丽颖  张莲芬  金坚 《医学教育探索》2009,40(12):1949-1952
目的 探讨王不留行提取物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模型分析王不留行提取物对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荷瘤小鼠C51结肠癌细胞中CD31表达的变化。观察王不留行提取物对小鼠 Lewis 肺癌转移模型的影响。结果 王不留行提取物具有明显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新生成的作用,能够 明显降低荷瘤小鼠C51结肠癌细胞中的CD31表达,显著抑制 Lewis 肺癌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稳定病灶。结论 王不留行提取物具有明显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提示其有可能成为新的血管生成抑制剂。  相似文献   

11.
Lei H  Shou C  Wu J  Liu X  He L  Liu M  Guo Q  Jiang B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9):1342-1345
目的:检测从十二肽库中筛选获得的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受体Flt-1结合的小肽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小肽融合蛋白DHFR-F56/F90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结合活性;鸡胚尿囊膜血管增生抑制实验检测DHFR-F56/F90能否抑制鸡胚新生血管形成;裸鼠成瘤实验检测DHFR-F56/F90对荷瘤裸鼠中肿瘤的生长抑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HFR-F56/F90能否定位于肿瘤组织。结果:小肽融合蛋白DHFR-F56/F90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结合,DHFR-F56能抑制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且DHFR-F56能与肿瘤细胞结合,促进肿瘤组织坏死及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结论:十二肽F56是VEGF结合Flt-1的有效拮抗剂,具有抑制VEGF诱导的新生血管形成而抗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鸡胚绒毛尿囊膜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摸索改进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技术,为抗血管形成药物筛选提供良好的体内血管实验模型.方法:对传统的蛋壳上开窗方式的CAM技术进行改进,将孵育3 d的鸡胚脱离蛋壳移入平皿中,继续孵育3 d后将待测药物植入到CAM和卵黄囊膜(yolk sac membrane,YSM)上,24 h后观察药物对CAM和YSM血管的作用.结果:平皿中孵育鸡胚至第6天,鸡胚存活率为46.7%,生长状况良好,CAM直径达到1.2 cn.检测的6种药物出现两种不同的心血管效应,即抑制和吸引趋化血管的效应.结论:平皿中孵育CAM技术在研究药物、生物因子、肿瘤等的血管效应方面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薯蓣皂苷元抑制胃癌增殖及转移的主要途径及其机制。方法: 分别使用1,10,100 μg/mL浓度薯蓣皂苷元处理人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和胃癌BGC 823细胞,制作细胞生长曲线,观察薯蓣皂苷元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选取一定浓度的薯蓣皂苷元处理HUVEC和BGC 823细胞,体外成管实验和划线法分别检测药物处理对血管内皮细胞成管能力及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将BGC 823细胞接种到裸鼠制作皮下肿瘤模型,连续静脉注射薯蓣皂苷元,分析比较其对皮下肿瘤的抑制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薯蓣皂苷元可明显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活性(P<0.05),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而相同处理方式对BGC 823细胞的增殖活性基本无影响;10 μg/mL的薯蓣皂苷元对BGC 823细胞的迁移能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明显抑制HUVEC细胞体外成管能力;与模型组比较,薯蓣皂苷元给药组肿瘤抑制率明显增高(达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薯蓣皂苷元可以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活性影响肿瘤血供,并最终抑制皮下肿瘤模型的增殖,同时,其可通过直接的作用抑制胃癌的迁移。  相似文献   

14.
To investigate the in vitro and in vivo proangiogenic effects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in primary culture. The effect of BDNF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HUVECs was examined by MTT assay. The effects of BDNF on HUVEC migration and tube formation were studied by modified Boyden cham- ber assay and tube formation assay, respectively. Matrigel plug assay and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assay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BDNF on angiogenesis in vivo.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BDNF substantially stimulated the migration and tube formation of HUVECs in vitro, although it did not induce HUVEC proliferation. BDNF also induced angiogenesis both in matrigel plug of mouse model and in 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In conclusion, BDNF can promote angiogenesis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and may be a proangiogenic factor.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证实朝鲜白头翁、人参和甘草的复合水提物(water extract ofPulsatillakoreana(Yabe ex Nakai)Nakai ex T.Mori.,PanaxginsengC.A.Meyer and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WEPPG)的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使用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致血管生成的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模型衡量细胞的增殖、黏附及迁移,同时进行细管形成实验及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致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实验检测WEPPG的抗血管生成作用。结果:WEPPG能够显著抑制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所致血管生成的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黏附及迁移。信号蛋白分析显示多种蛋白表达变化,如细胞周期素A、p63、KIP2的上调及nibrin蛋白和黏着斑激酶的下调。与对照组相比,WEPPG显著减少了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了WEPPG的抗血管生成作用,这可能是这种药物具有抗癌功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霉酚酸及地塞米松对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比较霉酚酸、地塞米松对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上述免疫抑制剂抗炎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来源的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体外血管生成体系观察2种免疫抑制剂对内皮细胞血管生成作用的影响,同时利用划伤愈复测定、^3H-TdR掺入率及粘附能力测定实验分别观察其对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和粘附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 霉酚酸酯能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此外霉酚酸酯还表现出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抑制能力,而地塞米松对此则无显著影响;对于粘附能力,2种免疫抑制剂均未出表现出显著的效应。结论 在本研究条件下霉酚酸较地塞米松表现出更强的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作用。霉酚酸的上述特点可能是其在多种伴血管炎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有较显著疗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克隆编码F3T7的DNA序列,获得融合蛋白F3T7,研究其F3T7的功能.方法:采用亚克隆技术获得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F3TwM法测定F3T7的抗血管活性.结果:F3T7具有特异结合血管内皮细胞能力,并抑制其增殖和新血管生成.结论:初步表明F3T7仍具特异结合血管内皮细胞,抑制新血管生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