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主要发生在老年患者,轻者增加住院天数和费用,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社会活动、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术后死亡率增加。如何认识和处理患者术后出现的POCD,成为当今麻醉界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将依达拉奉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ED)对认知功能障碍小鼠海马氧化应激及神经元再生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健康雄性ICR小鼠(25~30 g)并采用侧脑室内注射Aβ25~35法诱导认知功能障碍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ED低剂量(ED-L)组和高剂量(ED-H)组,其中ED-L组和ED-H组分别于侧脑室注射1 w后腹腔注射5 mg/kg和10 mg/kg ED(1次/d,连续4 w),模型组仅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同时选取10只同周龄ICR小鼠作对照(对照组)。采用Y型电迷宫法检测各组的学习和记忆成绩,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海马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特异性荧光探针DHE染色分析活性氧自由基水平,DCX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学习次数、海马MDA和活性氧自由基水平增加,记忆次数、BDNF水平和SOD活性及海马神经元前体细胞的神经突起长度和密度降低(P<0.05);而ED处理后可改善以上由Aβ25~35诱导认知功能障碍导致的异常指标,ED-L组和ED-H组的以上指标均优于模型组(P<0.05),但仍与对照组有差异,ED-H组对Aβ25~35诱导的异常功能及指标水平的改善作用均强于ED-L组(P<0.05)。结论 ED可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小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可能是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及促进海马神经元再生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edaravone,MCI-186)对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药组20例,对照组20例。试药组接受MCI-1860.5 mg/kg在主动脉开放前10 min一次性加入体外循环机静脉储血罐中,对照组不接受MCI-186。分别于术前、主动脉开放后2、8和24 h用Swan-Gans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于术前、主动脉开放后8、16和72 h测量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记录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①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肺动脉楔压(PAWP)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心排指数(CI)在各组中随时间升高,在主动脉开放后8 h试药组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2 h、24 h更显著(P<0.01);心脏每搏指数(SVI)、左心室做功指数(LVSWI)在主动脉开放后24 h试药组高于对照组(P<0.05)。②TBIL、AST、ALT、BUN、Cr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且各组中BUN、Cr均在正常范围,TBIL、AST、ALT在主动脉开放后72 h亦恢复正常。试药组术后48 h多巴胺平均最大剂量少于C组(P<0.05)。结论: MCI-186能促进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恢复,改善左室功能,增加心排指数和左室做功指数,对患者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桥脑梗死时体感诱发电位变化。方法将42例急性桥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治疗组接受依达拉奉(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每日二次)和常规治疗(静脉滴注丹参、甘露醇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维亚脑卒中评定量表(MESSS)评估神经功能,并检测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MESSS评分降低,SLSEP中枢感觉传导时间(N13-20IPL)明显缩短,P40波幅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对急性桥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有效,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依达拉奉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18-22g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对照组、依达拉奉3mg/kg和6mg/kg组及辛伐他汀组。给药10d后眼眶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及肝脏系数。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依达拉奉3mg/kg和6mg/kg组中血清HDL-C含量升高44.2%和81.4%(P均〈0.05);AI降低33.8%和50.0%(P均〈0.05);肝脏系数下降12.3%和13.8%(P均〈0.05)。结论依达拉奉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2月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和原发病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前、治疗后15 d和治疗后30 d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治疗前和治疗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期间观察患者血压变化及并监测心、肝、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 d、30 d治疗组患者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治疗组患者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有3例患者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乏力、易倦。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2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后对照组患者中脱落10例,试验组患者中脱落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治疗7 d、治疗14 d健侧、患侧、整体δ及θ频段绝对功率值、慢波化比率(DTABR),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DTABR与ACI患者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时间与方法在健侧、患侧、整体δ频段绝对功率值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方法在健侧、患侧、整体δ频段绝对功率值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后14 d试验组患者健侧、患侧、整体δ频段绝对功率值低于对照组(P0.05)。(2)时间与方法在健侧、患侧、整体θ频段绝对功率值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方法在健侧、患侧、整体θ频段绝对功率值上主效应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7 d健侧、患侧、整体θ频段绝对功率值低于对照组(P0.05)。(3)时间与方法在健侧、患侧、整体DTABR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方法在健侧、患侧、整体DTABR上主效应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7d、14 d健侧、患侧、整体DTABR低于对照组(P0.05)。(4)时间与方法在NIHSS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Barthel指数评分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方法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7 d、14 d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14 d 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TABR与ACI患者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936,P=0.021)。(6)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有效降低ACI患者δ及θ频段绝对功率值、DTABR、NIHSS评分,提高ACI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且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改善脑微循环、神经功能,缓解脑水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1月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TC、LDL低于对照组,HDL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FIB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cy、NSE、hs-CRP、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cy、NSE、hs-CRP、WB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代谢、凝血功能,降低Hcy、NSE水平,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LDL)发生氧化修饰,即形成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可能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ox—LDL不仅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可直接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而且还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减少及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进而参与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体外实验证实其可以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少自由基生成。但依达拉奉能否抑制ox—LDL的形成、降低ox—LDL水平,目前尚少见报道。为此,本研究观察了脑梗死患者依达拉奉治疗前后血浆ox—LDL水平的变化,旨在探讨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ox—LDL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6月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VD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联合依拉达奉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改善VD患者认知功能,减轻患者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依达拉奉对腔隙梗死的短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腔隙梗死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155例急性腔隙梗死患者,依达拉奉组85例,接受依达拉奉和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常规治疗组70例,仅接受抗凝或抗血小板常规治疗。临床结果的评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结果住院期间腔隙梗死的主要症状,包括面瘫、上下肢运动障碍、构音障碍和感觉异常,NIHSS评分在依达拉奉组和常规治疗组内均有明显减少(P0.05),NIHSS0患者的数量在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进一步分析显示依达拉奉组在上肢运动和感觉的恢复方面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和传统的抗血小板治疗均能有效地改善腔隙梗死的各组症状,但依达拉奉对感觉和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入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5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52例和常规治疗组5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压,脑保护,调控血压等治疗,依达拉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14 d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 d、3 d、7 d、14 d分别进行头颅CT检查测量脑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计算相对水肿体积指数(REI)、水肿变化指数(AEI),检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抽取静脉血检测血中丙二醛(MDA)的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依达拉奉组与常规治疗组入院时REI和入院后1 d REI、AE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依达拉奉治疗组REI指数3 d、7 d、14 d,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同周期(t=2.841、3.215、3.587,P <0.05);依达拉奉治疗组AEI指数3 d、7 d、14 d,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同周期(t=4.324、4.163、4.561,P <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t=2.212、2.258、2.851、3.573,P <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依达拉奉治疗组血SOD活性升高和MDA水平降低(t=3.563、4.129、4.254、2.240、2.871、4.212,P <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可减轻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能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血肿周围损伤、改善神经功能,可能是通过清除体内自由基,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大鼠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方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组每日给予腹腔注射依达拉奉。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并在第1天、第3天、第7天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数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析梗死半球内Bcl-2、Bax、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法分析各指标mRNA含量。结果依达拉奉可改善MCAO大鼠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评分,并减少海马区神经元凋亡;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组缺血半球Bcl-2蛋白及Bcl-2 mRNA含量升高,Bax蛋白及Bax mRNA含量降低,VEGF蛋白及VEGF mRNA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改善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增加海马区神经元,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元凋亡、促进血管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沧州市盐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治疗前、治疗结束时、随访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MP-9、ET-1、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MMP-9、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I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可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ET-1水平,升高血清VEGF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研究提示,依达拉奉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1-3].我科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获得良好疗效. 1对象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所有纳入对象均为发病72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52例,均符合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病会议提出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4].  相似文献   

17.
周秋华 《山东医药》2011,51(45):82-8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7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静滴,对照组加用生理盐水静滴,疗程均为14 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检测血清hs-CRP。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和血清hs-CRP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依达拉奉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表达,减少缺血区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改善ACI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等,治疗组用生理盐水250 ml+依达拉奉30 mg静脉滴注,2次/d,连续使用14 d;对照组用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使用14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第14天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7.5±5.4)分与(15.9±7.9)分,P<0.05]、ADL得分[(58.32±11.57)分与(43.73±12.48)分,P<0.05]和血清SOD[(157.25±21.81)mmol/L与(127.08±13.14)mmol/L,P<0.05]都得到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提高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协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参与组和联合组,各44例。参与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联合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治疗20d后观察疗效,包括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7.73%高于参与组的79.5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参与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36%,联合组参与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33±0.42)分低于参与组的(6.21±0.35)分,治疗后,联合组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低于参与组和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协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其血压及神经功能,且安全性处于较高水平,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脑苷肌肽、依达拉奉和血塞通三联疗法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122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严格卧床休息、维持颅内压、抗血栓和抗血小板治疗,控制血压、维持酸碱水和电解质平衡、营养和心理支持及预防并发症。观察组根据对照组的治疗方案,额外给予脑苷肌肽依达拉奉和血塞通。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治疗效率、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MMSE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脑梗死患者,脑苷肌肽、依达拉奉和血塞通三联疗法可有效增强神经功能、运动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