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ABCD2评分法结合颅内外血管检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7 d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进行评估,为早期防治TIA、降低脑梗死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148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ABCD2评分,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血管超声及经颅多普勒(TCD)检查,65例(44.0%)行主动脉弓—颅内CT血管成像(CTA)检查。发病7 d内行头颅MRI检查,结合临床体征诊断脑梗死。计算7 d内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对ABCD2评分≥4分的不同程度颅内动脉狭窄患者TIA 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148例TIA患者中,低、中、高危者分别为53、68、27例,20.3%的患者7 d内进展为脑梗死,低、中、高危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9%(1/53)、27.9%(19/68)、37.0%(10/27),三者相比,P均<0.01。脑梗死发生率与TIA的ABCD2评分呈正相关(r=0.712,P<0.05);ABCD2评分≥4分者中,重度颅内动脉狭窄者TIA 7 d内脑梗死发生率为46.9%(15/32),明显高于正常及轻度者的16.7%(4/24),P<0.05。结论 ABCD2评分在TIA 7 d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结合颅内血管检查,可提高对TIA短期内脑梗死发生风险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BCD2分层联合CT血管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转化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108例TIA患者行CT血管成像检查,采用ABCD2评分对TIA患者进行评估和危险分层,比较不同危险度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及ABCD2分层联合CT血管成像对TIA患者早期转化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 ABCD2高危组患者的脑梗死发生率(62.50%)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狭窄程度50%)的患者在7d时的脑梗死的发生率(54.05%)明显高于轻中度狭窄患者(9.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ABCD2评分3分的TIA患者在7d脑梗死发生率(66.67%)与ABCD2评分≤3分、颅内外动脉轻中度狭窄的TIA患者(3.44%)比较,脑梗死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TIA患者进行ABCD2评分联合CT血管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转化为脑梗死的预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BCD2评分联合头颈部血管造影(CTA)血管狭窄评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早期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TIA病人为研究对象,于入院时均行头颈部CTA检查,针对多次发作的TIA病人于第1次发作时予以ABCD2评分,并随访TIA发作后第2天及第7天内继发脑梗死的发生率;分析ABCD2评分、CTA评估以及两者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TIA后早期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 60例TIA病人中,8例(13.3%)于第2天进展为脑梗死,16例(26.7%)于第7天进展为脑梗死;ABCD2评分越高,TIA后第2天及第7天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狭窄程度≥50%的TIA病人脑梗死发生率较狭窄50%病人明显升高(P0.05);狭窄50%且ABCD2评分≥4分的TIA病人脑梗死发生风险明显增加(P0.05);ABCD2评分4分且狭窄≥50%的TIA病人发生脑梗死风险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 ABCD2评分对TIA后早期进展为脑梗死有预测价值,且将其与CTA脑血管狭窄评估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为临床早期预防及治疗TIA后脑梗死提供了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BCD2评分联合颅内近端责任血管狭窄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TIA患者288例,记录其发病后7 d内脑梗死发生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年龄、ABCD2评分、颅内近端责任血管狭窄率、TIA发作频率患者短期脑梗死发生率,并观察是否采用抗凝治疗的频发TIA(发作频率≥3次/d)患者短期脑梗死发生情况;绘制ROC曲线以评价ABCD2评分联合颅内近端责任血管狭窄率对TIA患者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 (1)本组患者TIA后7 d内发生脑梗死54例,短期脑梗死发生率为18.8%(54/288)。96例频发TIA患者中,56例采用抗凝治疗者短期脑梗死发生率为19.6%(11/56),40例未采用抗凝治疗者短期脑梗死发生率为57.5%(23/40),采用抗凝治疗的频发TIA患者短期脑梗死发生率低于未采用抗凝治疗者(P0.05)。(2)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短期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ABCD2评分、颅内近端责任血管狭窄率、TIA发作频率患者短期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绘制ROC曲线显示,ABCD2评分、颅内近端责任血管狭窄率及ABCD2评分联合颅内近端责任血管狭窄率预测TIA患者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4[95%CI(0.716,0.894)]、0.762[95%CI(0.675,0.846)]、0.896[95%CI(0.813,0.948)]。结论 TIA患者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较高,ABCD2评分联合颅内近端责任血管狭窄率对TIA患者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评估价值较高;抗凝治疗能降低频发TIA患者短期脑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椎动脉优势对老年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老年后循环TIA患者108例,其中椎动脉优势70例,非椎动脉优势38例,根据ABCD2评分脑梗死危险分层分为低危组31例,中危组65例,高危组12例,比较各组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临床资料ABCD2评分,7d内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108例TIA患者7d内进展为脑梗死者31例(28.7%)。中危组和高危组7d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30.8%,66.7%vs 9.7%,P<0.05,P<0.01),高危组7d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危组(P<0.05);椎动脉优势患者7d内脑梗死发生率较非椎动脉优势患者明显增高(35.7%vs 15.8%,P<0.05);ABCD2评分<4分中,椎动脉优势与非椎动脉优势患者7d内发生脑梗死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BCD2评分≥4分中,椎动脉优势患者7d内发生脑梗死较非椎动脉优势患者增高(47.9%vs 17.2%,P<0.05)。结论椎动脉优势为导致后循环TIA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ABCD2评分中高危患者椎动脉优势的风险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ABCD2评分与颅内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检查的TIA患者75例,根据ABCD2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16例)、中危组(37例)、高危组(22例)。分析3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高危组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为86.4%(19/22),中危组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为40.5%(15/37),低危组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为31.2%(5/16)。高危组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高于低、中危组(P0.05)。39例颅内动脉狭窄的TIA患者中,颅内受累血管为大脑中动脉25例(64.1%),颈内动脉颅内段10例(25.6%)。结论 ABCD2评分≥6分时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增高,可能是高危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ABCD~3-I评分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脑卒中风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ABCD3-I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早期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182例,分别采用ABCD2、ABCD3、ABCD3-I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中ABCD3-I危险分层分为低危40例,中危74例,高危68例,并观察TIA后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ABCD2、ABCD3与ABCD3-I评分法预测TIA后7d内脑梗死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5、0.713、0.831。TIA患者7d内进展为脑梗死27例(14.8%)。ABCD3-I评分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0、6.8%、32.4%,中危和高危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患者,高危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D3-I评分与7d内脑梗死发生率呈正相关(r=0.486,P<0.01)。除年龄因素外,ABCD3-I评分法中各个评分项目对TIA后7d内脑梗死发生率均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 ABCD3-I评分法能更有效地预测TIA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可作为常规应用于临床,指导TIA危险分层评价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ABCD3-I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近期发生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200例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于发病后72 h内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和头颅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采用ABCD3-I评分法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观察TIA后7 d、90 d内各组脑梗死的发生率。并比较ABCD2评分法、ABCD3-I评分法的阳性预测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TIA后早期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7 d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0、2.8%、32.9%,90 d内卒中发生率分别为0、5.6%、52.9%。与低危组、中危组比较,高危组TIA后7 d、90 d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中危组与低危组比较,中危组90 d内脑梗死发生率升高(P0.01)。预测7 d内脑梗死发生风险时:ABCD2评分法、ABCD3-I评分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0.901。预测90 d脑梗死发生风险时:ABCD2评分法、ABCD3-I评分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2、0.862。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DWI检查出现高信号病人90 d内预测卒中风险OR值为1.101,95%CI 27.710~221.34,P0.01;同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病人90 d内预测卒中风险OR为7.601,95%CI 2.076~29.320,P0.01。结论高危病人7 d及90 d内脑梗死发生率均升高。中危病人90 d内脑梗死发生率升高。ABCD3-I评分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风险时优于ABCD2评分法。DWI检查出现高信号、同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与TIA后早期发生脑梗死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Essen卒中风险量表(ESRS)评分联合脑动脉造影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枣庄市台儿庄区中医院收治的TIA患者130例,根据ESRS评分分为高危者13例和低危者117例,根据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果分为DWI正常者67例和DWI异常者63例,根据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结果分为颅内动脉狭窄率50%者62例和颅内动脉狭窄率≥50%者68例。比较各组发病率2天、第10天、第30天脑梗死发生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评价ESRS评分联合脑动脉造影对TIA患者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高危者发病第2天、第10天、第30天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低危者(P0.05);DWI异常者发病第2天、第10天、第30天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DWI正常者(P0.05);颅内动脉狭窄率≥50%者发病第2天、第10天、第30天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颅内动脉狭窄率50%者(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ESRS评分联合脑动脉造影预测TIA患者发病第2天、第10天、第30天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高于ESRS评分(P0.05)。结论 ESRS评分联合脑动脉造影能进一步提高预测TIA患者脑梗死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T血管造影(CTA)检查联合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早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鹤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TIA患者200例,根据7 d内是否发生脑梗死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各100例。采用CTA检测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ABCD2评分评估患者整体病情、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评价CTA检查、ABCD2评分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梗死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ABCD2评分及CTA检查狭窄阳性率、ABCD2评分阳性率均高于非梗死组〔(75.85±8.96)%比(26.78±3.18)%,(5.96±0.67)分比(2.54±0.35),88%比12%,86%比14%〕。ABCD2评分+CTA检查判断脑梗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00%、96.00%、95.50%、95.96%、95.05%,均高于CTA检查和ABCD2评分单独检查(P<0.05);CTA检查狭窄阳性和ABCD2评分阳性患者血清MMP-9水平分别高于阴性患者、TIMP1水平分别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 CTA检查联合ABCD2评分能够相对准确且灵敏地预测TIA后早期脑梗死的发生,同时可以反映患者炎性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1.
背景脑梗死尤其是多发脑梗死会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卒中发生风险及轻度卒中患者卒中复发风险升高,因此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脑梗死类型有助于更有效地预测TIA患者卒中发生风险。目的分析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ABCD2评分对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7年5月南京鼓楼医院高淳分院收治的TIA患者481例,后因影像学检查结果不完整、失访排除51例,最终共纳入430例。根据TIA后90 d内卒中发生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非卒中组(n=325)和卒中组(n=105),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ABCD2评分、ABCD3-I评分、梗死类型及颈动脉狭窄率≥50%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以评估ABCD2评分、ABCD3-Ⅰ评分、DWI联合ABCD2评分对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预测价值。结果(1)两组患者男性比例,有卒中史、冠心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者所占比例及血脂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及有高血压病史、ABCD2评分≥4分、ABCD3-Ⅰ评分≥7分、颈动脉狭窄率≥50%者所占比例,梗死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HR=2.132,95%CI(1.354,3.391)〕、ABCD2评分≥4分〔HR=2.365,95%CI(1.608,3.456)〕、ABCD3-Ⅰ评分≥7分〔HR=3.210,95%CI(1.125,3.774)〕、颈动脉狭窄率≥50%〔HR=2.369,95%CI(1.880,3.691)〕、多发脑梗死〔HR=2.441,95%CI(1.620,5.117)〕是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ROC曲线显示,ABCD2评分、ABCD3-I评分、ABCD2评分联合DWI预测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1〔95%CI(0.625,0.676)〕、0.724〔95%CI(0.700,0.748)〕、0.765〔95%CI(0.741,0.787)〕;DWI联合ABCD2评分预测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AUC大于ABCD2评分、ABCD3-Ⅰ评分(P<0.01)。结论TIA患者90 d内卒中发生率较高,为24.4%(105/430),而DWI联合ABCD2评分对TIA患者90 d内卒中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BCD2评分联合责任血管易损斑块筛查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短期内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TIA患者126例,以第7天为终点事件时间,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30例和非脑梗死组96例。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患者40例(0~3分)和中高危患者86例(4~7分)。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CT血管成像结果筛查责任血管,分为易损斑块患者79例和非易损斑块患者47例,比较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之间危险因素和ABCD2评分,分析中高危人群(ABCD2评分≥4分)易损斑块在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ABCD2评分≥4分和责任血管易损斑块比例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46.7%vs 20.8%,90.0%vs 54.2%,P<0.01);当ABCD2评分≥4分时,易损斑块患者7d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易损斑块患者(83.3%vs 8.0%,P<0.01)。结论 ABCD2评分结合责任血管易损斑块筛查能提高短期内TIA患者脑梗死的预见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ABCD2评分结合颈部血管彩超方法观察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7 d内发生脑梗死情况并比较其差异性。方法采用ABCD2评分结合颈部血管彩超对80例TIA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危险分层,观察各组7 d内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 7 d内进展为脑梗死22例(27.5%);其中低危组(0~3分)发生率5.26%(1/19);中危组(4~5分)22.86%(8/35);高危组(6~9分)50%(13/26);不同危险分层TIA患者7 d内脑梗死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ABCD2评分结合颈部血管彩超方法观察颈动脉系统TIA患者7 d内发生脑梗死的情况在临床上是可行的,其危险分层差异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在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d进展为脑卒中风险的价值。方法选择TIA患者114例,根据7d内是否进展为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28例和非脑梗死组86例。同时采用ABCD2评分,将患者分为高危组13例(6~7分),中危组69例(4~5分),低危组32例(0~3分),观察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脑梗死组ABCD2评分各项指标均较非脑梗死组明显升高(P<0.05)。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7d内发生脑梗死的比例分别是3.1%、28.9%、53.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D2评分是临床上预测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ABCD2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TIA患者120例,依据是否发展为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32例和非脑梗死组88例,采用ABCD2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并分为低危组(0~3分,38例)、中危组(4~5分,71例)和高危组(6~7分,11例),观察患者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7 d内发生脑梗死的比例分别为2.6%、32.4%和72.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脑梗死组比较,脑梗死组年龄≥60岁、入院时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出现肢体无力、脑缺血症状持续时间≥10 min、有糖尿病史患者比例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D2评分标准是临床预测TIA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ABCD3-I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早期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TIA患者136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史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观察90 d内卒中发生率,对TIA后发生卒中风险进行ABCD2、ABCD3-I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TIA后早期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两种评分的预测价值。结果在纳入的136例TIA患者中,TIA后90 d内发生脑梗死19例(14.0%),无死亡及出血性卒中。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IA发作持续时间≥60 min(OR=1.060,95%CI:1.012~1.112)是TIA后早期进展为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BCD2评分模型危险分层低、中、高危组90 d内卒中发生率分别为5.6%(4/72)、18.5%(10/54)、50.0%(5/10),ABCD3-I评分模型危险分层低、中、高危组90 d内卒中发生率分别为0、7.1%(6/84)、52.0%(13/25),ABCD3-I与ABCD2评分模型危险分层低、中、高危组90 d卒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D3-I评分AUC为0.839(95%CI:0.766~0.896),明显高于ABCD2 AUC的0.783(95%CI:0.704~0.849;P0.01)。结论 ABCD3-I评分法能有效预测TIA后早期卒中风险,其准确性优于ABCD2评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早期脑梗死预测(ABCD)2评分对老年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预测价值及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老年TIA患者,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层、中危层及高危层,同时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对比不同危险分组发病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同时于发病90 d时,分析ABCD2评分对老年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老年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因素,对比两组治疗前后ABCD2评分、血脂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随着危险分层的增加,老年TIA患者发病7 d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ABCD2评分评估老年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56(95%CI 0.918~0.994,P=0.000),截断值为4.0分;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BCD2≥4分、总胆固醇5.69 mmol/L及三酰甘油1.70 mmol/L是老年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因素;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ABCD2评分、血脂及凝血功能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而研究组治疗后ABCD2评分、血脂及凝血功能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BCD2评分能够有效预测不同危险分层的老年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概率,并且可以反映预后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及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管病变特征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TIA患者128例,行头颈部CTA检查及ABCD2评分,分析狭窄血管的分布、狭窄程度及与ABCD2评分的关系。按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中高和低危组,中高危组中有44例患者行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分别于术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128例患者中,头颈动脉狭窄104例(81.25%),累及动脉298段,其中颅内动脉162段(54.36%),颅外动脉136段(45.64%)。低危组患者动脉狭窄以轻、中度为主,中高危组患者以中、重度为主(χ~2=9.621,P=0.008)。与血管支架成形术前的ABCD2评分(6.41±0.50)分相比,术后患者3、6、12个月评分明显降低,分别为(3.00±0.71)、(2.82±0.63)和(2.88±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D2评分联合头颈部CTA能有效评价TIA患者血管狭窄情况及介入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ABCD2评分、动脉狭窄位置和狭窄程度与脑梗死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TIA患者107例进行ABCD2评分,根据ABCD2评分分值分为低危组35例,中危组41例,高危组31例。分析患者脑血管形态学特点与各组的关系,并分析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DSA显示,107例患者中,血管正常21例,血管狭窄86例,共检出135处狭窄或闭塞性病变。3组血管狭窄位置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有重度脑动脉狭窄患者明显多于中危及低危组(P<0.05)。中、高危组多支脑动脉狭窄患者比例明显多于低危组(P<0.05)。30 d时高危组发生脑梗死明显多于低危组(P<0.05),有症状和无症状侧血管的管腔狭窄程度随ABCD2评分的增高而表现明显升高趋势(P<0.01)。结论 TIA患者的ABCD2评分能够反映患者血管的狭窄程度,TIA后短期脑梗死的发生与ABCD2评分和脑动脉狭窄程度关系密切,TIA患者ABCD2评分和脑动脉狭窄程度对TIA的近期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结合ABCD3-Ⅰ评分预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来保定市第二医院治疗的260例老年TIA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发病第2天进行临床检查及检验。将入院7 d内进展为脑梗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进展为脑梗死的2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ABCD3-Ⅰ评分。统计比较TIA患者ABCD3-Ⅰ评分分层与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TIA不同持续时间血清PAF水平、ABCD3-Ⅰ评分。采用ROC曲线分析PAF联合ABCD3-Ⅰ评分评价TIA后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AF水平、ABCD3-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IA患者ABCD3-Ⅰ评分分层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脑梗死发生率为0.00%、8.87%、33.91%(P<0.05)。观察组患者TIA持续时间越长血清PAF水平、ABCD3-Ⅰ评分越高(P<0.05)。PAF水平、ABCD3-Ⅰ评分、PAF水平联合ABCD3-Ⅰ评分评价患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