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2006-2013年云南省伤害监测哨点儿童跌伤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学校制定有效的儿童跌伤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首次在云南省伤害监测系统哨点医院就诊并被诊断为跌伤的儿童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共收集有效病例12 528例.云南省儿童跌伤发生比例从2006年的42.52%上升到2013年的64.55%,男童跌伤病例比例高于女童,儿童跌伤高发年龄依次为7~12岁、13~18岁和3~6岁.居前3位的伤害发生地点主要是学校(35.18%~59.88%)、家中(29.90%~36.84%)和公共居住场所(3.62%~14.32%);伤害发生活动是休闲活动(51.26%~73.07%)、体育活动(11.23% ~ 37.80%)和家务(2.61%~15.18%).跌伤以非故意伤害(97.99% ~ 100%)和轻度受伤(54.97%~79.83%)为主.结论 2006-2013年云南省儿童跌伤问题不容忽视.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加强校园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浙江省慈溪市哨点监测医院0~14岁儿童门诊伤害发生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儿童伤害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慈溪市3家监测哨点医院的伤害监测资料,对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门诊首诊0~14岁儿童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0~14岁儿童伤害病例21 758例,男女性别比为1.97∶1;造成伤害的前3位原因分别是跌倒/坠落(51.82%)、动物伤(19.32%)和机动车车祸(7.77%);家中、公路/街道以及学校与公共场所为伤害发生的三大地点,分别占43.72%、19.90%和18.02%;死亡病例41例,占0.19%,溺水为首位死因。结论跌倒/坠落、动物伤和机动车车祸是0~14岁慈溪市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溺水为0~14岁儿童伤害的首位死因,应针对不同的伤害类型开展相应的干预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监测哨点儿童烧烫伤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首次在禄丰县伤害监测系统哨点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烧烫伤的儿童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全省共收集416例。8年间儿童烧烫伤发生占比为2.1%~5.4%,男童多于女童。烫伤高发年龄为0~6岁,主要发生地点是家中,休闲活动时;烧烫伤以非故意伤害、轻度和中度受伤为主,受伤后48.7%~58.2%的病例住院观察/转院。结论农村地区儿童烧烫伤问题不容忽视,应引起高度重视,应加强对儿童及监护人的健康教育,降低烧烫伤对儿童生命健康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06-2013年江苏省哨点医院伤害监测病例的分布特征。方法 分析江苏省两地区6家全国伤害监测哨点医院2006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收集并审核清理后形成的年度汇总伤害监测数据库。结果 2006-2013年江苏省6家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有效病例448 778例, 男女性别比为1.72: 1, 男性多于女性。伤害发生原因前5位分别为跌倒/坠落伤(27.21%)、道路交通伤(26.23%)、钝器伤(17.50%)、刀/锐器伤(13.87%)和动物伤(6.59%)。伤害发生的月份主要集中在6-8月, 时间集中于08: 00-10: 00。伤害经常发生的地点是公路/街道(31.58%)、家中(23.47%)及工业和建筑场所(21.38%)。伤害发生时主要活动为娱乐活动(36.12%)、驾乘交通工具(25.26%)和有偿工作(24.78%)。伤害意图以非故意为主(92.65%), 其次是故意(暴力/攻击)(6.36%)。结论 2006-2013年江苏省伤害病例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每年伤害发生的原因均以跌倒/坠落伤和道路交通伤为主, 青少年和老年人的伤害问题日益突出, 应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掌握江苏省伤害哨点医院门急诊就诊老年病例的分布特征,从而为制定有效的伤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13年因伤害首次在江苏省伤害监测哨点医院门急诊就诊的60岁及以上老年病例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06-2013年江苏省6家监测医院共报告老年伤害病例52 818例:老年伤害的发生原因前三位依次为跌倒/坠落伤(40.48%)、道路交通伤(27.79%)、刀/锐器伤(9.95%);伤害经常发生的地点为家中(44.00%);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为娱乐活动(45.15%);伤害性质位于前三位的是挫伤/擦伤(38.07%)、骨折(26.99%)和锐器伤/咬伤/开放伤(20.37%);伤害部位前三位依次为下肢(27.98%)、上肢(24.48%)和头部(22.24%)。结论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伤害发生的原因均以跌倒/坠落伤和道路交通伤为主,因此应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老年伤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北京市房山区0~14岁儿童伤害病例分布特点,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 收集并分析2019-2021年在房山区伤害监测哨点医院首次就诊的0~14岁儿童伤害病例。结果 2019-2021年房山区伤害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0~14岁儿童伤害病例23 479例,其中男童占60.6%,女童占39.4%。7月、6月和9月的伤害病例比例较高,占全年的30.5%。伤害发生地点构成比例前三位为家中(66.1%)、学校与公共场所(13.4%)和公共居住场所(9.7%)。跌倒/坠落(53.3%)是造成伤害的首因,其次是动物伤(16.4%)、钝器伤(9.6%)。伤害性质构成比例前三位为锐器/咬伤/开放伤(34.8%)、扭伤/拉伤(26.6%)和挫伤/擦伤(24.8%)。常见的伤害发生部位为上肢(35.7%)、头部(34.9%)和下肢(19.3%)。轻伤占97.7%,中度伤占2.1%,重度伤占0.2%。结论 跌倒/坠落、动物伤和钝器伤是房山区0~14岁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社会、家庭和学校应针对不同的伤害类型开展相应的干预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06-2013年云南省农村地区老年人跌倒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预防控制策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首次在云南省伤害监测系统农村哨点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跌伤的老年人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13年共收集有效病例6 270例。8年间云南省农村地区的老年人跌倒发生比例从2006年的47.66%上升到2013年的72.47%。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加,发生跌倒的风险也增高。60~74岁组老年人发生跌倒的比例为60.43%,75~89岁组老年人为67.71%,90岁及以上老人则高达83.64%。女性高于男性。跌倒的高发地点主要是家中、农田和公共居住场所。前3位活动依次为休闲活动、有偿工作和家务/学习。跌伤部位主要是下肢、躯干和头部。跌伤以非故意伤害、轻度和中度受伤为主。结论云南省农村地区老年人跌倒问题不容忽视,应引起高度重视,针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发生跌倒的主要场所和伤害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以降低跌伤对老年人生命健康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6—2021年成都市青羊区伤害哨点监测病例的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伤害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6—2021年成都市青羊区伤害哨点监测资料,描述伤害发生特征,采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4.9.0.1软件分析变化趋势,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06—2021年成都市青羊区累计报告伤害病例329 463例,其中男性186 307例(56.55%),女性143 156例(43.45%),性别比为1.30∶1。从伤害发生年龄来看,18~44岁组是伤害的高发年龄段,其次是45~64岁组;18~64岁人群伤害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8.64%。从伤害发生原因来看,前3位依次为跌倒/坠落(29.48%)、动物伤(20.51%)、道路交通伤害(13.16%);男、女性均以跌倒/坠落为主要伤害发生原因;除18~44岁组(主要原因是动物伤)外,跌倒/坠落为各年龄段首位伤害发生原因。从伤害发生地点来看,前3位依次为家中(41.15%)、公路/街道(19.07%)、公共居住场所(16.62%)。从伤害性质来看,前3位依次为锐器伤/咬伤/开放伤(36....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国儿童非故意与故意伤害的主要流行特征。方法 对2006-2014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收集的0~17岁儿童伤害病例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4年在哨点医院门诊和急诊收集的儿童伤害病例中的故意伤害病例所占比例呈现降低趋势。2014年收集病例中,男性非故意伤害和暴力/攻击病例多于女性,不同性别自残/自杀病例所占比例接近。非故意伤害前三位发生原因是跌倒/坠落、道路交通伤害和钝器伤,自残/自杀病例前三位发生原因是中毒、刀/锐器伤和跌倒/坠落,暴力/攻击病例前三位发生原因是钝器伤、刀/锐器伤和动物伤。非故意伤害和自残/自杀病例首位发生地点是家中,暴力/攻击病例首位发生地点是学校与公共场所。自残/自杀病例中、重度病例比例高于非故意伤害和暴力/攻击病例。不同性别、年龄儿童伤害发生原因、发生地点、严重程度和结局均有差别。结论 儿童非故意伤害和故意伤害防控需根据其流行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哨点监测医院急诊14岁以下儿童伤害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儿童伤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南山区监测哨点医院的伤害监测资料,对2012年急诊首诊儿童的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共报告0~14岁伤害儿童8 316例,男女童性别比1.73∶1,0~5岁组所占比例为最高(48.77%);伤害原因前5位分别为跌倒/坠落(64.10%)、动物伤(16.45%)、钝器伤(9.96%)、锐器伤(4.81%)、交通伤(2.40%);家中、学校、公路/街道依次为儿童伤害发生的3大地点;活动类型以休闲活动时发生伤害居首位(94.14%);伤害意图以非故意伤害最多(99.30%);伤害的严重程度以轻微的浅表伤(98.80%)为主;伤害结局中治疗后回家占98.02%。结论 2012年深圳市南山区儿童伤害病例以家中和学校等地点休闲活动中跌倒/坠落等意外伤害为主,应针对性地开展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桂林市2011—2014年伤害监测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伤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哨点医院医护人员对首次在哨点医院门急诊就诊的伤害病例进行询问并填写伤害报卡。结果2011—2014年共监测伤害病例30173例,男女性别比为1.46∶1,伤害发生人群以25~44岁年龄组最多(34.99%),伤害发生地点前3位依次为公路/道路(29.86%)、家(23.88%)、公共居住场所(18.93%),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跌倒/坠落(46.19%)、交通事故(22.93%),伤害的性质以挫伤/擦伤(55.59%)、锐器/咬伤/开放伤(17.78%)为主,伤害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部(30.48%)、上肢(23.35%)、下肢(22.63%);伤害意图以非故意伤害为主(87.21%),伤害程度大部分为轻度伤害(89.51%)。结论2011—2014年桂林市伤害监测病例男性多于女性,伤害病例以跌到/坠落、交通事故为主,伤害的性质主要是挫伤/擦伤、锐器/咬伤/开放伤,以非故意伤害和轻度伤害为主。应针对重点人群采取干预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姚敏芳  邱晶 《现代预防医学》2014,(10):1826-1829,1841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伤害哨点监测病例分布特征,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市的3个哨点监测医院的监测资料,监测对象按照全国伤害监测方案要求被诊断为伤害的病例。结果 2006-2010年共监测到有效病例126 790例,本地病例大于外籍病例,男女性别比1.61︰1。2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高(12.71%),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最多(42.44%)。伤害发生原因前三位为道路交通伤、跌倒/坠落、钝器伤,发生地点前三位为公路/街道、工业和建筑场所、家中,伤害发生时活动前三位为休闲活动、驾乘交通工具、有偿工作,伤害发生意图以非故意伤害为主。结论伤害的预防可行且必要,全社会应针对伤害主要发生原因做好伤害的预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慈溪市学龄前儿童伤害的流行特征,为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慈溪市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收集2013年学龄前儿童首诊伤害病例的信息,对学龄前儿童伤害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学龄前儿童伤害病例5 203例,男女性别比1.79∶1;外地儿童的比例高于本地儿童,3~6岁组占65.17%。伤害主要原因是跌倒/坠落、交通事故和动物伤,男童、0~3岁组病例中跌倒/坠落所占比例较高;伤害发生的两个高峰期是4—5月份和7—8月份,伤害发生高峰时段为17:00—20:00;发生地点前三位是家庭、公路/街道和公共居住场所;伤害严重程度以轻伤为主。结论跌倒/坠落和交通事故是学龄前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家庭是学龄前儿童伤害的首要发生场所,应针对这些特点采取预防措施,以有效减少学龄前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江苏省两地区医院伤害监测哨点医院伤害病例的分布特征,从而为制订城市和农村的伤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14年因伤害首次在江苏省两地区6家全国伤害监测哨点医院就诊的伤害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14年江苏省6家监测医院共报告伤害病例508 728例。城市点病例伤害发生年龄组构成比前三位分别为40~岁(11.9%)、20~岁(11.1%)和45~岁(10.1%);农村点病例年龄组构成比前三位分别为20~岁(11.7%)、40~岁(10.5%)和25~岁(9.8%)。城市点病例职业构成以商业、服务业人员最高,占14.7%,农村点病例职业构成以生产运输设备人员及有关人员最高,占45.2%。城市点病例发生首要原因为跌倒/坠落伤(32.2%);农村点病例发生首要原因为道路交通伤(25.0%)。城市点病例和农村点病例伤害经常发生的地点是公路/街道,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为休闲活动,伤害意图以非故意为主。结论 无论是城市点还是农村点,伤害发生的原因均以跌倒/坠落伤和道路交通伤为主,因此应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伤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急诊伤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制定伤害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在深圳市福田区某医院(全国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急诊科就诊的伤害患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07年共报告伤害病例28 041例,其中男性15 775例,女性12 266例,男女性别比为1.29∶ 1;伤害的发生多以25~4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为主,共13 460例(占总数的49.46%);儿童、老年人群主要以跌落伤为主,青壮年以交通事故伤多见;伤害地点发生最多的是家中,其次是道路/街道、学校等;导致伤害原因的前两位是跌倒/坠落和交通事故. 结论 伤害严重威胁着福田区居民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开展跌倒/坠落伤、交通事故伤害、动物咬伤及其他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13年福建省惠安县0~14岁儿童伤害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惠安县所辖医院中门诊量最大的医院1家、中心乡卫生院和普通乡卫生院各1家作为监测哨点医院;调查对象为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到3家哨点医院首诊被诊断为伤害的0~14岁儿童。结果 2013年监测0~14岁儿童伤害病例2 070例,年龄中位数为5.0岁,男占67.44%,女占32.56%;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跌倒/坠落(65.89%)、机动车车祸(11.84%),刀/锐器伤(7.39%);发生的主要地点是家中(55.36%)、学校与公共场所(17.25%),公路/街道(16.28%);主要发生在休闲活动(58.41%)、驾乘交通工具(13.00%)时;不同年龄组之间的伤害发生原因、地点、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儿童伤害发生有其主要危险因素,且不同年龄组之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7年陕西省动物伤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选取陕西省10个地市30家哨点医院,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制定的《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收集门急诊首诊的动物伤患者的一般信息、伤害事件的基本情况和临床信息。采用SPSS 25.0和EXCEL 2016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圆形分布分析。结果2017年陕西省10个监测县(区)30家哨点医院共报告动物伤病例6980例,男女性别比为1.12∶1;以0~14岁组病例数最多(26.68%);致伤动物主要为犬(81.70%),其次是猫(11.36%)。圆形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动物伤发生高峰日为7月28日,高峰期为4月13日至11月11日,其中7月与8月病例数最多。动物伤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66.91%)、公路或街道(14.10%);伤害部位主要为上肢(49.08%)和下肢(42.23%),但在0~14岁年龄组,头部伤害比例相对较高(7.68%)。结论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犬、猫等动物的管理,同时通过多渠道的健康教育重点加强儿童动物伤的预防,减少动物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湖南省监测点居民伤害发生情况,分析伤害发生的主要因素,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株洲市芦淞区和洪江市伤害监测哨点医院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填报的伤害监测报告卡病例资料,按照WHO伤害监测指南分类标准进行归类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湖南省伤害哨点监测病例以男性(63.78%)为主,年龄以25~44居多(36.98%)。跌倒/跌落(35.88%)、机动车车祸(25.01%)、钝器伤(14.08%)为前三位伤害原因,其中农村动物伤构成比远高于城市,城市居民中毒的构成比远高于农村。20~岁、25~岁年龄组人群以机动车车祸、跌倒/跌落、钝器伤为为前3位伤害原因;公路/街道(36.24%)为伤害首位发生地点;以轻度伤害常见(72.89%);前3位伤害性质依次为挫伤/擦伤(47.88%)、锐器伤/咬伤/开放伤(17.44%)与骨折(13.39%)。男性暴力发生伤害高于女性,女性发生非故意伤害明显高于男性。结论湖南省城乡监测点居民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均为跌落/坠落、机动车车祸与钝器伤。伤害的主要性质是挫伤/擦伤、锐器伤/咬伤/开放伤与骨折。男性、文化程度低、25~44岁这三类特征人群易发生伤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洛阳市西工区儿童伤害的特点,为预防伤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2-2014年在哨点监测医院就诊的儿童伤害监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伤害监测病例3 289例,其中男童2106例,女童1183例,男、女性别比1.78:1;1-4岁伤害发生率最高,跌倒/坠落为首位伤害原因。秋季为伤害高发季节,伤害发生的两个高峰为10-11时和17-20时,伤害损伤部位主要是头部(56.37%)。伤害中以意外事故为主(94.80%),伤害发生后大部分治疗后回家。结论跌倒/坠落,机动车车祸、钝器伤及头部伤害在儿童伤害中占主要比例,应积极消除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加强对儿童伤害的干预保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06—2010年云南省禄丰县伤害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云南省禄丰县人民医院、罗次卫生院和广通卫生院作为伤害监测哨点医院,监测对象为首次在云南省伤害监测系统哨点医院就诊被诊断为伤害的病例。结果 2006—2010年共收集有效病例28 479例,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居前3位的伤害发生原因依次为跌倒/坠落(5年分别为32.60%、35.08%、39.90%、47.67%和46.82%)、道路交通伤害(15.78%、17.20%、15.99%、12.50%和15.12%)、钝器伤(12.48%、14.05%、14.33%、11.71%和9.69%);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28.00%、30.22%、31.84%、29.60%和29.26%)、公路/街道(22.18%、22.81%、21.66%、16.83%和19.18%);伤害发生时的活动主要为休闲活动(32.74%、35.89%、39.70%、36.23%和35.03%)、有偿工作(16.37%、21.39%、27.71%、33.84%和35.40%);伤害病例以非故意伤害(85.07%、88.67%、90.33%、93.21%和94.02%)、轻度伤害(58.03%、52.86%、53.14%、58.60%和58.16%)为主。结论 2006—2010年云南省禄丰县伤害监测病例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道路交通伤害和钝器伤,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以降低伤害对当地居民生命健康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