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薄层色谱对黄芩茎叶进行鉴别。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分别对石油醚、氯仿、无水乙醇、水4种溶剂的黄芩茎叶浸出液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并测定其吸收峰数目和其峰位置;采用聚酰胺和硅胶G作为吸附剂对黄芩茎叶进行薄层展开,观察其成分的分离情况。结果:紫外-可见光谱中不同提取溶剂提取同一种样品时,所得的吸收峰数目及峰位置都有差异;薄层色谱中采用不同的吸附剂和展开剂,均能使黄芩成分得到较好分离。结论:这两种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黄芩茎叶的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部颁标准中金刚藤糖浆薄层色谱签别项下的供试溶液、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及层析条件进行了改进。增加专属性较强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 将对照药材溶液按制剂制备工艺提取 ,将原标准展开剂改为以氯仿 -醋酸乙酯 -甲醇 -水 (15∶ 4 0∶ 2 2∶ 10 )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 ,按薄层色谱法鉴别金刚藤糖浆。增加用正丁醇提取金刚藤糖浆中皂苷成分 ,并将提取液蒸干后用甲醇溶解 ,在 2 0 0~ 4 0 0 nm波长范围内测定其吸收峰的方法鉴别金刚藤。结果 改进后薄层色谱斑点清晰 ,分离度及重现性较好 ;紫外光谱鉴别特征峰明显 ,专属性强。结论 有利于检验结果的判定  相似文献   

3.
苗药芭蕉根及其易混淆品的紫外谱线组法鉴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建立苗药芭蕉根与其易混淆品香蕉根、美人蕉根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苗药芭蕉根、香蕉根和美人蕉根的水、无水乙醇、氯仿和石油醚(60~90℃)4种溶剂的浸泡液的紫外吸收图谱,采用紫外谱线组的吸收峰数及峰位置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鉴别.结果 苗药芭蕉根与香蕉根和美人蕉根的紫外谱线组的最大吸收峰数及峰位置有差异.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可为苗药芭蕉根与香蕉根和美人蕉根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山豆根种子的紫外-可见光谱鉴别方法。[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山豆根种子进行光谱鉴别。[结果]在紫外-可见光谱的鉴别中,山豆根种子的石油醚提取液在232.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乙醇提取液在201.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丙酮提取液在328.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氯仿、乙酸乙酯提取液分别在241 nm、262 nm处有较强吸收峰,但不明显,特征峰不强。[结论]本研究可为山豆根种子的鉴别提供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5.
太白洋参的紫外谱线组法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太白洋参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太白洋参的水、无水乙醇、氯仿和石油醚(60~90℃)4种溶剂的浸泡液的紫外吸收图谱,采用紫外谱线组的吸收峰数及峰位置对其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鉴别。结果不同采收季节太白洋参的紫外谱线组的最大吸收峰数目及峰位值基本相同。结论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可为太白洋参的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天南星科同属植物雷公连与穿心藤进行显微鉴别,为建立雷公连的质量标准和药用资源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同时有利于临床区别用药。方法徒手切片法、粉末制片法。结果雷公连根横切面的中心导管较穿心藤数量少、口径小;雷公连藤茎最外方维管束排列紧密并连接成环,穿心藤藤茎最外方维管束排列疏松。结论雷公连和穿心藤在根、藤茎、粉末的显微结构上差异较大,可作为二者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咽炎无糖颗粒中的药材进行定性鉴别,以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建立质量标准研究方案。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颗粒组方中的主要药材陈皮、忍冬藤、麦冬、甘草进行定性鉴别,分别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5∶3∶2)、石油醚-氯仿-丙酮-乙酸(10∶4∶4∶0.1)、甲苯-甲醇-冰醋酸(80∶5∶0.1)、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5)为展开剂展开。结果:供试品色谱在对照品或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所得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定性鉴别测定方法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威灵仙类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以甲醇为溶剂超声提取,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三氯甲烷-丙酮(9∶1)、甲苯-乙酸乙酯-甲酸(20∶3∶0.2)、甲苯-丙酮-乙酸乙酯-甲酸(16∶4∶4∶0.25)、三氯甲烷-甲醇-水(9∶2∶2)为展开剂,对威灵仙类药材进行薄层定性鉴别研究。结果在365nm紫外灯下,威灵仙与混淆品的薄层色谱图有明显差异,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各样品的斑点颜色、位置、数量和Rf值均有差异,且斑点集中,分离效果好。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可用于鉴别威灵仙类药材。  相似文献   

9.
目的:木里乌头是毛茛科乌头属植物木里乌头的干燥全草,目前对其研究很少,通过对木里乌头的生药学研究,为其鉴别及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对木里乌头进行生药学鉴别研究。结果: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可区别同属其他药材;建立了木里乌头中生物碱和黄酮类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硅胶G为吸附剂、石油醚-丙酮-二乙胺(2∶1∶0.1)为展开剂、稀碘化铋钾试液为显色剂的薄层色谱条件可用于药材中生物碱类成分的鉴别,硅胶G为吸附剂、氯仿-乙酸乙酯-丙酮-甲酸(10∶2∶1.5∶1.5)为展开剂、喷1%Al Cl3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的薄层色谱条件可用于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鉴别。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木里乌头的药材鉴定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降脂冲剂中何首乌与决明子的薄层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降脂冲剂中何首乌与决明子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进行鉴别.用氯仿超声提取,以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15∶2∶1)上层液为展开剂,用氨蒸气熏显色,紫外灯(254nm)下观察.[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分别显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结论]该法快速,灵敏,能准确鉴别出何首乌与决明子.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2010,(11)
目的:对海漆药材进行生药鉴别研究,为更好地开发、应用药材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方法对海漆进行研究。结果:海漆根质地较松软;茎有细小圆形皮孔或枝痕;叶基部有两个腺体。根皮层近木栓层处有较多乳汁管,成环状;茎皮层散有较多乳汁管;叶主脉维管束外韧型,维管束周围散有乳汁管;叶上表面细胞垂周壁波状且连珠状增厚,无气孔;下表面细胞垂周壁波状或深波状,且连珠状增厚,气孔密集,多为不定式。粉末中可见晶鞘纤维、不分支乳汁管等。薄层色谱:本品石油醚萃取液以石油醚-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有6个斑点,本品乙酸乙酯萃取液以氯仿-丙酮(5∶2)为展开剂,有4个斑点。紫外吸收光特征:海漆粉末的蒸馏水、95%乙醇、石油醚、氯仿提取液分别在273、274、270、278 nm处有最大吸收。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海漆药材鉴定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不同品种石南藤中南藤素的含量.薄层色谱条件硅胶G薄层板,石油醚(60~90℃)-乙醚(52)和石油醚(60~90℃)-丙酮(51.2)为展开剂,二次展开,以5%磷钼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λs 576 nm.本法平均回收率为97.77%.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半夏与混淆品水半夏的氨基酸薄层鉴别,并建立半夏与掺伪半夏的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鉴别方法,以期解决市场上半夏的部分掺伪问题,为临床正确用药提供保障。方法:以甲醇为提取溶剂,正丁醇-无水乙醇-水(2∶1∶1)为展开剂,2%茚三酮乙醇试液为显色剂,进行薄层鉴别;采用紫外谱线组法进行鉴别实验。结果:半夏、掺伪半夏及水半夏的薄层色谱图存在明显差异,且特征区别点源于水半夏;半夏、掺伪半夏及水半夏三者水提液、醇提液和石油醚提取液的紫外谱线组图像、最大吸收峰数目及峰位值差异明显。结论:优化的薄层色谱方法不仅可用于半夏与水半夏的鉴别,也可用于半夏与掺伪半夏的鉴别;紫外光谱法也可作为半夏、掺伪半夏及水半夏的鉴别方法,可有效解决市场上半夏的伪品和部分掺假的问题,提高临床用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新的槐米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硅胶G板,分别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5∶2∶0.5∶0.5)、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3∶1∶1)、乙酸乙酯-丙酮-水(5∶3∶1)、乙酸乙酯-甲醇-水(4∶1∶1)为展开剂,喷以三氯化铝试液显色,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样品中的芦丁。结果:槐米药材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重复性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经济,能为槐米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鸡矢藤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氯仿-甲醇-冰醋酸-水(10∶4∶1∶1)为展开剂,鸡矢藤苷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不同品种和不同产地鸡矢藤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鸡矢藤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可为鸡矢藤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苦参片薄层鉴别的标准提出修改建议。方法:薄层板为2%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展开剂为甲苯-醋酸乙酯-甲醇-水(2∶4∶2∶1)、甲苯-丙酮-乙醇-浓氨试液(20∶20∶3∶1),显色剂为碘化铋钾试液和亚硝酸钠乙醇试液;样品经氯仿、浓氨试液浸泡放置过夜处理,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作为供试品溶液;称取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3个棕红色斑点,与卫生部药品标准描述的不一致。结论:应根据客观结果对苦参片的薄层鉴别中显色剂亚硝酸钠乙醇试液的配制以及结果的描述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7.
谢浩洋  丁关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9):2096-2097,2149
目的:研究克痛药膜中的元胡、血竭、姜黄、大黄4味中药的薄层色谱。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在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丙酮(8∶2)为展开剂,鉴别元胡;以石油醚(60~90℃)-乙醚(3∶2)为展开剂,鉴别大黄;以三氯甲烷-甲醇-甲酸(96∶4∶0.7)为展开剂为展开剂,鉴别姜黄;以三氯甲烷-甲醇(19∶1)为展开剂,鉴别血竭。结果:依据正文所述方法,薄层展开后,色谱斑点显色清晰,分离效果好,与对照药材显色一致。结论:依据正文所述方法,针对元胡、血竭、姜黄、大黄4味中药,其薄层色谱图的检出成分消除了其它成分的干扰,专属性强,重现性好,方法简便,可以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18.
桑茯益肾汤中桑螵蛸茯神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桑茯益肾汤中桑螵蛸和茯神。方法:桑螵蛸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氯仿-丙酮(9.5:0.5)为展开剂,喷以25%磷钼酸无水乙醇溶液;茯神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石油醚(30~60℃)-乙醚(1:1)为展开剂,晾干在365nm紫外光下检视。结果:在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可见及荧光斑点。阴性无干扰。结论:通过实验得到了桑茯益肾汤中桑螵蛸、茯神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该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以作为桑茯益肾汤的质量控制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清肺消痤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为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清肺消痤颗粒中黄芩、丹参、赤芍等所有饮片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分别以含水量75%的微乳-甲酸(9.5∶0.5),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苯-乙酸乙酯(19∶1),石油醚-甲酸甲酯-甲酸(15∶5∶1)氯仿-甲醇(20∶1),氯仿-乙醚(1∶1),苯-丙酮(1∶1)为黄芩、赤芍、丹参、虎杖、连翘、桔梗、浙贝母的展开剂,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20∶4∶0.5)为山楂和桃仁的展开剂;在聚酰胺薄膜或者硅胶板上展开,所得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特征明显,阴性对照未见干扰.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清肺消痤颗粒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半夏与易混淆物水半夏的性状鉴别特点,并观察薄层色谱法与紫外谱线组法的鉴别价值。方法:对半夏、水半夏进行性状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及紫外光谱鉴别,分析半夏与水半夏的差异。结果:半夏、水半夏性状鉴别结果可见两者块茎性状、上端、下端特征差异较明显,半夏多为类球形,水半夏则为椭圆、圆锥形,而表面颜色、质地及味感易混淆;薄层色谱鉴别可见半夏检出精氨酸,而水半夏未检出精氨酸;浸泡时间均为2小时,结果显示半夏、水半夏在ETOH、CHCl_3、Pet的紫外吸收光谱无明显差异,而H_2O中半夏吸收峰分别为210、255nm,但水半夏吸收峰较低,分别为227nm、279nm。结论:半夏多为类球形,水半夏则为椭圆、圆锥形;薄层色谱法检测水半夏无精氨酸以及紫外谱线组法检测H_2O中半夏吸收峰低于水半夏是半夏、水半夏的鉴别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