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吸毒男性梅毒感染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测定144例吸毒男性梅毒感染者、41例吸毒男性非梅毒感染者、35例男性单纯梅毒感染者和35名健康男性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水平,并问卷调查梅毒感染吸毒者的吸毒年限、吸毒类型和吸毒方式。结果吸毒梅毒组CD4+CD25+Treg水平均高于吸毒非梅毒组和非吸毒梅毒组(P0.01)。在不同期梅毒、不同吸毒类型和不同吸食方式患者中,吸毒年限1年者CD4+CD25+Treg水平均高于≤1年者(P0.01),患者CD4+CD25+Treg水平与吸毒年限呈正相关(R2=0.672,P0.01)。吸毒患者中,传统与新型毒品均吸食者CD4+CD25+Treg水平高于单一的吸食传统食品或新型毒品者(P0.01)。注射与非注射吸毒者CD4+CD25+Treg水平高于采用注射或非注射一种吸毒方式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吸毒年限1年者中,吸食传统毒品者和注射吸毒者CD4+CD25+Treg水平分别高于吸食新型毒品者和非注射吸毒者(P均0.01)。结论吸毒男性梅毒感染者CD4+CD25+Treg表达增高可能导致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与吸毒年限有关,并受毒品类型和吸毒方式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浙江省隔离戒毒人群性传播疾病(STD)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问卷调查隔离戒毒人员资料,隔离前检测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情况,评估感染危险因素。结果总感染率为83.8%。感染者年龄和吸毒年限均高于非感染者(P<0.01);单项感染组感染率更高,平均年龄和吸毒年限更低(P<0.01);年龄>30岁者混合感染率均高于<30岁者(P<0.05);吸食新型毒品和非注射吸毒者混合感染率分别低于吸食其他毒品和注射吸毒者(P<0.05);吸毒>1年者各种感染率均高于<1年者(P<0.05);男性混合感染率低于女性(P<0.01);有基础疾病者混合感染率高于无基础疾病者,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吸毒年龄、基础疾病和吸毒年限是STD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浙江省隔离戒毒人群STD感染率高,年龄大、有基础疾病、吸毒年限长可显著增加STD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梅毒感染的男性戒毒者TRUST抗体滴度,探讨抗体滴度与吸毒的关系。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测定320例确诊的男性梅毒感染戒毒者梅毒抗体滴度(TRUST滴度),分析TRUST滴度与吸毒时间、吸毒种类和吸毒方式的关系。结果吸毒时间>1年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1年者(P<0.05),抗体滴度≥1:16的患者吸毒时间>1年者比例最高。吸食新型毒品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吸食传统毒品者和两种毒品均吸食者(P<0.05)。两种毒品均吸食者TRUST抗体滴度≥1:16的比例显著高于吸食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者(P<0.05),不同抗体滴度的吸食新型毒品与吸食传统毒品患者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烫吸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其余吸毒方式(P<0.05),三种吸毒方式中,TRUST抗体滴度≤1:8和≥1:16的患者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梅毒感染的戒毒人员血清TRUST 抗体滴度与吸毒时间、吸毒种类有关,与吸毒方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嘉兴市社区戒毒人员梅毒和丙型肝炎感染状况。方法对2014—2015年嘉兴市16个街道(镇)司法所登记监管的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检测梅毒螺旋体(TP)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分析TP和HC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449名社区戒毒人员,其中男性356人(79.29%),女性93人(20.71%);年龄16~47岁,平均(27.50±12.28)岁,吸食合成毒品370人,占82.41%;吸食≥2种合成毒品42人,占9.35%;吸食海洛因79人,占17.59%。TP双阳15例,阳性率为3.34%;TP单阳3例,阳性率为0.67%;HCV抗体阳性51例,阳性率为10.65%。不同文化程度戒毒人员TP双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戒毒人员的HCV抗体阳性率9.55%,低于女性的10.75%(P0.05)。吸食海洛因者的HCV抗体阳性率39.24%高于吸食合成毒品者的5.41%(P0.05)。注射吸毒者的HCV抗体阳性风险高于非注射吸毒者(OR=17.341,95%CI:8.387~35.857,P0.01);使用安全套者的TP双阳、HCV抗体阳性风险均低于未使用者(OR=0.210,95%CI:0.064~0.689;OR=0.131,95%CI:0.063~0.273,均P0.01)。结论社区戒毒人员以吸食合成毒品的青壮年为主,注射吸毒、不使用安全套等高危行为可能增加梅毒和丙型肝炎感染风险,应加强安全性行为教育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京市浦口区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HIV/HCV/梅毒感染现况。方法 2010-2012年根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每年随机选取浦口区戒毒所新羁押吸毒人群400名进行问卷调查以及HIV/HC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监测对象羁押前吸食的毒品主要为海洛因和冰毒,分别占71.1%、25.8%;注射吸毒者占46.8%,其中曾共用针具者占35.8%;发生过商业性行为者占12.8%,其中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86.3%。3年间吸毒人群主要吸食海洛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而吸食冰毒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注射吸毒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P0.001)。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99.4%,HIV、梅毒、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3%、7.6%、47.0%。有注射吸毒史者HCV抗体阳性率(61.7%)显著高于无注射吸毒史者(33.4%)(P0.001)。结论浦口区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较低,但HCV感染率较高。注射吸毒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存在一定比例的共针行为。应继续对该人群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加大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6.
综合分析贵州省两个全国首批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门诊运行情况. 1.对象与方法: (1)吸毒人群的界定:吸毒者是指吸食鸦片、大麻、可卡因、海洛因等毒品的人,包括口鼻吸及注射吸毒者.注射吸毒者是指通过注射器静脉或肌肉注射毒品的吸毒者.本组人群是指通过口鼻吸及注射海洛因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吸食者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特征。方法于2015年对内蒙古部分地区戒毒所新入所3 844名戒毒人员新型毒品和传统毒品吸食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除民族外,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户籍所在地构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新型毒品组曾经注射过毒品构成[13.3%(110/830)]低于传统毒品组[35.3%(1 063/3 014)](χ~2=148.39,P0.001);在与配偶和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方面,新型毒品吸食组发生性行为比例高于传统毒品吸食组,而安全套使用率低于传统毒品组(P0.05);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干预服务在2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TP检出比例新型毒品组明显高于传统毒品组(χ~2=43.06,P0.001)。结论吸食新型毒品为艾滋病传播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清远市不同地区吸毒人群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清远市不同地区吸毒者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特征,为采取适宜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07年11-12月和2008年5-6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清远市清城区、佛冈县和英德市3所强制戒毒所内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750名吸毒者,吸毒者以吸食海洛因为主(94.13%),首次吸毒原因主要是出于好奇(63.33%);74.80%吸毒者静脉注射吸毒(IDU),入所前3个月和最近1次共用针具率分别为32.09%、24.06%;首次注射吸毒的年龄平均为(25.46±6.33)岁,由口吸转为注射吸毒的平均年限(中位数)为1.00年,不同地区吸毒者静脉注射吸毒率、共用针具率、首次注射吸毒年龄以及由口吸转为注射吸毒的平均年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所前12个月吸毒者有非固定性伴和入所前1个月商业性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34.13%、23.20%,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17.24%、37.93%。结论清远市吸毒者静脉吸毒、共用针具和性乱现象普遍,安全套使用率低,不同地区间吸毒者感染HIV相关危险行为有差别,应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的行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安徽省马鞍山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流行状况以及流行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2016—2018年,每年选取至少400名吸毒人员进行监测,并收集分析哨点监测数据。结果 2016—2018年连续3年共监测吸毒者1 225人,吸毒人群主要以男性、汉族、本省户籍、已婚者为主,年龄集中在20~49岁,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为主。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2.3%(1 008/1 225),3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毒者吸食的毒品主要为海洛因和冰毒,各占34.4%(422/1 225)和69.7%(854/1 225),各年使用毒品种类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曾经用注射器注射吸毒的人员中丙肝病毒(HCV)感染率84.4%(353/418),明显高于没有使用注射器注射吸毒人员(χ~2=802.171,P 0.05)。曾经注射吸毒的吸毒人群中最近1个月注射过毒品比例分别为59.3%(83/140)、44.0%(62/141)和3.6%(5/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203,P 0.05)。吸毒人群接受过同伴教育3年间的比例分别为36.5%(147/403)、20.9%(87/417)和14.6%(59/40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χ~2=56.522,P 0.05)。HIV抗体阳性率0.2%(2/1 225),现症梅毒阳性率为9.4%(115/1 225),HCV抗体阳性率为32.0%(392/1 225)。结论马鞍山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较低,但梅毒和HCV感染率较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不高,接受同伴教育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吸毒者吸毒特点与HBV、HCV重叠感染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的吸毒特点对吸毒者HBV、HCV重叠感染率的影响。 方法 对两所强制戒毒所内吸毒者分别进行随机整群抽样 ,用自制问卷了解 772例吸毒者吸毒特点 ,并抽取血标本测定被访者HBsAg、抗 -HCV。  结果 注射式吸毒者 (包括静脉注射者、肌肉注射者、同时使用注射与口吸方式者 )HBV、HCV重叠感染率 2 4.3 % ,显著高于非注射者 6.2 % (P <0 .0 1) ;随着吸毒年限的延长 ,重叠感染率从 17.2 %、2 2 .1%增加到 2 8.3 % (P <0 .0 5 ) ;戒毒次数从一次上升到四次时 ,重叠感染率由 13 .4%增加到 2 8 3 % (P <0 .0 5 ) ;戒毒次数从一次上升到四次时 ,重叠感染率由 13 .4% ( 2 9/2 16)不断上升到 3 6.3 % ( 5 1/14 1)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注射式吸毒、吸毒时间延长、戒毒次数增加是吸毒者HBV、HCV重叠感染率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江苏省无锡市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现状及其特点,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无锡市戒毒门诊应用美沙酮维持治疗(MMT)794名吸毒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采静脉血检测抗-HCV抗体.结果 794名吸毒者中,总抗-HCV阳性率为85.6%.调查吸毒方式的有效应答者753人,其中静脉注射吸毒者90.7%,抗-HCV阳性率为92.5%,高于非静脉吸毒者的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5.40,P<0.001).也高于肌内/皮内注射的42.9%、烫吸者的20.0%和口服吸毒者的18.2%(趋势性X2=256.16,P<0.001).调查共用吸毒器具的有效应答者617人,其中528人共用注射器具,占85.6%,HCV感染率为95.5%.直接共用注射器具307人,占58.1%,HCV感染率为95.8%.间接共用注射器具510人(占96.6%),HCV感染率为95.3%.未共用注射器具者的HCV感染率为24.7%.吸毒和静脉注射吸毒的平均年限分别为(9.84±2.87)和(4.96±3.12)年.有5名以上性伴的吸毒人群HCV感染率为88.5%.高于只有单个性伴者的80.8%(X2=5.08,P=0.024).结论 无锡市戒毒门诊吸毒人群HCV感染率高,相关危险行为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阳江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阳江市2017—2018年2个国家级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毒人群以男性、低文化水平为主,平均(40.1±8.4)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92.9%(1 486/1 600);HIV抗体阳性率8.4%(135/1 600);69.0%(1 104/1 600)吸毒者有注射毒品史,其中共用注射器占30.0%(331/1 104);有性行为的吸毒者中吸毒后发生性行为占42.2%(334/792);最近1次吸食毒品后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仅38.6%(129/334);最近1年有商业性行为的吸毒者,商业性行为发生率35.4%(280/792),其中坚持使用安全套占82.5%(231/2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共用注射器的吸毒者感染HIV的风险是未共用者的38.91倍,传统毒品及新型毒品混合使用的吸毒者,比仅用传统毒品吸毒者更易感染HIV。结论阳江市吸毒人群HIV阳性率较高,高危行为仍然存在,需继续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遏制HIV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疆吸毒人员生存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评价吸毒人员的生存质量,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吸毒者调查问卷进行人口社会学和行为学调查。结果新疆吸毒人员生理、心理领域得分均低于常模(t=-23.01、-9.76,P0.01),社会关系领域和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环境领域得分高于常模(t=15.61,P0.01)。HIV感染、收入、注射吸毒和吸毒年限与吸毒人员生存质量呈负相关,而文化程度和美沙酮维持治疗与吸毒人群生存质量呈正相关。结论要提高吸毒人员的生存质量,应针对其尽早开展戒毒或毒品替代活动,预防艾滋病传播,还应提高吸毒人员文化水平、促使吸毒人员回归家庭和社会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全国艾滋病哨点不同类型吸毒人群血清学结果和性行为状况。方法 2012年4—6月对监管场所、社区吸毒者、美沙酮门诊最近一个月吗啡尿检阳性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液。结果 共纳入分析吸毒者116279人,传统毒品(海洛因等)吸食者的HIV、梅毒、HC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4.4%、49.4%,新型毒品(冰毒等)吸食者的检出率分别为0.5%、4.6%、15.2%,前者的HIV、HCV检出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型毒品吸食者最近一个月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46.3%,最近一年与固定性伴及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87.2%、28.1%,高于传统毒品吸食者(40.7%、82.8%、22.2%)。新型毒品吸食者最近一次与固定性伴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3.3%,低于传统毒品吸食者(36.2%);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65.1%,高于传统毒品吸食者(62.9%)。传统毒品吸食者最近一年与固定性伴及商业性伴性行为时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43.2%、19.0%,高于新型毒品吸食者(41.3%、1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传统毒品吸食者相比,新型毒品吸毒者性行为更为活跃,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低,经性传播HIV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集广州市海珠区美沙酮门诊吸毒人员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 SA)法检测血清中抗-HCV,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吸毒人员相关资料并分析。结果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492例吸毒人员抗-HCV总感染率为87.40%;未婚或离婚或丧偶者抗-HCV阳性率高于已婚者(χ2=4.55,P0.05);吸毒人员中HCV的感染与吸毒方式、时间年限有关;静脉吸毒HCV感染率显著高于非静脉吸毒者(χ2=23.91,P0.01),吸毒年限越长,HCV感染率越高(χ2=107.60,P0.01);不同年度、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抗-HCV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6~3.67,均P0.05)。结论静脉注射吸毒是吸毒人员HCV感染的高危人群,HCV感染的影响因素与吸毒方式、吸毒年限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吸食人员回归社会影响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拟的《毒品吸食人员回归社会自评问卷》,调查分析吸毒人员的复吸原因、社会融合和社会排斥因素的自评结果。结果新型毒品吸食者复吸原因自评指标中得分为生理症状(3.59±1.21)、心理症状(3.79±1.23)、就业歧视(3.33±1.45)、亲友排斥(3.91±1.29)、社区偏见(3.14±1.44)、空虚无聊(2.92±1.34),均高于传统毒品吸食者复吸原因自评指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毒品吸食者社会融合自评指标中得分家庭接纳(2.79±1.20)、社区接纳(3.10±1.11)、就业机会(3.14±1.19)、公安接纳(3.19±1.31)、朋友密切(2.77±1.07)、邻里友好(2.84±1.01)、社区服务(3.42±1.30)、禁毒政策(3.25±1.26)、工作人员接纳(2.88±1.05),与传统毒品自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毒品吸食者社会排斥自评指标中得分为求职排斥(2.86±1.34)、岗位丧失(3.10±1.35)、不公待遇(3.14±1.38)、经济困难(3.08±1.31)、不安全感(3.10±1.50),均高于传统毒品自评指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吸毒人员复吸的因素主要有就业歧视、社区偏见、空虚无聊、毒友诱惑,以及家庭接纳、朋友密切、邻里友好、工作人员接纳、岗位丧失、不公平待遇、经济困难、不安全感等因素;新型毒品较传统毒品吸食人员年龄特征、吸毒年限、成瘾机制等差异,其毒品复吸、社会融合、社会排斥等回归社会影响因素存在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7.
刘春  黄民主  关岚  刘浩 《现代医院》2005,5(3):12-14
目的 评估男女吸毒者HBV、HCV重叠感染率 ,了解男女吸毒者吸毒特点、性行为特点对HBV、HCV重叠感染率的影响 ,探索男女吸毒者HBV、HCV重叠感染率差异产生的原因。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 ,随机抽取某男性戒毒所和某女性戒毒所中的吸毒者 ,用问卷方式调查吸毒者的吸毒方式、性行为特点 ,并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HBV表面抗原和HCV抗体 ,用SPSS 10 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得出影响HBV、HCV重叠感染率的危险因素 ,分析这些危险因素在男、女吸毒者中的差异情况 ,得出影响男、女吸毒者重叠感染率的主要因素。结果 男性吸毒者HBV、HCV重叠感染率为 2 9 6 % ,女性吸毒者重叠感染率 9 4 %。注射式吸毒、吸毒年限增长、戒毒次数增多、性伙伴增加、性行为中不使用安全套是吸毒者重叠感染HBV、HCV的危险因素。与女性吸毒者相比 ,男性吸毒年限更长、戒毒次数更多、性行为中更少使用安全套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男女吸毒者HBV、HCV重叠感染率增加与吸毒特点和不安全性行为相关 ,女性吸毒者HBV、HCV重叠感染率显著低于男性吸毒者 ,但可能只是暂时现象 ,当吸毒年限、戒毒次数增加后 ,其重叠感染率会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山东省胶州市吸食新型毒品暗娼(简称吸毒暗娼)梅毒螺旋体、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感染情况及相关行为学状况.方法 2013年10-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招募胶州市暗娼人群,通过匿名现场问卷收集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新型毒品滥用及性行为相关信息等,收集静脉血进行梅毒螺旋体和HSV-2检测,并对调查对象采集尿样进行尿甲基苯丙胺检测.对吸毒暗娼与不吸毒暗娼的人口学特征差异、性行为特征以及梅毒螺旋体、HSV-2感染情况等差异进行t检验、x2检验等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460名暗娼中,105名暗娼承认吸食过新型毒品;收集研究对象尿样341份,尿样检测阳性者中有3名自我报告未曾吸食过新型毒品.新型毒品吸食率为23.5%(108/460).71.4%(75/105)的吸毒暗娼第1次吸毒年龄小于25岁,吸食新型毒品的原因主要有客人要求(24名,占22.9%)、挣钱多(23名,占21.9%)和同伴诱使(22名,占21.0%);41.9%(44/105)的吸毒暗娼平常和4~5人一起吸毒,32.4%(34/105)在吸毒后与2~3人发生性行为.吸毒暗娼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0.2%(65/108),而仅有7.4%(8/108)的吸毒暗娼在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中每次均使用安全套.与不吸毒暗娼相比,吸毒暗娼未婚比例更高[73.2%(79/108),63.6%(224/352),x2=8.64,P<0.05],多来自于中高档场所[78.7% (85/108),65.1%(229/352)](x2=13.09,P<0.01),最近1个月安全套的使用率较低[7.4% (8/108),22.7%(80/352)] (x2=12.53,P<0.01),最近6个月的怀孕率明显高于不吸毒的暗娼[24.1% (26/108),8.8% (31/352)](x2=17.74,P<0.01).吸毒暗娼中梅毒螺旋体感染率为12.0%(13/108),HSV-2感染率为55.6%(60/108);并有33名暗娼自述在最近1年中曾被诊断患有STD (30.6%).吸毒暗娼梅毒螺旋体感染率[12.0% (13/108),4.0% (14/352)](x2=9.72,P< 0.01)、HSV-2感染率[55.6% (60/108),39.2% (138/352)](x2=9.01,P<0.01)和最近1年被诊断患有STD的比例[30.6% (33/108),17.9% (63/352)](x2=8.02,P<0.01)均高于不吸毒暗娼.结论 山东省胶州市暗娼新型毒品吸食率较高,高危性行为普遍,梅毒螺旋体、HSV-2感染率明显高于不吸毒暗娼,并且她们对于新型毒品危害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19.
2004~2006年济宁市戒毒人员艾滋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李平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10):947-948
[目的]了解济宁市戒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订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6年进入济宁市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调查,采集静脉血检测抗-HIV。[结果]调查吸毒者292人,37.33%有注射毒品行为。其中,57.80%曾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针头;7.88%曾通过金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检测292名吸毒者,抗-HIV阳性率为14.38%,梅毒抗体阳性率为2.74%。抗-HIV阳性率,男性为17.49%,女性为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省人员为22.95%,本省人员均为阴性;静脉吸毒、吸毒时间长、共用注射器吸毒者高于口吸毒、静脉吸毒时间短、未共用注射器吸毒者。[结论]济宁市戒毒所的吸毒人员HIV感染率较高,梅毒感染率很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血压和心脑血管并发症等基本资料,测定PAF、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聚集率(PAR)、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血细胞计数(RBC、WBC和PLT)、生化指标(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和谷丙转氨酶)等实验室指标,并以2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高血压组PAF和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50岁年龄段PAF和CRP浓度显著高于〈50岁年龄段(P〈0.001),男女患者间PAF和CRP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程增加,PAF浓度显著增高(P〈0.01);收缩压≥180mmHg和有心脑血管并发症患者的PAF和CRP浓度均分别显著高于收缩压〈180mmHg者和无并发症者(P〈0.01)。PAF、CRP和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AF、CRP均与PAR、收缩压、WBC、PLT、CHOL、FIB和D-D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PAF和CRP水平及其变化可作为监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内皮损伤及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