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评价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腹膜透析(PD)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行PD治疗>3月的终末期肾病患者120例,收集患者的基础资料、IMA及各项实验室指标,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期间发生MACE患者即为MACE组共38例,未发生MACE者即为non-MACE组共82例。MACE组患者IMA水平较高[(90.14±12.88)KU/Lvs(77.54±12.47)KU/L,P<0.0001],血糖水平、肌钙蛋白T(cTnT)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亦较高,而血清白清白、总肌酐清除率、残余肾功能则较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A、hs-CRP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分别为1.27、1.05。IMA曲线下面积为0.77(95%CI0.69~0.84,P<0.05),最佳截值85.56KU/L,灵敏度73.68%,特异度78.05%。cTnT曲线下面积为0.72(95%CI0.63~0.79,P<0.05),最佳截值46.75pg/ml,灵敏度64.86%,特异度73.17%。结论:IMA是PD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作为PD患者MACE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对腹膜透析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终末期肾病行腹膜透析(PD)治疗3个月的患者103例,收集患者基础资料、baPWV及各项实验室指标,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期间发生MACE患者为MACE组29例,未发生MACE者(non-MACE组)74例。MACE组患者baPWV、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较non-MACE组高,24h尿量、血浆白蛋白、总肌酐清除率(Ccr)、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 GFR)较non-MACE组低。Logistics分析显示baPWV是重要的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OR=1.03(95%CI 1.01,1.11)。baPWV预测腹膜透析患者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7(95%CI 0.695,0.862,Z=5.592,P0.05),最佳截值为1 714 cm/s,灵敏度68.97%,特异度84.93%。以最佳截值将患者分为两组,正常baPWV组(baPWV1 714 cm/s,71例),高baPWV组(baPWV≥1 714 cm/s,32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无心血管事件存活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 1),Log-rank检验卡方值为33.07。结论:baPWV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良好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PD)患者透析第一年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干预措施。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D中心2003年1月至2014年3月248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18例在透析第一年内死亡的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一年内死亡的原因分别为肺部感染7例(38.89%),心血管事件5例(27.78%),全身衰竭1例(5.56%),脑血管事件1例(5.56%),消化道出血1例(5.56%),肿瘤1例(5.56%),感染性休克1例(5.56%),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5.56%)。一年内死亡组与存活组资料比较分析,死亡组年龄高于对照组,且更多合并糖尿病、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及使用免疫抑制剂(P0.01)。将两组患者的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死亡组患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及C反应蛋白(CRP)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Alb)(P0.01)、血清肌酐(P0.01)及血钾(P0.05)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高龄、糖尿病、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低钾血症均是PD患者在透析第一年死亡的危险因素,低Alb和高CRP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感染、纠正低钾血症、改善营养及微炎症状态有利于改善PD患者的生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患者经透析液丢失蛋白质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23例P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检测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三酰甘油、铁蛋白、24h尿蛋白定量、24h透析液蛋白等生化指标,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标准腹膜平衡试验(PET),观察透析液蛋白量与血尿生化指标、透析方案等的关系。结果:PD患者平均24h透析液蛋白量4.13±1.64g,与Alb显著负相关(r=-0.219,P=0.015)。所有患者根据Alb水平分为35 g/L和≥35 g/L两组,低白蛋白血症组(Alb35 g/L)患者24h透析液蛋白量明显高于另一组[(4.82±1.80)g vs(3.88±1.52)g,P=0.005]。24h透析液蛋白量与每日透析时间(r=0.22,P=0.014)、2.5%透析液透析时间比(r=0.19,P=0.035)及4h肌酐D/P值(r=0.386,P=0.000 3)呈正相关。低转运组透析液蛋白量(2.87±1.52g)明显少于低平均转运组(4.30±1.65g)和高平均转运组(4.71±1.54g;F=7.46,P=0.001)。此外,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透析液蛋白量与血清三酰甘油负相关(r=-0.297,P0.05),日间不卧床腹膜透析(DAPD)患者透析液蛋白量与血红蛋白负相关(r=-0.413,P0.01)。结论:PD患者每日经透析液丢失较多蛋白质,丢失量与Alb、血红蛋白、腹膜转运特性和透析方案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技术评估方法,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容量负荷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06年1月至2013年12约期间沈阳军区总医院腹膜透析中心管理的60例CAP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60例无显性水肿CA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容量超负荷患者34例(56.67%),该组收缩压、年龄、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容量正常组(P0.05),而Alb、残肾功能、每周尿素和肌酐清除率均低于容量正常组(P均0.01)。炎症组(31例)平均年龄(P0.05)、细胞外液(ECW)/身体总液体(TBW)比值(P0.01)以及收缩压水平(P0.01)均高于非炎症组(29例);白蛋白(Alb)、每周肌酐清除率水平均低于非炎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容量负荷与年龄、收缩压、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与Alb、TP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 (1)采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技术可更早发现CAPD患者的容量失衡;(2)年龄、收缩压、残肾功能、尿素清除率、白蛋白、C-反应蛋白均是CAPD患者容量负荷的影响因素;(3)CAPD患者容量负荷与年龄、营养状态及炎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日间不卧床腹膜透析(DAPD)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进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DAPD组(40例)和CAPD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每6个月行一次心功能的评估,心脏超声和胸部平片检查透析前、透析12个月、24个月左心室内径、右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壁厚度、室间隔厚度等心血管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DAPD组患者12个月和24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50%和15.00%,而CAPD组分别为17.50%和35.00%,时间越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大。两组患者入组时心胸比例无统计学差异,24个月时DAPD组患者心胸比例明显小于CAPD组,DAPD左心室内径小于CAPD组(P0.05)。24个月时DAPD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82.50%,明显高于CAPD组55.00%(P0.05)。DAPD组残余肾尿素清除指数(Kt/V)和肌酐清除率(Ccr)明显高于CAPD组(P0.05)。结论采用DAPD模式的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心胸比例变化小,对心血管事件影响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62例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分为PAD组19例,非PAD组43例。收集其临床、生化等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PAD的危险因素。结果 PAD的总发病率为30.6%。与非PAD组比较,PAD组患者年龄偏大,透析龄明显延长,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舒张压、踝臂指数、白蛋白、残余肾总尿素清除率(Kt/V)比值明显降低(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OR=1.150,P=0.043)、血清白蛋白水平(OR=1.485,P=0.040)、残余肾Kt/V比值(OR=1.725,P=0.016)为PAD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PAD患病率较高,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残余肾Kt/V比值为PA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残余肾功能对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残余肾功能(RRF)对腹膜透析(PD)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方法:根据PD患者随访过程中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水平将其分为A组(GFR 0~2 ml/min)、B组GFR(2.1~4 ml/min)、C组GFR(4.1~6.0 ml/min)和D组(>6.0 ml/min).每3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临床随访,全面评估患者的伞身情况及透析状态,包括血浆白蛋白(AIb)、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尿量(UV)、残余肾肌酐清除率(Ccr)、每周总尿素氮清除率(Kt/V total)、每周肌酐总清除率(WCcr total)、蛋白氮呈现率(nPNA)、心脏超声和胸部平片. 结果:四组不同RRF患者Kt/v total分别为1.66±0.42、1.85±0.40、2.11±0.45、2.60±0.69(P<0.01);四组间心胸比分别为0.54±0.08、0.51±0.07、0.51±0.06、0.50±0.06(P<0.05);左室后壁厚度分别为(10.4±1.79)、(9.96±1.35)、(9.51±1.33)、(9.65±1.40)mm(P<0.05);室间隔厚度分别为(10.9±1.88)、(10.4±1.59)、(10.2±1.59)、(10.1±1.47)mm(P<0.05);此外四组间AIb、SBP、DBP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RRF每下降2 ml/min患者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均增加,且室间隔厚度与RRF呈负相关.RRF对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终末期DN血透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0例非糖尿病血透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透析前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过程中感染(35.0%)、心血管病变(63.3%)、高血压(86.7%)、内瘘血栓(21.7%)、透析导管感染(23.3%)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年内死亡率为43.3%,高于对照组36.7%(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死因均为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结论影响终末期DN患者血液透析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患者透析前基础状况差,透析过程中感染、心脑血管病变、高血压、通路血栓和导管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腹膜透析(PD)患者不同透析效能状态下所使用透析液剂量(PDV)与残余肾功能(RRF)及体表面积(BSA)之间的相关性,探讨符合国人生理及病情特点的透析液剂量计算方法. 方法:414例患者中位透析时间为14.8个月(6~161个月)共进行1 650例次测定.按2006 NKF-K/DOQI标准分为充分、临界及不充分三组,观察各组患者之间尿素Kt/V、肌酐清除率(CCr)、蛋白质表现率(nPNA)和血浆白蛋白(Alb)、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PDV及单位BSA透析剂量(PDV/BSA)改变及彼此间相互关系. 结果:1 650检测中,透析不充分391例次,占23.7%.分析三组患者除尿素Kt/V、Ccr及nPNA有明显差异外,透析充分组无论是尿量(UV)及rGFR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各组间亦有明显差异(P<0.01);以PDV/BSA为单位计算透析剂量,并以此判断与Kt/V、Ccr及nPNA之间相关性,较PDV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析充分组患者rGFR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而PDV/BSA明显少于其它各组(P<0.01);按rGFR分组观察同样显示不同RRF所需透析剂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89.3,P<0.01);探讨rGFR与PV/BSA的相关性发现,两者间的相关系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达:PV/BSA=4277.0-123.7×rGFR(r=-0.58,P<0.01).由此得到PD患者个体化透析剂量的计算公式:PDV(L/d)=(4.4-0.15×rGFR)×BSA. 结论:所有PD患者应根据RRF及BSA状态来计算透析剂量.这种个体化透析方案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RRF在PD中的优势,还可以节约透析液用量,减少患者的经济开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低血清白蛋白浓度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入组7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白蛋白浓度,分为低血清白蛋白组(<35 g/L)98例,和正常血清白蛋白组(≥35g/L)636例。随访分析18个月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心血管不良事件转归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白蛋白组相比,低白蛋白组患者年龄较大,糖尿病患者较多,血红蛋白水平较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总胆固醇水平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血糖升高。两组间总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3),低血清白蛋白浓度与全因死亡率(10.2%vs.0.5%,P<0.001)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相关(7.1%vs.1.4%,P<0.001)。校准混合因素后(全因死亡率,HR=6.81,95%CI:1.01~45.62,P=0.048;主要心血管事件,HR=3.68,95%CI:1.03~13.19,P=0.045),相关性仍然较显著。结论:血清白蛋白浓度低于35g/L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痛6 h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确诊为AMI患者85例。所有患者于胸痛6 h内测定IMA和心脏肌钙蛋I(cTnI),按照指南进行标准化治疗。随访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根据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否进行分组,分为心血管事件组和无心血管事件组。结果 85例患者中,80例随访有效,其中心血管事件组19例(23.75%),无心血管事件组61例(76.25%),心血管事件组的血清IMA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107.34±14.04)U/mL对(86.9±12.27)U/mL,P<0.01]。对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校正后,IMA仍然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4,95%CI:1.2~2.14,P=0.01)。结论胸痛6 h内的IMA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个月心血管事件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PD)患者残余肾功能(RRF)下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以基线24 h尿量≥400 ml为纳入标准,以最终24 h尿量≤100 ml定义为终点事件发生,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年龄≥60岁的65例PD患者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分两组,比较各项临床指标,并用回归模型分析其与RRF下降的关系。结果发生终点事件的人数为20例(30.7%),终点事件发生的平均时间为(7.8±2.0)个月。与未发生终点事件组相比,发生终点事件的PD患者,腹膜炎发生、体重指数(BMI)、超滤量、24 h尿量、收缩压、血脂、C反应蛋白及血磷较高,血红蛋白和血浆白蛋白较低。使用Cox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腹膜炎发生、低血红蛋白、高超滤量、高收缩压、高脂血症、高血磷、低血浆白蛋白在影响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中有显著意义。结论老年PD患者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对RRF起保护作用,高收缩压、高脂血症、高血磷、腹膜炎发生、高超滤量为RRF下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清缺血修饰性白蛋白(IMA)、IMA/血清白蛋白(Alb)比值(IMAR)在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中的差异,探讨IMA、IMAR在评估肝功能方面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4年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456例肝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血清Alb水平分为Alb正常组152例、Alb降低组304例,根据病因进一步分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组,以1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肝硬化患者IMA水平,计算IMAR,分析IMA、IMAR与肝功能指标和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IMA、IMAR与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肝硬化患者IMA、IMAR明显升高(P值均0.05),其中合并低白蛋白血症肝硬化患者IMA、IMAR明显高于未合并低白蛋白血症肝硬化患者(P值均0.01)。此外,酒精性肝硬化患者IMA水平、IMAR明显高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F值分别为6.765、8.276,P值均0.01)。IMA与Alb、TBil、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胆碱酯酶(Ch E)有一定相关性(r值分别为-0.510、0.731、0.327、-0.679,P值均0.05)。IMAR与TBil、INR和Ch E有一定相关(r值分别为0.488、0.327、-0.896,P值均0.05)。IMA、IMAR与Child-Pugh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01、0.899,P值均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在尚未合并低白蛋白血症前,Alb功能已经出现减退,且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IMA、IMAR存在明显差异。IMA检测能有效评估肝脏合成Alb的能力,可作为Child-Pugh分级和肝功能评价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6年6月至今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59例老年患者设为老年组,选择同期51例非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设为非老年组,对两组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统计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透析期间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透析前的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每周透析时间等,分析上述因素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1~3年期生存率、5年期生存率情况显示,老年组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生存时间小于1年的患者18例,其中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77.78%,41例生存期大于1年的患者严重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41.46%,两者比较差异明显;老年患者中,每周透析时间比较,生存期小于3年患者的平均每周透析时间为(11.2±1.2)h;生存期大于3年的患者为(15.3±2.1)h;老年组患者生存期小于3年的患者透析前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为(39.7 ±5.3)g/L、血清白蛋白水平为(25.2 ±3.4)g/L,生存期>3年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为(64.2±6.1) g/L、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3.6±3.8) g/L;上述所有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严重并发症、营养不良、透析时间等是导致老年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残余肾功能状态对腹膜透析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前瞻性观察终末期肾衰(ESRF)患者在腹膜透析(PD)治疗后残余肾功能(RRF)对透析效能及相关临床指标之间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按残余肾小球滤过率(rGFR)水平将其分为A组(GFR0~2ml/min)、B组(GFR2·1~4ml/min)和C组(GFR>4ml/min)。每3个月进行一次临床随访,全面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及透析状态,包括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尿量(UV)、残余肾肌酐清除率(Ccr)、每周总尿素氮表现率(Kt/Vtotal)、每周肌酐总清除率(WCcrtotal)、蛋白氮呈现率(nPNA)、残余肾尿素及Ccr。对比观察不同RRF状态患者透析状况和部分临床及生化指标变化。尿量<100ml/d或Ccr<1·0ml/min视为无尿。结果:三组不同残肾状态患者Kt/vtotal和Ccr分别为1·75±0·35、2·07±0·54、2·46±0·50和53·4±11·2、66·6±11·2、97·6±22·1(L/Wks),各组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0·001)。三组不同残余肾Kt/v和Ccr分别占总体kt/v的12·4%、27%、45·7%及总体Ccr的18·3%、47·3%和65·3%,三组间相比差异亦显著(P<0·01)。此外,三组间高血压发生率、心胸比例及左心室肥厚(LVH)亦存在一定差异,C组心脏增大的病例明显低于A、B两组。RRF状态与透析效能呈正相关。本组患者除2例在透析治疗时即无尿,128例患者中有31例(24·2%)发生无尿,其中原发病为血管炎综合征及糖尿病肾病各占4例和7例,其无尿发生率分别占本病种的66·7%及25·9%;另20例无尿患者为肾小球肾炎或其它疾病,占此类疾病的20·6%。此外,发生无尿患者中有5例(16·1%)透析时尿量<300ml/d。结论:PD患者的残余肾仍然是清除体内代谢产物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影响血压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终末期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行维持性腹膜透析(PD)治疗的并发症及临床预后。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02年7月至2012年9月因LN合并肾功能不全行PD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治疗组(LN组),同时随机抽取92例与LN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水平相匹配的非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肾炎组),随访均超过3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和血白蛋白水平、PD相关并发症(包括导管并发症、感染并发症、非感染相关并发症)、退出原因及临床预后(患者生存率、技术生存率)等。结果:LN组男性16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35.5±13.2岁;肾炎组男性32例,女性60例,平均年龄36.5±10.7岁。LN组患者在透析前的血红蛋白水平[(81±19)g/L vs(89±16)g/L,P0.01]及血清白蛋白水平[(31.9±6.5)g/L vs(38.4±5.2)g/L,P0.01]均明显低于肾炎组。两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尿素清除指数(Kt/V)及肌酐清除率(Ccl)均无统计学差异。LN组患者的腹膜炎发生率明显高于肾炎组(26.1%vs 6.5%,P0.05),按照目前国际统一的诊断标准LN组与肾炎组腹膜炎发生频率分别为0.18次/年和0.03次/年。维持PD的治疗时间LN组患者明显低于肾炎组[(14.4±15.8)月vs(22.5±16.9)月,P0.05]。LN组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与感染相关,75%的LN患者死于感染(包括腹膜炎、肺部感染、败血症),且感染更加严重,预后更差,总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肾炎组;而两组患者导管并发症及非感染并发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LN组患者的感染率发生率高,其患者生存率及技术生存率均明显低于肾炎组。究其原因可能与LN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肾炎组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PD)患者的临床资料、转归及影响远期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245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生存率及技术存活率、退出PD患者的治疗时间(TOT)及掉队率(OOR),并根据随访结局分成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特点,探讨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男性155例(63.3%),女性90例(36.7%),平均年龄(56.3±14.4)岁,平均透程(23.3±18.8)月。原发病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64例(66.9%),糖尿病肾病59例(24.1%)。至2018年12月底,维持PD 124例(50.6%),死亡64例(26.1%),转为血液透析25例(10.2%),肾移植19例(7.8%),PD联合血液透析9例(3.7%),失访4例(1.6%)。近五年退出PD患者的TOT为25.4月,历年TOT呈上升趋势。近五年DOR总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为25.9%。死亡原因中心血管事件排首位(53.1%),其次脑血管事件(23.4%),感染(18.7%)占第3位(包括肺部感染和腹膜炎)。转为血液透析最主要原因为腹膜炎(40.0%),其次为心力衰竭(32.0%)和透析不充分(20.0%)。死亡组年龄、糖尿病肾病比例高于存活组(P0.05),透程及置管前白蛋白、前白蛋白、血清肌酐(SCr)、β_2微球蛋白、磷均低于存活组。1年、3年、5年患者生存率依次为89.0%、67.7%、56.6%,技术存活率分别为90.7%、81.1%、64.4%。Logistic分析提示开始PD时的年龄(OR 1.199,95%CI 1.093~1.316,P=0.000)、SCr(OR 1.004,95%CI 1.000~1.008,P=0.030)、前白蛋白(OR 0.986,95%CI 0.975~0.998,P=0.021)是PD患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患者退出的主要原因是死亡和转为血液透析。心脑血管事件和感染是主要死因,腹膜炎是转为血液透析首要原因。开始PD时的年龄、SCr水平、前白蛋白水平是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积极控制感染、改善营养状态可改善PD患者的生存,尤其需关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永久性血管通路在五年以上透析后血流量大小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永久性血管通路透析五年以上患者88例,其中实验组为血管通路血流量≤300 mL/min患者45例,对照组为血管通路血流量在300~500 mL/min患者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透析,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血红蛋白、尿素氮、血肌酐、白蛋白、残余肾功能等生存质量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透析后,实验组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高于对照组(24.87±7.97 mmol/L和675±232μmol/L比17.34±9.53 mmol/L和368±243μmol/L;P<0.05),实验组血红蛋白水平(70.62±12.03 g/L)低于对照组(76.03±13.05 g/L;P<0.05),两组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残余肾功能降低了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4%。在对狭窄治疗后再狭窄机会以及血液再通时的流速比较中发现实验组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结论永久性血管通路进行透析且血管通路血流量≤300 mL/min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应当注意身体机能的变化,在适当的时机应调整透析方案,增加透析频率和对并发症的预防,提高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肌钙蛋白I(cTnI)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和近期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175例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73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61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41例,ACS患者又根据胸痛就诊时间分为3h组(112例)和3~6h组(63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间、3h组30d内是否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患者之间血清IMA、cTnI水平。筛选3h组患者30d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UAP组比较,NSTEMI组、STEMI组血清IMA[(16.78±4.25)μg/L、(35.16±8.32)μg/L比(49.76±9.29)μg/L、(52.07±11.34)μg/L]、cTnI[(0.17±0.06)ng/ml、(0.15±0.06)ng/ml比(7.65±1.29)ng/ml、(8.83±1.40)ng/ml]水平均明显升高,且IMA水平:STEMI组明显高于NSTEMI组,UAP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0.01);3h组血清IMA水平高于3~6h组和健康对照组,cTnI水平低于3~6h组(P均0.01);3h组发生MACE患者血清cTnI、IMA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MACE患者(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MA水平升高是ACS患者30d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OR=2.757,95%CI(2.084~4.705),P=0.001]。结论:ACS患者cTnI、IMA水平显著升高,IMA水平对于ACS早期诊断和近期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