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维东 《中国临床康复》2013,(52):9017-9022
背景:胫骨髁间棘骨折临床目前多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但其固定方法目前尚有争议。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应用空心螺钉与缝线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6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及医师建议分为空心螺钉组(n=25)和缝线组(n=21),分别在关节镜下行空心螺钉与缝线内固定。结果与结论:空心螺钉组与缝线组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固定后 Ikeuchi 膝关节评分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但空心螺钉组患者固定后功能训练时间明显比缝线组短(P 〈0.05)。提示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比缝线有利于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关节镜下空心钉和钢丝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45例,行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20例,行关节镜下钢丝固定25例。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的相关指标。结果空心钉组术后评分95.5分,钢丝组术后评分95.7分,两组患者术后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空心钉和钢丝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钢丝捆扎固定与空心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前棘骨折的疗效.方法 关节镜下采用2种固定方法治疗胫骨髁间前棘骨折患者40例:钢丝捆扎固定20例(A组),空心钉固定20例(B组).在关节镜监视下,对移位或粉碎骨折块进行复位,用钢丝或空心钉对骨折块行内固定,同时处理合并伤.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术前为42.5分(35~46)分.术后使用支具于伸膝位制动4~6周,术后给予相应阶段的康复指导.结果4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6~36个月),X线片示骨折复位满意,愈合良好.术后末次随访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5.5(89~100)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优32例,良5例,差3例,优良率92.5%.术后出现2例膝关节不稳,1例屈曲受限.结论关节镜下钢丝捆扎固定与空心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前棘骨折均具有创伤小、内固定可靠等优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胫骨髁间棘骨折行关节镜下Herbert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4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予以关节镜下Herbert钉固定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均随访6~25个月,手术切口均I级愈合,未发生伤口及关节感染症状.骨折愈合时间为11~17(13.5±1.3)周.应用Lachman试验均显示阴性.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正常,未发生螺钉松动及髁间窝发生撞击现象.患者术后6、12个月Lysholm评分分别为(90.8±2.5)分及(94.1±3.2)分.结论 关节镜下Herbert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效果显著,固定可靠性高,不会对关节腔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钢丝固定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及功能效果。方法将25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13例)和B组(12例)。A组采用关节镜下钢丝固定;B组采用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固定。分别于术后6周,3、6、12、18及24个月对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进行随访,观察患者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在末次随访时,采用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Lysholm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2组患者均手术顺利,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80.2+12.4)min和(170.3+11.7)ra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获得最终24个月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访,随访中复查患者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均未出现骨折移位,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患侧膝关节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A组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分别为(95.2+1.9)分及(142.1+9.0)。;B组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分别为(94.8+1.6)分及(138.6+12.1),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关节镜下钢丝固定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均有良好的疗效。但关节镜下应用钢丝固定移位的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快及内固定物关节外取出方便的优点,是胫骨髁间嵴骨折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空心钉复位与改良10#爱惜康丝线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疗效。方法选取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21例,其中空心钉内固定组11例,改良10#爱惜康丝线固定组10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Lysholm膝关节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改良10#爱惜康丝线固定组在手术时间上显著长于关节镜空心钉内固定组(P0.05),而2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上、膝关节屈伸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并发症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和改良10#爱惜康丝线均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良好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胫骨髁间棘骨折在关节镜下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固定的疗效。方法对57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采用膝关节镜下清理关节内瘀血、增生的纤维组织,清理骨床,关节镜直视下复位骨折,然后用直径3.5mm空心加压螺钉固定骨折或腱骨交界处。结果术后随访12~31个月(平均21.5个月),骨折均早期愈合,抽屉试验及Lachmann征阴性,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优良率95%。结论关节镜下空心加压螺钉固定胫骨髁间棘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固定牢靠、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背景:胫骨髁间隆突作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其骨折主要由于强大的旋转应力合并成角运动所致,关节镜手术逐渐成为其治疗的首选。当前关节镜下有效的固定方式选择主要体现在螺钉固定和张力带固定,但是对于如何选择尚存在着一定的争论。目的:探索关节镜下张力带钢丝修复胫骨髁间隆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常州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采用关节镜下张力带钢丝修复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患者19例,患者于固定后第1,3,6,12个月进行门诊随访,比较患者固定后末次随访时Lanchman试验结果、骨性愈合时间、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末次随访时患者的Lanchman试验结果均为阴性,骨性愈合时间为7-11个月,平均(8.4±1.9)个月,Lysholm评分为(94.1±4.6)分,关节活动度为(121.7±9.6)°。关节镜下张力带钢丝修复胫骨髁间隆突骨折可以很好的达到骨折复位愈合的目的,在微创、固定可靠的基础上很好的重建了前交叉韧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胫骨髁间棘骨折在关节镜下复位及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采用全内镜下技术,先清除关声内积血,清理骨床,复位骨折,经髌骨内缘打入。2~3枚导针临时固定,关节镜监护下辅助“c”型臂机观察导针的方向及远侧至达位置,测量进入胫骨的合适深度,选用1~2枚直径为3.5mm或4mm空心螺钉沿导针拧入固定骨折。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8.3个月(6~48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Lachman试验均阴性,关节活动度在8~10周内基本恢复正常。其中19例已取出螺钉的患者在再次关节镜检查时见骨折愈合良好,关节软骨面冗整,ACL张力良好;5例患儿未见骨骼发育异常。结论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同时适合于儿童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联合钢丝环扎固定治疗非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非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关节镜治疗组(22例)和传统切开复位组(20例)。关节镜治疗组采用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联合钢丝环扎固定:传统切开复位组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张力带固定。对2组患者手术切口直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感染、活动受限、行走时疼痛)发生率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术后均获得平均20个月的随访。关节镜治疗组的手术切口直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1.4)cm、(9.7±1.2)周及0.0%,传统切开复位组的手术切口、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1.3)cm、(12.1±1.7)周及25.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膝关节功能按Lysholm评分:关节镜治疗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5.3±3.4)分,传统切开复位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3.0±4.61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X线片复查均未见明显关节面不平,未见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结论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联合钢丝环扎固定可在直视下行骨折复位,术中可行关节腔冲洗,同时修补其他损伤组织,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克氏针缝线张力带治疗胫骨髁间隆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患者13例,均采用关节镜下克氏针缝线张力带进行固定。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13~48岁,平均(28.92±10.71)岁。术前Lachman试验和前抽屉试验均为阳性。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和X线检查进行评估。结果 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12个月,平均(10.31±1.89)个月。术后X线检查显示骨折复位良好,均于术后3至4个月达到骨性愈合,平均(3.69±0.48)个月。随访中未发现感染、关节功能障碍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前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患者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从术前的(36.46±4.89)分增加到(94.85±1.82)分(t=-46.77,P=0.000),IKDC评分从术前的(47.19±4.17)分增加到(87.92±3.79)分(t=-40.72,P=0.000),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克氏针缝线张力带技术治疗胫骨髁间隆突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和内固定耗材费用低的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Clinical femoral neck fracture is common. Based on patient age and fracture type,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can be selected, including cannulated screw fixation of the femoral neck and artificial total hip joint or semi-hip joint replacement. When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are treated with cannulated screw fixation, a cannulated screw may be positioned too deep. The excessively deep-placed screw is difficult to remove and causes major trauma to the patient.CASE SUMMARYA patient with poliomyelitis and femoral neck fracture was treated with a cannulated screw that was placed too deep. A self-made auxiliary tool (made of a steel sternal wire) was used to remove the cannulated screw near the pelvic cavity.CONCLUSIONThe depth of the cannulated screw can be estimated before screw placement using an improved hollow screwdriver with a scale mark, thus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screw placement and facilitating clinical us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对髌骨骨折患者骨代谢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8月该院髌骨骨折患者61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关节镜组(n=31)和传统组(n=30).传统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关节镜组行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下经髌腱入路,利用空心拉力螺钉复位固定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TEFx)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23例TEFx的患者,均在关节镜下经髌腱入路,用空心拉力螺钉复位固定。术前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8例,Ⅲ型10例,Ⅳ型5例;男17例,女6例;年龄16~53岁,平均27.8岁。术前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阳性。比较术前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Tegner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评价患侧膝关节功能。结果 2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0~40个月,平均36个月。术后即刻X线片示TEFx均复位良好,术后3个月骨折均愈合。无1例感染、关节僵硬、伸直受限、复位丢失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最终随访患侧膝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阴性。VAS评分术前(4.8±1.2)分,最终随访为(1.2±0.8)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2,P=0.003);Lysholm评分术前为(50.8±6.2)分,最终随访为(90.8±5.4)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4,P=0.000);Tegner评分术前为(4.0±1.0)分,最终随访为(5.1±1.2)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2,P=0.005);IKDC主观评分术前为(52.5±7.4)分,最终随访为(91.5±5.7)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8,P=0.000)。结论膝关节镜下经髌腱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TEFx具有微创、操作简捷、固定可靠和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髌骨爪与张力带钢丝在治疗髌骨骨折中的疗效差异。方法 98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采用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治疗48例(记忆合金髌骨爪组),采用张力带钢丝治疗50例(张力带钢丝组)。所有病例随访3~14个月,平均9个月。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及相关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记忆合金髌骨爪组优良率97.9%,张力带钢丝组优良率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中内固定滑脱松动、内固定物皮肤刺激两项记忆合金髌骨爪组明显少于张力带钢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疗效优于改良张力带钢丝,是一种优良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均分为3组,每组40例,分别行传统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D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G1组)、全髋关节置换术(G2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以及PSQI评分,各组患者术后2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G1组和G2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高于D组(P<0.05);G2组和G1组2年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2.5%和72.5%,2组优良率均显著高于D组(P<0.05);G1组和G2组生活质量总评分和PSQI评分分别为(72.72±5.27)、(77.31±5.14)分,(6.25±2.64)、(10.11±2.93)分,均显著高于D组(P<0.05);G1组和G2组再次手术率、肺部感染以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率显著低于D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传统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各有优缺点,应根据股骨颈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Schatzker分类法进行分类,并分别使用解剖钢板、螺丝钉、空心钉等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60例骨折中,按Sehatzker分类:Ⅰ型9例,Ⅱ型10例,Ⅲ型11例,Ⅳ型15例,Ⅴ型9倒,Ⅵ型6例。随访时间6~j8(平均14)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按Merchant标准,优50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3.3%。结论骨折分型准确、手术适应证选择得当,内固定物的合理使用及正规的手术操作是胫骨平台骨折治疗获得良好手术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内固定复位术对创伤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疼痛应激反应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60例创伤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内固定复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