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调查11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个症状分别是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嗜睡、健忘、口干、怕冷、舌质偏暗、失眠、自汗、畏风。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该病的中医证候分为4类,分别为气血亏虚型、痰浊中阻型、肾阳不足型、肝阳上亢型。结论: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能够对以问诊为基础的症状进行证型的客观分类.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证型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因子分析法探讨原发性肺癌的中医证候要素分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前瞻性观察方法,分析原发性肺癌患者428例,结合其中西医临床诊断及基本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法和频数分析法等统计学方法探究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候要素。结果:通过对原发性肺癌患者相关资料分析,归纳出原发性肺癌症状类变量28个,舌象变量6个,脉象变量7个,其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69.135%。因子分析方法显示原发性肺癌的中医证候分类可分为5类,即阴虚热毒型、气阴两虚型、肺脾气虚型、气滞血瘀型和痰湿蕴结型。结论:本探究结合因子分析法能够对以中医四诊为基础的原发性肺癌症状进行证型分类,在客观程度上揭示原发性肺癌的中医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因子分析法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候要素分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结合其中西医临床诊断及基本资料,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76例,采用因子分析法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候要素。结果:通过对1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类变量37个,舌象变量7个,脉象变量5个。其中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候分类可分为4类,即肝肾亏虚、气滞血瘀、风寒湿滞和湿热蕴结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因子分析法可以进行证型分类,在客观程度上揭示本病发病的中医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活动期患者的中医证候分类及其诊断要点。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记录163例AS活动期患者的症状、体征(包括舌象和脉象)等临床资料,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变量指标聚类分析。结果:AS活动期患者证候分为4类:湿热痹阻证、邪郁化热证、肝肾亏虚证、痰浊瘀阻证,并初步确定了各证候的诊断要点。结论:基于中医四诊信息的分析与变量聚类分析的结果、结合专家意见可对AS活动期中医证候进行合理分类并确定各证型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因子分析法探讨艾滋病常见中医证候分型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收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1632例,选取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湿热内蕴、湿热蕴毒、痰热蕴肺、邪结皮肤、脾气虚弱、气阴两虚、气血亏虚和肺脾气虚8个证型患者1303例,采用自行设计的《HIV/AIDS中医证候调查表》获取研究对象中医四诊信息,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依据症状的频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和专家意见,最终筛选45个症状体征进行因子分析,按"特征值大于1"原则,共从45个症状体征中提取15个公因子。因子1表现为肺脾气虚;因子2、因子15表现为湿热内蕴;因子3表现为痰热蕴肺;因子4表现为脾气虚弱;因子5表现为风寒袭肺;因子8、因子10表现为脾虚湿盛;因子9表现为邪结皮肤;因子12、因子14表现为气阴两虚;因子6、因子11、因子13表现为气血亏虚;因子7表现为湿热蕴毒。结论因子分析结果提示艾滋病常见临床证型有10个,分别是肺脾气虚、湿热内蕴、痰热蕴肺、脾气虚弱、风寒袭肺、脾虚湿盛、邪结皮肤、气阴两虚、气血亏虚及湿热蕴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脊髓型颈椎病的中医证型规范与证候分布特征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今后进行更加深入的脊髓型颈椎病的理论研究及中医药诊疗临床提供实践依据与临床参考。方法:通过德尔菲法制定"脊髓型颈椎病的中医四诊资料采集问卷"。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关联规则分析脊髓型颈椎病的证候分布规律,采用聚类分析法对脊髓型颈椎病的中医证素进行聚类,明确其证型特点。结果:通过文献研究,共得出脊髓型颈椎病相关证素17条,分别是肝、脾、肾、心、筋骨、气虚、血虚、气滞、血瘀、风、寒、湿、痰、阴虚、阳虚、精亏;相关证候340条。筛选后选择相关性较高的87条建立了"脊髓型颈椎病中医四诊资料采集问卷"。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到脊髓型颈椎病证候分布规律18条;通过聚类分析得出脊髓型颈椎病的中医证型可分为心脾两虚,肾阳亏虚及经脉闭阻三大类。结论:脊髓型颈椎病的中医证型总体上可分为心脾两虚,肾阳亏虚及经脉闭阻三大类。  相似文献   

7.
目的: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radiculopathy,CSR)辨证分型多属总结个人经验,急需统计学的验证与完善,提供规范和标准依据。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统计,初步确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证型。结果:本次研究发现所采集病例的基本病机以"邪实"(寒凝、气滞、血瘀、痰湿)为主,"正虚"(气、血、阴、阳及肝脾肾)为辅。通过统计学分析初步得出CSR分六证型:寒湿痹阻,气血两虚,气滞血瘀,痰湿阻络,肝肾亏虚,脾肾阳虚。结论:通过对证候群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最后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拟定CSR中医证候按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寒湿痹阻、气滞血瘀、气血两虚、痰湿阻络、肝肾亏虚、脾肾阳虚,为中医药辨证论治CSR提供较为客观的证型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活动期常见的中医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规律。方法以因子分析法对300例急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提取因子并测量症状载荷,明确因子对应的证候。结果因子分析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四诊信息中提出21个因子,其中4个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分别是寒湿痹阻、湿热痹阻、寒热错杂、肝肾亏虚4个证候,同时对各个症状在4个证候中的权重进行量化,得出每个证候的主症和次症。结论因子分析所得的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活动期常见的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探讨超早期脑梗死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为超早期脑梗死中医证候分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收集112名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详细记录中医四诊信息,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超早期脑梗死中医证候分为4类,分别为气虚血瘀证、热结腑实证、肝肾阴虚证、风痰阻络证。结论: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能够对以问诊为基础的症状进行证型的客观分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超早期脑梗死中医证型特点,在中医证候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聚类分析的冠心病介入术后中医证候分类及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庆勇  王阶 《中医杂志》2008,49(10):918-921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术(PCI)后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类及诊断的要点.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记录143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包括舌脉象)等临床资料,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变量聚类分析.结果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现频率较高的四诊信息依次是:胸痛、胸闷、倦怠乏力、急躁易怒、夜尿频多、形体肥胖、唇龈暗红,舌有瘀点瘀斑等;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证候分为6类:气虚痰浊、肾虚血瘀、肝气郁结、脾气亏虚、心气亏虚、气阴亏虚,并初步确定了各证候的诊断要点.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中医证候可分6型,基于四诊信息的分析可确定其各型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总结颞叶癫痫的中医临床症状,同时采用因子分析法探讨颞叶癫痫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为颞叶癫痫中医证候分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临床调查的方法,收集102例颞叶癫痫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中医四诊信息.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颞叶癫痫发作期的常见症状依次有:卒然昏仆、运动停止(愣神)、目晴直视、强直抽搐、喉中痰鸣、牙关紧闭、咂嘴、口吐涎沫、意识模糊、吞咽、息粗、双目上视或斜视、双手摸索、头昏、咀嚼、喃喃自语或口中有声、胸闷等。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颞叶癫痫的主要证候包括痰气郁滞证、痰火内闭证、心脾两虚证、瘀阻脑络证和肝肾阴虚证。结论:因子分析法能够对以问诊为基础的中医症状进行证型的客观分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颞叶癫痫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中医证候分类和计量诊断标准。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初步建立中医证候学概念和诊断标准,设计中医稽延性戒断症状量表,并用量表对海洛因依赖者分别在其戒断后第15、30、60、90和120天进行5次临床调查,运用临床流行病调查学和计量诊断学等方法,确立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中医证候分类,参照数理诊断最大似然法建立相应的诊断指数表结果(1)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常见中医证候类型是毒瘀蕴结气血亏虚型,毒瘀蕴结气阴不足型,毒瘀蕴结阴虚火旺型和毒瘀蕴结阴阳两虚型.(2)对诊断指数表进行回顾性检验和前瞻性检验,结果 显示诊断指数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低的误诊率和漏诊率。结论 应用临床流行病调查学和计量诊断学方法对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中医证候进行计量诊断是可行的,采用数理诊断最大似然法建立的指数诊断表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7,(1):39-40
导师宋敏擅长应用从虚论治椎动脉型颈椎病,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诊治具有独到见解。他依据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以肝肾气血亏虚为本,脉络瘀阻为标,治疗突出补益肝肾气血、活血通络之法,临床坚持治未病,达到整体调节。  相似文献   

14.
王步青  薛勤梅 《光明中医》2014,29(12):2548-2550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收集中医四诊信息,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 采用频数、聚类、因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所得到的变量进行分析.结果 IPF临床证候可分为气阴两虚、痰湿阻肺、肺脾气虚、痰瘀互结、肺肾阳虚等五类;对每一类证候诊断因子进行优化组合.结论 IPF的证候分类及因子,为本病的规范化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能提高临床的辨证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艾滋病相关性痒疹(HIV-PPE)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进行聚类分析,探讨HIV-PPE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设计《艾滋病相关性痒疹中医证候记录表》,制定相关操作规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22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指标聚类,可归纳为气阴两虚、气血亏虚+湿热、气虚+痰湿、血虚+湿热4类。结论:HIV-PPE患者证候特点以气血亏虚为本,痰湿或湿热蕴结为标。  相似文献   

16.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之一,临床以眩晕、头痛或猝倒、颈项板硬、疼痛、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虽然《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将该病分为痰湿阻络、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三个证型,然本病病机多以痰湿变化为基础,故在临床治疗上笔者从痰湿论治,结合脏腑虚损、气血病机等变化而进行相关用药调整,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候分类,为强直性脊柱炎证候诊断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7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以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测量症状载荷,以系统聚类分析法归纳证候群,确定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候分型。结果通过因子分析,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中提取出24个公因子;利用因子得分作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总结出强直性脊柱炎的4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医证候群,即肾虚督寒证、肾阴虚证、湿热痹阻证和瘀血痹阻证;其中肾阴虚证可兼见阳虚和湿热,湿热痹阻证可兼有脾虚。结论因子分析联合聚类分析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归纳强直性脊柱炎的证候分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从痰湿辨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之一,临床以眩晕、头痛或猝倒、颈项板硬、疼痛、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虽然<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将该病分为痰湿阻络、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三个证型[1],然本病病机多以痰湿变化为基础,故在临床治疗上笔者从痰湿论治,结合脏腑虚损、气血病机等变化而进行相关用药调整,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证候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确定本病的中医证候标准和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设5个调查点对6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及证候指标调查。结果:6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居于前5位的中医证型依次是:风寒阻络27.7%、气滞血瘀21.8%、肝肾不足14.7%、痰湿阻滞10.3%、气血亏虚9.8%;次为痰瘀交阻、湿热蕴阻、脾肾亏虚、气虚寒凝;男女患者之比为1∶1.90,以女性患者居多;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型患者的平均年龄居高,显著高于其他证型患者;气滞血瘀、肝肾不足型患者的平均病程较长,分居第一、二位,并且显著长于其他证型患者;脑力劳动者和大专及以上高学历人员居多,分别占73.5%和75.2%,分别显著高于体力劳动者和中专及以下低学历层次人员。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以风寒阻络、气滞血瘀、肝肾不足、痰湿阻滞、气血亏虚证型常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舒筋通络颗粒治疗肝肾亏虚、气虚血瘀证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170例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1199例、椎动脉型颈椎病97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舒筋通络颗粒口服,每次12 g,每日3次,疗程为4周。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神经根型颈椎病组共有1155例患者完成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组共有956例患者完成研究。神经根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2周、4周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4周评分较治疗2周亦明显下降(P0.05)。治疗2周各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有效率为40.64%~65.08%,中医证候各指标疗效有效率为34.08%~57.48%;治疗4周分别为71.03%~83.88%、63.98%~82.17%。用药期间有75例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其中与药物相关的63例出现不同程度胃肠道不适,停药后可自行缓解。结论舒筋通络颗粒能有效改善肝肾亏虚、气虚血瘀证神经根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