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间质性肺病是一组以弥漫性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主的肺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活动性呼吸困难,伴有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1]。宋康主任中医师长期从事间质性肺病诊疗工作,主张从络病角度分期论治本病。笔者有幸跟师侍诊,现将宋师从络病理论辨治间质性肺病经验介绍如下。1间质性肺病与络病关系中医古代文献并无间质性肺病病名,现代医家多将其归属于"咳嗽""喘病""肺痿"等范畴[2]。西医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2.
间质性肺病多起病隐匿而病程漫长,无论从症状与实验室指标中均可见血瘀之象。"久病入络"学说由来已久,几经沿革不断发展完善,其含义具有时间与空间两方面特点,符合间质性肺病的病变过程,可用来较好地阐释间质性肺病之瘀,分别从病变基础、五脏关系、致病因素、病理表现四方面进行了论述。"久病入络"的认识对于间质性肺病的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指导意义,为虫类中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为间质性肺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介绍张伟教授从"久病入络"学说的角度论治间质性肺病的经验。慢病久病由气入血、由经入络,步步深入,以致瘀浊痰毒阻滞络脉,使病情长期不愈。张伟教授继承"久病入络"的理论,以"宿邪缓攻"为治疗原则,用辛味药宣通络脉,择虫类药剔邪搜络,应用于间质性肺病的治疗,不仅取得了卓越的疗效,而且在虫类药的运用炮制和膏方的应用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间质性肺病(ILD)属中医学“肺痿”“肺痹”范畴,目前大多认为其病机具有本虚标实的特点,但笔者认为湿邪在ILD发病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呈现出外痹玄府、内痹肺络的病理特点。因此,诊病时须分层次,辨证明确,首辨表里内外,次辨寒热,再辨虚实,病情轻重。应用微发汗、利小便、通利三焦等治法,偏于寒湿者,选用麻黄加术汤、葛根加茯苓苍术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大青龙汤等,偏于湿热者,酌用麻杏苡甘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三仁汤等。  相似文献   

5.
王济梅  赵文娟  段伟伟 《光明中医》2016,(14):2009-2011
王有奎主任是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临证50余载,对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他认为呼吸病病机多为本虚标实,治疗注重补气调气。现就王有奎主任对间质性肺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用药特色等进行论述,介绍其对本病的诊治经验,以丰富临床对间质性肺病因机证治的认识,为间质性肺病的诊治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探析八段锦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中的应用。根据疾病的病机特点及临床症状表现,结合八段锦具体动作解析和现代研究,从八段锦对气、体的调节作用出发,发现八段锦锻炼可令脏气平和、呼吸气调,机体柔韧、气血畅达,对改善患者肢体疼痛、疲乏、呼吸功能下降、睡眠质量减低、焦虑抑郁等方面具有积极疗效。指出可以深入探索八段锦作为辅助干预措施早期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治疗方案,以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张丹丹  温成平 《新中医》2017,49(5):143-145
<正>温成平教授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免疫风湿病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副主委,擅长应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免疫性疑难病。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disease,CTD)是一系列免疫介导的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为病理基础的系统功能紊乱疾病,由CTD引起的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disease,ILD)称为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病(CTD-ILD)。由于肺含  相似文献   

8.
银屑病从虚、毒、络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思明 《新中医》2009,(1):105-106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而易于复发的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遗传、感染、免疫功能紊乱、代谢障碍、精神创伤有关,因而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从虚、从毒、从络论治本病,效果明显,现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毒邪学说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复习中医文献,阐述毒邪学说在救治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总结毒邪学说在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指导意义,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毒瘀学说在中风病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利  张志强 《新中医》2010,(5):125-126
<正>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分为风、火、痰、瘀、虚5大类,《中医内科学》教材即是此观点。近年来,随着"毒"的概念提出,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指导临床辨证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就毒瘀学说在中风病中的应用初探如下。1毒邪的概念周庆博等[1]对于"毒"的定义,多引自《说文解字》:"毒,厚也,害人之草"。究其本义,此"毒"乃毒药之义,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从虚、毒、络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亮  李芳  肖会泉 《新中医》2008,40(3):5-6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法,提出脾虚为慢性乙肝的发病之本,而肾虚为其迁延之本,毒邪为其致病之本,痰瘀交阻为本病病变之本的病机理论,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指出慢性乙肝的治疗应从补虚固本、健脾补肾;祛除毒邪、排毒解毒;通络防变、痰瘀同调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综合调理,才能收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追溯伏毒学说的起源、研究进展,认为伏毒学说与结缔组织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在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上有较强的相似性,如内外邪气可与内毒、外毒相联系;病机为正气亏虚,毒邪内伏,遇邪触发;证候特点表现为隐伏、缠绵、暗耗、暴戾、杂合、多变。在此理论基础上,对CTD-ILD提出扶正益气托毒、化痰通络解毒的治法,并结合示意图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6,(6):498-500
以温病学的三焦辨证理论为基础,探讨三焦与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的关系,并从上、中、下焦相关脏腑角度辨证论治CTD-ILD:以上焦心、肺症状为主的CTD-ILD可归属于心肺气虚血瘀型,治疗以补益心肺为重点;伴有中焦脾、胃、大肠相关症状的CTD-ILD,在治疗肺系疾患的基础上,应兼顾健脾益气、益胃和中、润肠导滞;出现下焦肾系症状的CTD-ILD,调补肺肾治法应贯穿病程始终。  相似文献   

14.
苗族学说有“五基成物学说”“三界学说”“九架组学说”“气、血、水三要素论”“毒学说”“毒乱致病论”等.其中“毒”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致病因素,在苗族,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百病由毒而生,毒为百病之源”“无毒不生病,无乱不成疾”等说法,且苗族人擅长用“毒”,说明苗族先辈们对“毒”有颇深的认识和研究.主要阐述苗医“毒”学说在糖尿...  相似文献   

15.
间质性肺疾病是一组发病率逐年上升,预后差,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群。刘东汉教授在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浊毒学说辨治间质性肺疾病,疗效可观。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寻找有效的诊疗方案已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毒损肾络学说的慢性肾脏病中医药防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与科学研究价值。对近年来毒损肾络防治的CKD诊疗临床与基础研究进行综述,为序贯开展的相关学术研究提供前期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7.
蜈蚣在外治法中的应用四川省重庆第二卫生学校(632260)周天寒,候素娥关键词蜈蚣,外治法,综述蜈蚣为蜈蚣科昆虫棘巨蜈蚣的干燥全体。其味辛、咸,性温,有毒,归肝经。具有解毒散结,熄风止痉,通络镇痛功效。近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具有止痉、镇静、降压、抗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结合经络学说和瘀血理论,从络、水、瘀、毒立论,提出督络热滞是缺血性中风病重要的发病学基础,督脉气血逆乱是其重要的始动因素;提出缺血性中风外生毒邪假说及内生毒邪辨证观,主张针对其络、水、瘀、毒之病机特征,采用通腑解毒、化瘀利水、祛痰通络之法,使邪去正安,于此对保护神经细胞,促进脑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激发损伤后神经元的修复再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病因其病程长,病情反复,病程中出现血管血液性生理病理改变,而归属“久病人络”范畴。从络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病目前尚处于萌芽阶段,研究多为小样本临床观察,且集中于肺络病机探讨及通络药物临床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脏病(CKD)主要由脾肾亏虚,湿瘀化毒,毒损肾络而成。近年来微炎症状态作为研究的热门话题,与“毒损肾络”学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依据毒损肾络理论,治疗以益肾活血通络解毒为法,不仅能达到祛瘀化浊之效,亦可改善CK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