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快速准确的鉴别续断发汗与否, 以续断发汗和未发汗样品为实验材料,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定性鉴别模型。选取了129个未发汗样品和86个发汗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应用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法进行判别分析,选择谱段为9 881.46~4 119.20 cm-1,采用 "标准正则变换 +原始光谱+ 二阶求导" 组合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主成分数为14,建立定性鉴别模型;并经预测集验证,鉴别准确率达到100%。说明近红外光谱结合模式识别方法进行续断"发汗"与否定性鉴别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以作为续断产地加工"发汗"定性鉴别的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温郁金源3种药材的近红外快速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建立定性鉴别模型,并对鉴别模型进行预测集验证。结果实验选取谱段为9 881.46~4 119.20 cm~(-1),采用"标准正则变换+原始光谱"组成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主成分数为9,建立定性鉴别模型;并经预测集验证,鉴别准确率达到100%。结论说明建立的近红外光谱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对温郁金源3种药材的定性鉴别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以作为对温郁金源3种药材的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3.
瑶药石柑子是瑶医老班药"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中的葫芦钻,是瑶族人民常用药材之一。系统综述瑶药石柑子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出石柑子植物在各方面研究中可能存在的空白,为瑶药石柑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瑶药种类繁多,据调查所用品种迭1392种,其中最常用的是“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共104种,瑶族医学尊称为“老班瑶”,老班药的分类有其独特的民族特点,在其历史沿革过程中,深深蕴含着丰富的瑶族医学文化内涵,加强对其历史沿革研究,对瑶医药的理论体系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酸藤子 Embelia laeta (L.) Mez 系紫金牛科Myrsinaceae酸藤子属Embelia植物,别名信筒子、甜酸叶、鸡母酸、挖不尽、咸酸果、酸果藤等,分布于我国广西、广东、云南、江西、福建、台湾等地[1].酸藤子是瑶医老班药"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之一,瑶药名"酸吉风",属于既能补亏又能消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瑶医"老班药"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的用药规律和特色。方法:搜集近30年知网公开发表的骨伤科瑶医药方文献,筛选出"老班药",按疾病进行统计,分析方药规律和特色。结果:共搜集到122个药方,药物包含"虎"药5种(100.0%)、"牛"药7种(77.7%)、"钻"药16种(88.8%)、"风"药57种(79.1%),用药总频次为697次;治疗疾病包括坐骨神经痛等28种,风湿性疾病等7种疾病药方和药味最多;九节风等10种药物用药频次最高。结论:瑶医"老班药"在骨伤科有广泛运用,临床使用价值和实用性较高,但研究资料局限,缺少临床疗效报道,有待完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文章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NIDR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及聚类分析对不同品种的灵芝品种快速判别。方法对九种540个灵芝样品进行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指纹图谱采集,经多元散射校正(MSC)光谱预处理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基于明氏距离度量的聚类分析进行判别分析。结果通过PCA降维后,前两个主成分贡献率达到82.32%,并通过聚类分析获得了不同灵芝品种间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分类界限特征。结论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基于多元散射校正指纹图谱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及聚类分析方法,能快速对灵芝品种判别和确定其分类界限,为灵芝品种快速识别和谱性相似度评价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瑶医根据药物形态、性味功能及临床应用特点,将104味老班药归纳为"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大钻为"十八钻"之一,又名黑老虎,为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属,厚叶五味子Kadsura coccinea的干燥根及茎藤。大钻广布于我国南部地区,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木脂素和三萜类,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民间常用来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肝硬化腹水等消化系统疾病,亦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产后瘀血腹痛等症。文章在文献调研基础上,对大钻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为瑶药大钻药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瑶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瑶药种类繁多,其中最常用的是"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等共104种,被瑶族医学尊称为"老班瑶"。瑶医认为"钻类"药物性能强劲、通达经络、透利关节,多为行气止痛、散瘀消肿药,对瘀阻、湿滞的患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选择"大钻""小钻""大红钻""小红钻""白钻""黄钻""铁钻"等7种五味子科的"钻类"药物,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瑶药葫芦钻、铜钻、入山虎、牛耳风的定性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结果:方法简单、快速、可行、重现性好.结论:可为制定葫芦钻、铜钻、入山虎、牛耳风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红外光谱的吸收,测定不同产地的连翘,从而为连翘道源产地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个省份66批连翘药材的红外光谱数据,利用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ignal correction, MSC)、标准正态变量(standard normal variate, SNV)、平滑滤波(Savitzky-Golay, SG)、一阶导数(first derivative, FD)、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 SD)及其组合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选择最佳预处理方式;利用主成分-马氏距离法和簇类独立软模式法(SIMCA)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连翘产地进行鉴别研究。结果:利用主成分-马氏距离法、SIMCA分类模型和PLS-DA模型实现了不同产地连翘的100%正确识别。结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为不同产地的连翘鉴别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文献挖掘与分子对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筛选瑶药"十八钻"中潜在的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活性成分及寻找潜在的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瑶药。方法依据瑶医传统用法及临床实践以瑶药"十八钻"为候选药物,通过文献挖掘与TCMSP、ETCM、TCMID、NPASS数据库搜集整理瑶药"十八钻"的化学成分。将搜集到的成分分别与SARS-Co V-2 3CL水解酶(Mpro)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进行分子对接。收集两者对接得分值排名前50的成分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图,以优选活性成分,推测关键瑶药。结果通过文献挖掘与中药数据库搜集共得到902个化学成分,通过分子对接得到与Mpro结合较好的成分219个,与ACE2结合较好的成分448个,其中槲皮素-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山柰酚-3-O-α-D-吡喃阿拉伯糖苷、鞣酸、胭脂虫酸、绿原酸、芦丁、西阿尼醇等成分对SARS-CoV-2具有潜在的抑制作用,关键的活性成分主要来源于双钩钻、槟榔钻、大钻、地钻、白钻、小红钻、小钻、九龙钻、四方钻等瑶药。结论从瑶药"十八钻"中筛选出潜在的抗SARS-CoV-2中药...  相似文献   

13.
书讯     
<正> 瑶族医药具有显著的民族性、传统性和区域性,是祖国传统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中国现代瑶药系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戴斌主任药师(瑶族)等编著者采用传统的和现代的科学方法手段,在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瑶药品种调查及生药学研究]、[水罗伞生药学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等多项研究项目所获成果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瑶药"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104味)和常用瑶药(111味)计215味226种,在瑶医药理论及用药经验指导下,精心编著而成。书中每味药按瑶药名、别名、植物来源  相似文献   

14.
书讯     
<正> 瑶族医药具有显著的民族性、传统性和区域性,是祖国传统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中国现代瑶药》系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戴斌主任药师(瑶族)等编著者采用传统的和现代的科学方法手段,在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瑶药品种调查及生药学研究]、[水罗伞生药学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等多项研究项目所获成果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瑶药"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104味)和常用  相似文献   

15.
陈杨  范琦  王以武 《中成药》2014,(5):973-980
目的建立高通量快速无损近红外光谱法分析黄连上清丸的总体质量差异。方法取黄连上清丸浓缩水丸和普通水丸6个生产企业作为校正集和验证集。测量它们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分进行判别分析,计算得分的协方差矩阵S进行广义方差分析。结果建立黄连上清丸制剂类型及厂家的判别分析模型,校正集和验证集的正判率均为100.0%;广义方差模型计算广义方差值。结论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判别分析能够识别黄连上清丸的制剂类型及厂家;结合广义方差分析能够量化表征黄连上清丸的总体质量差异。  相似文献   

16.
<正>槟榔钻来源于大血藤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Oliv.)Rehd.et Wils.的根或藤茎,为广西瑶医老班药"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之一,又名过山风、梅花钻、血藤、坭藤等[1],已被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区,常见于山坡灌丛、疏林和林缘等,海拔常为数百米[3]。其味苦,性平,归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金银花和山银花在真伪鉴别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方法识别金银花和山银花的差异性,通过收集来自不同产地的101种金银花和山银花样品,采用近红外光谱选择5300~5550、6900~7500、8200~12 000 cm~(-1)处光谱波段进行标准化预处理后,在主成分分析的聚类基础上通过SIMCA模式识别原理对金银花和山银花分别建立了类模型。结果:模型基本能正确识别金银花和山银花,所建立的方法可靠、快速简单,可作为金银花真伪判别的一种有效控制方法。结论:近红外光谱结合SIMCA模式识别在金银花和山银花分类识别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以低温挥发性成分为基础的中药寒热药性表征体系,阐明低温挥发性成分与中药药性的关系,实现中药药性主观经验的客观表达。方法采用顶空静态进样气质联用技术,分析20味中药的挥发性成分,经模式识别方法(主成分分析、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寒热中药进行分类,探讨寒热中药药性表征方法。结果主成分分析显示寒热中药混在一起,表征样本的最大主成分对分类无显著意义,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通过提取寒热中药的差异主成分,分类得到改善,初步建立了中药寒热药性表征体系。结论模式识别方法结合HS-GC-MS技术,提供中药中低沸点挥发物的化学信息,表达中药直观气味,利于建立中药药性物质基础GC-MS表征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主成分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炉甘石生品、伪品和炮制品的近红外光谱鉴别模型。方法:采集炉甘石生品、伪品和炮制品的近红外光谱,每类样品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建模谱段进行筛选,分别建立主成分判别分析模型及聚类分析模型。结果:光谱经一阶导数预处理,主成分判别分析模型的特征谱段为4 800~4 000 cm~(-1),聚类模型的特征谱段为7 300~7 000,4 800~4 000 cm~(-1)。在主成分判别分析模型中,预测准确率94.34%;在聚类模型中,模型的预测准确率96.23%。结论:所建立的近红外主成分判别分析模型和聚类分析模型均可用于炉甘石生品、伪品和炮制品的鉴别。  相似文献   

20.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鉴别两组化石类中药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化石类矿物中药龙骨、龙齿、石燕和石蟹等的近红外快速识别模型。方法: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结合OPUS 软件,分析样品的光谱特征,建立聚类分析的模式识别方法,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这几种化石类矿物中药都有自己的特征吸收,通过模式识别技术进行快速准确地区分。结论:用近红外光谱建模,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龙骨、龙齿、石燕和石蟹等化石类矿物中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