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5/6大鼠肾切除大鼠血清GAS、胃窦组织匀浆GAS及血浆MTL的水平变化及大黄降浊冲剂干预的影响。方法:以Wiatar雄性大鼠5/6肾切除的方法复制CRF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大剂量治疗组、小剂量治疗组[各ig大黄降浊冲剂1.0g/(kg.d)、3.0g/(kg.d)]对照组[ig尿毒清颗粒2.0g/(kg.d)],另设模型组、假手术组(各ig自来水),12周后比较观察各组间大鼠手术动物死亡率;24h尿蛋白定量;Tp、AIb、Hb;血SCr、BUN;测定血清GAS、胃窦组织匀浆GAS、血浆MTL。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蛋白定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大、小剂量组SCr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及对照组(P<0.01);治疗后假手术组与大剂量组血清GAS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假手术组及各用药组胃窦组织GAS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假手术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血浆MTL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而小剂量组降低显著(P<0.05)。结论:大黄降浊冲剂能改善高GAS血症,降低胃窦组织匀浆GAS水平,改善高MTL血症;具有降低肌酐、尿素氮,改善氮质血症,保护肾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黑地黄丸对5/6肾切除大鼠肾衰(CRF大鼠)模型的血清尿素、肌酐水平的影响。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黑地黄丸高、中、低剂量组,尿毒清组,洛丁新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行5/6肾切除术,建立CRF大鼠模型,连续给药12周后,采用酶偶联速率法测定血清尿素及采用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动脉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黑地黄丸高、中、低剂量组血清BUN、Scr降低显著(P0.01)。与黑地黄丸低剂量组比较,黑地黄丸高剂量组、尿毒清组血清BUN降低(P0.05)。与黑地黄丸低剂量组比较,黑地黄丸高剂量组、尿毒清组血清Scr降低显著(P0.01)。结论:黑地黄丸可以明显降低肾衰大鼠的血清BUN、Scr,从而改善肾功能,延缓CRF进程,尤以黑地黄丸高剂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清热化滞颗粒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步测定积滞化热模型小鼠自然恢复组、灌喂清热化滞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血浆和小肠组织胃动素 (MTL)、胃泌素 (GAS)、生长抑素(SS)和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水平。结果 :模型建成后 ,小鼠小肠组织SS、VIP的含量增加 ,且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小鼠血浆SS的含量增加 ,MTL、GAS含量降低 ;灌喂清热化滞颗粒后SS、VIP降低 ,MTL、GAS增加且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化热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胃肠激素 ,促进胃肠蠕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黑地黄丸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模型胃和十二指肠组织中胃促生长素(Ghrelin)、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通过5/6肾切除造模成功的6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黑地黄丸高剂量组、黑地黄丸低剂量组,另设10只空白组。治疗结束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各组大鼠胃和十二指肠组织黏膜中Ghrelin、S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黑地黄丸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加Ghrelin和SS在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表达,和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地黄丸能增加Ghrelin和SS在CRF大鼠胃和十二指肠组织的表达,这对它能改善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脾虚证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清热化滞颗粒对积滞化热模型小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清热化滞颗粒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步测定积滞化热模型小鼠自然恢复组、灌喂清热化滞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血浆和小肠组织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水平。结果:模型建成后,小鼠小肠组织SS、VIP的含量增加,且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小鼠血浆SS的含量增加,MTL、GAS含量降低;灌喂清热化滞颗粒后SS、VIP降低,MTL、GAS增加且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化热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胃肠激素,促盛胃肠蠕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旋覆代赭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的药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多潘立酮)、旋覆代赭汤低剂量组、旋覆代赭汤高剂量组,采用"不规则喂养法配合夹尾刺激法"建立FD模型,连续给药14 d,每周称量体质量。分别在造模结束、给药结束时代谢笼法测定各组大鼠24 h代谢值。末次给药后,用半固体营养糊法检测胃排空率;大鼠麻醉后心脏取血,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取胃窦,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胃窦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窦组织中C-kit及TFF1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24 h尿量、血浆GAS及MTL含量、胃排空率均显著降低(P0.05),胃窦C-kit及TFF1的表达均显著减弱,24 h摄食量、饮水量、血清NO、血浆SS及VI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24 h摄食量、饮水量、血清NO、血浆SS、VI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24 h尿量、血浆GAS及MTL含量、胃排空率均显著升高(P0.05),胃黏膜C-kit、TFF1的表达均极为显著升高。结论:旋覆代赭汤可以明显地提高FD大鼠血浆GAS及MTL含量、促进胃排空及增强胃黏膜C-kit及TFF1的表达,降低血浆SS、VIP含量及血清NO含量可能是其治疗FD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陈皮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对脾虚模型大鼠血清胃泌素(GAS)、血浆乙酰胆碱(ACh)、P物质(SP)、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方法:以苦寒泻下加饥饱失常法复制大鼠脾虚模型,陈皮水煎液、橙皮苷、辛弗林及4个单体组合物(橙皮苷、辛弗林、川陈皮素、橘皮素)分别灌胃给药,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AS、血浆ACh、SP、MTL和VIP的含量变化,考察陈皮水煎液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对脾虚模型大鼠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ACh、GAS、MTL和SP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而VIP含量则显著增加。给药后,吗丁啉6 mg/kg组GAS和MTL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橙皮苷12.68 mg/kg剂量组血清中GAS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增加;橙皮苷12.68、25.36 mg/kg剂量组血浆中ACh含量,6.34 mg/kg剂量组血浆中SP含量,6.34、12.68、25.36 mg/kg剂量组血浆中MTL含量以及6.34 mg/kg剂量组血浆中VIP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辛弗林8.4 mg/kg剂量组血浆中ACh和MTL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增加;辛弗林2.1 mg/kg剂量组血浆中SP含量和8.4 mg/kg剂量组血浆中VI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4个单体组合物46.36 mg/kg剂量组血清中GAS、血浆中ACh以及SP含量较模型组比较显著增加;4个单体组合物11.59mg/kg剂量组血清中GAS、血浆中ACh、SP含量以及四个单体组合物11.59、23.18、46.36 mg/kg剂量组血浆中MTL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陈皮水煎液1.05 g/kg剂量组血清中GAS含量,4.2 g/kg剂量组血浆中ACh和S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增加;陈皮水煎液1.05、2.1 g/kg剂量组血浆中MTL和VIP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橙皮苷和辛弗林是陈皮的药效物质。橙皮苷可能通过升高GAS的含量和抑制ACh、SP、MTL和VIP的分泌来促胃肠运动;辛弗林可能通过增加ACh和MTL的分泌和降低SP和VIP的含量来促胃肠运动;陈皮可能通过升高ACh、GAS和SP的含量和抑制MTL和VIP的分泌来促胃肠运动,这可能是陈皮促胃肠动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黑地黄丸对慢性肾衰竭(CRF)脾胃证候,营养状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9例观察组和59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黑地黄丸口服,9 g/次,3次/d。对照组给予尿毒清口服,9 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进行治疗前后中医脾胃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TC),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瘦素(Leptin)及神经肽Y(NPY)的变化。结果:脾胃证候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b水平得到显著提升(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Lb和PA水平均有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AS和MTL水平均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S水平显著升高(P0.05),比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leptin,NPY水平比治疗前下降(P0.05),且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黑地黄丸能较好地改善CRF患者中医脾胃证候和营养状态,其机制可能与调整胃肠激素紊乱有关,健脾(胃)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具有确切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清氮灌肠液治疗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清氮灌肠液对慢性肾衰大鼠 SCr、 BUN等的影响。方法 :以 5 / 6肾切除方法复制大鼠慢性肾衰模型 ,检测各组大鼠血浆 SCr、 BU N、 PTH、 Ca2 + 、 P3+ 的含量。结果 :清氮灌肠液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浆中 SCr、 BU N、 PTH、 P3+ ,升高血 Ca2 + 。结论 :清氮灌肠液可延缓 5 / 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黑地黄丸对5/6肾切除肾衰大鼠(CRF大鼠)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的影响,探讨黑地黄丸对CRF大鼠肾功能的影响,并寻求最佳剂量。方法: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黑地黄丸高、中、低剂量组,尿毒清组,洛丁新组,共7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行5/6肾切除术,建立CRF大鼠模型,连续给药12周后,采用酶偶联速率法测定血清尿素及采用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动脉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黑地黄丸高、中、低剂量组血清BUN、Scr显著降低(P0.01)。与黑地黄丸低剂量组比较,黑地黄丸高剂量组、尿毒清组血清BUN降低(P0.05);与黑地黄丸低剂量组比较,黑地黄丸高剂量组、尿毒清组血清Scr显著降低(P0.01)。结论:黑地黄丸可以明显降低肾衰大鼠的血清BUN、Scr,从而改善肾功能,延缓CRF进程,其中尤以黑地黄丸高剂量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黑地黄丸对5/6肾切除大鼠肾衰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该方对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随机将70只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尿毒清组、洛丁新组,黑地黄丸高、中、低剂量组7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行5/6肾切除术,建立肾衰大鼠模型,分别连续给药12周后测定全血高切黏度(HS)、全血低切黏度(LS)、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PCV)、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与尿毒清组和洛丁新组比较,黑地黄丸高剂量组大鼠HS(P<0.01)、LS(P<0.01)、PCV(P<0.01)明显升高,大鼠FIB(P<0.01)、ESR(P<0.05)明显降低。结论黑地黄丸高剂量组通过调节HS、LS、PVC水平,下调PV,抑制FIB合成,降低ESR含量,改善肾衰大鼠的血液流变学达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脾气虚证的动态干预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君子汤组。除正常组外均以苦寒破气、游泳力竭双因素法复制脾气虚证模型,造模同时四君子汤组给予四君子汤20 g/(kg·d)干预,采用ELISA和放射免疫法检测不同时间点(14、21、28 d)模型大鼠小肠组织及血清中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活性,以及四君子汤的干预效应。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和小肠组织中GAS和MTL降低、SS和VIP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组大鼠血清和小肠组织中GAS和MTL升高、SS和VIP降低(P0.05,P0.01)。结论脑肠肽在脾气虚证大鼠小肠组织和血清中呈现动态时相性一致的变化,四君子汤可能通过调节大鼠脑肠肽的活性从而发挥其治疗脾气虚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仁术健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气虚证大鼠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和胃动素(MTL)的影响,探讨仁术健胃颗粒预防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气虚证的机制。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和40%乙醇灌胃建立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同时以破气苦降,饥饱失常和疲劳训练进一步建立CAG脾气虚证大鼠模型。将CAG脾气虚证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胃复春组和仁术健胃颗粒3个剂量组。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治疗5周,正常组给予等量NS。实验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GAS、SS和MTL水平。结果:CAG脾气虚证模型组大鼠GAS和SS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MTL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经仁术健胃颗粒治疗后,6g/kg和12g/kg剂量组可显著降低MTL水平;升高GAS和SS水平。结论:仁术健胃颗粒治疗CAG脾气虚证与调节GAS、MTL、SS等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胃黏膜的炎症反应,促进局部胃黏膜的修复和腺体的再生有关。这可能是其治疗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清热化滞颗粒促胃肠动力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清热化滞颗粒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测定实验大鼠胃蛋白酶的活性、胃酸含量;小鼠小肠推进率、小鼠血浆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水平。结果:清热化滞颗粒能提高大鼠胃蛋白酶活性并对盐酸阿托品负荷小鼠小肠推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与空白对照组及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模型建成后,小鼠血浆SS的含量增加,MTL、GAS含量降低;灌喂清热化滞颗粒后SS降低,MTL、GAS增加,且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化热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调节胃肠激素,促进胃肠蠕动,从而促进胃肠动力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肾衰Ⅱ号方对5/6(A/I)肾切除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残肾组织病理形态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5/6(A/I)肾切除CRF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给药60 d后,测定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观察残肾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检测残肾组织TNF-α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SCr和BUN水平显著降低、Hb和Ccr显著升高(P0.05,P0.01),各给药组大鼠残肾组织病理改变均有改善,各给药组大鼠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中药组均优于西药组。结论肾衰Ⅱ号方可改善CRF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改变,其抗肾间质纤维化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肾组织缺血缺氧、调节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2430-2433
目的:为了探讨胃肠激素与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及大黄黄芪药对对慢性肾衰竭肾功能损伤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慢性肾衰大鼠模型,按大鼠24 h尿蛋白(UPr)水平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大黄组、黄芪组、大黄:黄芪1:1组、大黄:黄芪1:2组、大黄:黄芪1:4组和大黄:黄芪1:6组,5周后,检测24 h UP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的水平,及血清与胃窦中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血管活性常肽(VIP)和生长抑素(SS)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P0.01)、肾脏系数上升(P0.01)、24 h Upr、Scr、Bun、GAS、VIP水平上升(P0.01),MTL、SS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大黄组外,各给药组体重显著提高(P0.01,P0.05),大黄组、大黄:黄芪1:4组肾脏系数下降(P0.01,P0.05),24 h UPr、Scr、BUN水平下降(P0.01,P0.05),以大黄:黄芪1:2组最为显著,各治疗组胃肠激素水平得到适当的调整。结论:大黄黄芪可以使CRF大鼠体重恢复,抑制残肾的代偿性肥大,下调代谢毒素的水平,同时可以有助于胃肠动力的恢复,具有调节体内胃肠激素分泌的作用。推断其改善肾功能可能是通过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胃动力,恢复胃肠道运动,增加体内对代谢毒素的排除的方式来实现的。且配比给药疗效优于单味药,大黄:黄芪1:2组下调代谢毒素水平最为明显,疗效最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黑地黄丸对慢性肾衰竭(CRF)脾虚证大鼠下丘脑脑肠肽胃促生长素(Ghrelin)和生长抑素(SS)的影响,探讨黑地黄丸治疗CRF脾虚证候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肾衰脾虚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5组,模型组、空白组、黑地黄丸高剂量组、黑地黄丸低剂量组、对照组,灌胃治疗12周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与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大鼠下丘脑Ghrelin和SS两种脑肠肽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Ghrelin和SS的mRNA表达降低(P0.05),黑地黄丸高剂量组和模型组相比GhrelinmRNA表达增高(P0.01),黑地黄丸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模型组相比下丘脑SS mRNA表达增高(P0.01或P0.05)。黑地黄丸高、低剂量组均能提高下丘脑Ghrelin和SS的蛋白定量,和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黑地黄丸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虚证候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脑肠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和探索胃脘痛脾胃虚弱、脾胃湿热型血清4种胃肠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用符合中医内科学诊断标准的胃脘痛患者39例,按中医分型标准分为脾胃湿热组26例,脾胃虚弱组13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因子(SS)的含量。结果:脾胃湿热组患者血浆GAS、MTL、SS含量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VIP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但GAS、MTL、SS含量明显高于脾胃虚弱组,VIP含量低于脾胃虚弱组。脾胃虚弱组患者血浆中VI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GAS、SS、MTL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脾胃湿热组。结论:不同中医证型胃脘痛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有一定的变化。其中VIP、SS、MTL和GAS的变化有证型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一种运用复合病因造模法复制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复合造模方法,建立中医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方法:采用慢性束缚应激 过度疲劳 饮食失节法。结果:模型大鼠从造模第2周起即出现明显的饮食减少、大便溏薄、活动减少、倦卧、情绪低落等改变;D-木糖排泄率显著降低;海马5-羟色胺(5-HT)先降后升,去甲肾上腺素(NE)降低,多巴胺(DA)无明显变化;血浆生长抑素(SS)、血清胃泌素(GAS)显著升高;血浆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均先降后升。结论:该模型基本符合中医肝郁脾虚证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黑地黄丸对5/6肾切大鼠肾衰模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随机将70只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尿毒清组,洛丁新组,黑地黄丸高、中、低剂量组7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行5/6肾切除术,建立肾衰大鼠模型,分别连续给药12周后测定ACTH、COR、TSH的含量。结果:与尿毒清、洛丁新组比较,黑地黄丸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CTH(P0.05)、TSH(P0.01)含量明显升高,且COR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黑地黄丸是调节肾衰大鼠免疫功能的有效方剂,其调节机制可能与上调大鼠血清ACTH、TSH含量,改善Cor分泌紊乱有关,且以高剂量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