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3.
目的研究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石菖蒲中的挥发油,并鉴定其挥发油的组成成分。方法优化固相微萃取条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石菖蒲的挥发油进行成分鉴定并确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共提取出33个可鉴定成分,其中含有量较高的主要成分分别为α-细辛脑(66.07%)、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3.63%)、榄香素(2.65%)、毕橙茄烯(2.90%)等。结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能快速、全面检测石菖蒲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甘肃产当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分别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乙醚超声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当归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提取物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并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当归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9种成分,乙醚超声提取法提取的当归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7种成分,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的当归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5种成分。3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无论在成分还是含量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但也存在相同点,主要成分均为藁本内酯,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中占55.89%,在乙醚超声提取法法中占78.27%,在超临界萃取法中占78.19%。结论: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当归挥发油中藁本内酯的含量较低,而用乙醚超声提取法和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的当归挥发油中藁本内酯的含量较高,二者相当。 相似文献
5.
6.
7.
8.
广东产三叉苦叶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东从化地区三叉苦叶挥发油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三叉苦叶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检测,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三叉苦叶的挥发油中分离出46个成分,鉴定了其中16个成分,占总挥发油成分的88.37%。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三叉苦叶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复尔康注射液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复尔康注射液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共得到47个组分,鉴定出其中42种化合物,约占总量的98.52%,其中含量最高的为蒿酮(38.12%),其次为右旋樟脑(16.05%)、桉油精(8.15%)、大根香叶烯D(6.54%)、丁香烯(4.08%)、2,6-二甲基-3,7-辛二烯-2-醇(3.21%)等.结论 该法分离效果良好,所鉴定组分较准确,为复尔康注射液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研究方法检测分析加味逍遥丸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首先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加味逍遥丸供试品溶液中的挥发性成分,以正十八烷为内标物进行参照,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将提取时间9 h、固液比1∶15、浸泡时间10 h时是水蒸馏法提取加味逍遥丸中挥发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进一步分析加味逍遥丸中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图及具体化学成分,GC-MS色谱质谱研究方法色谱条件:选择直径为0. 25μm的Rxi-5ms的色谱柱(规格:30m×0. 25 mm),柱流量为1 m L/min;以氦气(He)为载气,采用30∶1的分流比;进样量:0. 5μL,以260℃为进样口温度,升温程序:首先保持初始柱温60℃3 min,随后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175℃,再下降10倍升温速率以1℃/min缓慢升温至195℃,最后增加5倍升温速率以5℃/min升温至240℃,维持15 min后再缓慢升至250℃的接口温度;溶剂延迟时间为3 min。质谱条件:电子轰击离子源的轰击能量设置为70 e V,离子源温度设置为200℃;以0. 7KV为检测电压;采用全谱扫描,其质量扫描范围为m/z 40~550 amu。结果:气相色谱-质谱研究方法严谨性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果均良好。加味逍遥丸在气相色谱-质谱研究中以正十八烷(S)为内标物,检测到53中挥发性成分。将总离子流色谱图中所检测出的色谱峰与NIST标准质谱数据库中的标准谱图进行参照比较,分析53个挥发性成分的具体化学成分信息,其中芳香族类和萜烯类挥发性成分均有11种,萜醇类挥发性成分有8中种,醛类挥发性成分有6种。结论:气相色谱-质谱方法研究加味逍遥丸中挥发性物质,分析其具体化学成分,为加味逍遥丸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知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对知母根茎经过水蒸气蒸馏所得的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计算机检索结合人工解析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了各个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分离鉴定了其中24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0.83%。结论:知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醛类(31.15%)、萜类及其氧化物(20.66%)、烷烃及其含氧取代物(8.35%)、呋喃杂环化合物(6.41%)、非萜醇类(4.26%)。含量在3%以上的化合物有12个,其中以龙脑含量最高(9.35%)。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细辛代用品金耳环Asarum insigne中的挥发性成分,比较根、根茎、叶和花中所含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MS)联用技术分析金耳环中挥发性成分,经面积归一化法计算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金耳环根、根茎、叶和花中初步鉴定出5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4个部位中共有成分27个,含量最高的均是反式-β-金合欢烯、黄樟醚和细辛素等。4个部位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异,有毒成分黄樟醚在根茎、叶和花中的含量较高,分别是34%、22%和21%;尤其是根茎中黄樟醚的含量是根中含量(12%)的2倍以上,使用时需要注意。结论 HS-GC-MS联用技术可以快速和简便地分析金耳环挥发性成分,可为金耳环进一步开发利用、质量评价等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蔓荆子生品及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探讨该药材的炮制机制。方法:以索氏提取器提取21批蔓荆子生品及炮制品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使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分别对生品及炮制品组内相似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相似度0.922的生品及其炮制品进行组间比较,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炮制对蔓荆子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并确定组间主要的差异化合物。结果:蔓荆子生品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基本一致,初步鉴定了60个化合物;基于所鉴定的成分,进行无监督的PCA,得分图显示生品、炮制品挥发性成分整体表达上具有一定差异;进一步通过有监督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二者进行建模区分,通过模型判别贡献值及t检验确定了12个炮制前后具有显著差异的化合物。结论:炮制会影响蔓荆子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但对成分的种类无影响,这将为蔓荆子饮片及其炮制工艺考察的质控指标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云南松松针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南松松针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中鉴定出45个组分,占峰面积的84.14%。结论:云南松松针挥发性成分主要为α-蒎烯(14.74%),脱氢-4-表松香酸(11.67%),2,7-二羟基-3,4,6-三甲氧基-9,10-二氢菲(8.41%),石竹烯(6.91%),乙酸冰片酯(5.63%),D-柠檬烯(4.55%),1,6-杜松二烯(4.16%)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江苏产蛇床子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蛇床子挥发油中提取挥发油,研究其分离分析的条件,对分离的物质用GC-MS鉴定,归一法确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鉴定了27个主要成分。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杜仲糖类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杜仲的糖类成分,为杜仲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提取杜仲的游离糖成分和多糖成分,用三氟乙酸将多糖水解,依次加入盐酸羟胺、吡啶和乙酸酐进行乙酰化反应,测定杜仲游离糖成分和多糖成分的GC-MS图,分析杜仲的糖类成分.结果 通过质谱分析,确定杜仲含有D-木糖、D-核糖、D-阿拉伯糖、D-木糖醇、D-呋喃葡萄糖,α-D-吡喃葡萄糖,β-D-吡喃甘露糖、葡萄糖醇、肌醇、纤维二糖、曲二糖和蔗糖等糖类成分.结论 杜仲中的糖类成分种类丰富,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能够有效地分析杜仲的糖类成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