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 了解白银市2013年布鲁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发病特征,为制定布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白银市2013年布病监测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年共新发病例103例,发病率5.98/10万;发病高峰在3-7月份;男性发病人数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0.26;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壮年,20~59岁患者占79.61%,60岁以上人群占14.56%;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占87.38%;高危人群血清阳性率为8.12%;羊血清阳性率为2.38%,牛血清阳性率为0%。结论 羊是白银市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做好动物防疫监管,才能从源头控制布病的传播;此外,做好高危人群布病监测,开展布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是预防人间布病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发病情况和特征,分析感染因素,为更好的做好布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1-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布病病例25例,监测牛羊养殖等高危人群253人,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和血清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近几年布病发病有逐渐上升趋势,每年3~6月是发病高峰;全区一半以上的街道乡镇均有病例发生,以散发为主,流动人口聚集地区发病较高;发病集中在50~70岁年龄组,男性多于女性,病例职业以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和干部职员为主;感染途径主要是羊饲养人员,其次为偶尔接触羊和食用羊肉人员.253名高危人群中,抗体阳性14人,阳性率为5.53%.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人间布病感染来源主要是羊,以多且散的点状流行为主.动物疫情防控是关键,应加强动物免疫并及时发现病畜,遏制布病在畜间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4年信阳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在高危人群中的感染状况,早发现感染者,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职业暴露人群进行布病血清学调查。结果信阳市高危人群抗体平均阳性率为1.21%,年龄分布主要是以青壮年为主,在职业分布上主要是以牛羊养殖员和疫控人员为主。结论牛羊职业暴露人群是布鲁氏菌病发生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进行定期监测,降低人间布病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05-2015年陕西省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分布特征,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5年陕西省人间布病监测及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数据,结合专题调查资料分析布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5-2015年陕西省累计报告布病病例9 646例,发病率为2.34/10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调查重点人群824 931人,采集血清121 649份,血清学阳性5 755份,阳性率4.73%,感染率0.70%。病例分布在除杨凌区以外的10个设区市共计84个县(区),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榆林、渭南、延安市,三市占全省总发病数的94.81%;年龄主要集中在30~60岁之间,男女性别比为3.58:1,农民、牧民占总发病数的90.26%,报告病例多集中在4~9月份。结论 陕西省人间布病疫情形势严峻,控制传染源、加强布病监测、加大高危人群筛查及职业人群干预力度、加强布病宣传是预防布病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9-2021年北京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感染来源,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9-2021年北京市布鲁氏菌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9-2021年北京市共报告布鲁氏菌病219例,其中2019年86例、2020年50例、2021年83例,病例主要分布在郊区。30~75岁年龄段201例,占全部病例数的91.78%,发病率亦较高;男性病例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饲养羊是病例的主要感染途径,其次为非职业人员通过食源性等途径感染。结论 北京市2019-2021年期间持续有布鲁氏菌病病例发生,未呈现下降趋势,染疫羊是北京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6.
唐山市布病高危人群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唐山市人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在高危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有牛羊接触史人群及感染者密切接触人员的血清进行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结果:2003~2007年唐山市高危人群布病抗体平均阳性检出率为6.85%,2006年抗体阳性检出率16.67%为五年间最高.第3季度呈现明显的感染高峰,占总感染人数的54.84%.职业分布以农庄牛羊散养人员为主,占总感染人数的80.65%.结论:唐山市部分县区人间布病感染主要来自农庄散养人员及其它与牛、羊有明显接触史的人群,直接接触病畜和病畜流产物是人间布病主要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庆云县人间布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布病监测点对布病发病的高危人群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结果]2003~2008年确诊布病病例53例,病例集中在2~5月,年龄以青壮年为主,病例主要集中在1个村,因剥羊皮感染发病的占75.47%。[结论]省外疫区购入未检疫的不明原因病死羊羔为庆云县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余市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新余市布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2014年对从事畜牧养殖、屠宰,羊肉加工、销售等职业的布鲁氏菌病高危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并将检测出阳性的病人和动物的血清送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原学检测。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高危人群258人,感染率为7.75%,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暴露方式主要为羊群的饲养与宰杀、羊肉加工销售以及食用羊肉。结论羊群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经皮肤黏膜和消化道传播。控制新余市布鲁氏菌病需加强综合防治,清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对高危人群进行宣传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6年布氏菌病(布病)在菏泽市的流行特征及特点,为制定科学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山东省布氏菌病个案调查表,对菏泽市部分县区的高危人群进行调查,采集血液标本,所有病例都按照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确诊。结果调查825人,确诊布病116例,发病率为14.1%;发病时间高峰在2--5月;116例病人中115例为本地农民中从事屠宰、养殖和皮毛加工人员。菏泽市部分县区布病聚集性发病的原因是外地传染源的输入,从疫区偷运的病死羊羔在屠宰加工过程中,没采取任何防护措施,造成感染,直接接触病死羊羔是主要传染途径。结论加强外地,特别是布氏菌病疫区畜类产品的检疫,严禁病死羊羔的流入,对高危人群进行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个人防护,规范治疗病人,可迅速控制并最终消灭局部地区的布氏菌病疫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河北省沧县布鲁杆菌病(布病)流行特征和规律.方法 对2008-2011年沧县开展布病工作的疫情和人群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共发生布病病例35例,35例患者,全年均有发病,多数病例集中在4-9月份,主要分布在褚村乡,占74.29%.共主动监测重点人群822人,检出感染者34例,感染率为4.14%.接触宿主来源不同其感染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9.08,P<0.01).结论 感染与发病主要集中在职业暴露人群中,有地区、生活习惯和时间集中的趋势,传染源主要是外地区输入病畜,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接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北京市顺义区2010-2014年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感染情况,了解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布病重点职业人群的血清标本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阳性或可疑标本进一步利用试管凝集试验判定。对高危职业人群布病感染情况及人间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4年顺义区共报告病例35例,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5.002,P<0.05);农民发病病例占51.43%,71.43%的患者发病前有牛、羊接触史。累计检测高危人群1 025人,阳性20人,阳性率为1.95%,重点职业人群布病抗体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16.960,P<0.05),其中直接接触牛、羊的职业人群布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37%和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1,P<0.05);农村地区、城区及城乡结合部职业人群阳性率分别为3.21%和0.48%,两地区布病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07,P<0.05)。结论顺义区人间布病发病呈上升趋势,直接接触牛的人群为高危职业人群,应加强对顺义区重点职业人群布病的监测和健康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陕西省2020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 为陕西省人间布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陕西省2020年人间布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并探讨疫情处置情况。结果 2020年陕西省共报告13起人间布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陕北地区报告3起, 关中地区报告10起, 涉及65例人间布病确诊病例。性别分布:男性47例, 女性18例;职业分布:农民35例, 养殖人员13例, 学生8例, 散居儿童6例, 工人2例, 幼托儿童1例;年龄分布: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0 ~ 69岁年龄段(30例);时间分布:13起事件发生时间集中在4 - 8月份, 高峰期为5月份;感染途径:11起事件由职业接触感染, 1起事件由饮生羊奶感染, 1起事件由接触被病羊感染的放养犬只感染。13起事件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包括事件上报、流行病学调查、高危人群筛查、病原学培养、畜间疫情处置、消毒及宣传教育等。结论陕西省陕北地区老疫区和关中地区新疫区布病疫情活跃, 应根据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做好人间布病精准化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浙江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在高危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布病防治对策。方法采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全省涉及家畜交易、屠宰、养殖、挤乳和畜产品加工等布病高危人群进行检测。结果全省12个地、市56个县(市、区)共监测高危人员5371人,检出血清学阳性129例,阳性率为2.40%,其中新发病例37例,隐性感染者92例,疫情分布在9个地、市的20个县、区。发病季节以冬春季节为主,感染人群主要为农村奶牛饲养和外来山羊屠宰人员,发病年龄为青壮年人群,感染主要与传染源的接触机会有关,也有非职业人员食源性感染布病现象。结论大量牲畜从外地引进未得到有效检疫和管理,从业人员对布病危害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等是浙江省布病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应加强牲畜流通环节的检疫和管理,做好牛羊等牲畜的集中定点屠宰,开展宣传教育,作业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以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陕西省2018年布鲁氏菌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为布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陕西省布鲁氏菌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资料,对重点及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掌握畜间感染情况,分析疫情发生原因及特点,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结果 2018年共报告4起布病突发疫情,报告发病15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对事件相关重点人群及高危人群进行血清学筛查,总计筛查265人,阳性11人,其中确诊病例7人,隐性感染者4人;血清学筛查羊只总计8569只,其中阳性180只,阳性率2.10%,扑杀病羊187只,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2018年布病疫情传染源均为病羊,饮用生羊奶、饲养防护不当是引起布鲁氏菌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及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并分析大同地区布病发病情况,了解布病流行特征,从而为布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整群抽样后,随机抽取4个区(县)的特殊职业可疑人群为调查对象,对14 081名成人进行了布病确诊实验,对布病在大同的地区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做了交叉分析,对结果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同地区布病在特殊职业人群中总患病率为2.5%;布病患病率农村明显高于城镇;布病患病率在性别上无差异;特殊职业人群的布病患病率明显高于从事其他行业的布病患病率。结论大同地区布病患者主要集中在农村的特殊职业人群,提醒布病防治的重点方向应指向农村;布病防治的关键所在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掌握重庆市长寿区布病疫情动态、流行规律,预测布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2015年从事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布病高危人群进行血清学监测,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监测高危人群1 213人,感染39人,感染率为3.22%.以青壮年感染为主,年龄、性别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间感染率比较,奶牛饲养员感染率最高(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03,P<0.01).共监测6 688头奶牛,血清阳性率为5.95%.结论 长寿区奶牛是人间布鲁氏菌病感染的主要传染源,饲养奶牛人员为主要受威胁人群,应加强牲畜检疫,加强人群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减少人群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山东省人间布病疫情的变化趋势及其流行病学特点,为有效控制人间布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1~11月,在山东省选取2005年布病新发疫点及老疫点,对布病高危人群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结果]确诊布病患者166例,其中2005年新发病人136例,2001-2004年发病的分别为1例、1例、3例、25例。136例新发病人中,3月发病的37例,31-40岁51例、41-50岁53例,菏泽市116例、德州市23例,因剥羊皮和牲畜养殖过程中感染发病的分别为77例、54例。[结论]山东省人间布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均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黑龙江省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今后布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3年黑龙江省布病疫情数据及相关监测资料,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时间和地点,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3年黑龙江省共报告布病45 527例,出现过二次高峰,即2005年的第一个高峰,发病率为10.77/10万;2012年的第二个高峰,发病率为19.43/10万。结论黑龙江省布病发病率呈逐年波浪式上升趋势,应对布病高发地区及高危人群开展宣传教育并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孝感市大悟县职业人群人群布鲁氏菌病(布病)感染现况,为预测布病流行趋势、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对涉及养殖、交易和屠宰、兽医等职业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测,对职业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12—2013年检测调查职业人群220人,检出布病感染者18人,检出率8.18%。主要是个体畜牧养殖人员感染,检出17人,检出率11.18%。15个调查乡镇中有6个检出布病感染者,40岁以上年龄组感染率较高,无性别差异。结论孝感重点地区畜牧养殖人群存在布鲁氏菌病感染,疫情传播的风险因素是饲养染疫牲畜,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分析2009-2013年新疆兵团第九师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为做好本地区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9-2013年新疆兵团第九师CDC实验室监测数据分析布病的人群、地区、年龄、时间的分布特征。结果 (1)2009-2013年新疆兵团第九师布病发病率6.7/万,5年间发病呈波浪形;年龄发病特征集中在20~50岁,其中40岁发病人数最高,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明显下降;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2.26∶1),职业分布特征以牧民及饲养人员最多占74.51%,其次兽医占11.24%,屠宰皮毛加工占8..88%,其他占5.41%(χ2=460.5,P<0.005)。(2)2009-2013年新疆兵团第九师东线团场发病率明显高于西线团场及170团(χ2=50.53,P<0.005),(3)发病多集中5-6月份。结论 新疆兵团第九师各团场40岁左右的男性牧民是布病的高发人群;20~50岁的牧民及饲养人员是预防控制布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