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不藏魂不寐以梦扰纷纭为主要症状特征,责之为肝失所养或肝受邪扰所致肝魂不安于舍,法当调肝而安魂;柴胡为肝经要药,长于疏肝解郁,且柴胡类方中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逍遥散、柴胡桂枝干姜汤、四逆散、柴胡桂枝汤、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均具有安肝魂的作用,可用于实证或虚实夹杂所致肝不藏魂不寐,尤以肝郁气滞、肝脾不和、肝郁化火等为主要分型,其中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柴胡桂枝汤理气机安肝魂;四逆散、柴胡桂枝干姜汤、逍遥散调肝脾安肝魂;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丹栀逍遥散泻肝火安肝魂。  相似文献   

2.
肝不藏魂梦象证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梦象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病因病机千差万别,然而无论何种病因,其最终核心病机必有肝魂不入于舍的病理环节,这就是梦象的核心病机。探讨梦象的核心病机及其证治不仅有利于梦象病证中医临床治疗经验的总结,而且对中医神魂学说以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辨证治疗也颇有益处。  相似文献   

3.
梦是睡眠中特有的现象,是一种睡梦主观体验;梦是人正常的生理表现,平人肝不受邪,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多梦则为病理表现,肝不藏魂是多梦的核心病机,亦和心神不安、五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临证时常虚实寒热夹杂。治疗时需抓住主要病机,分清先后证型而论治,同时要兼顾其他征象。文中从肝血不足、血不藏魂,痰火扰心、肝魂被扰,瘀血阻络、血不养肝3个临床常见证型论述,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
肾不藏志不寐是中医不寐五神分型之一,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1]认为不寐的核心病机为神不入于舍,根据五神不安舍于五脏,五神分型法把不寐分为心不藏神不寐、肝不藏魂不寐、脾不藏意不寐、肺不藏魄不寐、肾不藏志不寐五型。文章追溯了肾不藏志不寐的源流;发现了肾不藏志不寐的单一主症是夜寐早寤,明确了肾不藏志不寐的核心病机是肾志不安于舍,分析其常见病因为肾脏虚损,提出其治疗当以补益肾脏、安神定志为法;同时指出肾不藏志不寐病人多见于老年人、有熬夜史及房劳肾虚之人;这对临床颇有意义,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中医五神之魂具有深刻内涵,魂安居于肝是保证正常睡眠的生理基础。从肝魂是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肝魂与五脏气血形神相关、肝魂与情志密切相关3个方面论述了肝魂的基本内涵;从肝魂与睡眠的生理关联、气血不和导致不寐、情志失常导致不寐3个方面论述了肝魂理论与不寐的病机;从情志疗法与药物疗法两个方面讨论了不寐的治疗思路。肝藏魂理论对不寐的病机探讨及临床诊疗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心不藏神型与肝不藏魂型失眠症特征的研究,以充实完善"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方法:纳入肝不藏魂型失眠症患者91例,心不藏神型失眠症患者75例,并对纳入的失眠症患者进行PSQI评分和分析。结果:肝不藏魂组与心不藏神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以及睡眠效率和睡眠障碍上存在差异,且均为心不藏神组高于肝不藏魂组;两组在入睡时间及日间功能障碍的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PSQI总分的比较上存在差异(P0.01)。结论:心不藏神型的PQSI总分高于肝不藏魂型。心不藏神型不寐患者在PSQI评分上的表现特征主要为入睡时间的延长和睡眠时间的减少;肝不藏魂型不寐患者在PSQI评分上的表现特征主要为入睡时间的延长,日间功能障碍和睡眠质量的下降。我们认为通过分析PSQI量表所得出的心不藏神型与肝不藏魂型失眠症特征与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中所定义的特征相符。  相似文献   

7.
<正> 1 肝魂的涵义魂是人体的精神活动之一,魂是在心神的直接指挥和影响之下发生作用的,是随心神之所向,亦步亦趋,所产生的正常的兴奋和抑制作用,这也就是《素问·六节脏象论》所说的“罢极”作用。“罢”,指息止、抑制;“极”,指紧张、兴奋。《素问·六节脏象论》谓:“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明  相似文献   

8.
“肝藏魂”是中医藏象理论中的重要内容,魂随神往来,为阳神。无论“罢极之本”或“肝主疏泄”,均体现肝“用阳”的生理特性,肝“用阳”实为肝藏魂(阳神)的外在表现。疏泄为肝最重要的生理功能,肝魂调控肝之疏泄发挥功能作用,魂安则疏泄正常;若魂不安则疏泄失常,继而诱发肝气逆、肝气郁两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肝不藏魂型与肾不藏志型失眠症血清褪黑素(MT)含量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丰富和完善中医不寐五神分型诊断法.方法:选择符合肝不藏魂型不寐患者121例、肾不藏志型不寐患者111例及正常对照组110名,比较3组血清MT含量及PSQI评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相似文献   

10.
“肝藏血,血舍魂”是中医的传统理论,笔者通过对其“肝藏魂”理论的再认识,为中医临床研究及治疗精神情志类疾病提出新的观点及方法. 1 理论渊源 “肝藏魂”理论源于《内经》,历代医家都对其有所阐述。 1.1 肝《说文解字》卷四、肉部言:“肝木藏也,从肉干聲”。  相似文献   

11.
"肝藏魂"是"五神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医临床研究及治疗精神类疾病的重要依据。以往中医学者对"肝藏魂"的认识多局限于"肝藏血,血舍魂,魂为人体的高级精神活动",而对"肝藏魂"在精神活动中的具体作用并未阐明。故本文结合现代神经、精神、心理、认知等理论,从多角度深入挖掘"肝藏魂"的神经心理学内涵,明确其在精神活动生理、病理表现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应用"调肝魂"论治精神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 ,对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分子和细胞机制有了较深入了解。目前认为肝纤维化是肝损伤持续存在 ,组织发生修复时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失衡而引起的病理改变 ,是涉及复杂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的动态过程。肝星状细胞激活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MFLC)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核心环节 ,各种致肝纤维化因素均把HSC作为最终靶细胞 ,通过促使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这一共同途径导致肝纤维化的形成。肝脏内细胞—细胞、细胞—基质、基质—递质间相互作用 ,构成了复杂的网络系统 ,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肝纤维化发…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指出肝不藏血血证病变模式为“肝不藏血+他处病变出血”的基础上,作者认为肝不藏血血证的治疗方案可以针对以上三个方面而制定,即①理肝使肝能藏血,②纠正他处病变消除诱因,③适当止血。  相似文献   

14.
儿童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睡眠期觉醒障碍是儿科常见的睡眠问题,常因睡眠剥夺与情景压力等启动。本文认为小儿体禀少阳,神气稚嫩,神怯易惊,当儿童受外界惊吓或情志不舒,气机不畅,痰火内生,肝魂易扰,魂不归于肝,以致表现为睡中坐起、梦游以及夜惊。结合“肝藏血,血舍魂”以及“随神往来谓之魂”之理论,立足小儿体质及病理特点,临床治疗可通过清肝化痰、敛魂安神,达到魂安神静的状态,从而治疗儿童NREM觉醒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肾不藏志不寐模型大鼠与正常大鼠海马差异基因(DEGs)的表达。  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肾不藏志不寐组,每组10只。肾不藏志不寐组采用D-半乳糖(D-gal)皮下注射联合对氯苯丙氨酸(PCPA)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疾病模型,空白组予以等体积的0.9%NaCl溶液注射。模型建立后对两组大鼠海马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两组DEGs,并对DEGs 进行GO功能富集与KEGG通路分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对显著DEGs的表达量进行验证。  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肾不藏志不寐组大鼠海马的差异基因有1 628个,其中上调 887个,下调 741 个;差异基因的功能涉及神经发育、细胞发育、三酰甘油代谢、核糖体、氧化应激、炎性因子;并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传导通路、慢性进行性舞蹈病有密切联系。与空白组比较,肾不藏志不寐组大鼠海马脂肪酸酰胺水解酶(Faah)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DNA拓扑异构酶Ⅱ(Top2a)mRNA的表达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鸟嘌呤核肽结合蛋白编码基因β3亚基(Gnb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  结论:肾不藏志不寐与神经、代谢和炎症通路有关;Faah、Gnb3、MMP-9为肾不藏志不寐模型大鼠海马的差异基因。  相似文献   

16.
从肝浅谈不寐的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寐的总的病机为阴虚阳盛,阳不入阴。肝与不寐有着密切的联系。肝之病症亦是导致不寐的病理环节,肝实扰神可致不寐,肝虚亦可致不寐。这对从肝治疗不寐提供了思路。而从肝调治不寐又包含了辨证用药从肝论治和思想疏导从肝调情志两个方面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肝藏魂理论,提出养肝血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治则。通过方剂配伍分析认为酸枣仁汤标本兼治,养中兼清,补中有行,既可补肝血,又能安神,无论理论文献和实验研究,还是临床应用,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值得深入研究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肝不藏血之出血是血证的主要病型之一。肝对血液除贮存、调节作用外,尚能化生血液成分。本文以肝与凝血抗凝血物质的关系,对60例肝不藏血之血证的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肝不藏血之出血机制与凝血因子、抗凝物质的改变有关,体内凝血与抗凝血之间的协调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出血。  相似文献   

19.
肝胃不和与不寐证通常为两种不同的症状,肝胃不和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感、恶心、胀气、并伴有干呕等现象,该类患者有较为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而不寐证主要是以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等为主要症状。中医学认为肝胃不和与人自身情志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半夏泻心汤在中医治疗中主要用于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本文主要对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临床中肝胃不和之不寐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总结刘平教授基于"肝藏魂"理论辨治肝硬化失眠的临床经验。认为肝硬化失眠的基本病机是肝阴血虚损,魂不守舍;基本治法为滋阴养血,兼顾清热;方用一贯煎加减。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