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独取一穴”,是指在十四经穴中独取一个穴位进行临床针灸治疗或实验研究而言。“独取一穴”,即根据辨证,按疾病所属脏腑经络,取其相应经脉具独  相似文献   

2.
谭涛 《中医药导报》2007,13(5):14-14,33
文章通过对痿证的发病机理的阐释及对《内经》相关原文的研究,探讨了足阳明经与其他经脉的关系,并结合临床运用的经验,认为“治痿者独取阳明”中的“独取”二字,不能作“仅取”解,阳明亦非仅指足阳明胃经,还应包括足太阴脾经,独取阳明应理解为治疗脾胃为主,此外依据辨证结果兼治肺肝肾等脏腑。  相似文献   

3.
脉诊的演变     
脉诊发展初期乃至后期,一直扮演着诊断经脉病变的角色,经脉学说的发展是脉诊发展的基础,脉诊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最古老的遍身诊法发展为《素问·三部九候论》,直至诊脉独取寸口后,十二条经脉被按部就班地分列在左右手寸关尺部,也就是说从古老的五十二病方到《脉经》所在的文献中除去诊候五脏,独取寸口脉诊法最强大的功能是诊候病变经脉。  相似文献   

4.
概述近10年来虫类药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的应用状况。虫类药治疗病种繁多,涉及全身多个系统疾患,提示虫类药所治病证均有相同的病机,即“经脉痹阻”;同时虫类药的临床运用亦较好地体现了“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5.
长强穴在临床中的应用较少涉及腧穴的远治作用,以近治作用为主,常用于治疗局部疾病。文章从长强穴概述、临床应用以及针刺长强穴治疗脑瘫的中西医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针刺长强穴治疗脑瘫的可行性,从而体现长强穴的循经远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综述独取后溪穴近10年来的临床应用,其中包括落枕、面神经麻痹、麦粒肿、面肌抽搐、偏头痛、急性荨麻疹、足跟摘、急性腰扭伤等。提示:独取后溪穴取穴简便,疗效显著,在临床上不仅可以治疗慢性病,对于急性病也有较好疗效,这种疗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独取寸口法由于更为简便及方便脏腑辨证等原因而取代人迎寸口脉诊法成为脉诊的主流,但相关实验证实人迎寸口脉诊法指导治疗确有较好疗效,仍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人迎寸口脉诊法要在临床应用应注意几个问题:①以病侧的人迎寸口脉象为准;②脉象的盛以脉形的宽窄盛衰鉴别;③脉象的躁以血流速度鉴别;④治疗取穴应取相应经脉的原穴为主;⑤人迎寸口脉诊法的补泻对象、调整的经脉穴位、治疗间隔都与临床常用的针灸治法不同;⑥治疗后要复查脉象。  相似文献   

8.
鄢路洲 《中国针灸》2005,25(7):482-482
落枕是颈项疼痛、颈部转动受限的一种疾患,多由于夜间睡眠时姿势不正,枕头过高或过低,使颈项一侧的肌群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过度伸张状态而发生痉挛,或因颈项部感受风寒所致.笔者在临床上常常独取阳池穴治疗落枕,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阴阳经穴透刺与独取阳明治疗中风后遗症随机对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阴阳经穴透刺与独取阳明经穴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的科学选经取穴方法.方法 按随机对照原则,将183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分为阴阳经穴透刺组(治疗组)92例和独取阳明经穴针刺组(对照组)91例.治疗组采用阴阳经穴体针透穴治疗,上肢瘫取患侧经穴,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后溪;下肢瘫取患侧经穴,阳陵泉透明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昆仑透太溪.对照组取阳明经穴针刺,上肢瘫取患侧合谷、阳溪、手三里、手五里、曲池、肩(髁);下肢瘫取患侧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丰隆、解溪、内庭.治疗3个月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89±2.48)分,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46±3.57)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91%和8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阳经穴透刺治疗中风后遗症是科学的选经取穴方法,其疗效优于独取阳明经脉针刺.  相似文献   

10.
赵瑾  李金坡 《吉林中医药》2013,(12):1274-1276
《素问·痿论》是论述痿证最早的文献,认为“五脏使入痿”,并阐述了痿证与脏腑、经脉的联系,明确了痿证的治疗原则为“治痿独取阳明”,而针刺取穴原则为“各补其荥而通其俞”。临床上对经络辨证论述较少,但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相结合,可以补充痿证的脏腑辨证分型的不足,更好的运用于临床的诊疗当中。  相似文献   

11.
七疝考     
杨峰  朱玲 《江苏中医药》2004,25(1):47-49
《素问·骨空论》未明言的“七疝” ,其所指当为表现于男性前阴部的一些疾患。考察“七疝”源流 ,可以了解经脉病候的认识演变过程 ,并对男性前阴部疾患的临床辨治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刺长强穴能治疗腰痛.但该穴距离肛门较近,易引起感染,为此笔者改用指压长强穴治疗腰痛病人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络穴是络脉从十二经脉别出部位均有的腧穴 ,加上任、督脉及脾之大络共有十五络穴。由于络脉有联络表里两经 ,沟通表里经脉气血的作用 ,所以临床上常用“原络配穴法”治疗表里两经的疾患。但笔者在多年临证中 ,宗前人之旨 ,以独取络穴、或加配穴、或结合时间针法治疗、或配合运动针法 ,颇有良效 ,现举例介绍如下。1 纳络取穴法纳络取穴法 ,是纳支法时间针灸学的又一发挥 ,即十二时辰配合十二脏腑经络按时开络穴。它根据《灵枢·邪客篇》中 :“……是谓因冲而泻 ,因衰而补 ,如是者 ,邪气得去 ,真气坚固 ,是谓因天之序。”具体应用是 :把与发…  相似文献   

14.
毛必文 《云南中医杂志》1989,10(2):F003-F003
针刺长强穴能治疗腰痛.但该穴距离肛门较近,易引起感染,为此笔者改用指压长强穴治疗腰痛病人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设专篇对痿证进行了论述,确立了"五体痿",即"痿躄(皮痿)"、"脉痿"、"筋痿"、"肉痿"、"骨痿",并对病因病机治法都进行了深探,为后世治疗本病确立了"治痿独取阳明"的法则。本文从肺热叶焦、心气热、肝气热、脾气热、肾气热、气虚血瘀、阴虚血瘀、寒湿瘀滞筋脉、恶血留滞经脉、饮食情志、久病入络、久病多瘀等方面探讨痿证瘀血观,用活血化瘀学说丰富"治痿独取阳明"的痿证治则。  相似文献   

16.
王慎杰 《光明中医》2010,25(9):1675-1675
目的肛肠病手术后疼痛是最常见并发症,为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探究针刺长强穴对肛肠病手术后气滞血瘀型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临床80例肛肠病手术后气滞血瘀型疼痛患者施行针刺长强穴。结果 80例肛肠病手术后气滞血瘀型疼痛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好转。结论肛肠病手术后针刺长强穴对缓解气滞血瘀型疼痛有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选穴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是一种发病率和致残率都较高的疾病,偏瘫是其主要后遗症。针灸作为一种外治法,在偏瘫康复过程中的明显促进作用已被世界公认,而选穴是其中的重要步骤,也关系到针刺手法能否发挥最佳效应问题。现将近年来的有关临床报道综述如下。1 辨经、辨位与选穴长期以来,“治痿独取阳明”这一理论指导着临床选穴。欧阳氏认为“独取阳明”中的“独”字非“唯独”之义,而包含“主要”的意思。在治疗中取阳明经穴,可起灌其中土、营养四肢、补其阳明、化其痰湿之功,又可发挥疏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使血行风自灭。应用时先针健侧,后改针患侧。[1]但杨…  相似文献   

18.
治痿取中应悉两土赅虚实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痿之为病成因颇多,然由中州失运,精微不化,经脉少充,肢体不荣而致者不为临床少见,《素问·痿论》“治痿者,独取阳明。……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实开痿证治胃之先河。由此而降,治宗此说者甚多,如石顽老人在其  相似文献   

19.
针刺长强穴治疗婴幼儿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长强穴治疗婴幼儿腹泻张天录,刘改莲主题词长强穴;婴幼儿腹泻;针刺治疗婴幼儿腹泻,多发于夏秋季节。多因气候影响,喂养失当、饮食不节;引起脾胃的消化功能失调。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针刺长强穴治疗泄泻和久泻,取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组38例中男婴16例,...  相似文献   

20.
王涛 《中国针灸》2012,32(7):635-638
韩景献教授的排刺三法是根据病位深浅及治疗部位的不同,分为皮部、经筋、经脉排刺三法。皮部排刺治疗皮部表面的病症,其特点是浅刺至皮;经筋排刺治疗经筋疾患,其特点是不拘泥经筋循行分布的规律,常涉及多经的经筋;经脉排刺以循经取穴为原则,可分为经脉病排刺及脏腑病排刺,经脉病排刺治疗经脉某一段的局部病变,脏腑病排刺治疗与经脉循行出入相关的脏腑的病变,其中背俞穴排刺用于治疗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胸腹内脏器及系统的病变,枕三经排刺用于治疗小脑疾患引起的眩晕共济失调等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