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细菌型淡豆豉发酵底物及前酵、后酵工艺。方法:分别以黄豆和黑豆为底物,以枯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以4种异黄酮成分的含量为指标考察淡豆豉前酵和后酵工艺。结果:以黄豆和黑豆为底物前酵过程都出现大豆苷和染料木苷的含量下降,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含量上升的结果,后酵样品中除黄豆后酵组大豆苷元的含量继续升高外,其他异黄酮成分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发酵后黄豆组结合型糖苷含量低于黑豆组,苷元含量则高于黑豆组。结论:从结合型糖苷的降解和苷元的转化角度分析,生产细菌型淡豆豉不需要后酵过程,以黄豆为底物优于黑豆。  相似文献   

2.
大豆与其生物发酵制品淡豆豉异黄酮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豆与其生物发酵制品淡豆豉中异黄酮的含量变化。方法:大豆通过传统的发酵方法制备成淡豆豉,通过比色法测定了大豆和淡豆豉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豆和淡豆豉中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大豆总黄酮含量0.637mg.g-1,游离苷元含量0.152mg.g-1;淡豆鼓中总黄酮含量0.731mg.g-1,游离苷元含量1.701mg.g-1。结论:大豆和淡豆豉总黄酮含量基本相当,淡豆豉中大豆异黄酮游离苷元含量是大豆中的10~40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淡豆豉和黑豆提取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并检测提取物中4种异黄酮成分的含量。方法:MTT法观察淡豆豉和黑豆提取物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增殖率的影响,Annexin/PI法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细胞的早期凋亡,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淡豆豉和黑豆提取物中4种异黄酮成分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含量变化。结果:淡豆豉和黑豆提取物对MCF-7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诱发癌细胞凋亡,但高浓度淡豆豉提取物的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明显高于黑豆(P0.05)。淡豆豉提取物中大豆苷、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含量显著高于黑豆提取物(P0.01),但染料木苷的含量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淡豆豉提取物与黑豆相比具有较强的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淡豆豉中含量较高的异黄酮成分大豆苷、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可能是其较强的抗癌细胞增殖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不同品种大豆(黑豆、青豆、黄豆、褐豆)为原料加工的大豆黄卷和淡豆豉进行含量测定,分析大豆黄卷和淡豆豉的实验室加工品和市售品中异黄酮含量的差异,为大豆黄卷和淡豆豉的制备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同品种大豆为原料加工大豆黄卷和淡豆豉,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使用HPLC法对药材中大豆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染料木苷含量进行测定。采用C_(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以甲醇-1%醋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结果黄豆加工成的大豆黄卷中结合型糖苷大豆苷和染料木苷总量最大,含量范围为0.1090%~0.1431%,黑豆加工成的淡豆豉中游离型苷元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总量最大,含量范围为0.0937%~0.1628%。结论黄豆适宜加工成大豆黄卷,黑豆适宜加工淡豆豉,这也是市售品大豆黄卷和淡豆豉质量参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交设计优选大豆中总异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是由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成熟种子,在华北地区分布广泛。大豆可以作为油料经济作物,亦可作为常用中药淡豆豉的原料。大豆含有12种异黄酮,分为游离型的苷元(aglycon)和结合型的糖苷(glucoside)两类[1],经发酵后部分苷转变为苷元[2],两种含量较高的苷元成分为:染料木素(genistein)和大豆素(daidzein)[。1]异黄酮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延缓衰老、改善心功能状态、抗癌等广泛的药理作用[3-7]。对大豆提取工艺的研究应以异黄酮为主。本实验以大豆中染料木素为质量控制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考察了药材粒度、乙醇浓度、提取…  相似文献   

6.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淡豆豉中大豆素和染料木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曲丽萍  宓鹤鸣  范国荣  位华  孙亮 《中草药》2006,37(3):375-377
淡豆豉是经大豆Glycine maa T(L.)Merr.发酵而来的传统中药,其中所含的大豆异黄酮是该药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是一类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防癌抗癌、治疗骨质疏松、降低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功效。经发酵处理后大豆异黄酮中游离型苷元的质量分数明显提高,如大豆素和染料木素,而游离型大豆异黄酮比结合型大豆异黄酮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因此,如何简便、快速从淡豆豉中分离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对进一步进行药效与作用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7.
大豆发酵制品中总异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大豆发酵制品——淡豆豉中异黄酮类成分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方法。方法以染料木素为对照品,利用染料木素与氢氧化钠产生反应,在271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点,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淡豆豉中总异黄酮的含量。结果淡豆豉中总异黄酮的含量为9.884mg/g,加样回收率为99.3%,相对标准偏差为2.1%。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测定淡豆豉中总异黄酮的含量的一种手段,适用于淡豆豉及其它豆制品的日常分析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21种不同产地中药淡豆豉中5种活性成分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不同产地市售淡豆豉中总异黄酮、大豆皂苷、多糖、总蛋白、纤溶酶的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聚类分析,为淡豆豉的工艺研究和质量评价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染料木素为对照品,测定总异黄酮的含量,测定波长为260 nm,染料木素在0.996 4~14.946 mg·L-1呈良好线性关系;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测定大豆皂苷的含量,测定波长520 nm,齐墩果酸在2.2~11 mg·L-1呈良好线性关系;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以葡糖糖为对照品,测定多糖的含量,测定波长490 nm,葡糖糖在0.002 5~0.02 g·L-1呈良好线性关系;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总蛋白的含量,测定波长595 nm;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豆豉纤溶酶活力,以尿激酶为对照品,尿激酶在100~10 000 U·mL-1呈良好线性关系。使用SPSS 16.0以淡豆豉中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为参数组合对市售淡豆豉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各地市售淡豆豉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异,这21种淡豆豉中总异黄酮的质量分数最低为0.518 mg·g-1,最高为4.511 mg·g-1;大豆皂苷的质量分数最低为0.873 mg·g-1,最高为8.623 mg·g-1;多糖的质量分数最低为0.28%,最高为1.81%;总蛋白的质量分数最低为4.675%,最高为36.133%;7号样品中淡豆豉无纤溶酶活性,其他有活性的产品,纤溶酶活性最低为15.49 U·g-1,活性最高为1 752.08 U·g-1。聚类分析的树状图结果与地理位置有明显的对应关系。结论:21批不同产地淡豆豉中活性成分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基于发酵原理的淡豆豉异黄酮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淡豆豉中异黄酮合适的分析评价方法,分析《中国药典》方法(简称药典法)的科学性。方法:从发酵原理的角度,分析淡豆豉异黄酮不同分析方法的差异;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定量分析药典法淡豆豉与对照组淡豆豉发酵过程中3种异黄酮苷元的变化。结果:淡豆豉中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3种苷元的线性、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6%,99.96%,100.22%。与前酵制曲工序结束样品相比,两种方法经过后酵再闷工序后,苷元含量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药典法工艺制备淡豆豉样品异黄酮苷元总量有显著优势,以后发酵再闷15 d作为发酵终点,异黄酮苷元总量可达1 212.23μg·g~(-1)。结论:历代以来,淡豆豉发酵制备讲究"发透"。从发酵原理分析,淡豆豉发酵制备过程中异黄酮总量略有下降,异黄酮苷元类化合物含量显著升高。采用HPLC法直接定量分析生物活性较高的异黄酮苷元类成分,该分析方法较为简单,灵敏度、准确度较高,建立合适的标准,可更有效控制淡豆豉的质量。药典法收载工艺发酵制备的淡豆豉,质量较佳。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5,(8)
目的比较分析淡豆豉和黑豆乙醇提取物促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及二者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MTT法对淡豆豉和黑豆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促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二者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淡豆豉和黑豆的乙醇提取物对大鼠成骨细胞的促增殖率分别可达到36.5%和28.2%,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异黄酮类化合物,经液质联用分析共鉴定出15个黄酮类成分。结论黑豆发酵成淡豆豉后的成分变化主要体现在由苷类成分脱糖转化为苷元,含有量显著增加的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两种苷元主要由丙二酰大豆苷(大豆苷元-G-M)和丙二酰染料木苷(染料木素-G-M)脱丙二酰基和葡萄糖转化而来。  相似文献   

11.
UPLC法测定中药淡豆豉中3种主要异黄酮苷元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淡豆豉中3种异黄酮苷元(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析方法。方法:采用UPLC色谱系统,C18色谱柱(100mm×2.1mm,1.71xm),乙腈-0.1%甲酸水溶液(24:76)为流动相,样品经80%甲醇提取后,用UPLC—UV进行分析检测,检测波长260nm。结果:淡豆豉中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在5min完全分离并进行含量测定,大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其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5%,99.06%,97.84%。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同时测定淡豆豉中大豆苷元、黄豆黄素和染料木素的含量,为更好地评价淡豆豉药材质量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淡豆豉中豆豉多糖、大豆异黄酮的超声提取及含量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静  葛喜珍  田平芳  李申  胡静远  王鑫 《中药材》2007,30(12):1532-1534
目的:提取中药淡豆豉中大豆异黄酮和豆豉多糖,并分别检测两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提取大豆异黄酮和豆豉多糖;聚酰胺薄膜层析定性、HPLC定量检测大豆异黄酮;硫酸-苯酚法显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对豆豉多糖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聚酰胺薄膜层析法最佳展开剂系统为甲醇∶醋酸∶水(18∶1∶1)。HPLC最佳流动相:甲醇∶乙酸∶水(12∶1∶10),染料木苷、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在20 min内分离良好。中药淡豆豉含有染料木苷1076.8μg/g、大豆苷元310.48μg/g、染料木素141.93μg/g、豆豉多糖0.91%。结论:精密度实验和加样回收实验均RSD<3%,证明检测方法及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淡豆豉中总异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对淡豆豉中总异黄酮及蛋白酶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UV法,以染料木素为标准品,在最大吸收峰261 nm处测定黑豆、自然发酵的淡豆豉、米曲霉发酵的淡豆豉、黑曲霉发酵的淡豆豉中总异黄酮含量;以福林法测定蛋白酶活力。结果:黑豆中的总异黄酮的含量为7.77mg·g~(-1),自然发酵淡豆豉总异黄酮为8.08 mg·g~(-1),米曲霉发酵淡豆豉总异黄酮为8.87 mg·g~(-1),黑曲霉发酵淡豆豉总异黄酮含量为10.99 mg·g~(-1)。平均加样回收率100.09%,100.34%,99.76%,99.87%,相对标准偏差为为1.10%,1.28%,1.22%,1.24%。酶活力测定结果为:黑豆190.7 U·g~(-1)、自然发酵淡豆豉309.4 U·g~(-1),米曲霉发酵淡豆豉474.9 U·g~(-1),黑曲霉发酵淡豆豉500.0 U·g-1。结论:UV法作为检验淡豆豉中异黄酮含量的一种手段,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单一菌种发酵淡豆豉异黄酮含量和酶活力均高于黑豆和自然发酵淡豆豉。  相似文献   

14.
优化HPLC法测定淡豆豉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淡豆豉中大豆异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为Agilent Hyper-sil C18(4.0 mm×250 mm 5,μm),流动相为甲醇-0.09%醋酸(48:52),流速1.0 mL.min-1,测定波长为254nm,检测温度为25℃的色谱条件测定。结果:线性范围:大豆苷40.6~203μg(r=0.9998),染料木苷11.15~55.75μg(r=0.9926),大豆苷元12.05~60.25μg(r=0.9933),染料木素5.5~27.5μg(r=0.9946)。测定精密度:大豆苷RSD=1.59%,染料木苷RSD=1.7%,大豆苷元RSD=0.8%,染料木素RSD=1.6%。大豆异黄酮总量24h稳定性RSD=1.49%,重复性RSD=1.06%,加样回收率:大豆苷为(99.24±3.77)%,染料木苷为(99.66±5.82)%,大豆苷元为(99.41±4.33)%,染料木素为(99.06±7.09)%。结论:本法简便、可靠、灵敏,可作为大豆异黄酮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淡豆豉的发酵过程,研究其中大豆异黄酮(SIF)类物质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原料中SIF类物质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定量原料及不同发酵阶段样品中9个SIF,以乙腈和0.1%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发酵原料马料豆中异黄酮质量分数为(3 244.41±925.57)μg·g–1,9个SIF中苷类占99.10%,苷元占0.90%,SIF主要以丙二酰基葡萄糖苷、葡萄糖苷形式存在。经过前处理(泡、蒸),样品中苷类占95.71%,苷元占4.29%,SIF主要以葡萄糖苷形式存在。前酵结束时,样品中苷类占52.11%,苷元占47.89%,SIF主要以葡萄糖苷和苷元形式存在。后酵阶段苷类持续减少,苷元持续增多,后酵第七天时,样品中苷类全部转化为苷元,SIF总量为(1 940.20±29.12)μg·g–1,相较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所得马料豆中SIF含量损失了约38%。若继续发酵,则苷元含量减少,且以染料木素减少最为明显。结论 相较于雄黑豆,马料豆更适宜用于发酵淡豆豉。发酵过程中,异黄酮苷类转化为苷元,同时伴随着苷元的破坏分解,故苷元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苷类最大程度转化为苷元时,淡豆豉达到“发透”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中淡豆豉的含量测定项标准不足以评价优劣,建议结合原料种类及发酵原理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拟根据淡豆豉的质量问题,选择适合的质量控制指标,采用生药鉴定学、薄层鉴别、含量测定等方法,开展淡豆豉质量标准研究工作,为淡豆豉药材质量标准的提升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传统生药鉴定方法,对淡豆豉及其伪品的性状特征进行比较,找出具有鉴别专属性的性状特征,修订淡豆豉的性状鉴别项;对淡豆豉标准薄层鉴别中的展开剂进行优化,建立专属性强的薄层鉴别方法;根据淡豆豉发酵前后的成分差异,以能体现发酵程度的大豆苷元、染料木素为指标,建立含量测定方法,以Agilent SB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乙腈-1%冰醋酸(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建立的性状鉴别项,能从种脐特征区分伪品黑芸豆;建立的薄层鉴别方法也能有效地区分伪品;选择的大豆苷元、染料木素作为含量测定指标,可以有效地区分正伪品及未发酵品,考虑到不同发酵工艺的差异造成的含量差异,建议淡豆豉中染料木素、大豆苷元的总量不得少于0.040%。结论:建立的性状鉴别项、薄层鉴别项和含量测定方法能够更好地控制淡豆豉质量,可为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关于淡豆豉药材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材》2016,(1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淡豆豉中的大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黄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6种异黄酮类成分含量的UPLC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0.1%冰乙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大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黄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分别在0.088~5.280μg/mL(r_1=0.9997)、0.092~5.520μg/mL(r_2=0.9998)、0.152~9.120μg/mL(r_3=0.9998)、0.100~6.000μg/mL(r_4=0.9999)、0.072~4.320μg/mL(r_5=0.9998)、0.048~3.840μg/mL(r_6=0.999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适用于同时测定淡豆豉中大豆苷、黄豆黄苷、染料木苷、黄豆苷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豆豉中大豆异黄酮及苷元降血糖活性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永川豆豉中大豆异黄酮及苷元的降血糖活性及其降血糖机制。方法永川豆豉粉碎,脱脂,然后用65%的乙醇浸泡,超声提取两次。所得提取液离心后旋转蒸发,用无水乙醇提取可得大豆异黄酮的粗提品。正丁醇饱和的水溶液除糖及色素等。然后经硅胶分离出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河南鼠注射四氧嘧啶造成高血糖模型,连续7 d灌胃给予所提取的大豆异黄酮及苷元。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水平。结果永川豆豉中的大豆异黄酮及苷元能显著地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鼠血糖水平,缓解糖尿病症状;大豆异黄酮和染料木素都能抑制葡萄糖的活性,尤以染料木素最为明显。结论豆豉中的大豆异黄酮可以明显地降低小鼠的高血糖,其所含的成分染料木素为主要的降血糖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淡豆豉有效成分含量及二肽基肽酶Ⅳ活性的比较研究,对挂霜与无挂霜淡豆豉进行品质评价。方法HPLC法对挂霜与无挂霜淡豆豉中大豆苷元、染料木素进行含量测定;建立二肽基肽酶Ⅳ体外模型,检测挂霜与无挂霜淡豆豉对二肽基肽酶Ⅳ的抑制率。结果 挂霜淡豆豉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含量、对二肽基肽酶Ⅳ的抑制率均低于无挂霜淡豆豉。结论 表明无挂霜淡豆豉的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20.
中药淡豆豉高效发酵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为指标,筛选淡豆豉的高效发酵茵株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将从自然发酵淡豆豉中分离出来的菌株在无菌条件下分别接种于大豆中进行纯种发酵实验,通过比较各个菌株发酵后淡豆豉中主要药效成分大豆异黄酮(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的含量,筛选高效发酵菌株,并对菌株的菌落形态、菌体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鉴定.结果:从自然发酵淡豆豉中分离出两株高效的发酵菌株,经鉴定均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