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红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92例间质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丹红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检测血清Ⅲ型胶原(Ⅲ-C)、γ-干扰素(IFN-γ)水平、高分辨CT病变评分、末梢血氧饱和度检查(SPO2)及6分钟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Ⅲ-C水平下降及IFN-γ水平升高、6分钟步行距离延长(P<0.05),丹红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组高分辨CT病变评分较治疗前有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患者SPO2治疗前后无改善(P>0.05)。结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及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肺纤维化,提升患者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乙酰半胱氨酸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P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VC%、VC%、DLCO/VA%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FVC%、VC%、DLCO/V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O_2均显著升高、PCO_2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P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98%)显著低于对照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乙酰半胱氨酸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肺功能,显著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用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IIP)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 36名 IIP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拍常规胸片、血气分析及运动肺功能后给出临床 -影像 -生理 (CRP)评分 ,经口服强的松 0 .5 mg· kg- 1 · d- 1 一个月后复查 CRP评分。结果 经口服强地松治疗 ,IIP患者 CRP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 ,进行配对 t检验 ,测 CRP评分下降有统计学意义 (P<0 .0 0 1)。结论 运用 CRP评分系统作为疗效指标进行研究 ,糖皮质激素可作为 IIP患者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是一组原因不明的异质性弥漫性间质性肺病(ILD),病变不仅侵犯肺间质,肺实质也明显受累,故美国胸科协会(ATS)/欧洲呼吸协会(ERS)于2002年颁布的国际多学科共识将其称为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DPLD)。其特征为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炎症及纤维化所构成的损害。肺实质是指各级支气管及肺泡结构,肺泡主要指肺泡腔及肺泡上皮细胞。肺间质是指肺泡上皮基底膜与毛细血管内皮基底膜之间的潜在间隙,其中充填着弹力纤维、胶原纤维、网状纤维、无定形细胞外基质及少量细胞,是肺的重要支撑组织。IIP主要损伤部位为肺间质,但也累及肺泡腔、肺泡上皮、外周气道、小血管及其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至2012年确诊为IPF的患者共36例,分为2组,对照组18例,单用泼尼松;联合组18例,泼尼松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用7d,对两组分别进行临床表现、肺功能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咳嗽、呼吸困难改善的总有效率(77.78%)较对照组(55.56%)提高(P<0.05);联合组患者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76.92%±20.33%)、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83.89%±21.39%)和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74.58%±21.12%)较治疗前(61.08%±19.11%、66.38%±18.64%和51.33%±20.61%)改善(P<0.05),且与治疗后对照组(73.24%±20.19%、72.29%±19.78%和71.66%±21.01%)相比,联合组患者改善更明显(P <0.05).结论 与单用泼尼松治疗相比,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泼尼松可进一步改善IPF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川芎和丹参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应用川芎、丹参注射大白鼠肺纤维化与氢化可的松对照获相仿疗效,因而用于临床。方法:1996-1999年确诊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者40例,分为2组。联合组20例,为川芎、丹参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20例,单用泼尼松治疗。结果:治疗后1、6月随访,呼吸困难、咳嗽、胸部X线阴影、肺功能2组相仿;12月时,联合组略优于对照组。36月联合组稳定7例,死亡3例。对照组稳定4例,死亡5例。结论联合组治疗IPF,36月后观察长期疗效,病情稳定例数高,病死例数低于单纯泼尼松组。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s)为一组类型不同的疾病,各类型对糖皮质激素(GC)治疗的疗效反应和预后不一,故备受临床医生对诊断的关心,本病从病变的组织病理区分为:特发性肺纤维化/隐源性纤维化性肺泡炎(IPF/CFA,又称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隐源性机化性肺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COP/BOOP),急性间质性肺炎(AIP), 相似文献
9.
呼吸系疾病中,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系指一大组不同性质的肺部疾病。它们弥漫分布于双肺,主要侵犯周边肺组织,如肺泡、肺泡间隔、小气道和小血管,肺间质结构。这些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少特异性,虽然影像学上有一些特点,但常不能作为确定诊断的绝对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李国华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9):1547-1549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s,IIP)指的是一组原因不明的间质性肺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诊治困难,并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病从基础到临床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予以阐述。1IIP的分类和诊断进展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又名特发性肺纤维化,为一组原因不明的进行性下呼吸道疾病,病理过程一般为进展缓慢的弥漫性肺泡炎和/(或)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泡结构破坏,形成肺泡腔内完全型纤维化和囊泡状的蜂窝肺。本病预后不良,大部分患者因肺纤维化导致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存活时间仅3~5年。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的改进及电视胸腔镜(VATS)/开胸肺活检的开展,本病已成为国外呼吸病理研究的热点。国内相关报道也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INSIP)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经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CRP)诊断的INSIP患者29例,根据有无纤维化分为INSIP-1组(富细胞型,9例)和INSIP-2组(混合型和纤维化型,20例),经CRP诊断的30例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患者作为对照组(UIP组),回顾性分析3组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及随访结果,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曲线.结果 INSIP-1组的发病中位年龄(48.0岁)低于INSIP-2组(56.0岁)和UIP组(58.5岁),INSIP-1组的病程[(60±28)个月]长于INSIP-2组[(48±33)个月]和UIP组[(44±23)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2,P>0.05);INSIP-1组糖皮质激素有效例数(9/9)明显高于INSIP-2组(11/20)和UIP组(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NSIP-1组随访时间[(56±27)个月]明显长于INSIP-2组[(23±18)个月]和UIP组[(25±17)个月],显效例数(6/9)明显高于INSIP-2组(9/20)和UIP组(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224,均P<0.05),死亡例数(0/9)明显低于INSIP-2组(4/20)和UIP组(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NSIP纤维化程度与糖皮质激素疗效和预后密切相关,糖皮质激素治疗富细胞型INSIP有较好的反应和预后,纤维化型INSIP的预后较差,明确诊断和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口服激素治疗间质性肺炎疗效。方法将52例间质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乌司他丁联合口服激素治疗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白介素17(IL-17)、Ⅲ型胶原(Ⅲ-C)及肺功能一氧化氮弥散量DLCO(%)测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IL-17及Ⅲ-C较治疗前降低,乌司他丁联合口服激素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乌司他丁联合口服激素组患者DLCO较治疗前升高,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口服激素治疗间质性肺炎改善体内炎症反应,减轻肺间质纤维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弥散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李志奎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3,(5):1-4
特发性问质性肺炎(idiopathicinterstitialpneumonia,IIP)是一组病因不明的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该病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并最终导致肺纤维化,因无特效治疗,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11]。长期以来,IlP概念和分类比较混乱,其诊断一直是临床医师困惑的问题。2002年美国胸科学会(AmericanThoracicSociety,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uropeanRespiratorySociety,ERS)发表了IIP分类和诊断标准的国际共识意见,即IIP的ATS/ERS分类,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中药肾炎康复片治疗原发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49例原发肾病综合征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5例,采用泼尼松合用肾炎康复片治疗;对照组24例,单用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血肌酐、24 h尿蛋白的变化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0%,对照组总有效率49.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尿蛋白、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泼尼松结合中药肾炎康复片治疗原发肾病综合征有较好疗效,且较少发生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CTD)或称胶原血管病是一组以机体各个部位结缔组织成分损害为共同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许多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硬化病(SSc)、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PM/DM)、干燥综合征、混合性CTD以及强直性脊柱炎等均可伴发间质性肺疾病,特别是间质性肺炎. 相似文献
20.
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第4期活动于2008年11月28日举办.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特发性问质性肺炎(IIP)的诊断策略.为了活跃气氛,采用自由发言和辩论两种形式相结合,来自北京多家医院的中青年呼吸科医生对这个临床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次沙龙由北京协和医院徐作军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