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立孙,江苏南通市人,生于1897年,卒于1969年。弱冠就学于南京高等师范,因体弱多病,习气功而愈,故对祖国医学怀有特殊感情。执教后,课余喜读《内经》等书,对针灸渐感兴趣,乃就学于湖南沈鉴渠医师。后又研究数载,为人治病,多获良效。从此矢志针道,行医四十余年,成为南通地区著名针灸医家,平生著有《子午流注》《针灸探微》《针灸发微》等书,为针灸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最近我们重读了徐氏《针灸发微》一书,仔细探索全书内容,仍觉受益非浅,现试就其学术思想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关联规则挖掘《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两书腰痛的症穴知识结构,为针灸古医籍进行以病种为关联发现症穴配伍提供科学的方法学参考,同时探讨关联规则在针灸古医籍整理中的可行性及科学性。方法:筛选和规范《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腰痛"的症穴条文,建立病症穴事务数据库,在Weka3.9.0平台采用Apriori算法对有关"腰痛"的条文进行"病—症""症—穴"的二维关联分析。结果:两书共有153条提及腰痛症状及针灸治疗的条文,腰痛伴随症状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脊痛31.68%、形寒肢冷25.74%;使用腧穴的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委中17.60%、肾俞9.60%、昆仑6.40%;腰痛症穴配伍中位于前三的依次为腰痛伴脊痛取委中,腰痛伴形寒肢冷取肾俞,腰痛目眩取昆仑;腧穴配伍方面,委中-肾俞最高,支持度为30.40%。结论:腰痛的伴随症状多有脊痛、形寒肢冷等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的经脉病症;取穴多为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的腧穴以及特定穴;针灸古医籍在治疗腰痛中症状分明、穴位精简。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涉及的针灸条文为依据,分析张仲景的针灸学术思想。方法在通读理解的基础上摘录两书中涉及针灸的条文,分析、归纳、总结其学术思想。结论张仲景针灸学术思想体现在以下7方面,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治病求本,重在辨证;阳证宜针,阴证宜灸;针灸具有发散表邪、疏通经脉、清泻瘀热、温阳散寒、通阳行痹等多种作用,并将针灸后患者的反应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阴虚内热、阳盛里热、太阳表证禁用火治;选穴精少,善用特定穴;针灸药并重,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夏裕群 《光明中医》2011,26(6):1183-1184
针灸之治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对针灸处方用穴的依据、组方、变化等,足为后世效法奉行的准则。笔者在研读古人经文和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认为针灸临床治疗多不必拘于何病,结合《内经》、《千金方》等经典原文所载之证治法则,有是症、证,用是经、穴,运用于临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兹证之以验案1则。  相似文献   

5.
《针灸甲乙经》作为针灸史上的一次重要总结,里面记载了许多治疗癫狂疾病的针灸处方,本文通过对这些处方中的经穴进行整理和分析,挖掘处方中可能蕴含有的关于治疗狂证的经络运用规律,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1 分析软件 针灸数据挖掘系统,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2研究对象 《针灸甲乙经》中关于针灸治疗狂证的且含有经穴的所有针灸处方.  相似文献   

6.
中医古籍《医学证治发微》是一部并不出名的著作,作者对于多数人也很陌生。一直以来所有文献都认为作者名徐澹庵,字扆臣,约成书于清末。笔者用徐澹庵、徐扆臣、医学证治发微、证治发微等检索词,在各种数据库中反复检索,得到《医学证治发微》有效相关文献4条,即工具书的4条记载;徐澹庵有效相关文献9条(含《医学证治发微》4条有效相关文献);徐扆臣有效相关文献4条与《医学证治发微》相同;《证治发微》有效相关文献0条。足见该书相关记录之稀少。文献记载的"徐澹庵"与《医学证治发微》的作者徐扆臣,字澹庵是两个不同的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讹误,多半是因为"澹"通"淡""庵"通"安"。且《医学证治发微》所见者寡,而"徐锦,徐淡庵"所知者众。于是误将清康熙雍正乾隆间的海盐人"徐扆臣,徐澹庵"的著作,安给了清乾隆、道光间的江苏长洲名医"徐锦,徐淡庵"。笔者通过查阅原著,考究文献,对讹误进行了分析,认为《医学证治发微》一书作者为清顺治、康熙年间浙江海盐人徐扆臣,字澹庵,该书当成书在康熙年间。  相似文献   

7.
《针灸集成》处方用穴的计算机分析沈尔安广西玉林地区医学情报所(玉林537000)陈大明,唐传其广西玉林地区人民医院(玉林537000)清代廖润鸿编撰的《针灸集成》,其临床处方的精华,较集中的体现在该书卷二内景、外景(形)、杂病三篇之中。现代针灸大师承...  相似文献   

8.
邝碧瑶  李敏  王波  莫霭儿  曾欢 《新中医》2020,52(15):187-190
泽田健先生为日本著名针灸家,一生致力于专研《内经》《难经》《十四经发挥》等传统医籍,泽田派针灸在日本独树一帜,其针灸思想以我国传统医学的阴阳、五行为指导,提倡整体疗法。通过研读泽田健先生的《针灸真髓》,总结泽田派针灸的学术思想,并从刺灸特点、穴位选择、经穴移动观、特定穴及经验穴的使用、三焦与肾脏理论、疾病之三期等方面进行剖析,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灸大全》学术思想初探蔡贵生(甘肃省清水县中医院741400)关键词《针灸大全》;学术思想《针灸大全》为明·徐凤撰,成书于明正己未年(公元1439年)。全书只6卷,内容包括针灸歌赋、十二经脉、奇穴、要穴、针灸方法、证治、宜忌等。既取材于前人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0.
曹颖甫为近代著名经方派医家,学验俱丰,而又贵在态度严谨、实事求是,这在其对《金匮要略》的阐释发微中有充分体现。先生致力于仲景之学,所著《金匮发微》一书是他研究仲景医学杂病部分的结晶,体现了他的学术思想,又于经文阐发方面有独到之处:注重实证,注释每多参以自己的临床经验确切者,以实践验理论;灵活通晓,不拘泥于条文本身,申仲景未尽之旨;重视不同病证和方药的类比对举,析其异同,从其间细微差别找到疾病辨治的关键;对原文内容细注详疏,补其未备,使理论能务到实处。该书密切临床,论述允当,可以说兼顾了《金匮要略》诊治疾病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可作为研习经典的重要参考书。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针灸在世界上影响日益扩大,针灸穴名标准化问题已为人们重视。贵刊1984年第7期《针灸穴名标准化刍议》(下称《刍议》)一文,对《中国针灸穴名国际化方案》中的讹误提出了精湛的见解,持之有据,言之成理,给人启迪良多,但是,在论述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疏忽之处。对此直陈管见如下。研究古代汉字,纠正其中的历史讹误,一般须遵循古今形、  相似文献   

12.
我国汉代的医学大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后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他是创立方剂的鼻祖,又是善用针灸的大师。就《伤寒论》中所载原文397条,113方,其中运用针灸的有31条,并有一定的规律性。为了继承和发扬张氏在辨证施治运用针灸的宝贵经验,更好地为人类的保健事业服务起见,故不揣谫陋,兹就个人管见所及略述于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针灸甲乙经》中治疗小儿痫证的针灸处方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处方中特定穴的运用规律,经分析得出:《针灸甲乙经》中治疗小儿痫证重视特定穴的使用,选用的特定穴中以交会穴的选用频次最高,其次为五输穴、络穴。尤为注重与膀胱经有关联的特定穴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浅析《外科心法要诀》的针灸特色230038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系沈晓明主题词《外科心法要诀》针灸《外科心法要诀》是清代大型医学丛书《医宗金鉴》的一个部分,专论外科疾病的诊治,其中有很多篇幅涉及针灸的理论、方法与技术,颇具特色,兹浅述如下。1取经穴诊法经穴...  相似文献   

15.
别具一格的彩色上海中医学院和上海中医研究所的有关针灸和解剖学专家,经多年精心摸索,编绘成了彩色的《针灸经穴图》,将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针灸经穴图》共有彩图七幅.其中六幅标志了分布在十四经脉循行经络上的腧穴361个,是十四经经脉之气直接注输出入的处所,它反映了我国历代传统穴位的结晶.为了对近年来针灸临床实践中发展的新穴有所反映,特专门绘制了一幅经外奇穴图,其中所列47穴基本上根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针灸学》和《中国针灸学概要》选收,并经各地有关针灸专家、医师和教师反复讨论、精选后确定.  相似文献   

16.
李文宪及其《针灸精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XL  Dai M  Liang YH 《中国针灸》2011,31(2):186-188
探讨李丈宪生平事迹及其<针灸精粹>的体例内容和编著特点.通过收集和研究有关李氏的文献资料,表明其生于1909年,广西藤县或苍梧人,师从广西名医陆钧衡,曾游学于江浙港澳,尤精于针灸,是民国时期较有成就的医家.<针灸精粹>1卷,共14章,集各书所长,会各家精英,重视穴性,取穴精当,针灸并重,简要实用,对针灸的学习和临床都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现代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清代医家李学川的著作《针灸逢源》中所提及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的处方选穴规律及配伍意义。方法:利用Excel软件建立《针灸逢源》中风及其后遗症针灸治疗处方数据库,用IBM SPSS modeler 18.0、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收集《针灸逢源》中的中风及其后遗症针灸治疗条文48条,分析得出共涉经络14条,穴位80个,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合谷、风市、百会、曲池、水沟,使用频次最多的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督脉、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部位集中在头面颈、上下肢,特定穴多为五输穴、交会穴,配伍关联结果支持度、置信度排名前2位的是合谷→阳陵泉、曲池→足三里。结论:《针灸逢源》中针灸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的选穴、配穴规律有近部选穴、对症选穴、辨证选穴、循经选穴、按部配穴、上下配穴、远近配穴、同名经配穴,临证注意发挥特定穴的作用,注重经络辨证,辨证运用厥阴阳明转枢气机、醒脑开窍、疏通经络、启闭固脱等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伤寒论》有关讨论针灸技术临床运用条文的学习和分析,发现其对针灸认识的思想内涵不失丰富和精妙,主要涉及:针灸亦可治未病;针灸各有所宜,三阳病、实证、热证宜以针泻之,三阴病、虚证、寒证宜以灸补之;针(灸)药可以联用,有利提高疗效;重视辨证取穴,讲究慎守病机;重视经脉整体,临症宁失其穴,勿失其经;重视特定穴的运用;重视针灸安全,相信针灸疗效等八个方面。《伤寒论》对其后针灸医学的发展有正面影响,至今仍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曹颖甫,讳家达,一字尹孚,号鹏南,晚署拙巢,江苏省江阴人。民国时期之名医,他自幼攻读文学,后酷嗜岐黄之书,善用经方治病,每获奇效,故名噪一时。著有《古文》、《骈文》、《气听斋诗集》、《梅花集》、《伤寒发微》(以下简称《发微》)、《金匮发微》,后三种已付梓,及门人撰验案编为《经方实验录》。《发微》是曹氏伤寒的代表作。该书校勘精当可取,注释探颐索隐,对六经认识颇具新义,故为中医近代史上著名的伤寒注本之一。本文就《发微》的学术思想作一研讨,意在抛砖引玉。校勘独具慧眼《伤寒论》是东汉张仲景所著,成书之际几遭兵灾,多次散失;又因私授秘传,转抄失误,未能把原版完整地保存下来。清代柯琴《伤寒来苏集》虽涉及校勘,但注重于编次。为此,曹氏认为对《伤寒论》必须进行详细校勘,故创著了《发微》一书。  相似文献   

20.
《针灸经外奇穴图谱》(修订版),经过近半个世纪终于2011年5月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郝金凯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工作期间,开始从事经穴文献整理工作,后发现历代对经穴的研究十分系统,内容丰富。而奇穴却缺乏系统研究。奇穴源于《内经》,《灵枢·刺节其邪》篇有"尽刺诸阳之奇腧也",首开奇穴说,并记载了一些所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