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入院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6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342例,根据患者入院30 d内是否死亡将其分为病死组(86例)和存活组(256例)两组。观察比较两组主要临床特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出血量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入院30 d内死亡的临床价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入院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存活组比较,病死组GCS较低,出血量较大,基底节出血发生率较低,小脑出血发生率及合并脑室出血发生率较高,手术治疗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ROC曲线下面积发现GCS和出血量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入院30 d内死亡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均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S、出血量和小脑出血是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入院3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CS、出血量和小脑出血是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入院3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急救,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01-2014-12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其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n=60)和非END组(n=62),对比分析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将END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内科保守方式基础上行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组术急救,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方式,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END组患者的NIHSS评分、白细胞计数(WBC)、血清汇总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白介素-6(IL-6)浓度、颅内血肿体积、出血是否破入脑室比例均显著高于非END组(P0.05),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出血破入脑室和WBC;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vs.83.33%,P0.05)。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WBC越高、出血破入脑室概率越大,END的发生率就越高,患者预后便越差;当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END时应立即采取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进行临床急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基层医院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住院近期各种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对并发症可能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8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有103例(87.28%)存在各种不同的并发症,最常见并发症为血压升高(64.4%),其后依次为心律失常(31.4%)、高颅内压症(24.6%)、尿失禁(24.6%)、吞咽困难(21.2%)、肩手综合征(16.9%)、血糖升高(15.3%)、肺部感染(11.86%)等。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后血压升高似与年龄组(X2)有相关;心律失常与出血是否破入脑室(X12)呈明显相关(P=0.029);高颅内压症与意识水平(X5)、出血量(X11)、出血破入脑室(X12)呈明显相关(P0.05);尿失禁与意识水平(X5)呈相关危险因素(P0.01);吞咽困难与意识水平(X5)、出血量(X11)呈明显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近年常见并发症为血压升高、高颅压症、心律失常、尿失禁、吞咽困难等。患者入院时意识水平、出血量大小、出血破入脑室分别是其综合危险因素。脑出血患者近期并发肩手综合征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急性脑出血的患者316例。依据入院24 h内颅脑CT复查结果分为血肿扩大组118例和非血肿扩大组19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影像学检查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结果血肿扩大组饮酒史、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舒张压、意识障碍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血肿扩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破入脑室发生率、首次血肿量、非规则血肿形态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扩大组空腹血糖>6.1 mmol/L比例高于非血肿扩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空腹血糖水平、入院时收缩压、饮酒史为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OR=8.992、3.846、7.359,P<0.05)。结论空腹血糖、入院时收缩压、饮酒史为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出血性脑卒中是维持性透析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并发症。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肾内科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30天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11例透析患者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出血后30天死亡及存活2组患者临床指标,以分析影响早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共计29例患者发生出血性脑卒中,其中血液透析26例,腹膜透析3例。与腹膜透析相比,血液透析患者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更高(66.5vs.10.5/10,000病人年,P=0.002);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分别为73.1%和66.7%。死亡组脑出血时收缩压、脑出血时舒张压、出血量、脑室血肿发生率、i PTH均显著高于存活组,glasgow昏迷评分显著低于低于存活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脑出血时收缩压(r=0.562,P=0.004)、脑出血时舒张压(r=0.569,P=0.004)、出血量(r=0.612,P=0.001)、脑室血肿(r=0.402,P=0.042)、i PTH(r=0.510,P=0.011)、glasgow昏迷评分(r=-0.567,P=0.001)与30天死亡显著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出血性脑卒中后透析方式对生存时间无影响(Log-Rank,P=0.545)。结论本组维持性透析患者中,出血性脑卒中时血压水平、出血严重程度、i PTH水平与出血性脑卒中30天死亡相关,出血性脑卒中后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或腹膜透析对早期预后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出血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患者的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110例24 h内发生基底节出血患者人院时血糖、IL-6、vWF、TNF-α的血浆浓度,结合临床资料,对24 h死亡概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出血量大、高血压史和入院时高IL-6、TNF-α、收缩压、血糖是基底节出血24 h死亡的危险因素(P<0.1),高vWF是保护因素(P<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入院时高IL-6、血糖是基底节出血24 h死亡的危险因素(P<0.1),高vWF是保护因素(P<0.1).结论 检测大脑基底节出血患者人院时血糖、IL-6、vWF的血浆浓度,结合高血压病史的有无,可能对早期死亡的预测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脑出血死亡与临床多因素的关系。方法  78例患者全部经脑CT明确诊断 ,分成存活、死亡两组 ,分析两组在年龄、性别、出血部位、既往高血压病史、入院时意识障碍情况、入院 3d内每天输液量、出血量间的差异。结果 死亡组在年龄 (≥ 6 0岁 )、入院时有意识障碍、入院 3d内每天输液量 (>2 5 0 0ml)、出血量多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性别、出血部位、既往有无高血压病史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年龄≥ 6 0岁、入院时有意识障碍、入院 3d内每天输液量 >2 5 0 0ml、出血量多与病死率增加有关。控制脑水肿、降低颅高压 (包括控制出入水量 )是降低脑出血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揭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的变化,探讨其在脑出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脑出血组病例为2006年8月到2008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危重病医学科收治的高血压性摹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共83例,男54例,女29例;年龄41~79岁,(60.9±9.7)岁.对照组病例为同期急诊治疗的轻微软组织挫伤患者,共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7~79岁,(62.9±8.4)岁.两组病例均除外既往脑血管性疾病、使用抗凝剂、严重感染、严重心肺肝肾疾病及严重外伤史,两组间年龄(P=0.429)、性别(P=0.4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在发病或外伤后24 h内抽取外周血,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ELJSA法测定血浆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D-二聚体及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浓度.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脑出血后死亡的危险因素,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脑出血组与对照组、非生存组与生存组、脑室出血组与非脑室出血组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Speaman相关检验分析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与入院时GCS评分、入院时血肿量、血浆白介素-6浓度、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血浆D-二聚体浓度和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浓度的相关性,ROC曲线评价血液中微粒对脑出血死亡的预测价值,Z检验比较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血浆白介素-6浓度、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血浆D-二聚体浓度和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浓度预测脑出血死亡的曲线下面积.结果脑出血患者入院后1个月内死亡36例(43.4%),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GCS评分(OR=0.558,95%CI=0.367~0.850,P=0.007)、血肿量(OR=1.061,95%C1=1.012~1.113,P=0.015)及伴有脑室出血(OR=5.537,95%CI=1.035~29.629,P=0.045)是脑出血1个月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脑出血患者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6.72±3.26)U/mL较对照组(1.84±0.82)U/mL明显升高(P=0.030),非生存组组患者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8.51±3.45)较生存组(5.35±2.33)明显升高(P=0.000),脑事出血组患者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7.66±3.39)较非脑室出血组(5.36±2.53)明显升高(P=0.001).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与入院时GCS评分(r=-0.690,P=0.000)、血肿量(r=0.590,P=0.000)、血浆白介素-6浓度(r=0.465,P=0.015)、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r=0.464,P=0.016)、血浆D-二聚体浓度(r=0.567,P=0.001)和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浓度(r=0.469,P=0.014)有显著相关性.ROC曲线辨别了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的预测界值(7.47 U/mL),对预测脑出血1个月内死亡有较高的灵敏度(77.8%)和特异度(76.6%).血液中微粒促凝活性的曲线下面积(0.825±0.048)显著大于血浆白介素-6浓度(0.685±0.060,P=0.042)、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0.681±0.060,P=0.036)及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浓度(0.644±0.062,P=0.008)的曲线下面积,而与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曲线下面积(0.743±0.056,P=0.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中微粒参与脑出血后脑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凋亡细胞可能通过血液中微粒作为"载体"促进凝血级联反应和炎症反应,从而进一步加重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而降低血液中微粒水平有望成为脑出血治疗的新策略,临床检测这个指标有助于早期判断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患者出血相关早期死亡的发生率、原因和危险因素。方法行单药亚砷酸诱导治疗的初发APL患者409例,记录出血相关早期死亡发生率和原因;选取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白蛋白、谷草转氨酶、肌酐、尿酸10个参数,采用Cox回归分析出血相关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409例患者中44例发生出血相关早期死亡,诱导治疗30 d时累积出血相关早期死亡发生率为11.58%;出血相关早期死亡的原因依次为脑出血、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消化道出血。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10×10~9/L(HR=4.424,95%CI:2.308~8.483,P0.001)、纤维蛋白原1.0 g/L(HR=2.248,95%CI:1.220~4.145,P=0.009)、高肌酐(HR=2.459,95%CI:1.026~5.891,P=0.044)和低白蛋白血症(HR=2.684,95%CI:1.234~5.840,P=0.013)是APL患者出血相关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白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肌酐和白蛋白是APL患者出血相关早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天生存的早期因素。方法 对96例有明确高血压病史、头颅CT确诊的脑出血患者,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有显著性的指标用多因素COX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入院时的GC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体温、血糖、出血量、是否破人脑室等,在单因素分析时均影响患者的30天生存情况;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GCS评分、体温、血糖、出血量等是影响30天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死亡的影响因素很多,昏迷、GCS评分低、出血量大、体温和血糖升高是预后差的早期主要临床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