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351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 0 0年至 2 0 0 2年 ,作者共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35 1例 ,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资料 自 2 0 0 0年到 2 0 0 2年选择手术患者 30 0例 ,外科需要静脉高营养的患者 4 0例 ,ICU需插漂浮导管和透析的患者 11例 ,共 35 1例。其中男性 2 5 2例 ,女性 99例 ,年龄 2 5~ 84岁 ,均首选右侧颈内静脉置管。1.2 方法 体位 :患者去枕平卧 ,头稍偏向对侧 ,肩部垫高 4~ 5cm。穿刺点定位 :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中点处 ,即颈外静脉与胸锁乳突肌交叉点。穿刺时应避开颈外静脉。穿刺方向 :局部麻醉后进行试穿 ,穿刺针指向同…  相似文献   

2.
颈内静脉穿刺291例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玉兰 《右江医学》2004,32(4):376-376
我科自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4年 2月 ,对 2 91例危重病人、肿瘤手术化疗病人、禁食或不能进食需长期补液患者进行了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现将其临床效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 91例患者中男 171例 ,女 12 0例 ,年龄 17~ 86岁 ,其中癌症手术患者 2 2 0例 ,脑外伤、创伤性休克 36例 ,输液困难者 35例。2 .穿刺部位[1] 及方法 右颈内静脉穿刺部位取胸锁乳突肌中点外侧缘或稍上方 ,也可以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锁骨头与锁骨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点 ,动脉搏动的外侧为穿刺点。穿刺方法 :采用头低肩高仰卧位 ,头转向左侧 ,显露胸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胃肠外营养(TPN)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探索更为安全简便的深静脉置管途径,我们于1998年1月~1999年8月进行了经中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46例,成功率98%,效果满意。与目前应用较普遍的低位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穿刺相比,有适应症多,并发症少的优点。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4例,女12例,年龄20~78岁。右侧置管40例,左侧6例,平均置管时间10±35天,置管失败1例,成功率98%。12 穿刺点选择及置管方法:病人平卧,头过伸,下颌旋向对侧45°~55°。穿刺点选择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所形成的三角形顶点上方15~20c…  相似文献   

4.
冯力  李朝阳  吴冬  敖杰  周伟  李震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5):1878-187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的经路。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81例,调整手术床头低15°,头偏向左侧45°。采用便携式彩超高频探头、二维显像观察颈内静脉走行,观察其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及颈总动脉关系,测量颈内静脉内径;超声定位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结果: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以下,颈内静脉在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后面者占80%,位于内侧者占20%;在锁骨上缘水平,颈内静脉内径为1.692(±0.023)cm;其中男性颈内静脉纵轴与穿刺点与同侧乳头连线夹角偏内5.285°(±0.865°)。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试穿刺成功率100%,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7.5%。结论: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穿刺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选择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平面,锁骨头前内侧为进针点,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如何快速、安全、有效地建立颈内静脉通路。方法 :1 999年 4月前 ,我们采用颈内静脉中路置管 2 1 4例 ,患者仰卧位 ,肩下垫一小枕 ,头偏向对侧 ,取胸锁乳突肌肉缘 ,喉结水平扪及动脉搏动后向外侧约 0 .5 cm处进针 ,对准同侧乳房 ,与皮肤呈 45度角 ,穿刺成功后置入 Quinton1 1 .5 Fr× 1 9.5 cm双腔导管 ;此后采用颈内静脉下路置管 32例 ,患者取枕仰卧位(心衰者取半卧位 1 4例 ,坐位 1例 ) ,头偏向对侧 ,取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及锁骨上缘共同围成的三角形顶点为穿刺点 ,沿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缘穿刺 ,与皮肤呈 45度角 ,穿刺…  相似文献   

6.
在血液透析中应用双腔留置导管建立最为安全和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我们应用双腔留置导管进行703次血液透析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3例,男51例,女22例,年龄21~80岁。急性肾衰24例,慢性肾衰49例。采用颈内静脉插管18例,共进行208次血透。股静脉插管55例,共进行495例次血透。 1.2 插管方法采用美国产Quinton-Mahurkar双腔多侧孔导管。右颈内静脉插管:平卧位,去枕,头尽量后仰,面转向穿刺对侧,取胸锁乳突肌内缘与喉结水平线交点作穿刺点,针头对准同侧乳头方向。股静脉穿刺:膝关节稍弯曲,外展,于股三角,股动脉博  相似文献   

7.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5-04~2007-04,我们共行单针双腔导管留置140例,导管采用ABLE单针双腔导管,其中股静脉64例,颈内静脉34例,锁骨下静脉42例。年龄17~82岁,平均58.2岁。1.2穿刺方法经皮穿刺是利用Seldinger技术,通过引导钢丝将导管插入。穿刺点选择:股静脉穿刺点在腹股沟韧带下2cm~4cm股动脉内侧0.5cm处,颈内静脉穿刺点在胸锁乳突肌的中点  相似文献   

8.
陈琼辉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4):667-667
我科自1998年以来开展深静脉穿刺置管,为临床抢救各类病人创造了一定条件,并作出实际贡献,详细资料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深静脉多选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576例病人中颈内静脉穿刺占多数486例,锁骨下静脉穿刺4例,股静脉穿刺86例,年龄5个月~80岁。其中颈内静脉穿刺中10例误穿颈动脉,锁骨下静脉穿刺中1例误穿锁骨下动脉,其余全部成功,无并发症发生。1.2操作方法1.2.1颈内静脉穿刺多选用前路进针,病人头低脚高位,胸部垫一小枕,头转向对侧,于右侧胸锁乳突肌内侧平环状软骨,左手摸到颈内动脉搏动处,右手持针于动脉处旁开约0.5cm进…  相似文献   

9.
李涛  刘亚玲  谢建琴 《医学争鸣》2009,(21):2274-2274
1临床资料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06-12/2008-07拟行各类大型手术需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734(男416,女318)例,年龄10mo~86岁.随机分为3组:A(颈内静脉组,n=346);B(锁骨下静脉内1/3界点组,n=267);C(锁骨下静脉中点组,n=121).中心静脉导管采用国产佛山公司生产的三腔或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体位采用右侧穿刺法,患者取去枕平卧位,肩下垫一小枕,使头低20°~25°左右,头向左侧旋转,暴露穿刺点,严格按常规方法定点定位.A组穿刺部位取胸锁乳突肌中点外侧缘或稍上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寻一种简便、安全,适合于危急情况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法。方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手术或急症病人180例,分为三组,每组60例。Ⅰ组经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缘,锁骨上1 cm以上任何一点处穿刺;Ⅱ组经胸锁乳突肌三角靠近锁骨上切迹1 cm处穿刺;Ⅲ组经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穿刺。结果 I组试穿刺的1次成功率和穿刺置管的总成功率可达96.6%和98.3%,显著高于Ⅱ、Ⅲ组(P〈0.01)。结论经胸锁乳突肌锁骨支后缘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穿刺置管成功率较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中心静脉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1.
1996~1999年,我科采用颈内静脉置管术抢救治疗危重患者78例,使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提高治疗及监测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作一报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45例,女32例;年龄22~76岁。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98.2%;置管时间7~21天。并发气胸1例,胸导管损伤1例,导管栓塞5例。 1.2 材料准备 静脉穿刺包,静脉导管,肝素盐水(0.9%生理盐水500 ml加入50%肝素),无菌透明胶膜。 1.3 穿刺点选择 选择颈部中路,由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锁骨头与锁骨上缘构成颈动脉三角,在此三角形顶点穿刺。 2 护理 2.1 穿刺护理 常取中路进针,边进针边回抽,并保持一定的负压,抽到静脉血、血流很通畅时,固定穿刺针的位置。经穿刺针插入引导钢丝,一般约15 cm,退出穿刺针。从引导钢丝尾插入扩张管,按一个方向旋转,将扩张管旋入血管后,左手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并拔除扩张管,将导管顺利导钢丝置入血管中,边插导管边退出引导钢丝,一般导管插入深度为13~15 cm,将装有肝素盐水的注射器接导管尾端,抽吸回血后,连接静脉输液或用肝素盐水向管内注入2~3 ml,锁定卡板,取下注射器,拧上肝素帽备用。将导管外翼小孔与皮肤缝合固定,用碘酒、乙醇再次消毒导管入口处皮肤及缝针处,用无菌透明胶膜固定即可。  相似文献   

12.
宋爽  石彦  陈显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24):2184-2184,2188
患者,女性,43岁,因患左乳癌拟手术。查胸片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率,心率70次/min,正常心电图,否认心肺疾病史。手术前1天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取肩部稍垫高头后仰并偏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0.75%利多卡因局麻,选取中位颈内静脉穿刺点(即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的交角处),5ml空针试穿成功后,颈内静脉穿刺针按试穿方向及深度行颈  相似文献   

13.
儿童颈内静脉扩张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颈内静脉扩张症临床上较为少见[1] ,先天性颈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儿童期频繁出现的胸腔压力增高为本病的的主要诱因。自 1 996年至今 ,我们采用手术切除扩张的颈内静脉治疗儿童颈内静脉扩张症 4例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共收治颈内静脉扩张症 4例 ,其中男 3例 ,女 1例 ,年龄最小者 5岁 ,最大者 1 0岁 ,平均 6.7岁。均为右侧颈部。 1例术前误诊为颈部淋巴管瘤 ,4例行手术治疗 ,术后经病理证实。随访 1~ 4年无复发。1 .2 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部胸锁乳突肌下后缘外略较对侧隆起 ,屏气并用力作呼气状 (V…  相似文献   

14.
“8”字钢丝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波  任杰  于治涛  尚晓辉 《吉林医学》2003,24(4):377-377
我院骨科自1996年4月到2000年10月应用“8”字钢丝内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1例。年龄28~46岁,平均32.3岁。左侧3例,右侧5例,均为前脱位。合并颅脑损伤1例,同侧锁骨骨折1例,同侧多发肋骨骨折1例。受伤原因:车祸致伤6例,跌伤2例。受伤至入院手术治疗时间,最短12h,最长13d,平均57.2h。1.2治疗方法: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以患侧胸锁关节为中心,沿肋骨走行方向切开皮肤约50cm长,分离皮下组织,暴露胸锁关节,切断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清除胸锁关节间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清醒状态下采用浅颈丛阻滞麻醉行颈内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06例需行颈内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以2%利多卡因2~5mL用5号针头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处上方1cm处行浅颈丛阻滞麻醉然后行颈静脉穿刺;对照组46例则以2%利多卡因5mL于颈内静脉穿刺部位行局部浸润麻醉,然后行颈静脉穿刺。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85.0%,而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69.57%(P〈0.05);而在痛疼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实验组为2.26±0.91,对照组为3.82±1.66。结论:在清醒患者行颈内静脉穿刺中,浅颈丛阻滞麻醉比局部浸润麻醉的方法穿刺成功率高,镇痛效果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保证各种药物及时准确输入。确保危重症患者的紧急抢救;为长期禁食患者进行肠外营养;为癌症患者进行化疗不仅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还减少了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方法腋静脉置管穿刺点在锁骨内2/3与外1/3交点下方4—5cm处,向胸锁乳突肌下端外侧缘方向。结果本组35例除1例不成功后改为颈内静脉置管。34例一次穿刺成功,成功率达97%。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导管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结论腋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易固定,易护理,并发症少,是一种比较好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大燕  高泉  陈春彬  廖霖 《广东医学》2001,22(7):576-577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穿刺的最佳进路法 ,提高颈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方法 观察 42具成人尸体的颈内静脉外径及体表投影 ,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胸锁乳突肌的关系 ,以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上方 30mm处为穿刺点临床应用 16 9例 (改良法 ) ,并与中路法 15 0例作对比 ,观察两组的穿刺效果。结果 试验组穿刺成功率为97 6 % ,对照组为 95 .3 % (P <0 .0 5 )。试验组皮肤至颈内静脉的深度为 ( 2 1± 0 3)mm ,对照组为 ( 3 1± 0 3)mm(P <0 0 1)。试验组误穿动脉及胸膜发生率为 0 6 % ,对照组为 4.0 % (P <0 .0 1)。结论 颈内静脉穿刺改良法与中路法比较 ,进针浅 ,损伤小 ,安全性大。  相似文献   

18.
最低位颈内静脉穿刺在小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以锁骨上切迹为引导行最低位颈内静脉穿刺用于小儿的意义。方法:锁骨上切迹与右侧乳头连线的延长线上,切迹上约0.5~1.0cm为穿刺进针点。用普通静脉留置针,与皮肤成30~40°角。结果:一次穿刺成功33例(75.0%),二次穿刺成功8例(18.2%),针尖略偏向外侧穿刺成功5例(11.4%)。全组无1例并发症。结论:于小儿采用最低位颈内静脉穿刺术,定位清楚,并发症少,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9.
本院自开展以Seldinger技术及方法改进作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以来 ,对提高各种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操作方法及其护理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笔者现仅就本技术操作过程的一些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以供同行参考。1 临床资料自 1995~ 1999年底 ,经笔者及护理骨干为我院住院病人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共 5 2 8例次 ,其中男 30 3例次 ,女2 2 5例次。年龄最小 4.5岁 ,最大 80岁。穿刺置管成功 5 0 5例次 ,其中有 11例次穿 1侧颈内静脉失败而改穿对侧颈内静脉获得成功 ,总的成功率为 95 .6 %。穿刺…  相似文献   

20.
本组系从1988年以来抢救大面积烧伤治疗中,因体表静脉穿刺和切开难以施行。曾在5例中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用于输液、中心静脉压的监测和静脉高营养治疗、有满意效果。1 方法患者仰卧位,头低15~30°,两肩下垫薄枕,使静脉充盈,头后仰并转向对侧。术者站在病人头后,局部消毒、麻醉,穿刺点定位在喉结或甲状软骨上缘水平与胸锁乳突肌前缘处,其内侧可触到颈内动脉搏动。术者左手中食指摸到颈内动脉并加以固定,右手持盛有生理盐水穿刺针管,在颈内动脉搏动外约0.5cm处进针,针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