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训”者,是谓以字的读音为线索来探求词义。对于“破通借字”,它有着“形训”和“义训”所不可比拟的作用。所以清代古文字家王引之说,“训诂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依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为病矣。”此足为后学之圭臬。今举《金匮要略》中常见通借字十则,音训如下,祈请同道斧正。一、《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夫治未病  相似文献   

2.
<正> 中医古典医籍中,有许多通借字、古今字,如果弄不清这些字的意义,往往无法读通,甚或因‘字’害义,误解原文。以通借字而言,甲乙两字的形体和意义本不相同,但由于读音相同或相近,甲字便被借作乙字,亦即所谓“本无其意,依声托字”。对此,正如清代文字学家王引之说“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的“佩”,通倍,古“倍”与“背”通,指愚者相与违背。如作“佩服”之“佩”讲,则文理不通。再以古今字而言,古字和今字有部分意义相通,在表示这部分意义时,古字可以被今字代替。如《素问·调经论篇》“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这里的“反”即返回之“返”,若作相反之“反”解,则与原义大相迳庭。由此可见,弄清这些字的音义甚为重要。但目前这类工具书较少,读者常常为解一字费时很多。为此,我们将中医古典医籍中常见的通借字和古今字,注读音、释字义、标出处、示例句,采用字典的形式,提供给读者,以方便查阅。但对我们来说,这毕竟是一个尝试,犹恐力不从心,衷心希望不断得到同道和专家的指教。  相似文献   

3.
所谓通借,是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在中医文献中,汉、魏,隋、唐以前的著作通借字比较多,后世医家睎古用通借字也不乏其例。对此,如果“望文生义”,就会大相径庭,误解原意。这些通借字除“声通”外,无甚明显规律可循。汉、唐学者多用“读若”、“读日”明通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指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凡言读若者,皆拟其音也”。而近人则用“某通某”格式,来表明两字之间的通借关系:“通”前的字为借字,“通”后的字为本字。兹(?)用这一体例,撮集中医文献中常用通借字若干,予以例释,以裨益于初学举一反三。 (一) 内通纳(内与外相对,纳与出相对)  相似文献   

4.
通假字亦称通借字,是借用语言中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其音近又包括双声通假(借字与本字的声母相同)、叠韵通假(借字与本字的韵母一样)。通假字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为“本无其字,依  相似文献   

5.
金栋 《河北中医》1992,14(5):40-41
“胞”字散见于《素问》、《灵枢》诸篇,由于读音不同,有多种意义,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浅析如下。其一为膀胱。《灵枢·五味论》:“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笔者认为“胞”字在此是通假(借)字,其本字应为“脬”,音抛(pāo),即膀胱也。按《说文》:“脬,旁光也。”段玉裁注:“脬俗作胞……胞音包,其借为脬字,则读匹交切。脬者,旁光也,腹中水府也。”历代医家对此“胞”字解释不一,马元台、王安道、汪昂皆认为:膀胱为胞之室,膀  相似文献   

6.
《新中医》1982,(12)
医古文部分古医籍的通借字问题古医籍中,使用通借字之处颇多,不明通借,遇之必捍格难通或误解其义。清代学者王引之说:“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所以阅读古医籍,要明通借之理。所谓通借字,是指古籍中有一些音同或音  相似文献   

7.
中医古籍中“遗尿”写作“遗溺”,这是借用“溺”字为“尿”字,其字音同样读作“爪’[niM],而不能读作“溺水”之“溺”[m〕。在“便溺”一词中同样要读作“便尿”。如“请勿随地便溺”一语,常有人念错。这是由于没分清“溺’牌有两音:溺水的本字读作[nil,借用作“尿”字的则应读作[niho〕,“遗溺”音同“遗尿”,“便溺”音同“便尿”。但古时所以借“溺”为“尿”,还是出于那时两字的读音近似的缘故。“溺”与“尿”@李鼎  相似文献   

8.
通假是古代著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 ,古医书亦不例外 ,特别是在《内经》等经典著作中更是随处可见。产生通假的原因不外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 ,如果抛开形义不管 ,只着眼于“读音”,是产生通假的基础 ;其次 ,古时受社会条件的限制 ,书写工具落后 ,常以笔画少的同音或近音字代替笔画繁多的字 ,可以说 ,愈古的作品通假现象愈多 ;三是为了省事或由于笔误 ,仓卒间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 ,后约定俗成而成通假。由此可见 ,通假字的产生和语音有关 ,即借字和本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这里所说的是古音相同或相近…  相似文献   

9.
<正> 通假字亦称通借字或假借字,是指意义不同的两个字,由于音同或音近而将甲字借作乙字。如“输”是输送之输,“俞”是俞穴之俞,二字意义完全不同,可是由于二字读音相同,所以古人在书写时常用“输”字代替“俞”字使用。《扁鹊传》中:“因五脏之输”即是一例,这里的“输”便是“俞”的通假字。通假字在古医籍中非常之多,若望文生义,便格格不入,实为阅读古医籍的一大障碍,尤其是青年读者更为感到困难。故此,我们从有关的古代医药书籍中择出习见者凡三  相似文献   

10.
正引用古籍原文时,虽用字不同,但借用既久,长期沿用而被视为正字而意义相同的通假字,一般应遵照原文。如"矢"字,本义是"箭",由于与"屎"同音,古人常用为"屎"字,如《伤寒论》中"转矢气"之例,应保持原貌。有些字临时借用同音或音近的字,借用字的字义与本字毫无关联,应使用其本字。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高梁之变"的"高梁"是通假字,本字为"膏粱"。"按"通"案",引用原文时可  相似文献   

11.
正引用古籍原文时,虽用字不同,但借用既久,长期沿用而被视为正字而意义相同的通假字,一般应遵照原文。如"矢"字,本义是"箭",由于与"屎"同音,古人常用为"屎"字,如《伤寒论》中"转矢气"之例,应保持原貌。有些字临时借用同音或音近的字,借用字的字义与本字毫无关联,应使用其本字。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高梁之变"的"高梁"是通假字,本字为"膏粱"。"按"通"案",引用原文时可  相似文献   

12.
《内经》一书,通借字颇多,这给阅读与理解经文带来了不少困难。现列举《灵枢》《素问》以及《太素》中所见通借字十则,试释如下,以供参考。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傍通旁,旁,借作方。《说文》:“旁,溥也,从二阙,方声”。“旁”以“方”为声符,故得借“旁”作“方”。《仪礼·士丧礼》“牢中旁寸”句,郑玄注曰:“今文旁为方”。《尚书·吕刑》:“庶戮方告无辜于上”,《论衡·变动》引作“庶僇旁告无辜于天帝”。是皆“旁”、“方”通借之例。  相似文献   

13.
《康熙字典》,清·张玉书、陈廷敬等编,1980年中华书局影印本,全一册。本字典是清康熙年间,依据明代《字汇》和《正字通》两部字书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是查找生僻字的工具书。主要有以下特点:收字很多,共收47,035个,在单字的辨形、注音、释义等方面都比以前字书更为完备、细致,对查考字、词很有帮助,在普通字典中查不到的古字、冷僻字一般都能查到;引证详尽,有助于考察、研究文字形、音、义  相似文献   

14.
宋史菘本《灵枢经·经脉》篇足阳明胃经循行原文曰:“胃足阳明之脉,起於鼻之交中,旁纳太阳之脉……”“之”字横亘其中,致文理医理难通。历代《内经》不同版本均无之字,故丹波元坚(日)《灵枢经》认为之字为衍文;现代学者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释义》亦从其说。但进一步考证,似难用行文作解,故又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如傅贞亮《黄帝内经灵枢经析义》认为“之”字当作“上”,此说甚是,但未道其原委。 考“之”字大篆写作“ ”,与篆书上“ ”字接近,为《灵枢经》早期传抄过程中形近而讹,并非衍文。《灵枢经·经脉》篇中…  相似文献   

15.
在《文子》的思想内涵里,养生之道的最高目的,是人与外物交接中保持内心平和,静默恬淡,做到物欲与情欲不患于心,神、形、气、物兼养而不伤的自身和谐的理想境界。要想达到这一境界,最重要的便是要做到一个“守”字。《文子·九守》篇从九个方面论述了守神达和思想,强调以守和守神为内心持守之道。养神守神可达“神清意平,百节皆宁”,而“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则为“神无所挠,形无所劳,故为治养之本也”。单纯的“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则是养生之末。《文子·下德》篇提出重生思想:“身处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即重生,重生,即轻利矣。犹不…  相似文献   

16.
“身”字,《甲骨文合集》13666号字形(?),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文从人而隆其腹,象人有身之形,当是身之象形初字。”可知为身孕,此从人的腹中小身着眼而取其义。“身”字,小篆字形(?),许慎《说文解字》:“身, 躺也。象人之身。”可知为人身体义,此从人的大身着眼而取其义,其中身体义为一般义、常见义,《三国志·华佗传》有“伤身”语,即谓小产(说见清代黄生《字诂义府合按》)。《内经》中“身”凡249见,其中247见为身体  相似文献   

17.
“荣弱卫强”一词,语出五版《伤寒论讲义》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放使汗出”。此“荣弱卫强”之“强”字应读僵音为是。强字,古与僵假借。《伤寒论广项背强对五”等句之强读但,即源于二字可通借。《素问·玉机真脏论》“名日重强”之“强”读僵,说明响经》时代二字就通假使用。《中华大字典》载:“强(冲ng),气血不顺口强。”又回“但为不柔和貌”。但字义项虽多,而中医学上用僵字.主要用其上述二义,描述机体或某部因病出现功能失常、低下、不足、衰弱,或失去形随意使的功能。“荣弱卫强”一词.是仲景通过…  相似文献   

18.
古音知识与《素问》释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具双 《河南中医》2000,20(6):68-69
《黄帝内经素问》是我国传世医籍中最古的一部著作,它保存了很多秦汉时期古籍的用字特点,比如多古义,多通借字,多讹字俗字等,而对古字古义,我们可以通过查辞书加以解决,但对较生僻的通假字,往往不易识出,造成历代解说不一。利用古音知识,则能很好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清代著名学者段玉裁在给王念孙的《广雅疏证》作序时指出;“圣人之制字,有义而后有音,有音而后有形。学者之求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治经莫重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清代学者之所以在训诂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利用古音这个利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汉字辨淆角度探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中“酸入肝……,脾能伤肾,……则肝气盛,则肝自愈”一段经文,各家存疑问题。认为“能”应作“(?)”(yan燕),属形误;“肝气盛”是病;“愈”是“郁”的借字,亦作“病”解。试述管见如下。一、问题的提出根据《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  相似文献   

20.
《素问·痿论》“帝曰:治之奈何?歧伯曰: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对其中“荥”、“俞”二字有两种解释;第1种认为“荥”、“俞”即“荥俞”,“腧穴”的意思。持这种观点的如明·张介宾曰:“补者所以致气,通者所以行气,上文云独取阳明,此复云各补其荥,而通其俞。盖治痿者,当取阳明,又必察其所受病之经而兼治之也。如筋痿者,取阳明厥阴之荥俞,脉痿者取阳明少阴之荥俞;肉痿骨痿,其治皆然。”清·张志聪亦曰:“伯言治痿之法,虽取阳明,而当兼取五脏之荥俞也。各补其荥者,补五脏之真气也;通其俞者,通利五脏之热也”。第2种解释则认为“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